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甲午崛起 >

第745章

甲午崛起-第745章

小说: 甲午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轩建章要避免和敌人打消耗战,光是拼人头,不见得能拼的过西乡隆盛,这也是西乡隆盛敢于把头伸过来的原因。

    “再让部队返回道本村!把夺下来的粮草,派一个连就地构筑工事,就地安置,等我们打完日本人回来拿。”轩建章的目光炯炯有神,语气很是坚定。

    师参谋长奇道:“还打道本村?我们刚刚在那里打过一仗啊?日本人没有这么傻吧?”

    轩建章笑道:“不是他们傻,我偏偏要试一试,如果他们不将道本村作为后方基地,我顶多是扑空!但是如果他们再次将道本村作为后方基地,我们是不是又要赚一次?你说,这个买卖,有什么不能做的吗?”

    师参谋长怔怔的点点头,“好像是这样。”

    有轩建章这样的能征惯战的大将在,师参谋长越来越感觉,自己也就是传话的而已,没有他什么事情了。

    “道本村本来就是鹿儿岛进攻宇城的必经之路,所以,我猜测,他们仍然会将这里作为补给基地,总是要找个地方存放粮食的,等一天,给他们时间,我看看他们有多少粮草。不过,我们这次的隐蔽工作要做的更好。”

    “好的。”师参谋长答应道,赶紧下去安排布置。

    西乡隆盛在军帐中气的病倒了。

    “将军,现在华军截击了我们的粮草,接下来我们把粮草向本地几个大户借调的粮草存在哪里?”西乡隆盛的副手来询问。

    西乡隆盛皱了皱眉头,昏头转向的,也没有办法思考,“你觉得呢?我的头疼的厉害,这个轩建章,太厉害了,华军太厉害了,难怪五万多政府军都打不过他们。”

    “我看,还是放在道本村吧?华军来打过一次,接下来,肯定要正面攻击我们,我们就在宇城外围等着他们,和他们决战!将军从大营抽调一千大军,再把附近的武士都调过来,组成一支两三千人的护卫队,专门看守粮草就行了。”副手提醒道。

    西乡隆盛的眼睛一亮,“好,就按照你说的办,我不信华军还能去一次道本村,你去安排吧,拿我的大印写信,给本地的几个贵族,让他们把庄园中的武士都召集过来,越多越好,两三千人,不是问题。”

    “是,将军。”副手建议道:“您正在病中,要不然也到道本村去养几天病再过来吧?看来,和华军的这一仗,要打好多天。”

    西乡隆盛点点头,示意同意了。

    副手见西乡隆盛同意了自己的看法,赶紧去安排。

    就这样,双方都在行动,轩建章命令华军的一个营隐藏了一天之后,第二天,让两个连,继续往道本村方向移动包抄上去,留下一个连,就地看守粮食。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1145 西乡隆盛的武士军】

    西乡隆盛亲自随同一千多从大营中抽调的军队,再配合从附近几十里找过来的3000多武士,组成了一支近5000人的临时军队,这次不怕华军有什么动作了。

    “他们不过是外来的一帮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家伙,我不信他们比美国人和英国人强!”西乡隆盛目光如炬,有些狂妄。

    身边的一帮将军纷纷附和,“不错,华军算什么?他们并没有列强的实力,怎么跟英国人比?如果华军有实力,就不会这么保守了!早就全面占领九州岛了。”

    西乡隆盛一抬手,“没有全面占领九州岛,跟他们的实力关系不大,他们有可能是消化不过来,有可能是因为九州岛,他们看不上眼,不过,华军不如英国的军队,这是肯定的。”

    轩建章在行军的过程中,从侦察兵用电台发过来的消息中,弄清了日本人的动向,一方面欣喜,西乡隆盛又按照他的想法行动了,还真是少脑子,一方面也犯愁,没有想到西乡隆盛大军的调动能力这么出色,附近的贵族,国民都这么爱戴他,居然一天多的功夫,就调集齐备了粮草,还弄来这么多的武士助战?

    “师座,现在怎么办?还打不打道本村了?”师参谋长问道。

    轩建章又好笑又好气,也不知道自己这个参谋长,除了会这一句,还会不会别的了?完全指着自己呢?“打!5000多人怕什么?就是10000人也打!更何况,这些临时凑起来的武士军,不如他原本那些常年训练的,也就是我们警备营的水平。”

    “嗯。”师参谋长点头附和。

    西乡隆盛刚刚到达道本村,大军一方面开始布置警戒,一方面开始安顿营房,布置帐篷,收拾马圈什么的。

    华军的战斗打响了,只有两个连的兵力,硬是被华军打的像是上万大军一般的声势。

    滴滴嗒嘀!

    华军两个连,从东西两个方向同时发起进攻,嘹亮的冲锋号,此起彼伏的枪声,差点把西乡隆盛气晕!

    “华军居然又在道本村设伏?这些人,不知道不能在同一个地方打两次,连一点军事常识都没有?”西乡隆盛气的哇哇大叫。

    几个亲卫吓得举枪,举刀,护卫在西乡隆盛身边,“将军,现在怎么办?”

    西乡隆盛还在病中呢,这么被轩建章一气,身体发虚,腿发软,哪里知道怎么办?“还问什么?通知大军,拼死的给我打,一定不能让华军再夺走粮草,再夺走的话,真的筹集不到食物了!”

    “是,将军。”几名亲卫大声呼喝着,外围的传令兵赶紧去报信。

    砰砰砰,砰砰砰!

    华军一个营也才500多人,两个连加起来也就300多人,打的却叫一个猛。

    日本人的五千武士,在这小村子周围阻击,完全就像是被割的韭菜一样,一片片的倒下。

    “不要进村,注意保持距离!不要让他们走,死死的咬住他们!”轩建章站在一个小山坡上看着底下的战事,下令道,“用步话机对两个连同时喊话。”

    “是,师座!”身边的通信员答应着,赶紧呼叫连队,两个连队都有步话机,“喂喂喂,听见了吗,我是师部,我是师部,师长命令你们不要冲进村子,注意保持距离,不要放跑了日本人。”

    师参谋长笑道:“师座,可气的是没有带炮营来,这要是一通炮下去,日本人一个人也别想活着出这个小村子。”

    轩建章笑道:“如果有炮营,你说日本人还会不会傻到我们到了跟前,他们才发现?”

    “那倒也是。”师参谋长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战斗持续了5个多小时,有西乡隆盛本人在的情况下,武士大军的战斗力提升了不少,无奈华军并不和他们白刃战,中远距离的放枪,加上华军第一野战师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那枪法叫一个准,打的日本人格外的难受。

    “撤,撤出道本村,往人吉方向撤退。”西乡隆盛无奈的下令道,这是要往回撤退,想撤回他自己的番内了。

    但是华军有轩建章的命令在哪里会给这种机会?

    步枪对武士刀,本来就不是一个级别的较量,华军又是你退一步,我就紧紧的跟上,在日本人撤退的过程中,死的更快,都是用背对着华军,想躲都躲不了。

    西乡隆盛一看不行了,“停止撤退,就守在村子里面,等待援兵!”

    “迫击炮!”轩建章看见日本人都龟缩在村子中,笑了,他就希望他们这样,这个无险可守的小村子,上哪里躲?

    砰砰砰!砰砰砰!

    华军的两个连,虽然带的迫击炮都是正常配置的,总共就二十多门而已,关键是日本人现在还有三四千人,村子又太小,太过密集,想躲在小村子里面也不行啊。

    西乡隆盛看着身边一片片被炸死,被炸的满天飞的勇猛武士们,后悔的肠子都青了,为什么要跟华军作战?就算是作战,也绝不能在开阔的地带硬碰硬啊!

    这才300多华军,硬是能把5000多武士军打的只有挨打的份儿。

    但是后悔已经晚了,战斗到夜里,西乡隆盛眼看村子要被围住了,再次下达了全线冲锋,跟华军拼了的命令。

    本来夜间作战,是有利于防御的一方,不利于进攻的一方的,但是华军最擅长的就是晚上作战,战士们一个个打的精准,步枪上面还配置了红外线,这种领先了日本人近半个世纪的武器用来打一帮拿刀的农民,实在是有点残忍。

    日本武士,也就是他们自己给自己的脸上贴金,其实很多都是不脱产的农民而已。

    武士打仗并非完全不用盾牌,但却不容易见到武士用的原因有很多。

    大盾使用过于局限,很多场合弊大于利;比如骑马用大盾,根本不可能。

    中小盾的防护不如盔甲,原因多样,日本的制盾工艺没有发展传承;配合武士刀进行持盾攻击时很容易产生死角,而日本匮乏这方面的传承。包括香取神道流等多种传承在内,都没有长久有效的见载。所以到了后期,盾更多作为一种赏赐存在。

    武士的攻击主要依赖于刀,技能以劈斩为主,所以放弃使用盾牌可以保证更加犀利的双手攻击。

    大铠很重,并且很不灵活。某种意义上很近似欧洲的骑士盔甲。

    盾牌是拿来格挡用的,但在进攻过程中会被乱石弓矢射中,增加更多重量和障碍。仅以武士刀长度而言,和弓箭的长度是极为相似的,这很容易妨碍到旁边一共进攻的人。

    在火铳出现后,粗陋的盾牌已经毫无意义。

    但制铁工艺和材料又折磨着日本的工匠。所以这很难让他们制作一面铁盾出来。

    断档的日本史,关于青铜器铸造工艺,日本似乎并未彻底掌握过大型铸造,仅限于刀剑枪矛和青铜镜等小型铸造。

    所以如果铜盾没有被发展,那么金属盾就必然不会被发展。

    最后只能局限在其他材料上,而这些材料,很难防得住投矛标枪或者大型石弹,反而可能增加暴露可能。

    作战方式上,日本不存在太多野战经验,包括战国时期,足轻更多时间内像是打酱油,虽然并不是没有大规模作战的经验,但仔细追溯却不难发现更像是小范围内的战团捉对。

    所以冲阵厮杀更多的依赖于那些可靠的直属部下,这类似于我国明代的家兵。其他时间更依赖于营寨的攻守易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竹束(竹把)作为遮挡物,远比盾牌更为有效。简单理解就是几个足轻举着面墙。

    对于骑兵的防御上,枪林的作用要好于盾牌。

    就战国时期的弓箭密度和批次来说,日本那种大斗笠已经很够用了。

    而且盾牌主要是用来对抗弓箭的。

    中世纪日本弓一直受制于生产技术和制作原料,造成日本弓箭“射短而箭重”的特点。

    射箭是一门技术活,需要长期的训练。只有少量军事贵族或者职业士兵有机会长时间训练。

    中世纪日本军队主要采用征召农民从军,而非职业士兵缺乏长时间的专业弓箭训练。

    日本缺乏优质的铁矿和焦炭,导致有限的军用铁制品集中在少数的军事贵族手中,征召农民只能使用用铁量极少的长枪。

    中世纪日本步兵主要以双手持超长枪为主要武器结阵作战。

    由此,一来弓箭射程短而导致威胁大打折扣,二来缺少足够数量的弓箭手制造足够的威慑,三来征召农民缺乏单手铁制武器。

    所以中世纪日本鲜见步兵于运动战中使用手持盾,更多的是设立营帐、据点等非移动单位用来防御用的大盾/塔盾。至于什么拿盾龟缩的是懦夫之类,那也是在客观物质限制之后追加的溢美之词。

    在武器装备完全不对等的情况下,在华军是有备而来,日本人是仓皇一战的前提下,西乡隆盛的军队彻底被华军的两个连钉死在了道本村中。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1146 抓住了西乡隆盛】

    日本的武士和欧洲的骑士是类似的感觉,属于有阶级的精锐部队了。

    武士是世袭制,家中男丁自幼接受训练,文武两全,装备精良,所以武士的战力必然比一般士兵强的多。

    而如果说的是一般步兵,则比清末的清军士兵要更强一些。

    足轻就是平时务农,战时成兵的这么一种基层士兵,武器为刀枪与弓箭,防具也很简单甚至没有防具,训练程度也不高,战力较弱。

    先撇开冶炼工艺不谈刀枪的强度,日本的弓受日本人身高的限制,构造有缺陷,射程和杀伤力都不出色。

    再说防具,足轻的防具能有铁片扎甲(多为称作腹卷的防具)就算很不错的,而且基本不持盾,防御力不强。

    不持盾的原因是因为弓箭不强,靠铠甲可抵挡,且武器多为双手持握。

    日本骑兵非常少,而且因为日本马身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