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逆水行周 >

第424章

逆水行周-第424章

小说: 逆水行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军当年的攻城利器——配重投石机,如今已被隋军掌握,守卫光城的隋军借此和攻城的周军对抗,双方投石机互砸,看运气将对方砸垮。

    周隋两国战事从去年九月爆发,持续了半年之后,周国丢了合州、吴州二总管府,和山南州郡的联系中断,所以隋国豫州总管府治下光州,便成了周军的猛攻目标。

    光州位于大别山北麓,其南侧有官道可翻越大别山,南抵山南黄州总管府治下南定州,是另一条前往山南的要道,所以周军势在必得,而隋军也誓死守城。

    围绕光城的攻防战于去年十月就已开始,隋军凭着光城外围的堡寨和周军周旋,无奈豫州军主力西进攻打山南荆州,光州的局面渐渐恶化。

    周军用无数人命为代价,和隋军交战数十仗,将隋军外围据点一个个拔掉,如今终于兵临城下,双方咬紧牙关进行攻防。

    光城的城防针对投石机进行了改进,城墙不是一味加高而是加厚,夯土城墙比原来厚了一倍,而原先的箭楼大都削减。

    箭楼在配重投石机的石雨下不堪一击,所以没必要浪费物料,但加厚的夯土城墙却能有效扛住投石机的进攻,数十重的石头砸上去,城墙不会垮塌,最多迸裂最后形成一个坡道。

    围绕这种坡道,攻守双方不停的填入人命,周军的先登死士奋力爬坡,隋军的守城士兵奋力鏖战将对方打退,无数个昼夜,无数次进攻和反击,光州城头到处都是猩红。

    地面打得血流成河,而地下也不太平。

    某处坑道内,空气混浊,充满了汗臭等各种味道,十余大汉吃力的抬着一具棺材前进,前方一人点着根蜡烛,用那豆大的烛光为同伴照路。

    坑道不是很宽,坑道顶部不断有水珠滴下,所以地面有些泥泞,众人只能一前一后抬着棺材,小心翼翼的前行,好不容易来到坑道末端。

    那里已经放置了三具棺材,两具在下而一具在上,在昏暗的地道里看上去有些渗人,这些人将第四具棺材叠了上去,随后大部分人马上离开,留下三人在鼓搞着什么。

    烛光摇曳,拿着蜡烛的人越来越紧张:“我说行了没有?”

    “行了行了!”

    三人很快离去,用木板将坑道挡住,留下四具棺材,还有其上八根烧着的香。

    “快走!要不就出不去了!”

    。。。。。。

    隋国光州刺史尔朱允,小心翼翼的登上东城墙头,冒着被飞石击中的危险,观察城外周军的动静。

    “使君,周军堆起了土山,想来这些土是挖地道时运出来的。”

    “已经挖了十日了,看样子也差不多到城墙脚下。。。”尔朱允面色凝重,周军用投石机占不了便宜,数次组织先登攻城也被打退,看来是要用地道这一招了。

    挖掘地道绕过城墙,让士兵循着地道直接进入城内,这是常见的攻城手段,而光城也做了准备防御这一手。

    首先是护城河与壕沟,只是周军冒着箭矢挖沟渠将光城护城河的水排掉,如今有恃无恐的挖地道,想来不会太浅,故而壕沟与干涸的护城河再起不了作用。

    “地听那边听出动静了么?”

    “使君,周军差不多挖到城墙脚下了。不过我军已经集结兵力,就在东城墙角下等着,他们敢露头就是个死!”

    “很好,无论如何要把他们打退。”

    话音刚落,尔朱允被随从一扯滚到旁边,数息之后一颗大石头落下正好砸在他方才所站的地方。

    “使君请下去吧,城头太危险了!”

    “无妨,将士们不畏箭矢,本官又怕什么?”

    尔朱允登上城头,一来是为了观察敌情,二来是为了鼓舞士气,作为主将他若是躲在城里成何体统,又如何激励士气坚守城池。

    光城已经被周军围了,对方势在必得,攻城力度越来越大,而光城守军只能死守待援才有一线生机。

    箭矢已经消耗大半,民房大部分都拆了充当滚木礌石,而事先为投石机备下的石块也消耗得差不多,再耗下去,就只能白刃战时用人命来抵挡。

    尔朱允知道有援军在外围想办法,隋军骑兵在周军后背袭扰,不断分散对方兵力,只要寻着机会截断粮道,光城不是没有解围的希望。

    前提是他们要顶住,既然光城已经顶了将近五个月,那么尔朱允决定咬牙继续顶下去。

    “使君!周军过来了!”

    尔朱允闻言抬头望去,却见城外周军在大盾的掩护下开始逼近,心知对方即将展开新一轮进攻,正要指挥士兵应战,却忽然觉得脚下一震,同时听见一声沉闷的巨响。

    似乎自己站在一面鼓上,有人用力擂鼓,巨响震得耳朵轰鸣,而脚下颤抖不已,尔朱允只见周围腾起尘土,随后脚下忽然一垮,自己坠落下去。

    晴天落雷,光城东墙忽然腾起黑烟,尘土飞扬之际城墙现出一个大缺口,而城外逼近的周军随后爆发出如潮的呐喊声:“破城了!”

    城墙附近幸存的隋军将士,声嘶力竭的呼喊着,召集同袍涌向缺口,要用血肉之躯堵住这个缺口,残垣断壁之间,满身是血的尔朱允挣扎着。

    左脚疼痛不已,低头看去小腿已经血肉模糊,浑身没有一处不痛,但尔朱允奋力爬了起来,方才那诡异的一幕让他想到了一个传闻:周军有轰天雷,威力巨大可开山裂石。

    哐啷一声拔出佩刀,他摇摇晃晃向冲到面前的周军士兵杀去:“杀敌啊!”

    箭如雨下,尔朱允被射成刺猬仰面倒地,耳边再度响起如潮的呐喊声:“破城了!”

 第一百八十二章 脸黑

    巴州,西阳城外三台河边某黑工坊,一声闷响从其中某处小院内传来,随即一缕黑烟袅袅升起,似乎某位修士白日飞升失败。全本小说网;HTTPS://。m;

    “咳咳咳”

    几个身着奇怪衣物、面目狰狞的人夺门而出,在院门外喘着气,而院内又有数人在灭火,院内的一个炉子上火光点点,几个坛坛罐罐冒着黑烟。

    宇文温一把扯下面具,黑着脸问旁边一人:“刘道长!你是不是加错什么东西了!”

    那人把面具摘下,满是疑惑的喃喃自语:“不能够啊。。。贫道只是稍微。。。”

    “稍微?刘道长,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方才要不是带着面具,我几个就被糊一脸了!”

    “郎君息怒,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看着自己面具上粘着的几坨冒热气的粘稠物体,宇文温揉着太阳穴,刚才要不是带着面具,他就真的脸黑:不光运气差,还被毁容。

    不过看在黄澄澄的黄金份上,他决定不和刘杨一般见识,当然,那其实是黄铜,不过基于某种需要,可以昧着良心当黄金使用。

    “郎主,已经把火扑灭了。”

    “很好,把此次试验的详细情况记录下来,找原因。”

    宇文温把身上的白大褂取下来,这是他根据“先进经验”给工坊实验人员配上的,连同带着简陋玻璃护目镜的面具,以免实验过程出现意外危及人身安全。

    玻璃护目镜受外力冲击易裂,玻璃渣同样会伤眼,但至少能防止各类试剂溅射伤到眼睛,两害取其轻,宇文温还是土法上马,保证实验安全。

    结果导致“丹业光魔”刘杨愈发有恃无恐,疯狂做实验,这位来到巴州后,被工坊里各类玻璃试验器皿震撼,又围观了林有地的化学小实验演示,瞬间焕发第二春。

    炼丹炼了数十年的刘杨,发现自己一如井底之蛙,好容易来到井外的世界,只觉之前白活了要加倍弥补。

    “郎君,还有三分钟。。时间差不多了。”

    刘杨看了看挂钟,这可是好东西,时间精确到分钟,虽然很容易坏,但对于做实验来说却很有用,不必像以前那样,靠沙漏或漏壶来计时。

    一行人转入隔壁小院,院内一字排开数个炉灶,上面“插着”数排泥罐,如今进行的就是要施展刘杨所献“点金术”,而点金术的关键就在这泥罐里。

    此时炉灶的火已经熄灭,数人用铁钳小心翼翼的取出泥罐,这些泥罐外形如同竹笋般的圆锥形,一头平一头尖,待得泥罐冷却,将平底一端敲破,可从其中小泥兜里获得一物。

    明代时称其为倭铅,即为金属锌,以这个时代的冶炼技术,是无法稳定获得锌的,而炼丹道士刘杨却摸索出来一个诀窍,诀窍就是泥罐的特殊构造。

    其中原理刘杨说不出来,反正知道这样能炼出神奇的东西,与铜合炼之后就能变成黄澄澄的金子,宇文温知道这其实就是黄铜。

    “刘道长,你看看他们炼得如何?”

    “不错,这泥罐可精致许多了,时间也短,炼成的几率比之前明显高了。”

    “有地,做的不错啊。”

    宇文温很满意,今日是林有地带着工匠进行“点金术”的全过程还原,为的就是掌握炼锌的方法,只要有了锌,那么再弄出黄铜就容易许多。

    刘杨献出的点金术,需要规范化、参数化,把各种反应条件、工艺摸透,然后就是量产制造“黄金”,而林有地等人如今就在摸索,按着现在的情况看,进展顺利。

    问题不是没有,炼锌原料是最大的问题,这种原料矿物叫做“炉甘石”,宇文温不太清楚正确的化学名称是什么,而山南地界虽然能弄到,但却不多。

    宇文温也不清楚山南州郡有没有“炉甘石矿”,毕竟这玩意平日里用不到,所以要想批量生产“黄金”,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实在是找不到“炉甘石矿”怎么办?没关系,技多不压身,有炼锌术在,迟早有一日宇文温要变成黄金大王(伪)。

    “郎君,这时钟十分有用,奈何太容易坏了。”

    “还在完善中,说不得要过上数年才堪用啊。”

    “此物颇为精妙,刘助教如今正在制作的浑天仪,是否便是借鉴时钟原理?”

    “然,奈何钟表与浑天仪不同,越小越好,故而构造精密、易坏,如今时钟的制作工艺和构造还在摸索之中,急不得。”

    “郎君,那温度计所用材质是否为琉璃?”

    “严格来说,应该是玻璃,刘道长改良分光镜所用棱镜,亦是玻璃所制。”

    两人交谈着,就在这时忽然急促的钟声响起,那是“下班”的钟声,正好是午时整。

    宇文温在工坊和府里开始推广时钟,虽然故障率超高,但还是坚持下来,一来是作为试运行,方便找出时钟的各种故障点,加以改进。

    二来是为了灌输“守时”的观念。

    只有精确到分钟的计时工具出现,守时才有了意义,而实用化的时钟、钟表的出现,才能为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宇文温不是要发展黑科技,而是为了即将到来的需求做准备。

    工坊有伙房,为在这里居住、工作的人们提供伙食,视察工坊的宇文温顺便在伙房用餐,同时解答“问题宝宝”刘杨那无穷无尽的问题。

    饭刚吃到一半,府里来人说有紧急消息。

    。。。。。。

    随州,随城,大行台行辕。

    “杨逆虎视眈眈,尉迟尾大难掉,大周江山危如累卵,虎狼环绕唯有宗室可依,朕欲重整河山,望杞公亮、世子明、西阳公温,齐心协力助朕匡扶社稷。”

    宇文亮念完之后面色凝重,这是他的此子宇文温转述的内容,写出这些内容的,是如今的周天子宇文乾铿。

    “陛下早慧,是宇文氏的大幸啊。。。”

    “父亲,陛下心如明镜,只是如今还不是时候,杨坚虎视眈眈,大周决不能乱。”

    “为父知道,知道。”

    宇文亮点点头,如今确实不是时候,外有猛虎,要是周国内讧就是自寻死路,但该做的准备可不能放松。

    “父亲,荆州战事如何了?”

    “僵持不下,上宛不是隋军能够啃下的。”

    “父亲,隋军入寇山南以来,我军对其用过轰天雷么?”

    宇文亮摇了摇头,面露坚毅之色:“没有,即便是上宛丢了,穰城丢了,都不会用!”

    “那便好,好容易熬了两年,还得再熬下去。”

    宇文温说的内容似乎有些莫名其妙,父子俩没有就这个话题继续讨论,宇文亮把次子招来,还有许多事情要问,长子宇文明如今率领襄州军抵御西路隋军进攻,没能抽身来随城,所以就是父子二人碰面。

    首先是在邺城期间发生的各种事情,宇文温都一一作了解答,当然某些细节就“略微”掩饰了一下,反正他全须全尾的回来了,没必要让人担心什么。

    宇文温护驾有功进位邾国公,作为父亲的宇文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