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逆水行周 >

第522章

逆水行周-第522章

小说: 逆水行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经暗示了这是什么图册。

    房中术!居然连春宫图都有!

    王辩只觉得自己的呼吸都急促起来,虽然理智告诉他不该问,因为这实在是有碍观瞻,但本能告诉他不问就“痛失良机”了。

    “郎君是要成亲了么?那真是恭喜了。”

    书肆伙计阅人无数,一看就知道这位心动却不好意思开口,所以照例给了对方一个台阶。

    “啊…是啊是啊,要成亲了…”

    王辩支支吾吾的回答,片刻后一本书便交到他手中,那一瞬间只觉得此书有千斤之重,对面隔间还有客商在选书,他欲盖弥彰的侧过身看起书来。

    书的封面很朴实,只有竖版的“洞玄子三十六散手”八个字,轻轻翻开,首页却写着“周公之礼”,原来是序,编者在序里介绍了何谓周公之礼。

    相传西周初年世风日下,民间婚俗混乱不堪,为明德新民,周公姬旦亲自制定礼仪,从婚礼入手,把男女从说亲到嫁娶成婚,分为了七个环节。

    那就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敦伦七个环节,并且对每个环节都进行了细化,作了具体细致的规定,这些环节合称“婚义七礼”。

    而敦伦则为第七礼,也就是最关键的环节。

    洋洋洒洒数百字,这个序就是为了引出接下来的内容,而随后的一页,用硕大的字体写着“本书仅供新婚夫妇敦伦所用,如有挪作他用者,后果自负。”

    啼笑皆非,这是王辩看了“声明”后的唯一感觉,他总算是明白为何书肆敢公开出售这种图册了:仅供新婚夫妇敦伦所用!

    至于买书的是否因为即将成亲,买回去是用来指导夫妇俩敦伦,那就“后果自负”了。

    深呼一口气,王辩鼓起勇气继续翻下去,当先一页让他的呼吸几乎停掉,那一页纸上的图案,一男一女正用一种让人热血沸同的姿势缠在一起。

    他知道什么是敦伦,也已经敦伦过了,但姿势什么的都是中规中矩,从未见过如此让人热血沸腾的样式。

    居然有三十六种之多,回去可得全试过啊!

    第一页就已经让人热血贲张,那话儿已经有了反应,王辩不敢再看下去免得当众出丑,他干咳一声招来伙计:“呃,这本书…”

    “郎君要几本呢?”

    “三本。”

    “好叫郎君晓得,本店有优惠,买够二十本送一本。”

    “那若是买四十本就送两本?”

    “正是。”

    “一百本的话,何时能交货?”

    “四百本以下,郎君现在就可以拿。”

    “那就四百本!”

    “好的,郎君请稍后。”

    卖家会推销,买家也不犹豫,王辩做买卖从未有过的决断,那是因为他判断这书必然赚钱,虽然明面上的销路不会太大,但受欢迎程度是可想而知,转手翻一倍的利润已经是保守估计了。

    男女之事,谁不痴迷?三十六散手,一晚一个花样,一个月下来都不带重样的,男子喜欢,而女子也需要。

    新婚之前,待嫁的新娘一般都会从母亲那里得到些“示意图”,以便新婚之夜能让新郎尽兴,日后夫妇之间也能有鱼水之欢。

    这种“示意图”一般很少见,并且花样很少,而如今…

    作为过来人,王辩知道天下有多少意识已经萌动的郎君渴望着什么,若有这东西出售…啧啧,花上几贯钱买很贵么?

    一贯钱的进货价,转手卖出去是数贯的卖价,这种买卖不赚钱,那天下赚钱的买卖还能有多少?

    四百本书很快装箱,为了防水还在箱子内侧裹了油布,王辩用轻飘飘的流通券结了账,轻松走出书肆大门,看着随从将箱子装上车,一行人继续逛街。

    布肆已经看过,相关事务由手下去办,王辩琢磨着西阳城的商机比想象中的多,所以要再看看有无新发现。

    一家肆宅内,许多客商正在讨价还价,一个个有布盖着的箩筐被扛了出来,接着被许多人带走,王辩转了进去,发现这里买的是杂货。

    都是些小玩意,铁针、锥子、剪子、小铜镜、木梳,见着王辩进来,掌柜的招呼道:“郎君想买些什么?”

    “随便看看。”

    “某等可以为郎君解惑。”

    “不必了,掌柜的先忙。”

    “既如此,这里有清单,郎君可以看看。”

    服务周到,不是所有的买卖人都识字,店家先要介绍,不需要时再给清单,也免得买家因为不识字而尴尬。

    看着清单,王辩的表情渐渐凝重,因为他发现这杂货铺里买的东西,全是百姓日常生活中需要的小玩意。

    没有,日子也能过,但就是麻烦,要买,虽然不贵,却不一定买得到,而这个杂货铺里买的小玩意真的很齐全。

    铁针,有不同大小和尺寸,粗细都有;木梳有各种款式,梳齿的疏密程度也有区别;铜镜镜面光滑,而镜身很薄也很结实,都是巴掌大小,便于携带。

    锥子的规格也有许多,甚至还有带钩的;剪子的种类也不少,甚至还有剪手指甲、脚趾甲的小剪子。更别出心裁的是,还有铁鱼钩卖。

    鱼钩钩尖带倒刺,可以防止上钩的鱼儿脱钩,而且鱼钩的大小也有几种,适合钓各种鱼类。能做到这么细,简直是可以用“周到”来形容。

    看了看清单,王辩发现还有“剪纸”一项,他向店家询问,为对方展示的剪纸所吸引。

    红色剪纸上那匪夷所思的图案,展示出来的二十多张都没有重样,可以想象逢年过节或者办喜事时,贴在窗上、门上能增加多少喜庆气氛。

    问了价格,这些小玩意不是按一根/个/张多少文来卖的,而是按一文钱多少根/个/张来算价钱,这种价格有个说法,叫做“批发价”。

    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货郎们能多赚几文钱了!

    王辩居住的拒阳,四周都是山,群山间散落着许多村落,这些村子需要靠货郎挑着箩筐装着各类杂货上门出售。

    布、线,自己家中有纺车,所以西阳布再好,也不是必须买的,可是铁针、锥子、剪子之类的小玩意,却是必不可少而自己没法做出来的。

    还有那些拨浪鼓之类小玩具,能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别的日用品更别说,都得靠货郎挑来村子里卖。

    货郎上路,靠着一根扁担两个箩筐挑杂货,所以东西繁多但不能太重,西阳城的这些杂货正好符合货郎们的需求。

    以铜镜为例,比别处的铜镜要轻、薄,但镜面更加平整,还附送磨镜药些许,每面镜子售价却不比别处贵。

    物美价廉,同样的箩筐,西阳的杂货能多装些,那么对于货郎来说,就能多赚几文。

    拒阳的货郎从哪里进货?从拒阳城里的商铺进货,拒阳的商铺谁家实力最强?王家。只要他从西阳以批发价大量购进这些杂货,转卖给货郎即便利润薄但也是赚的。

    所谓薄利多销正是如此,并不是大赚特赚的机会才叫做商机。

    西阳此行,真是来对了!

    想到这里,王辩放下清单:“掌柜的,做买卖了!”

 第一百六十七章 你们休想骗我!

    逛了一上午,王辩颇有收获,西阳城商机不少,这让他十分兴奋,虽然从军之后已经没怎么具体过问家族买卖,但从小耳濡目染,经商的本事和眼光还是有的。全本小说网;HTTPS://щщщ。m;

    运来西阳的丹参还有些许核桃,都已经变换成轻飘飘的流通券,这东西他是第一次接触,虽然有些疑虑,但最后还是接受,因为他对黄州总管宇文温有信心。

    大宗货物交易历来是商贾头痛的问题,双方要么以货易货,要么就得用车拉沉甸甸的铜钱或布帛,如今西阳城里的流通券,可真是帮了买卖人一个大忙。

    买卖双方交易起来很方便,那么买家的购买欲望也就愈发高涨,王辩手上的流通券转眼便花了一半。

    剩下一半,他打算随身携带,走陆路回拒阳路过荆州穰城时,在城内瑞兴号分号兑现,这样可以省不少事,待得回到家中安排好诸般事宜后,就要返回军中为国效力。

    国当然是周国,王辩的军职依旧是大都督,宇文温已经安排他领着“反正”的将士协防上洛,大象二年以来的暴风骤雨即将平息,而他已安然度过。

    周国重新统一江北之地,接下来大约会派兵南下平陈,统一中原之后再集中精力对付草原上的突厥,打仗的机会还很多,他还有机会建功立业。

    也不知平陈时有无机会?

    王辩如是想,正行走间无意瞥见前方街角有数人围作一处,似乎有人高声争论着什么,一时好奇便走了上去。

    人群之中有两人正在交谈,一人衣着朴素,皮肤黝黑看上去像是个渔民,另一人衣着讲究,面色红润,看上去像是个有钱人,双方正在为一块石头争执着。

    “流通券,面值壹千匹的流通券两张,价值两千匹精织布,折合市价至少有一千贯,你用这颗石头换,可以吃一辈子,不用去打鱼了!”

    “莫要唬弄人,拿两张鬼画符的纸条就想换我的石头?”

    “什么鬼画符的纸条,这是流通券,西阳城里哪家商铺不认?在城里哪都能用,买什么都行,你要是不信,我带你去柜坊兑换。”

    “什么贵坊、贱坊的,我不去!若是你把我带到哪个角落里抢了石头,那该怎么办!”

    “谁抢你的石头,柜坊就在那边,光天化日之下,有什么好担心的。”

    “我不去,你要石头就得拿钱帛来!”

    王辩看了看,大概看出了事情来龙去脉:这个渔民在江里打渔,偶然捞起一块奇石,拿来西阳城里出售想碰运气,结果碰上了这位有流通券没现钱的中年人。

    流通券面值两千匹布,若是渔民同意那就立刻成交,有了市值接近一千贯的布,已经可以让这个渔民下半生无忧,奈何这位目不识丁,不相信两张纸能值这么多钱。

    中年人有流通券,想买,渔民有石头想卖但不相信流通券,中年人不敢走开怕被别人买了,希望渔民和他一起去柜坊兑换钱帛。

    渔民人生地不熟的哪里愿意跟他走,就怕到了僻静地方被人抢石头,两位就这么僵持不下。

    “这石头长什么模样,值得两千匹布?”

    王辩开口发问,未等渔民说话,中年人急了眼:“这位郎君,凡事总有个先来后到,这石头可是我先要买的!”

    “说什么呢!我没说石头卖给你!”

    “别别别,有话好好说,这石头我买了,你别急,我马上去换钱帛来!”

    渔民看上去很害怕这中年人的纠缠,他眼巴巴的看着王辩说道:“郎君,这块奇石是我在江中打渔时捞上来的,你若看上了,开个价拿走吧!”

    “别!别!这位郎君你可别夺人所爱,石头我买了,老兄,你这块石头卖给我!”

    两人又急起来,围观之人分做两边,各自帮着中间人和渔民说话,还有人不住叹气说若是自己有钱,就把这块奇石给买下来。

    王辩看了看争执双方,心中已经有了判断:这两个人是在演戏,合谋设局骗人钱财,周围搭话的几个人,说不定也是骗子的同伙!

    他的父亲曾经说过类似的骗局:两个骗子,一个装作老实巴交之人,拿着个什么家传之宝/意外得来之宝沿街叫卖,另一个骗子装作买家要买,却恰好没那么多钱帛。

    一般情况下,还会有几个同伙扮作旁观者,不停喧哗引起路人的注意。

    然后一个有钱的傻瓜路过,见着这宝贝如此抢手,亏得第一个买家没带够钱帛,那么机会就轮到自己,在那些旁观者的怂恿下,急匆匆把身上值钱的东西拿出,换回那所谓的宝贝。

    待得回过神来,这几人早已不知踪迹,而宝贝实际就是个赝品,值不了多少钱。

    老掉牙的把戏,你们休想骗我!

    想到这里,王辩心中不住冷笑,若是往日他直接掉头就走,不过现在心情很好,所以有兴致陪着这几个骗子玩,他倒要看看,对方的演技如何。

    反正自己身边也跟着随从,不怕对方恼羞成怒暴起伤人,要是真敢动手,先打断几条胳膊再说。

    “这颗石头有那么奇特么?不妨拿出来给大伙看看?”

    王辩示意左右把那中年人隔开,让渔民将所谓的奇石拿出来看看,心里琢磨着大约是冒充美玉或狗头金的石头,结果当他看清楚之后,不由得揉了揉眼睛。

    一块两个巴掌大小的石头,遍体深棕色,因为长年被水流冲刷的缘故,整块石头光滑圆润如同扁平的鹅卵,石头正中的位置,条纹竟然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