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逆水行周 >

第1067章

逆水行周-第1067章

小说: 逆水行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宇文亮知道,忠于他的那些文武官员,未必忠于宇文明,而当他阖然离世,那些权贵、世家门阀,必然会蠢蠢欲动。

    届时,宇文明能压得住局面么?

    宇文亮从十七八岁开始就踏入仕途,待得大象二年变乱时,已经沉浮宦海将近二十年,有资历,有历练,带过兵,做过父母官,和权贵们打了多年交道。

    虽然政绩不是很突出,总体表现尚可,但有了这将近二十年的磨练,总归有些门生故吏,有些人脉。

    但即便如此,他依旧需要出让利益以拉拢各方势力,做不到随心所欲,时不时要妥协。

    以他的实力尚且需要妥协、以退为进,更别说即将承担重任的宇文明,要向那些权贵们出让多少利益,做出多少妥协,才能够镇住局面?

    如今的长安朝廷,草创不过一年有余,宇文亮为了尽可能聚集力量和尉迟惇对抗,在重建朝廷时做出了许多让步,可以说长安朝廷就是一甑夹生饭。

    宇文亮的胃口好,这夹生饭吃下去还行,但儿子宇文明如今胃口还差火候,吃下去会不会拉肚子,是宇文亮最担心的问题。

    当年他的叔叔宇文护执政时,面对赵贵、独孤信等意图执政的权贵,根本就镇不住场子,多亏了元老于谨的鼎力支持,才初步站稳脚跟。

    宇文护执政时四十多岁,已经跟着父辈征战将近三十年,但想主持大局尚且需要靠人支持,而现在,宇文明三十出头,要如何独力主持大局?

    天子崩,皇子还不满一岁,宇文明可以牢牢控制新君,但要如何镇住一群权贵,是很严峻的问题,宇文亮知道儿子一旦应对不当,就完了。

    本来,再有个几年,宇文亮就能让宇文明完全成长起来,到时候即便他去世,宇文明一样能牢牢控制朝野内外,但现在时间仓促,只能。。。

    阵阵剧痛让宇文亮疼得直冒冷汗,过了好一会才缓过来。

    他觉得头昏脑胀很难受,思绪有些错乱,但事态紧急,若不能安排好身后事,宇文亮死不瞑目。

    他有两个儿子,次子宇文温虽然已出继给弟弟宇文翼为嗣子,但私下里,宇文亮可没把次子当外人。

    宇文温表现出色,真的很出色,宇文亮知道次子不但会经营,还会练兵、打仗,甚至各方面的表现,比长子宇文明还要出色。

    以军功而言,宇文温的威望比宇文明还要高,因为若不是宇文温接二连三的打胜仗,如今笑到最后的,恐怕是尉迟氏而不是宇文氏。

    十年来战场上号称不败的宇文温,要比宇文明更能震慑那帮注重军功的权贵,而且宇文温对付豪强有一套,杀得淮西豪强人头滚滚,威慑力自然是不低的。

    如果。。。如果家业让二郎来。。。。

    想到这里,宇文亮有些失神,随后想到了孙子宇文理。

    如果有那一天,宇文明成了天子,百年之后,继位的宇文理必然会是一个好皇帝。

    宇文亮对嫡长孙宇文理的表现很满意,他不讳言自家总有一天取天子代之,那么,日后宇文理当皇帝,总比宇文维城当皇帝要好。

    因为宇文维城的身上,流着尉迟氏的血。

    若说到做皇帝,宇文亮觉得宇文温要比宇文明合适,但到了孙子辈,他无法容忍身上有尉迟氏血脉的孙子,成为大周天子。

    他,辛辛苦苦和尉迟惇斗,不是为了让尉迟惇的侄外孙当天子!

    不要说宇文亮不乐意,那些靠着和尉迟氏作战而立功、升迁的武勋,同样不乐意。

    宇文亮知道,即便自己让次子宇文温执政,那些武勋哪里会安心,必然会暗地里反抗,因为这些人会担心豳王妃尉迟氏算账,为娘家人报仇。

    甚至怕未来的天子宇文维城给母族招魂!

    更别说从去年到现在,尉迟顺下落不明,宇文亮怀疑次子把岳父藏起来了,万一宇文温日后当了皇帝,又让尉迟顺出现,成了外戚,那怎么办?

    又出一个杨坚?

    那怎么行!

    一想到尉迟姊妹极受宇文温宠爱,宇文亮就愈发担心尉迟氏死灰复燃,宇文维城可以做藩王世子,但绝不能做太子,甚至成为未来的天子。

    这种事情宇文亮绝不能容忍。

    绝不。

    更别说宇文明作为嫡长子,表现同样不错,宇文亮没道理废了长子,让出继的次子挑大梁,这样会导致兄弟阋墙,平白让外人渔翁得利。

    想到这里,宇文亮否决了冒出来的念头,但随后有了更明确的想法。

    忍着剧痛,闭着眼睛想了许久,他终于想清楚该怎么做了。

 第五十四章 后事(续)

    清晨,皇宫,禁军戒备森严,上朝的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排列整齐,经由应门抵达北面露门,再穿过露门,抵达太极殿。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天子大行,未满周岁的皇子,继位称帝,作为新君御宇天下。

    此时的新君,不过是个婴儿,极易受到惊吓而嚎啕大哭,这在朝会上十分不妥,故而替代天子上朝的人,是坐在珠帘之后、已被尊为太后的天子生母卢氏。

    百官在太极殿内分列完毕,随后,数名侍卫抬着肩辇入殿,坐在肩辇上的人,是都督中外诸军事的大冢宰、杞王宇文亮。

    数日前的元会上,杞王宇文亮遇刺身负重伤,寸步难行,故而乘坐肩辇上殿。

    但即便如此,宇文亮依旧按着礼制穿戴整齐,此时的他,周身如同火烧一般疼痛难忍,脑袋一阵阵眩晕,却强忍着剧痛端正坐姿。

    大面积的烧伤,让宇文亮大半身溃烂,流脓,对于一个年逾五旬的人来说,是巨大的折磨,而宇文亮还高烧不退,从昨晚到凌晨都在昏迷,是靠着惊人的意志力才苏醒过来。

    他已经快不行了,而今日的朝会很重要,必须做出一系列重要的决定,所以必须参加,无论如何都要参加。

    御医为他全身打了绷带,然而刚打好的绷带没多久便渗出点点血水,宇文亮忍受着煎熬,执意要按计划入宫,参加朝会。

    此时,看着前方玉阶上的御座,宇文亮有些恍惚,他仿佛看到了儿子宇文明,身着天子冠冕、衮服端坐在御座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

    仿佛看到多年后,孙子宇文理身着天子冠冕、衮服,坐在御座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

    侍卫们抬着肩辇缓步走着,宇文亮看着越来越近的玉阶,呼吸有些急促,肺部疼痛异常,每呼吸一下,就如同一把刀在割。

    他已经快撑不住了,但无论如何,都要撑下去。

    看着站在玉阶旁的儿子宇文明,恍惚间,宇文亮似乎又回到了三十多年前,那时,御座上坐着的是年轻的天子,而他的叔叔宇文护,就站在玉阶前。

    叔叔为了守护宇文家的江山,犯了众怒,数次废立天子,全家不得好死。

    而他,三十多年后,为烈焰焚身,全身剧痛,恐怕也算是不得好死。

    但宇文亮无怨无悔,无论如何,他都要让宇文家的江山传下去,只有这样,才能无愧列祖列宗。

    所有的罪孽,让他一个人来承担就够了,儿子们孙子们,应该幸福的生活下去,一代一代繁衍生息。

    玉阶前,侍卫们将肩辇放下,宇文亮强忍着剧痛,在宇文明的搀扶下站起来,向御座上的太后行礼。

    太后卢氏,最初只是安陆官署的普通官婢,无亲无故,天子驾临安陆时,因为面容端正故而有幸侍寝,跟着天子前往长安。

    后来卢氏有了身孕,诞下皇子,母凭子贵。

    她没什么见识,如今身处太极殿,看着满朝文武,紧张得几乎说不出话,见着杞王向自己行礼,好歹回过神,按着事前说好的那样,背了几句场面话,让对方平身。

    宇文亮对太后行礼完毕,艰难转身,看着面前文武百官,忍着肺部的疼痛,高声说道:“天。。。子大行,新君年。。。幼,宗室为国。。。藩屏,主持大局理所当然,谁,有异议!”

    面对宇文亮的发问,满朝文武答道:“下官无异议!”

    有些头晕的宇文亮,在儿子的搀扶下勉强站着,他要亲耳听着圣旨当众宣告完毕,亲眼看着儿子名正言顺执政,才能咽气。

    早已拟好的圣旨,如今当众宣读,这是宇文亮为了儿孙以及家族未来安排好的后事,无论如何,他都要在去世前,将这安排付诸实施。

    若由此产生的不利影响,也由他承担,带入陵墓。

    恶人,自己来做,儿子,当好人。

    圣旨有几道,内容很多,大致如下:

    其一,天子崩,新君继位,改元广德。

    其二,拜杞王世子宇文明为丞相,执掌朝政,都督中外诸军事。

    其三,于洛阳设东京六府,河阳、豫、毫、青、徐五总管,受其处分,豳王宇文温迁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统东京六府事,使职如故。

    其四,益州总管宇文理迁雍州牧。

    其五,长安城饱经战乱,残破不堪,污水沉淀,壅底难泄,兼之皇宫形制狭小,宫殿陈旧多有妖孽作祟,故而于龙首原另选新址,营造新城。

    待得一道道圣旨宣召完毕,百官拜伏,宇文亮心定了。

    他要让长子宇文明名正言顺执政,都督中外诸军事,牢牢把握朝廷大权,免得自己过世后横生枝节。

    他要让已出继的次子宇文温名正言顺镇守东京洛阳,作为宇文明的强援,一旦长安有事,便可火速支援,而现在,不让次子入京,以免两个儿子被人一勺烩。

    宇文温能征善战,坐镇洛阳,一旦河北、河南或者山南荆襄有事,可以立刻发兵平乱。

    但为了防止兄弟阋墙导致宇文温起兵西进、兵临长安,除河阳之外的河北之地,不归东京六府管辖。

    安排好后事的宇文亮,全身力气耗尽,双腿一软就要跌倒,被儿子拼命搀着,随后他倒在对方的怀中。

    紧握着宇文明的手,宇文亮想说些什么,却没了力气,他觉得身上好冷,周身的疼痛渐渐消失,眼前浮现出许多人的样貌。

    那是已经逝去的亲人,正在等着与他团聚。

    宇文亮看着泪流满面的长子,拼尽全力,说出了最后的嘱托:“大郎。。。要。。。和二郎,守。。。住江。。。山。。”

    话未说完,宇文亮吐血而终。

    。。。。。。

    洛阳东郊,一支骑兵下马列队,率兵赶赴长安的豳王宇文温,此刻披麻戴孝,麾下将士亦身披白袍、头戴白帽,全军旗帜已经挂上白幡,远远望去,一片缟素。

    东出潼关的朝廷使者,即将抵达洛阳时,正好迎面碰上了奉命赶赴京城的豳王,为对方带来朝廷最新的旨意。

    天子崩,新任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豳王宇文温,于东京洛阳主持祭拜事宜,无须入京。

    除此之外,使者带来的还有噩耗:杞王薨。

    披麻戴孝的宇文温,接过圣旨后转交佐官,随即向着西面跪地磕头。

    他没有戴兜鍪,光溜溜的额头撞在地上,砰砰作响,鲜血和眼泪,顺着面颊缓缓流下。

 第五十五章 中流砥柱

    夏末,天气炎热,漫长的车队行驶在官道上,官道南侧是山壁,北侧不远处是黄河,自西向东流而去的黄河水,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全本小说网;HTTPS://。.COm;

    黄河之中,有一座巨大的石柱矗立着,承受着河水冲击却巍然不动。

    此柱名为砥柱,外形高大如山,又名砥柱山,山脚下是茂密树林,山腰有些许云雾,看上去如同一根硕大的柱子立在黄河之中。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大禹治水时,这砥柱山就有了,也正是因为有了砥柱山,这一段黄河变得“暴躁”起来。

    砥柱山脚下横着一道高高低低的岩石,进而让流经的黄河水形成三股急流,北边一股被称为“人门”,中为“神门”,南为“鬼门”。

    这三“门”之中,以“鬼门”尤险。

    也正是如此,此处黄河峡谷有了三门峡的称呼,由于黄河水在该地最急最险,因此船只在经过三门峡时,触礁遇难的事故常有发生。

    然而河水再湍急,直对砥柱山冲去之时,这根高大的“柱子”却迎着险恶水势巍然屹立,千百年来都是如此,故而砥柱山又得名“中流砥柱”。

    有名归有名,砥柱山对于黄河上的船夫来说就是鬼门关,每一艘平安通过砥柱山的船只,船上人员都会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如果不是为了生计,没有人愿意冒险行船穿行砥柱山河段,正因为这片河段行船不易,导致从关东运往关中的物资大部分只能走陆路,而连接洛阳和长安的“两京道”,就成了天下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