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召唤猛将 >

第1063章

三国之召唤猛将-第1063章

小说: 三国之召唤猛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靖从洛阳进青州的时候带了十几万兵马,到了济南国之后又把龙且、彭越、郭淮等各部收编在麾下;而在诸葛亮、薛仁贵取得中原大捷之后,李靖又把魏延、高昂、邓艾、孙礼等各路人马召集到济南,总兵力已经超过了二十万。

    再加上李存孝、鱼俱罗、罗艺、花木兰、秦良玉、陈登等人,可谓兵多将广,面对着兵多将少的二李,完全占据压倒性优势。

    刘辩话锋一转,继续道:“既然李靖完全可以对付李绩、李牧,所以我们暂时不用再去增援。等卫青、公孙齐荡平唐国本土之后,便可以一路北上直取辽东,对唐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关羽、赵云对望了一眼,不约而同的拱手请示:“既然如此,臣等该如何用兵?”

    刘辩抬手向南一指,高声道:“唐军从青州溃败,陈子云全军覆没,乐毅、郭子仪势必会率领徐州的七八万唐军向冀州逃窜,所以朕决定命关卿率十万兵马向西南进军,力争将徐州的魏军围而歼之。”

    关羽喜出望外,拱手领命:“臣谨遵陛下圣谕,此去定然身先士卒,让困在徐州的魏军插翅难飞!”

    刘辩手指朝杨六郎、秦用一指,朗声道:“你们二人也跟着关卿征讨徐州吧!徐州本是秦叔宝与你们坐镇,如今叔宝、武松、麴义已经阵亡,徐州旧将只剩你们了,还望你二人像对待秦卿那样辅佐关卿!”

    杨六郎与秦用一起抱拳领命:“陛下请放心,我们二人一定会唯君侯之命是从,替秦都督夺回徐州,让他在九泉之下瞑目!”

    “嗯……就这样部署吧,朕带着文鸯、秦怀玉还有子房统兵十万留在剧县坐镇,随时根据战况做出应变!”刘辩回到帅案后面,双手一拍,做了最终的决定。

    众将齐刷刷的施礼,山呼万岁:“陛下圣明,大汉必胜!”

    刘辩正想下令结束军议,然后由张良筹办婚礼,给刘无忌和关银屏在军中成婚,全军同贺,忽然守门的校尉急匆匆来报:“启奏陛下,兵部郎中邓大人从京城快马赶来求见陛下,说是有要事请陛下亲自裁决!”

    “从京城而来?”刘辩蹙眉沉吟,大袖一挥,沉声道,“带他来帅帐见朕!”

    不消片刻功夫,只见一个年约二十五六,面容清癯,仪表堂堂的文官在校尉的引领下来到帅帐,对着刘辩纳头便拜:“臣兵部郎中邓芝拜见陛下!”

    “邓芝?”刘辩有些意外,心中暗自沉吟,“莫非此人就是非常受诸葛亮器重,并且出使东吴的哪个邓芝?”

    当下刘辩正襟端坐,和颜悦色的问道:“你是何时担任兵部郎中的?籍贯何处?”

    刘辩创立“三公九部制”之后第一任兵部尚书由刘伯温担任,之后刘伯温荣升右丞相,因此兵部尚书由孙膑接任。家里闲着刘伯温、王猛等出色的谋略家就已经够暴殄天珍了,再让孙膑在朝堂上蹉跎时光简直是无情!

    所以孙膑在金陵闲了三个月之后又被刘辩派出去辅佐岳飞,光名义上挂职兵部尚书,而兵部的事务则由刘伯温、王猛共同决断。

    不过在这烽火连天的年代,各大小军团的元帅、都督都手握大权,直接向皇帝禀报,根本不需要兵部做什么决定,所以兵部的官吏也没有多少事情可做,顶多过问一下各州郡的征兵情况。因此兵部不像太平盛世那样位高权重,反而不如户部、吏部等衙门重要,所以刘辩对兵部的一些官吏并没有什么印象。

    听了皇帝的询问,邓芝毕恭毕敬的躬身答道:“回陛下的话,臣姓邓名芝,表字伯苗,荆州新野人。臣于四年前通过科举考的探花,先后在兵部担任官职,并在今春被王丞相擢升为兵部郎中。”

    “此人果然是邓芝!”刘辩悄悄向系统下达了指示,“给朕检测一下邓芝的四维!”

    “叮咚……邓芝——统率78,武力60,智力85,政治82。”

    刘辩心中微微颔首:“作为一个文官,拥有78的统率,而且智力与政治都过了80,担任一郡之守绰绰有余,看来王猛还是比较识人的,这邓芝的确配的上兵部郎中之职。”

    悄悄退出系统,刘辩肃声问道:“既然王卿赏识你,朕便相信你有过人之处,不知你从金陵千里迢迢来到青州,所为何来?”

    邓芝躬身答道:“回陛下的话,事情是这样的,数日前戚继光将军从瀛洲返回江东向朝廷告假……”

    “戚继光从倭国跑回来了?”刘辩一脸惊诧,“是何原因?”

    邓芝答道:“戚继光将军自称老母病重,想要到床榻前尽孝。但整个江东士族风传是因为公孙齐将军在瀛洲大肆屠杀,惹得戚将军不满,方才愤然归来。”

    刘辩微微颔首,在心中暗自沉吟:“戚继光是个性格耿直的人,见不得白起大肆屠杀,产生了分歧也是情有可原!但白起屠日是朕授意的,所以这次朕必须无条件的支持白起,不能让忠臣心寒呢!”

    见天子沉吟不语,邓芝继续禀报:“半月之前,瀛洲的情报传到朝堂,公孙齐、陆伯言两位将军攻破江户城,生擒丰臣秀吉。继而分兵各路,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平定了倭国北部地区,目前正向北九州集结兵马,准备跨海攻唐。一山不容二虎,三军不能无主将,所以二人上书朝廷,请委任主将。此事关系重大,顾命大臣不敢自作主张,因此才委派小臣快马加鞭前来青州请陛下裁决,究竟由谁担任主将!”

    刘辩抚摸着下巴,沉声道:“朝堂上的文武是怎么说的?”

    “回陛下的话,朝堂上的文官对于公孙齐杀俘之事颇多微词,几乎每日都会有人站出来弹劾公孙将军,要求七位顾命大臣革除公孙将军的将衔,收押问罪。”邓芝小心翼翼的答道。

    这形势也在刘辩的意料之中,蹙眉问道:“那么七位顾命大臣是怎么说的呢?”

    邓芝躬身答道:“回陛下的话,七位大人为此也是头痛不已,押着各种弹劾不置可否。据小人所知,王、刘二位丞相以及孟珙将军是支持公孙将军杀俘的,但其他的几位大人则比较反感,尤其是孔司徒、狄尚书以及包拯、公孙策等诸位大人以及数州刺史,非常强烈的反对公孙将军的杀俘行为!”

    刘辩拍案而起,朗声道:“一将功成万骨枯,哪个盛世王朝不是由累累白骨铸就?倭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若不能用霹雳手段,怎能迅速平定地方,结束乱世?若没有武安君白起屠杀百万之众,秦王朝又怎能翦灭六国,一统天下?”

    关羽、张良、赵云等人一起抱拳道:“陛下所言极是,臣等支持陛下的决定!”

    刘辩高声吩咐张良:“马上代朕起草圣旨,加盖玉玺,传朕圣旨,瀛洲军团主将由公孙齐担任,陆伯言担任福将,统率全军将士,务必勠力同心,共同伐唐!”

    “臣遵旨!”张良答应一声,马上提笔研墨。

    刘辩又对邓芝道:“你回去之后告诉戚继光,现在还不到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的时候,想要伺候父母将来有大把的时光!让他与孟珙一起集结兵马,带着赵毅、杨继周这些小家伙出来见见世面。跨过长江,从南面进攻徐州各郡,与关云长南北呼应。”

    赵云的儿子赵文卓年龄和刘无忌相仿,杨继周小了一岁,而刘御已经在沙场上厮杀多年了,赵文卓、杨继周这些将二代还没有见过沙场什么样子,战争马上就要结束了,如果再不出来走走,怕是再也体会不到什么叫做金戈铁马,将来如何辅佐下一任皇帝拱卫大汉的江山?

    “臣遵旨!”邓芝再次拱手领命。

    刘辩目光扫向赵云:“子龙啊,朕现在就让文卓上沙场,你会不会感到心疼啊?”

    赵云爽朗的大笑一声:“陛下这是取笑臣教子无方啊,庐江王与凌公绩已经驰骋沙场多年,而薛丁山、岳雷这些贤侄都已经上了沙场,倘若再不让文卓到沙场上磨砺一番,怎么对得住陛下的悉心栽培?”

    关羽也是大笑一声:“哈哈……子龙说得好啊,吾儿关兴、贤侄张苞也已经十三四岁了,看着小王爷驰骋沙场多年,建下如此多的赫赫功绩,他们都羡慕不已。我便修书一封,让这些孩子们跟着孟珙、戚继光一起渡过长江,见识一下沙场的残酷!”

    “孟将军出征了,留下何人坐镇京城?”邓芝躬身请示道。

    刘辩放声大笑:“如今唐国已巢穴空空,瀛洲、夷洲、宋州、泰州皆属大汉,江东已经是太平盛世,足可夜不闭户。孟珙出征后京城只留廖化率禁军坐镇即可……”

    其他的刘辩不用多说,王猛、刘伯温都可以独当一面,穆桂英、孙尚香都可以上阵杀敌,金陵城外的紫金山上还有姚广孝率领的僧兵、张三丰率领的道兵,即便孟珙出征,金陵城依然可以固若金汤!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一千四百九十四 肥水不流外人田

    征战沙场比不得在京城之中,不是缺这就是少那,所以刘辩要求婚礼从简。

    军议散去之后,张良立马带着一帮文官筹备去了,而众武将则各自回帐休息,等着到晌午时分开怀畅饮,也算是大战过后的一种放松。

    军中除了关银屏之外并无女子,所以关平、关铃两位兄长便陪着妹妹到距离最近的姑慕县城去买一身大红霓裳,就算再从简也是终身大事,所以凤冠霞帔绝不能少。

    看到众将离开了帅帐,刘无忌悄悄折回,吞吞吐吐的道:“父、父皇……孩儿有件事想要向你启奏,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辩放下手中的奏折,和颜悦色的笑道:“无忌啊,你在沙场上可不是这般婆婆妈妈,杀起敌人来那叫一个干脆,不知道何事让你这般为难,欲言又止?”

    刘无忌抬手摸了摸脑门,憨笑道:“呵呵……这话该从何说起呢?孩儿在战场上捡了一个女子,并一见钟情,所以特地向父皇禀报,打算把她收为姬妾。”

    刘辩一脸意外,摇头大笑道:“你小子行啊,三四年前在去洛阳的路上捡了一个辛宪英,这次跑到青州打仗还不忘拈花惹草!”

    “是孩儿运气好,在乱军中救了这个女子两次,所以她打算以身相许,报答孩儿的救命之恩。”刘无忌笑呵呵的解释道,脸上难掩得意之色,换谁捡了这么一个天女下凡一般的媳妇,怕是都会笑的合不拢嘴。

    刘辩正色告诫道:“无忌啊,父皇必须得训诫你几句,酒是穿肠毒药,色是刮骨钢刀,你小小年纪,正是习武学文之时,可不能沉溺女色,见一个爱一个。何况你是王室帝胄,更不能像寻常的纨绔公子那样寻花问柳,一般的女子岂能进我们皇室?”

    刘无忌施礼辩解道:“孩儿自然记得身份,寻常女子也入不了我的法眼,只是这女人长得实在太好看了,说句大不敬的话,比我娘还要好看哩!”

    “穷乡僻壤,还有比你娘好看的女子?”刘辩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刘无忌心中暗自嘀咕,何止比我娘好看,依我看比父皇后宫中的那些嫔妃都好看,只是心里这样说嘴上却不敢造肆,“孩儿绝不是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女子的确长得国色天香,倾城倾国,所以孩儿才想把她收为姬妾。”

    刘辩正色道:“莫不是你暴露了身份,这女子有心攀龙附凤?若是寻常的村姑民妇,就算父皇什么也不说,京城的那帮文官也能喷死你!”

    刘无忌抱拳施礼,斩钉截铁的道:“回父皇的话,说起来这女子也是有身份之人,绝不像父皇猜测的这样。她本是司羿的未婚妻,是唐国颇有地位的一个绿林好汉的女儿,姓姬名嫦娥。”

    “什么?”

    正端起茶碗准备滋润下喉咙的刘辩一口茶水差点喷了出来,“你把嫦娥搞到手了?”

    由于刘辩嘴里含着茶水,所以刘无忌也没有听清老子的话,急忙解释道:“父皇莫要误会,嫦娥和司羿只是定了婚,但还没有成亲呢,到现在还是清白之身,不会给咱们皇室抹灰的。”

    刘辩赶紧再喝一杯茶压压惊,竖起大拇指道:“真不愧是我刘辩的儿子,老子给你点个赞!”

    刘无忌似懂非懂,不知道点个赞是啥意思,但总之老爹竖起大拇指就是夸奖自己的意思,登时喜出望外:“莫非父皇答应了?”

    刘辩在心里无奈的叹息一声:“唉……你小子都先下手为强了,老子不答应又怎么着?难不成像李隆基那样扒灰么?好歹肥水不流外人田,没想到嫦娥没被收入后宫,反而成了儿媳妇,真是让人啼笑皆非啊!”

    “咳咳……”

    刘辩清了清嗓子,正色道:“既然你说是司羿的未婚妻,那么她芳龄几何,若是比你大的太多了可是不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