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周-第12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他和凉棚下的其他人一样,身披长袍,不但不觉得热,反倒还觉得有些凉爽,借助通事的帮助,他和面前几位部落酋长一边“交谈”着,一边吃起各种美食。
这里的饮食,和中原截然不同,马五初来乍到时不习惯,水土不服,拉肚子拉得虚脱,好不容易才缓过来。
然后各种当地美食大吃特吃,吃得不亦乐乎。
今天,几位热情的部落酋长,在城外搭起帐篷、凉棚,和他商量种马的选购事宜,顺便邀请他吃当地最有名的美食,所以马五期待非常。
远处的沙漠里,有许多忙碌的身影,那是部落酋长派出的人,在沙地里捕捉猎物,而美食,就是用猎物做成的。
马五对此颇为期待,但又有些疑惑,因为沙漠里好像没什么像样的野物,即便有,大概就是蛇。
一想到要吃蛇,马五就有些发毛,因为他从小怕蛇,不过后来在岭表时,蛇羹吃过几次,好歹练就了吃下去不会吐的本事。
如果有得选,他是不想吃蛇的,但见着几位部落酋长那热情的模样,又不好拒绝,因为如此一来会让对方产生误会,认为自己看不起他们。
要想做成买卖,就得强颜欢笑,马五觉得现在不过是吃蛇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知过了多久,那些打猎的人悉数回来,在凉棚附近开始处理猎物,马五不经意间瞥了一眼,随即愕然:这些猎物不是蛇,而是四脚蛇。
确切的来说,是生活在沙漠里的四脚蛇,个头很大,像只小狗,皮肤粗糙,样貌狰狞,肚子圆圆的。
这玩意能吃?
马五心里发毛,看着这些被扒皮的四脚蛇发呆,旁边的吴掌柜干咳一声,将走神的马五惊醒。
吴掌柜是南洋贸易公司的大掌柜,如今常驻此处,作为分号掌柜,为公司打点海贸事宜,吴掌柜见多识广,也吃过许多苦,见着马五似乎有些为难,便凑过来,低声说道:
“提举,如今就算是一盘屎端上来,我们也得吃啊。。。。”
马五点点头:“嗯。。。我知道的。”
吴掌柜所说话糙理不糙,马五身为马政提举,不远万里来到这里,肩负重任,不可以把事情搞砸。
马五收起思绪,再度和几位酋长们谈笑风生起来,对于他来说,反正吃四脚蛇比吃屎强多了。
不一会,一锅锅香喷喷的美食做好,端了上来,而烹饪美食所用炊具,正是马五和吴掌柜之前赠送给部落酋长的铁锅。
他们看着锅里那煮熟的四脚蛇(已被剁成小块),心中悲凉,面上却带着笑容,开吃。
入乡随俗嘛。。。吃四脚蛇总好过吃屎。。。。
吃着吃着,马五惊觉这四脚蛇果然美味,就是。。。还是有点不习惯。
他奉天子之命,不远万里来到极西之地,当然是为了优良种马而来,他所在的这片沙漠,是“东方人”的地盘,“若以音译,就是“撒拉逊”。
这片大沙漠,无边无际,据说方圆数千里,其间绿洲居住着许多游牧民族,对于这些游牧民族,罗马国有一个称呼,那就是“撒拉逊”,意思就是“东方人”。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对于罗马国来说,大沙漠位于其阿非利加政区的东面,而撒拉逊部族之中,也有部族不事畜牧,专事经商。
若以波斯国的角度来看,这大沙漠位于西南侧。
这片大沙漠,现在名义上属于波斯国管辖,和罗马国的阿非利加政区隔着长长一条海峡,沙漠的东南边缘,有一处大港,被称为“东方之门”,前往遥远东方的海船,就是从这里出发。
两年前,皇朝派出的使节,随同波斯使节一道走海路前往波斯国,历尽千辛苦,于去年抵达波斯。
而马五今年奉天子之命,乘坐南洋贸易公司的大海船前往波斯,来到这名为“东方之门”的海港,然后就近与城外撒拉逊部族做买卖,购买良马。
撒拉逊各部族生活的大沙漠,出产良马,名为“撒拉逊马”,这种良马古来闻名,马五之前听海外番商说到这种良马时还将信将疑,觉得是不是过誉了。
也曾有粟特胡商不远万里将撒拉逊马贩卖到中原,或有海外番商经由海路将这种马运抵广州番禹,然后转售给南洋贸易公司,所以马五在中原是见过这种马的。
奈何,转了几手的货物,不可能是最好的,马五在中原见过的撒拉逊马,多少有些瑕疵,要么年龄偏大,要么因为长途跋涉照顾不周,身上有隐疾。
天子对撒拉逊马很感兴趣,希望引入优良的种马,用以改良中原马种,所以马五漂洋过海,亲自到撒拉逊沙漠来挑选种马。
与此同时,南洋贸易公司已经在“东方之门”设立分号,正式开展海贸业务,也多亏了吴掌柜的牵线搭桥,马五才能很快接触到友好的撒拉逊部族。
去年,皇朝使节抵达波斯国都泰西封,觐见了波斯国的“万王之王”,与其确定了两国开展海贸的诸般事宜,也正是有了这“东风”,南洋贸易公司才得以在极西之地建立自己的贸易点。
在这东方之门,中原海商带来的各种货物,深受撒拉逊部落的欢迎,所以马五购买种马的需求,很快就获得响应。
他要在这里好好的挑选撒拉逊马,然后装船走海路运回中原,一路上亲自照料,确保这些马匹能够平平安安抵达中原,在中原繁衍生息。
临近傍晚,这场筵席才结束,马五和吴掌柜回到港区驻地,洗漱完毕,又聚在一起商量事情。
皇朝使节抵达泰西封后,得波斯国盛情招待,却一直待在泰西封到今年,才得以启程前往罗马国。
原因有很多,主要是波斯国和罗马国之间关系微妙,这两国争斗数百年,积怨很深,即便波斯的“王中王”是罗马国皇帝的女婿,两国之间的裂痕也不可能弥补。
皇朝使节要前往罗马,波斯国内贵族多不愿意,所以波斯的“后中后”(罗马皇帝的女儿)需要时间捋顺关系。
所幸,使节终于如愿前往罗马国,按照之前吴掌柜收到的消息,皇朝使节在其国都受到隆重欢迎。
进展顺利,大家都松了口气,天子遣使和波斯国、罗马国联系,其实没有什么太多想法,就只是想表达善意,然后和这两个国家开展海贸。
为中原工场、作坊生产的货物,开辟新的市场。
说到这里,马五和吴掌柜都对未来充满希望,虽然自古就有中原海商往来东西,而这“东方之门”,晋时就有中原海商定居,但谁也没想到,海贸能以这样的方式来做。
数百年来,中原海商都是以单打独斗的方式做海贸,现在不一样了,大家在市舶司、南洋贸易公司的组织下团结起来,组成船队、商队一起漂洋过海,到万里之外做“直销”,确保利润最大化。
两人正感慨间,忽然有人来报告刚收到的消息,消息说罗马国那边出事了。
具体情况,大概是今年秋末,一支开往边境驻扎的军队哗变,乱兵掉头往国都而来,不知何故,沿途官军竟然无法拦截。
这消息,先传到罗马国的阿非利加政区,然后经由商旅的口传到这里。
马五听到这里有些错愕:边军造反?原来罗马国也有喝兵血的陋习啊?
可这些乱兵往戒备森严的国都去,不是飞蛾扑火么?
第二百一十六章 不安
夜,窗外传来些许喧嚣声,孙敬诚轻轻将窗户推开一条缝,看了看窗外,只见昏暗的火光下,街道上似乎有许多人影在晃动。(全本小说网,https://www。taiuu。com)
孙敬诚所处房间是在二楼,所以视线不为墙壁阻挡,能够看到墙外的街道。
街道上人影幢幢,有咿咿呀呀的说话声,似乎有许多人在说着什么,但孙敬诚听不懂,因为这是在罗马国的国都,他听不懂当地人所说语言。
关上窗,他回到书案边,用东西将烛光挡住三面,使其只照亮书案,而所谓书案,只是孙敬诚用中原的名词对这个高脚写字用具的代称。
在罗马国,人们都是垂足而坐,所以用的都是高脚坐具、卧具,自然就没有类似书案的用具,这让周国使节觉得有些不适应。
而在中原,正式场合垂足而坐是很无礼的行为,但在这里,他们只能入乡随俗。
孙敬诚坐在高脚坐具上,继续伏案疾书,要将在罗马国的所见所闻汇总起来,回国后好上呈御览。
他身为兵部职方司官员,官职为职方员外郎,掌地图、城隍、镇戎及四夷归化之事,若有外国使节抵达,他和同僚官员要将其所说国内山川、河流走势绘制成舆图,然后将其国内风土人情汇总、一起存档。
如今孙敬诚身处万里之外的罗马国,当然要履行自己的职责,了解罗马国的风土人情以及大概的山川、河流走向,这也是他此次岁使团出使的主要任务。
在波斯国时,孙敬诚就收集了不少“情报”,甚至还将波斯国都泰西封的城内景像画了下来,以便让天子及政事堂诸公对这个极西之地的大国有一些直观的了解。
现在,使团在罗马国都君士坦丁堡(音译)逗留期间,孙敬诚也画了不少素描,将城内主要街景和建筑都画了下来,以便回国后上呈天子御览。
此时,他看着案上的一张张素描,不由得对这个汉时称为“大秦”的国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罗马国的历史悠久,据说当年是个名为“罗马”的城邦,然后通过合纵连横,联合或者吞并其他城邦,形成了一个国家,然后不断击败外敌,扩张国土。
据说罗马国极盛时疆域十分辽阔,只是因为对方的度量衡和中原不一样,所以孙敬诚不清楚对方国土之大能大到何种程度。
极盛时的罗马国,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设东西二帝分别管辖,由此看来,那时的罗马国疆域确实很大。
到了后来,大概是中原永嘉之乱的时期,极西之地的罗马国也动荡起来,正如晋都洛阳沦陷、琅邪王司马睿于江左建康重立朝廷那样,西罗马国亡于蛮夷,只剩东罗马国苦苦支撑。
数百年来,罗马国(东罗马)君臣一直想要收复失地,一如晋廷想要北伐中原那般,但蹉跎数百年都难以实现。
原因有很多,首先,罗马国边境的蛮夷部落常年入寇,以致于罗马国官军疲于奔命,自顾不暇。
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罗马国和东面的波斯国相互攻伐,使得罗马国无法集中兵力西进收复失地,即便所有进展,也因为国力无法支撑导致得而复失。
罗马国和波斯国的纷争持续数百年,期间有过和谈,却依旧阻止不了战火重燃。
到了十余年前,波斯国内出现变故,重臣篡位,一皇子外逃至罗马国,竟得罗马皇帝看重,嫁女不说,还派兵协助女婿复国。
自此,两国总算握手言和。
在孙敬诚看来,翁婿之间的情谊,始终要给国家利益让步,正如战国时的秦晋之好,不代表秦晋两国就相安无事。
但这极西之地的“秦国”、“晋国”要如何相处,与皇朝无关,上万里的距离,使得皇朝不可能干涉两国事务,所以只要能和这两个国家正常开展海贸即可。
仅以这个目的来看,使团此次出使可谓大获成功,波斯国和罗马国的国君,都愿意和皇朝开展海贸,也欢迎中原海船前往他们国家的港口进行直接贸易。
东、西之间虽然有万里之遥,但海上航线古来有之,孙敬诚也是靠翻看古籍才知道,数百年来,多有中原海商来到这极西之地做买卖。
所以他觉得接下来皇朝要扩大海贸并不会太难。
海贸事宜,具体由市舶司和南洋贸易公司操劳,使团顺利完成使命之后,回国复命即可。
想到这里,孙敬诚有些激动,思乡之情愈发强烈,但他知道这事急不得。
海船往返于东西之间,耗时要将近一年,还得看风信,即便是单程出航,也不是想走就能走的。
如今是冬天,他们即便明年年初就能启程回国,也得先经过波斯国,在那里,要等到秋天风信起,才能扬帆出海往东方而去。
如果一路顺风,船队要到后年夏天才能抵达中原,再经陆路前往长安,怕是要夏末秋初才到。
若真是如此,这一来一回,就是四年,他们出使的时候是大周明德五年,回到中原时就是明德九年。
想着想着,孙敬诚的思绪飞到了万里之外的中原:四年光阴,也不知道家中情况如何了。
又不知,中原如今是何等模样,是天下依旧太平,还是。。。。
没一会,孙敬诚的思绪被窗外传来的喧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