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燃烧的莫斯科 >

第621章

燃烧的莫斯科-第621章

小说: 燃烧的莫斯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我在二十几名警卫战士的保护下回到马马耶夫岗,在指挥部的门口正好遇到了萨夫琴科。他身上还穿着德军的制服,左手臂上还绑着一条白色的毛巾,一看就是刚回来,以至于连制服都还没来得及更换。

    我带着他走进了指挥部,和基里洛夫、阿赫罗梅耶夫两人打过招呼后,就让萨夫琴科坐下,让他汇报策反任务的执行情况。

    萨夫琴科在我们的面前站得笔直,面无表情地向我们进行汇报:“昨晚我们赶到了东方营的营地附近,袭击了一支巡逻队,除了带队的士官外,其余的士兵都被我们捆起来,藏在了隐蔽的地方。接着我带着几名战士冒充巡逻队,挟持着那名士官带我们进入了营地。

    士官带我们去了营房里的指挥所,见到了卡尔波夫上尉。当我们向提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时,卡尔波夫马上拔枪指向了我们,还大声地喊着外面的卫兵,想将我们一网打尽。

    幸好在紧要关头的时候,我猛地想起了彼得洛夫将军的那份电报,立即就想他提到了他昔日的上级。当听到将军的名字后,他明显地愣了愣,随即挥手让那些冲进来的卫兵离开,并警告他们,谁也不准将发生的事情说出去,否则一定严惩不贷。

    为了表示诚意,我也让跟随我进入营地的战士们离开,准备和卡尔波夫私下交流,毕竟有些事情知道的人多了,难免就会出现泄密的可能。”

    “萨夫琴科同志,你做得对!”基里洛夫听到这里时,忍不住插嘴称赞了萨夫琴科一句,接着又催促他:“继续往下说,后来怎么样?”

    “指挥所里只剩下我和他两个人,他请我坐下后,将我上下打量一番后,接着警惕地问:‘你到底是谁,到这里来有什么目的?’

    我回答说:‘我是独立师的一名政治指导员,是奉师长和政委的命令,前来和你谈谈,希望你能迷途知返弃暗投明。’

    他听后吃惊地问:‘是坚守马马耶夫岗的那个独立师吗?’

    我点点头,肯定地说:‘是的,就是守在马马耶夫岗上,让德国人一步都不能前进的那个独立师。’

    卡尔波夫听后脸色变得很难看,过了一会儿才说:‘你今天来有什么目的,是劝我投降的吗?’

    ‘也可以这么说!’见他一语道破了我的来意,我也就不和他兜圈子,开门见山地对他说:‘不过,我更多的还是为了您——卡尔波夫上尉而来。恐怕您不知道吧,在您的老上级彼得洛夫将军的心目中,您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员,假如您当初和他一起离开敖德萨,没准现在都是他手下的营长甚至团长了。’

    ‘什么?!’卡尔波夫有些失态地站了起来,在帐篷里来回地踱步,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过了许久,他才迟疑地问道:‘过了那么久,彼得洛夫将军还记得我这个小人物吗?’

    我也跟着站了起来,走到他的身边,低声地对他说:‘将军同志告诉我们,说他至今念念不忘的,实在保卫敖德萨的战斗中,您和他通话时,遇到德国人来袭,您离开报话机去和敌人拼刺刀的事情。’

    听完我这几句话后,卡尔波夫脸上的肌肉剧烈地抽动起来,他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似乎正在思考着自己该何去何从。”

    “看来你的这番话,让他的心里产生了动摇。”我听到这里,也忍不住插了一句嘴,因为从萨夫琴科面无表情的脸上,我猜不到最后的结局,只能向他寻求答案:“他最后又说什么没有?”

    “卡尔波夫思考了很久后,重新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犹豫不决地说:‘根据斯大林所颁布的命令,我们这些被俘的指战员,都属于祖国的叛徒。我现在非常想知道的是,假如我们反正回到部队的话,等待我们的将会是什么样的命运呢?’

    听到他的这个尖锐的问题,我也犹豫了好一阵,最后只能含糊地告诉他:‘师长同志曾经亲自表态,一旦你率领部队反正的话,她能确保你们所有人的生命安全。’

    他听我这么说,又迟疑了一阵,提出了几个条件,并说假如我们能满足他全部条件的话,他可以率领部队投奔过来。”

    “什么条件?”基里洛夫紧张地问道。

    “卡尔波夫提出了四个条件:一是必须保证全营所有官兵的人身安全。因为他们从俘虏营里被挑选出来,编入东方营后,曾经在不同地方和昔日的同胞进行过战斗,给那些部队造成过不同程度的损失。

    二是东方营的建制不能打乱。可以派遣政工人员,但是现有的军官不能离开部队,士兵不能分散编入别的部队。

    三是必须要保证眷属的安全。据他所知,很多被俘官兵的亲属都被发配去了西伯利亚,对部队的士气影响很大。所以希望我们能和上级联系,赦免官兵们被流放的家属。

    四是时机的选择。如今的部队营里在几个德军师的包夹之中,要是擅自调动,会被周围的德军发现,根本无法从他们的包围圈里逃出来。所以只能选择德军在和我军交战,放松警惕的时候行动,确保整个营都能顺利地拉出来。”

    萨夫琴科说完后,就沉默了下来,静静地等待着我们发表意见。对于卡尔波夫提出的四个条件,我在心里想了想,算是很合理的,但是在苏联这种特定的政治环境下,是否有可操作性?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我没有马上表态,而是望向基里洛夫,征求他的意见:“政委同志,您对这四个条件有什么想法?”

    脸色铁青的基里洛夫一拍桌子,猛地站了起来,怒气冲冲地说道:“可耻的叛徒,居然还敢和我们讨价还价。要是以我看,我们应该马上派出夜袭部队,去把他们统统都消灭掉,把他们所有的亲朋好友全部送到西伯利亚,去干一辈子的苦役。”

    基里洛夫的态度完全在我的意料之中,而且应该还是当前大多数人的看法,不然的话,萨夫琴科在讲述他和卡尔波夫见面经过时,表情就不会这么严肃了。

    我没有接基里洛夫的话头,而是又继续问阿赫罗梅耶夫:“参谋长同志,对卡尔波夫上尉的这四个条件,你又是怎么看的呢?”

    阿赫罗梅耶夫先瞅了基里洛夫一眼,随后谨慎地说道:“从彼得洛夫将军给我们的电报上来看,这个卡尔波夫以前还立过战果,假如不是被德军俘虏的话,没准他如今还能在战场上立下更多的汗马功劳。我个人认为,对于这样有丰富战斗经验的指挥员,我们还是应该努力争取。用师长的话来说,卡尔波夫的部队如果能加入我军,等于就是在加强我军的同时,削弱了敌人,同时对敌人的士气也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阿赫罗梅耶夫的话,让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看来他很明白我心里究竟是怎么个想法,并在言语中直接地支持了我的观点。等他说完,我点了点头,慢条斯理地说道:“政委、参谋长,对于卡尔波夫上尉提出的这四个条件,我个人是同意的。但在做最终决定前,还是是上报给集团军司令部,让司令员和军事委员同志先来做个判断。”

    “这合适吗?”基里洛夫被我的话吓坏了,他习惯性地先左右张望了一下,发现屋里都是自己人,这才对于我这种把矛盾上交的做法,心有顾忌地问:“斯大林同志曾当众宣布过,我们根本没有战俘,只有祖国的叛徒。如今您居然要把叛徒提出的四个条件向上级报告,难道不怕惹祸上身吗?没准司令员和军事委员同志听到这四个条件,也会被气得暴跳如雷的。”

    我摆了摆手,委婉地说:“政委同志,您多虑了。策反东方营的计划,我已经上报给了司令部,并得到了司令员和军事委员的同意,不管对方提出什么条件,我想上级领导的心里估计早就有心理准备了。况且卡尔波夫上尉提出的四个条件,我个人认为,一点都不过分,如果不是我的权力有限的话,我都可以作主答应下来。”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六百九十七章 接应行动(上)

    我在给崔可夫打电话以前,忽然又想起一件事情,于是把手从电话机上移开,试探地问萨夫琴科:“萨夫琴科同志,东方营里有德军的士兵监察组吗?”

    萨夫琴科点点头,肯定地回答说:“有的,据卡尔波夫上尉说,营地里有五名德军士兵组成的士兵监察组。”

    听到他的回答,我心里忽然变得没底了,不由紧张地追问道:“你们进营地的事情,没有被德国人发现吧?”

    萨夫琴科想了想,用不确定的口吻说:“我想应该没有发现吧!”

    “到底有还是没有?萨夫琴科同志,我不想听你这种模棱两可的回答,我想知道准确的答案。”基里洛夫用严肃的口吻对萨夫琴科说道:“因为这关系到我们这次所实施的策反行动的成败。”

    基里洛夫的话说得很重,萨夫琴科紧皱着眉头,开始努力思考起来。过了许久,他依旧是用迟疑不决的语气报告说:“师长、政委,有没有被德国人发现这一点,我真的无法确定。不过据卡尔波夫上尉说,德国人为了确保炮兵阵地的安全,一天到晚都和几门重型榴弹炮待在一起,很少去别的地方。而我们会面的营帐,在营地的入口附近,离德国人所待的炮兵阵地有好几百米远。”

    基里洛夫脸上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他好心地劝说我:“奥夏宁娜同志,我觉得这件事情要慎重,在没有搞清我们和卡尔波夫上尉的私下接触,是否被德国人发觉之前,我觉得暂时不向司令部报告,同时正在进行的策反工作也暂时停止。”

    凭心而论,基里洛夫的这个提议,是最稳妥的做法。要是我们这里前脚向司令部进行了汇报,卡尔波夫后脚就被德国人拿下,我们白费功夫不说,还会让上级领导的颜面尽失。基于这种考虑,我不禁犹豫了起来。

    基里洛夫见我没有在急着要给崔可夫打电话,便趁热打铁地说:“奥夏宁娜同志,我知道您的出发点,是为了改变当前的不利局面。不过您想过没有,就算我们答应了卡尔波夫的请求,并将他们接应了出来,不过是多了一支战斗力弱的部队,而德国人不过是少了一支无关轻重的叛军,对整个斯大林格勒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产生什么大的影响。”

    “政委同志,可不能这么说。”对于基里洛夫的观点,我及时地进行了反驳。我努力回想后世时所了解的那些历史知识,为他分析起当前的形势:“政委同志,您可不能小看东方营这股势力啊,据我所知德国人在莫斯科城下惨败后,对战俘的政策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德军指挥官在希特勒的默许西安,开始从我国的少数民族和战俘里挑选人手,组建所谓的‘东方军团’。到目前为止,德军已经组建了包括11个营的‘亚美尼亚军团’、14个营的‘阿塞拜疆军团’、14个营的‘格鲁吉亚军团’、5个营由阿塞拜疆人、车臣人等组成的‘高加索穆斯林军团’、34个营的‘土耳其斯坦军团’和8个营的‘伏尔加鞑靼军团’。今年8月,德国南方集团军群攻占了苏联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首府埃利斯塔后,德国在这个卡尔梅克蒙古人聚居区大肆进行反苏宣传,成功地招募了3000名受他们欺骗的卡尔梅克蒙古人。”

    我说出的一连串数据,不光基里洛夫,就连阿赫罗梅耶夫、萨夫琴科也被惊得目瞪口呆。过了好一阵,基里洛夫才谨慎地问道:“奥夏宁娜同志,您说的这些数据,准确吗?”

    我使劲地点点头,肯定地说:“是的,我所说的只是九月初的信息,没准现在德军又组建了新的东方营,也说不定。”说到这里的时候,我心里忽然下定了决心,觉得还是把卡尔波夫的条件报告给崔可夫,至于如何处置还是由他们来决定。但首先要做的,还是要说服面前已经有些动摇的基里洛夫,“政委同志,其实德国人对这些东方军团的官兵始终不放心,担心他们会在作战时反戈一击,所以把这些部队以营为单位分散安插到德军的各个部队里去,并派遣了士兵监察组,以达到控制的目的。策反一旦成功,就可以起到瓦解东方军团的目的。假如我们放弃了对他们的争取,就有可能让他们坚定为德国人效力的信心,这样一来,我们就在无形中将他们推到了我们的对立面去了。”

    我的这番话,让基里洛夫犹如醍醐灌顶,他听完以后,从座位上站起来,态度坚决地对我说:“奥夏宁娜同志,您说的对,不管我门卡尔波夫的接触有没有被德国人发现,都应该立即向上汇报。这样吧,我亲自给崔可夫打电话。”说完,他伸手就去抓桌上的电话。

    我伸手按住了他搭在话筒上的手,冲他摇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