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宋锦绣-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章 穿越北宋
京杭大运河上,大小沙船挤得密密麻麻,一幅繁忙的景象。/全本小说网/https://。/
这条连接中原大地从长江到海河的运河,从东周时期就开始筹划,隋炀帝时期开始正式开凿,他为了开凿这一条河,落得国死身灭,让唐朝捡了便宜,这一条贯通南北的交通要到,却从此开始,影响了整个中国。
从唐开始,这一条河就对南北交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宋元时期更是达到了极致。特别是宋朝,定都本来选在洛阳,那是几朝古都,无论位置,还是基础都没有的说,因为运河的关系,最终定都开封。
汴梁也成为运河最重要的枢纽,无论是跟洛阳通过黄河水上联络,还是跟河北山东,甚至是南方联络,都紧密了许多。
宽广的运河河面上,一条200料三桅沙船,缓缓的开行,这是运河上面,最主要的船之一,运河水面虽然宽阔,无法跟无边无际的大海相比,400料已经是极限了,大部分都是150料到300料之间。
每年漕运的时候,才看到大量400料的大船,从南方向北方开行,此时正好吹着偏南风,只不过角度稍稍有些偏,艄公很熟练操纵着帆,半挂着的船帆,推动着船缓缓向前。
两侧的艄公和水手,用桨推动,沙船在平稳的水面上开行,速度不快,比步行还要慢上几分,没有洋流的水面上,船显得平稳异常。
天近黄昏,前方码头已经不远了,船上的艄公正在商议着晚上的活动,远处偶尔,会传来艄公的歌声和一些纤夫的号角声。
船上借着西垂的太阳,一个小小的身影木然看着外面,无边的风景,在赵信的心中留不下痕迹,见惯了21世纪的浮华,哪怕运河上面千帆万船,都激不起他心中的涟漪。
终究是回不去了,在3天之前,赵信附身到了这个稚童,收到不多记忆之后,才发觉他穿越到了北宋仁宗年间,闭眼千年,暗探造化弄人。
穿越之前的赵信,是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宋史方面的博士,20多年的苦读,让他学有所成,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刻,却穿越了。
没有镜子看到自己的样子,胳膊还是腿,都细嫩的要命,不会超过7岁,幼小身体,又受到了他记忆的冲击,记忆支离破碎。
,为数不多的记忆之中,是一个忠厚长者般父亲和慈爱的母亲,更加显赫的还有他们的身份,皇帝和皇妃,还有他的名字,赵昕,皇二子赵昕。
孤儿长大的他,依靠能力一路从偏远山区考入北大,师从北大最著名历史学者,马上博士毕业的他,有很大可能留校任教,也算是鲤鱼跳龙门,知识改变命运的典范。
谁知道,却穿越到北宋,这是何等的讽刺,他还准备报效家乡父老,毕业之后就带一个项目回去,一切都在他穿越的时候,戛然而止。
一处普通的民墓,却发现了宗室才有资格拥有的殉葬品,而且数量不菲,本应该是区级文物开发的东西,一路惊动到了中央文物局和故宫博物院,包括他在内的一大批精干力量进入到古墓开发。
在探墓的时候,赵信发现了一块金牌,并且一不小心刺破了手,血滴金牌之上,金光大作,骤然形成黑洞,强横力量在瞬间破开了一切虚无。赵信的身体被瞬间毁灭,灵魂却被庞大的吸力吸引。
金牌带着他穿过了千山万水,再也忍受不了,这才昏过去,醒来之后,就是魂穿了这里,赵信穿越了,成了北宋仁宗儿子赵昕。
穿越之初,连身处何方都不知道,足足用了3天的时间,整了支零破碎的记忆,他是北宋仁宗第二子,本应该待在北宋宫廷的他,不知道因为何故,被仁宗秘密送回苗家,苗家不敢留在汴梁,他送往保州的庄园,对外的身份,是苗家庶出的四少爷苗定。
“四少爷!”门外传来的银铃般的声音,相当的悦耳。
门帘被掀开,两个不足十岁,身穿绿衣的丫鬟走了进来,她们是苗家的丫鬟,左边的圆脸的叫如意,右边稍稍尖脸的叫绿荷。
两人对赵信施礼后,告知赵信,南乐到了,要停船一段时间,补给一些必需品。
南乐县,赵信在心中迅速的回忆,赵昕身体之中的记忆不多,也有些支零破碎的,更多的是宫廷之中。
作为一个历史学博士,还是专门研究宋朝,稍稍一想就知道了南乐是哪里,他们所在的京杭大运河上,运河上面的南乐,是后世河南的南乐县,隶属于的北京大名府,是大名府十三县之一,也是联系比较紧密,较为富庶的县。
宋朝的北京,和后世的北京完全不是一个地方,是北宋四京之一,具体的位置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后世北京在北宋,是在辽国的手中,是幽云十六州的幽州。
北宋永远的痛是失去了幽云十六州,不但让整个北方无险可守,也让中国丧失了传统的养马之地,终宋一朝,一直都缺马,甚至宋初威震天下静塞军,也因为缺乏承载重骑高大战马,而逐步的消失,这恐怕是宋朝永远的痛。
北宋四京之一的大名府,管辖的范围极为庞大,下辖十三县,南乐属于其中之一,距离大名不算远,只有60里不到,夜宿南乐的话,按照普通的额船苏,两天就可以抵达大名府,如果风力帮忙的话,一日也就差不多了。
北宋的北方重镇,永远都忽略不了大名府,赵信清楚大名府在北宋版图上面的意义,每每宋辽紧张,就会派遣宰相亲领大名府,职宰三朝的韩琦,是大名府的定海神针。
从他成名之后,每一次辽宋之间摩擦,都会由他坐镇大名府,大名府也就成为了政治军事重镇,当然了,这个时候,三朝元老的韩琦,此时还刚刚崭露头角,是范仲淹的庆历革新的一员,是其中核心人物。
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算的上是北宋的一个重要的节点吧,这一年,范仲淹连续谈何吕夷简,得到了仁宗的信任,开启了影响力巨大庆历新政,哪怕这一新政一年四个月就宣告结束,却是变法派和守旧派的开端,影响了之后接近八九十年的北宋。
最恢宏的时代开始了,可惜赵信无法参与其中,不单单因为他是仁宗的儿子,还有就是,他的年龄,生于1039年,也就是宝元二年的他,年方四岁,甚至因为不知名的原因,离开了北宋宫廷,远赴保州,别说无法影响朝堂,就连自身安全,都存在着很大疑虑。
一件事情一直都萦绕在他心中,皇二子赵昕,历史上,是死于庆历三年元月,此时,已经是庆历三年的十月,到底发生了什么,是历史发生了改变,还是真正的历史,被掩埋在皑皑黄土之中。
第二章 船到南乐
大名府,作为北宋四京之一,是的北方守卫辽国的核心,不但位置重要,还有便利的航运条件,漳河,卫河,马家河在周围经过的,隶属于海河的南运河流域,连接着海河和京杭大运河。全本小说网;HTTPS://。m;
借助着京杭大运河和海河流域,他几乎可以通达大部分的北方边关,是负责整个北方诸军的粮饷运输的重要职责。
作为历史学者,赵信很想去大名府看看,作为北宋四京之中,最为雄奇的,防御最强城市,亲眼看看大名的恢宏和壮观。
这个身体贵为皇子,年龄只有三四岁,残缺的记忆之中,东都汴梁只剩下宫闱之中的片段,还没有开封的全景,秘密送出宫,在苗家呆了一天就匆匆离开。这个时代,整个星球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城市,要很长时间,无法亲自去看看,大名府,有些不想错过。
南乐距离大名是60里,这是一个很近的距离,马拉松总里程都超过42公里,专业的运动员甚至可以在2个小时多一点跑完,如果有机动车,那就更容易,一脚油门,半小时就能够到,放在北宋,借助着大运河的便利,也是一两天的时间,可说近在咫尺。
理智告诉赵信,不能去,不知道什么原因,他身为仁宗二子,且仅存的一个皇子,没有留在京城皇宫,还被送往保州,不是的情势危机,仁宗怎么忍心骨肉分离,要知道,现在才是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也就是说,他才刚满4岁。
一个四岁的孩子,还是唯一男孩,就这么的离开了父母的身边,还是秘而不宣的那种,其中蕴含着什么?
历史如同隐藏在迷雾之中,越是了解,就越发的深沉可怕,赵信是一个研究者,从考古和历史文献之中,寻找历史的真相,在考古之中获得的每一个收获,都对历史断代,有巨大的影响,越是了解历史,就越发了解历史之中残酷。
立足在历史之中,如何不知道其中凶险。天下间,最为污秽的地方,无外乎皇宫和妓院,为了皇位,兄弟,父子,手足相残,历史上比比皆是,2000年的封建皇朝史,真正平稳交接的有多少,每一次皇位的更迭,都是一次政治的大洗牌,可以平稳度过的,寥寥无几,很多东西都只是流于表面。
宋制完善,少有唐朝的兵变,掩埋在历史之中的是累累白骨,太祖子嗣今何在,还有真宗,仁宗,甚至是后面英宗,神宗,哪一个上台容易了,无论是狸猫换太子,还是濮议之争,个中凶险,只有当事人知道。
历史迷雾之中,经过了多少次交锋和对抗,这些都是历史书中无法描述的,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平安是史书上面的记载,在一片太平,隐藏着无边的凶险,皇位这个封建社会至高无上的位置,多少人在黑暗之中,做着让人无法想象的残酷。
从赵信所附身的赵昕的身上,也可以明白,皇二子赵昕,死于庆历三年,按照史书上说,正月的时候,赵昕已死,现在的时间是10月了,本身赵信还以为,自己弄错了年代,或者是时间。
天气一冷,北风吹来,树叶纷落,完全跟正月隆冬有巨大的区别,庆历三年这个年代,不单单是他从船上听说,偶尔船只交错之中,也时有听闻。
赵昕活到了10月,或许不是他穿越的蝴蝶,他还没有对这个时空有任何的影响,1月夭折,活到了10月,唯一的皇子身份的情况下,被逼的离开皇宫,到母族苗家,连京城都不敢住,远隔千里的送到保州。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
赵信所处是真实的历史时空,还是平行时空,没有佐证之下,有些无法判断,但是有一点是肯定,要想活下去,就必须小心,最少说大名府,是不能去了,去那里的话,危险比收获多。活着才是最重要的,现在的他,没有自保的能力之前,只能够小心再小心,借助着清晰的历史大局观,闪动翅膀,努力活下去。
南乐在京杭大运河的中段,是大名府之前,唯一可以补给的地方,此去保州,还有最少700余里,千里跋涉,过了大名,路程已经过半,沙船一路上很少登岸,路程过半都没有补给,南乐是必须要停的,丫鬟过来也是告知他这个结果的。
船在南乐会停留一个白天,一天两夜,不算很长的时间,从上了船开始,就未曾离船,赵信有些匮乏了,最初的几天,刚刚穿越的关系,浑浑噩噩的,基本上都是躺在床上,到了昨天开始,才稍稍清醒,也没有离开船舱,在走廊之中活动活动,或许可以登岸走走,看一看宋朝鼎盛时期城市是怎么的光景。
在运河上,这一艘船是很大,总体积有200料,放在海船身上,只能小船了,宋朝的船舶制造非常的发达,已经可以制作2000料的大海船了,比这一艘大上十倍,宋朝的工商业发达,连带的造船业也是世界一流。
根据历史记载,唐朝时期,海商们到中国来交易,大部分都使用的阿拉伯船,或者日本船,很少用中国船。宋朝时期,越来越多的海商们开始使用宋船,宋船可以造的很大,近海航行还平稳,只能够在浅海沿着河岸开行,在测量器械没有发展,航海技术还不过关的年代,又有多少人敢迈向深海,大部分都是如同接力一般,在近海沿着海岸线开行,不容易迷航。
这样的前提下,中国产的更大,更平稳的船只,成为了所有海商的首选,江南的沿海造船厂,沿着海岸线,沿着长江,依次排开,年造船能力,早已经超过了万吨。
200料的河船,在河船上面,仅次于400料的粮船,换算成的吨,一料相当于0。325吨,这是一个65吨左右的船只,以容纳数十人,从上船到现在,他所见过的,除了两个丫头,也只有充作总管的王松,他是母妃跟前内待,深受母妃信任,抽到他身边照料,其他人都没见到。
昨日清醒之后,他最少感觉,从他的周围开始,有最少30人以上护卫,无论是刀剑碰撞的声音,还是弓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