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52章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52章

小说: 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身上的创伤尚未完全结痂!”

    乔玄站直了身子,微微低头,竭尽所能的为邓泰山做辩护。对于舍生忘死护卫自己一家人的恩公,乔玄铭感五内。

    “哦,邓校尉,乔先生与郭乔氏所言当真?”

    这一刻,刘辩心中对于邓泰山的恼怒已经烟消云散,和颜悦色的问道。

    身背十几处创伤,面对着十几倍的山贼,邓泰山还能把乔氏一家从虎口之中护送了出来,为的就是旅行对自己的承诺,虽然因为众寡悬殊,导致小乔被掳走,但这份忠义之情值得表彰。

    比起周泰的舍身护主,比起赵云七进七出救阿斗,身为草根的邓泰山拼死护卫主公的女人,这份忠义值得自己这个君主感激!

    邓泰山依然跪在地上,面上毫无倨功之色,痛心疾首的道:“两位所言是真,但无论如何,乔盈小娘子都是在某的手中被山贼路走的,有负大王所托,微臣羞愧不已,只能以死谢罪!但求留个全尸,某在九泉之下足以含笑也!”

    “把上衣脱了……”

    刘辩心中很是感动,突然想看看邓泰山身上的伤痕。有人能为自己的一句话而舍生忘死,甚至不惜粉身碎骨,这一幕值得自己铭记于心。

    邓泰山略一迟疑,最终还是缓缓的解开了衣衫。

    触目之处,让人惊心,只见邓泰山魁梧的身躯之上,伤痕遍布,都被白色的医巾缠裹着,前胸两处,后背两处,左肩两处,右肩一处,腹部一处……

    干涸的血渍把白色的医巾染得殷红,显得无比悲壮!

    “右腿上还有两处,左腿有一处,总计十一处创伤,天哪,邓校尉简直就是铁人,要不是他拼命救护,我们一家就完了!”

    站在旁边的郭乔氏看到邓泰山露出伤痕,又动了恻隐之心,一边擦泪,一边做出了补充。

    刘辩轻轻的抚摸着邓泰山的伤处,动情的道:“邓泰山为了执行寡人之命,舍生忘死,身背十一处创伤,此等忠心,日月可鉴!卿不负孤,孤岂能负你?”

    “赏!”

    “赏黄金一百锭,布帛一百匹,升裨将军,食俸禄六百石!”

    听了弘农王的重赏,邓泰山不由得热泪盈眶,忍着身体的疼痛,磕头道:“微臣有负殿下所托,不杀已是大恩,岂敢再受如此隆恩?虽粉身碎骨,亦不能相报也!”

    “哎呀……大王说赏你就是赏你了,怎么这么不开窍呢!”

    旁边的郭乔氏听说有这么多赏赐,顿时两眼放光,仿佛这钱财是赐给自己的一般。又听邓泰山推辞,忍不住之下开口抢着说话。

    看着郭乔氏自始至终的替邓泰山着想,刘辩心中一动,哑然失笑道:“既然郭乔氏对邓校尉这般关怀,他对你们乔家又有救命之恩。而你目前已是寡居之身,邓校尉又没有家眷,不如由孤做媒,你与邓校尉结为连理吧?”

    其实,丧偶寡居的郭乔氏的确看上了高大魁梧的邓泰山,听了弘农王的话,竟然也不推辞,低头道:“大王吩咐,民妇岂敢不从,但凭殿下做主。”

    “哈哈……邓校尉呢?”刘辩笑着去看邓泰山,“郭乔氏虽然寡居,但风韵犹存,姿色不凡,愿意以身报恩,我想邓校尉没意见吧?”

    邓泰山叹息一声:“殿下金口玉言,微臣岂敢推辞。但请殿下容某先去长江两岸打探,摸清这股劫匪来自何处,便是死也要探得乔盈小娘子的下落!”

    邓泰山所说,正是刘辩心中所想,当即朗声答应了下来:“寡人亦正是此意,你去库府领了盘缠,从孤的禁卫军里挑选一百精锐,不……挑选二百精锐,全部配备马匹,返回你们被劫的地方打探消息,哪怕翻江倒海,也要给我探到乔盈小娘子的下落!”

    “诺!”

    邓泰山抱腕领命,眼中燃起了复仇的怒火,“殿下尽管放心,某就是穷毕生之力也要打探到小娘子的下落,无论生死,都要给乔先生与大王一个交代!”

    邓泰山说走就走,辞别了刘辩与乔氏一家,翻身上马,带着身后的三十余骑,去禁卫营里挑选士卒去了。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打马来报,还没来到跟前,就滚落鞍下,慌慌张张的禀报道:“启禀殿下,大事不好,太守府被人围了!”

    “什么,被人围了?”

    刘辩顿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吴县城外驻扎着近三万大军,太守府怎么就无缘无故的被围了呢?难不成是玉皇大帝派下来的天兵天将?

    (泪奔ing,昨天更了三章,今天的打赏和推荐票反而比以前减少了许多,难道是我更得太多的缘故吗?求各种支持,给点码字的动力啊!最后感谢烟笼寒水、啊测尽快吧v、摄走他乡、古邪王几位同学打赏)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七十七 猛虎家族

    “不必惊慌,慢慢说来,太守府被何人所围?难道城外的驻军就没察觉吗?”

    刘辩秉承着“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座右铭,一副不动如山的表情,沉声问道。

    亲兵拱手回复道:“回大王的话,太守府并非被军队所围,乃是为百姓所围。”

    刘辩更加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脸诧异:“百姓?是何缘故,竟然惹得吴县的百姓冲击太守府?难不成有人贪污粮款,中饱私囊,以至于惹起了众怒?”

    “回大王,并非是被吴县百姓所围,而是被来自富春的孙氏族人所围!”

    “富春孙氏?”

    只是一瞬间,刘辩就从亲兵的回复中捕捉到了重点,然后一下子想到了那个号称江东猛虎的男人!

    “富春孙氏?难道是孙坚的家族?”

    刘辩眉头拧成了一条绳,不动声色的自言自语了一句。

    心中却是一千个疑问,倘若真是孙坚的族人,突然无缘无故的围了太守府,所为何来?难不成也要效仿顾氏里应外合,协助孙坚军突袭吴郡?

    若是按照正常历史发展,现居长沙太守之位的孙坚正应该率部在虎牢关下与西凉军杀的难解难分,扛起了关东军第一雄师的大旗才对,难不成因为蝴蝶效应,突然率部悄悄的返回了故乡吴郡?

    一时之间,各种问题纷至沓来,只让刘辩觉得脑袋之中一团乱麻。

    “来人,先把乔玄先生与他的家眷送到驿馆,待寡人先去处置此事!”

    既然想不通,刘辩只好暂时不去想,扭头向亲兵吩咐了一声,然后向乔玄施礼道:“乔先生,只好委屈先到驿馆休息片日,待孤先去处理完此事,再设宴为你接风。”

    乔玄自然不是不知好歹的人,急忙躬身回礼:“殿下尽管忙碌便是,庶民等候着便是!”

    刘辩最后向着乔绾微微一笑,轻抚她柔顺的青丝,柔声道:“绾儿啊,哥哥我先去办点事情,你先与你阿母、父亲一块到驿馆休息,待寡人无事了,再来陪你如何?”

    “嗯!”

    大乔扑闪着漂亮的双眸,尽量做出一副很懂事的样子:“我知道做皇帝会有好多好多的事情需要处理,虽然哥哥暂时还不是皇帝,一定也有很多的事情处理,绾儿会自己玩的。但……你一定要答应绾儿,帮我把阿盈找回来哟!”

    “呵呵……放心吧,现在江东的一半土地都是你皇帝哥哥的地盘了,孤保证一定会帮绾儿找回妹妹的,如果邓泰山带的两百人不够,孤就派出两千人,如果两千人不够,孤就派出去两万人,总之……无论如何,也要把阿盈给你找回来!”

    刘辩弯下腰,半蹲在大乔的面前,信誓旦旦的向她许诺道。

    “皇帝哥哥果然最疼绾儿!”

    乔绾一阵欢呼,高兴之下在刘辩的额头上送了一个香吻,“只要能把阿盈找回来,绾儿保证,马上就给皇帝哥哥做妃子!”

    现在的乔绾不过是十岁的小女儿,也没人把她的举止当做一回事,只当是小女孩撒娇之类的行为。只有郭乔氏在旁边看的心花怒放,同时又有些懊恼,要是自己的女儿郭涵能生的这般俊俏就好了。

    事情紧迫,容不得刘辩逗留,暂时安置了乔玄一家,便翻身上马,带了卫疆等人,打马直奔太守府,去看看富春孙氏究竟为何聚众冲击太守府?

    刚走到半道,与闻讯而来的刘伯温迎面相迎,急忙问道:“太守府遭到富春孙氏冲击,是何原因?军师可曾知晓?”

    “基正是为了此事而来!”

    刘伯温拨转马头,与刘辩并骑同行,“臣也正是为了此事而来,据基得到的消息,富春孙氏族人突然聚集在吴县,乃是因为族内长老孙奕的独孙辕被新任的富春县令冯藻下在大牢一事而来。”

    对于富春县令冯藻这个人,刘辩多少还有些印象,此人是狄仁杰就任吴郡太守之后破格提拔的县令之一。

    自从被委任为吴郡太守之后,狄仁杰就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把吴郡七县的县令、县丞、县尉更换了一半,大力拔擢与自己政见相符的青年才俊,只要有能力有才华,不问出身,不管士族寒门,一律委以重任。

    而富春县令冯藻,就是狄仁杰此次破格提拔的三个县令之一,而且是来自于徐州广陵的寒门,在吴郡本地士族的眼里,属于地地道道的外地人,因此多有蔑视之意。

    至于孙奕和孙辕这两个名字,刘辩就完全不知晓了,只是从刚才刘伯温所说的话语中得知与长沙太守、乌程侯孙坚一族,而且这孙奕是族内长老,估计辈分比孙坚还要高一些。

    “这孙奕与长沙太守是何关系?”刘辩一边策马徐行,一边询问刘伯温。

    刘伯温神色严峻的道:“基正想说此事!这孙奕乃是孙坚的亲叔父,与孙坚的父亲孙钟一母同胞。孙钟死后,孙坚便以父亲之礼待孙奕,此番冯藻突然抓了孙奕的独孙,只怕事情有些棘手呢!”

    对于冯藻的为人,刘辩不是很了解,但既然狄仁杰能够把他拔擢为县令,而且才刚刚上任一月左右,出身寒门的冯藻应该不会乱来。

    弄不好这是一桩豪族仗势欺人,县令以法绳之;然后豪门自恃家族强大,朝中有人,目无法纪的聚众冲击衙门,最后闹到了上司。说白了,弄不好这就是一出古代版的“上/访记”。

    “有法典可依,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有何棘手?”刘辩控辔缓行,不动声色的问道。

    刘伯温皱眉道:“那孙坚骁勇善战,麾下精兵忠心耿耿,至少有三千亲军都是他的富春同乡,俱是宁死不降之徒。而且随着在征讨黄巾之时屡立战功,孙坚被委任为长沙太守,他手中掌控的兵马已经将近三万,而且都是沙场悍卒。这次十八路诸侯伐董,唯一能与西凉军正面抗衡,屡次交战而不落下风的,也只有孙坚部才能做到。面对这样的一个诸侯,行事不能不小心谨慎啊!”

    对于刘伯温的顾虑,刘辩未置可否,略作思忖,傲然道:“既然现在的吴郡太守是狄仁杰,那就把这件事情交给他处置,我们暂且冷眼旁观就是。”

    话音落下,策马扬鞭,向前疾驰而去。

    刘伯温与卫疆等随从急忙拍马追上,在后面簇拥着弘农王,直奔吴郡太守府。

    (感谢作者我说你太吊了、生活很0kl两位同学的打赏,收藏已经破一万,大早晨起来,求推荐票啊)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七十八 元芳,你怎么看

    这件案子其实并不复杂,和刘辩猜想的完全一样,就是一桩士族门阀仗势欺人,最后导致寒门百姓毙命的人命案。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孙坚叔父孙奕的独孙孙辕今年十七岁,仗着祖父的厚爱,仗着孙家的势力,整日里游手好闲,在富春县城欺男霸女,胡作非为。

    严白虎统治吴郡的时候,畏惧于江东猛虎孙坚的威名,不敢得罪孙氏,暗地里吩咐富春县令对于孙氏族人的作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加滋长了孙辕的嚣张气焰。

    今年元宵庙会,浪荡公子孙辕带着几个门客仆人,穿梭在拥挤的人群之中,瞪大了眼睛寻找猎物。

    果然如从前一般,没费多大功夫,孙辕就发现了一个姿色出众,年方二八的妙龄少女。而这少女也是个贪财好势之人,与前呼后拥的孙家公子王八看绿豆,对眼了!

    得知了孙辕的身份之后,这个姓蒋的少女更是与孙家公子眉来眼去,就差主动投怀送抱。只是这少女已经名花有主许配了李姓人家,约定今年二月完婚,才引出了后来的人命案。

    正所谓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不仅这个姓蒋的少女是个贪财的女子,她的父母也是如此。听说女儿与孙家公子好上了,就想把李家的婚事退了,把女儿嫁入孙家,以便飞上枝头变凤凰。

    在富春地方,与第一大族孙家攀上了婚姻,那可是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