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燃烧的莫斯科 >

第755章

燃烧的莫斯科-第755章

小说: 燃烧的莫斯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蚍直鹱诘诙偷谌灸ν谐档目娑防铮环牡鹿虮环窗笞湃釉诹说谒牧灸ν谐档目娑纺亍

    我们的摩托车队向前行驶了没多远,就遇到了谢杰里科夫派出的,配备有两辆装甲车的巡逻队。带队的指挥员,我认识,是一连长格里岑科上尉。

    他见到我们出现,立即命令装甲车停在了路旁。车一停稳,他就跑过来向我报告说:“报告师长同志,由于城外的观察哨发现在南面有硝烟,便立即向团部进行了报告。团长担心您在路上遇到了什么危险,所以让我带一支巡逻队出来查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没有对他说我们刚刚遇到的危险,而是开门见山地问道:“上尉同志,谢杰里科夫中校在什么地方?”

    “在城内的指挥所里,友军来的几名将军也在那里。”格里岑科上尉向我汇报完以后,恭恭敬敬地对我说道:“师长同志,请允许我为您带路。”

    我们的摩托车队跟在格里岑科上尉的装甲车后面,进入了到处是废墟的空捏依城。到了城市中间,我看到有几栋剩余半截的建筑物,周围的砖石瓦块都受伤得很干净,看样子德军在收复空捏依城以后,专门把他们的指挥部附近打扫过。这样也好,我们就不用再费力气来收拾成堆的瓦砾了。

    装甲车在一栋有哨兵站岗的建筑物前停下,我们的摩托车队也依次停了下来。我和基里洛夫刚从挎斗里出来,就见从建筑物里涌出了一群人,我最熟悉的谢杰里科夫走在整个队伍的中间。走到了最前面的指挥员,穿着一件灰色军大衣,戴着一顶灰色羔羊皮帽,从他菱形领章上的四颗金星,我一眼就认出他不是别人,正是我以前的老上级罗科索夫斯基将军。

    我快步走到他的面前站定,抬手向他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同时说道:“方面军司令员同志,第62集团军副司令员、红旗独立师师长少将奥夏宁娜向您报告,我奉您的命令赶到了空捏依城,请指示!”

    罗科索夫斯基抬手还了一个军礼后,伸出双手握住了我的手,同时激动地说道:“丽达,我还以为你怎么也得天黑以后才能赶到,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

    等他松开我的手以后,我向旁边微微一侧身子,将旁边的基里洛夫让了出来,随后为罗科索夫斯基做着介绍:“司令员同志,我给您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独立师的政委基里洛夫同志,他来自莫斯科中央委员会。”

    “您好,基里洛夫同志。”罗科索夫斯基的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伸手和基里洛夫轻轻地握了握,便松开了手,接着他的身子也微微一侧,向我介绍起跟在他身后的指挥员。他指着一名中等身材,面色坚毅满脸皱纹的将军对我说:“丽达,我来给介绍一下,这位是第65集团军司令员巴托夫少将。”

    “您好,巴托夫将军!”虽然我和巴托夫都是少将军衔,但别人是集团军司令员,我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副司令员,所以我抬手先向他敬了一个礼。

    巴托夫还了一个礼以后,主动向我伸出手来,同时还说道:“您好,奥夏宁娜同志。我早就听司令员同志说过您的事迹,没想到今天有机会亲眼见到您。”

    我和巴托夫握手时,罗科索夫斯基身后一名胖乎乎的将军走到了我的面前,笑着对我说:“丽达,还记得我吗?”

    我定睛一看,发现居然是原第16集团军的参谋长马利宁,莫斯科保卫战时,他是上校军衔,现在也挂上了少将的领章。见到自己的熟人出现在面前,我顿时兴奋地叫了起来:“原来是您啊,马利宁参谋长。”我松开了巴托夫的手,一把握住马利宁的手,使劲地摇晃起来。

    罗科索夫斯基在旁边为我解说道:“马利宁同志现在是我们顿河方面军的参谋长,他也很怀念当初和你一起工作的日子。”

    寒暄结束后,我们走进了谢杰里科夫的团指挥所。因为这里屋子不大,人有太多,所以除了顿河方面军的几名高级指挥员、我、基里洛夫和谢杰里科夫外,其余的人都被挡住了指挥所的外面。

    我拉了拉谢杰里科夫的衣袖,等他回头望着我的时候,我低声地问道:“中校同志,你这里有清静一点的地方吗?我想把身上的避弹衣脱掉。”

    “有的,师长同志。”谢杰里科夫连忙引导我来一个房门前,推开门后对我说:“这里是我的休息室,您可以到里面去更衣。”

    我进入房间后,随手关上了房门。看到屋里除了一张床以外,还有一个小木桌和一把圈手椅。我将挎在肩上的ak47取下来放在桌上,接着又坐在椅子上,脱自己身上的避弹衣。我费力地摘下避弹衣,放在了脚下。我脱掉军大衣,掀开里面的套头衫,发现胸前有几块硕大的青紫区域,这明显是方才的弹片导致的。看到这样的伤痕,我不禁再次感到了后怕,如果不是避弹衣帮我挡住了弹片,我真的是凶多吉少。

    我从屋里走出去时,看到大家都围坐在一张木桌旁,而罗科索夫斯基正在向基里洛夫讲述着什么,我连忙快步走过去,在基里洛夫的身边坐下,这才听清楚罗科索夫斯基所说的内容:“……为了这次大反攻,我们早在一两个月前就在做准备了。在向斯大林格勒地区调动部队的过程中,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这些困难是由于斯大林格勒以北地区和伏尔加河东岸铁路运输能力弱,秋季道路泥泞,再加上德军航空兵和炮兵不断袭击伏尔加河的渡口造成的。德军航空兵对通往斯大林格勒的铁路交通线也实施了突击,调给西南方面军和顿河方面军的部队、辎重都要通过巴拉朔夫——波沃里诺——萨拉托夫——伊洛夫利亚一线;而调给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部队、辎重则要通过乌尔巴赫——巴斯孔恰克——阿赫图巴(伏尔加河东岸)一线。斯大林格勒地区军用物资的运输量九月份是22292节车皮,十月份是22126节车皮,十一月到目前为止,所用车皮的数量已远远超过了十月。即使如此,车皮还是供不应求,所以一些部队和兵团只好以步行的方式从阿斯特拉罕和卡梅申开往集结地域,路程长达三四百公里。……”

    “方面军司令员同志,”基里洛夫等罗科索夫斯基的话告一段落后,好奇地问:“在反攻前,我们的三个集团军都具备了什么样的实力呢?”

    罗科索夫斯基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水以后,又继续往下说:“我们共有三个方面军参与这次的大反攻。瓦图京将军的西南方面军内含第21集团军、近卫第1集团军、坦克第5集团军、航空兵第2和第17集团军,在顿河东岸巴甫洛夫斯克至克列茨卡亚地区250公里的地带上展开。该方面军编成内有18个步兵师,3个坦克军,2个骑兵军,1个坦克旅,1个摩托化步兵旅,3个坦克团,1个摩托化团,1个炮兵师(共8个团),一个歼击旅,59个炮兵团和迫击炮团。他们要对付意大利第8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的21个师和2个旅。敌人虽然在人数上占有一些优势,但他们的坦克、火炮和迫击炮较少。

    顿河方面军内含第65、24、66集团军和航空兵地16集团军,在克列茨卡亚至耶尔佐夫卡150公里长的地带上作战。方面军编成内有24个步兵师,1个坦克军,6个坦克旅,2个筑垒地域,40个炮兵团和迫击炮团。要对付德军第6集团军的10个师。敌人无论在人数,还是火炮和迫击炮数量上都不如我军。

    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内含第62、64、57、51、28集团军和航空兵第8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北郊至阿斯特拉罕450公里长的地带上展开。第62和64集团军继续坚守斯大林格勒城,而第57、51和28集团军从西面掩护斯大林格勒至阿斯特拉罕的伏尔加河下游。方面军编成内有24个步兵师,17个步兵、歼击和摩托化步兵旅,1个机械化军,1个坦克军,1个骑兵军,7个筑垒地域,63个炮兵团和迫击炮团。要对付德军第6集团军的部分兵力和整个坦克第4集团军,以及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共19个师。……”

    罗科索夫斯基如数家珍似的报出一串串数据时,基里洛夫连忙从公文包里掏出纸笔进行记录。我抬头看了一样罗科索夫斯基,见他没有阻止基里洛夫记录的意思,便知道这些军事数据在此刻已算不上什么绝密,所以也就耐心地听着罗科索夫斯基的讲述。

    在讲完各方面军的兵力情况后,罗科索夫斯基扭头对坐在旁边的马利宁说:“参谋长同志,您给丽达他们讲讲我们的部队,是如何突破德军防御的。”

    马利宁点点头,站起身来向我们介绍作为顿河方面军主力的第65集团军和第24集团军,在反攻的第一天,是如何突破德军防御阵地的经过。“……巴托夫将军的第65集团军在11月22日至23日期间,以自己的右翼兵团同西南方面军的第21集团军所属的近卫骑兵第3军一道,占领了齐姆洛夫斯基、普拉托诺夫、奥列霍夫、洛哥夫斯基、上布津诺夫卡、戈卢巴卡、文采等居民点。被他们击溃的德军步兵第15、第376师和坦克第14师已向斯大林格勒撤退,去与他们的主力部队汇合。”

    等马利宁介绍完当前的敌我态势后,罗科索夫斯基接过话题说道:“现在的敌情都清楚了,丽达,说说你下一步的考虑吧!”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八二八章 突破口(中)

    “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虽然被我们合围了,不过想要一口吃掉他们,还是很不容易的。”我一边调整着自己的思路,一边字斟句酌地说道:“如今攻守态势转换,由前几天的德军攻我们守,变成了我们攻德军守,但德军只是被我们突然发起的大反攻打得晕头转向,他们的整体实力受损并不严重。即使处在我们的包围圈里,以他们的兵力和物资储备,也能支持很长的一段时间。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依托现有防御工事,一边抵抗我们的进攻一边等待他们的援兵到来。”

    “希特勒还抽得出那么多的兵力,来救援他们被围困的部队啊?”马利宁听到这里,瘪了瘪嘴,不以为然地说道:“要知道目前全国战场的形势对我们有利,敌人根本无法从其它的战场抽调出兵力,来救援包围圈里的保卢斯他们。”

    “方面军参谋长同志,您把敌人看得太不堪一击了。”罗科索夫斯基等马利宁一说完,立即开口反驳他:“千万不要以为敌人陷入了我们的包围圈,我们就可以安心睡大觉了。我们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将包围圈里的敌人彻底干净地消灭掉,以便抽调出足够的兵力,去增援其他战场的我军。”说完,冲我扬了扬下巴,“丽达,你继续往下说。”

    我点了点头,又接着说:“坚守戈罗季谢的德军第295师,和守空捏依城的德军第297师,被我们击退后,如今向西南方向退却,根据侦察员的报告,他们在离我们十几公里远的地方,占据了一个原本属于我们的国防阵地,并在那里设防固守。”

    “奥夏宁娜同志,情况很严重啊。”说话极少的巴托夫将军等我说完后,叹了口气,补充说道:“那里的国防工事是修筑在一片山丘上,在白垩峭壁的脚下,是弯弯曲曲的深沟,陡峭的壁坡高达二三十米,几乎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攀爬。而且白垩土又湿又滑,我们如果强攻的话,一定会付出不小的代价。”

    “政委同志,什么是白垩土?”我趁巴托夫将军说话的时候,偷偷地问旁边的基里洛夫。“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我的声音虽然小,但还是让坐在对面的罗科索夫斯基听到了,他笑着对巴托夫说:“巴托夫将军,我的女师长不知道什么白垩土,麻烦您给她解释一下吧。”

    罗科索夫斯基的话让我羞得无地自容,但也只能红着脸听巴托夫解释什么是“白垩土”,巴托夫看着我,面带微笑地说道:“在海水上面,漂浮着许多极小的动物和植物。其中有一种称为‘多胚孔’的单细胞动物,这些生物的外壳是由石灰组成的。当这些生物体死掉以后,它们极其微小的身躯沉到海底。长此以往,就积聚成了厚厚的一层贝壳。当然,这过程得花上几百万年才能完成。这层东西逐渐粘结在一起并且压缩成一种松软的石灰岩,我们称它为‘白垩土’。”

    等巴托夫一说完,似懂非懂的我连忙使劲点点头,表示听懂了,免得再遭到他们的嘲笑。随后我迅速地将话题岔开:“方面军司令员同志,要攻克德军占据的国防工事,必须要动用重炮。而我们师现有的技术装备有限,估计很难担当这个攻坚任务。”

    “放心吧,丽达。”我本以为我这么推三阻四,罗科索夫斯基就算不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