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燃烧的莫斯科 >

第1486章

燃烧的莫斯科-第1486章

小说: 燃烧的莫斯科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我下了车,捷列金也慌忙从另外一侧下了车。从车尾绕到我的身边后,惊诧地问:“丽达,外面在下雪,路滑,有什么好逛的?”

    我朝列宁墓那里一努嘴,说道:“军事委员同志,你没有看到那里围了一堆人么,我们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见我和捷列金踏着厚厚的积雪,朝列宁墓走去,原本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军官,也只好推开车门下了车,远远地跟在后面,以保护我们的安全。

    我走到人群后面,看到他们正与执勤的卫兵和警察争论着什么。我看面前站着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太太,便抬手拍了拍她的肩膀,好奇地问:“妇女同志,您能告诉我,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老太太扭头看了我一眼,然后向我诉苦:“指挥员同志,我们都是从哈萨克斯坦来的,本来想向列宁墓进行献花。可是执勤的保卫人员,说列宁墓已经关闭了,不允许大家在去献花了。他让我们明天再来,可是我们今晚就要乘火车返回哈萨克斯坦了。这可怎么办啊!”

    见老太太从那么远的地方来,无法就是想在列宁墓前献花,假如不能满足她的这个心愿,没准会留下终身遗憾。想到这里,我对老太太点点头,信心十足地说:“放心吧,我可以帮你们完成自己的心愿。”

    老太太瞥了一眼我的军衔,可能把我当成了普通的大尉,不禁用怀疑的口吻说道:“你能行吗?”

    “行不行,总要试试吧。”我说完以后,就拨开人群朝前挤,同时嘴里喊道:“请让一让,同志们,请让一让!”

    我挤到铁链前,冲站在铁链后门的卫兵和警察说道:“同志们,这些人都是从哈萨克斯坦来的,他们的心愿,就是为了能在列宁墓前献上一束鲜花,难道你们连他们的这个心愿都不能达成吗?”

    “可是,将军同志。”一名民警中尉看清的军衔后,立即抬手敬礼,为难地说:“列宁墓已经关闭了,这个时候献花可能不太合适吧?”

    “没什么不合适的,”我大包大揽地说:“民警同志,我又没有让你重新开放列宁墓,只是让你把横在这里的铁链打开,让这些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同志,能向列宁墓前进献一束鲜花,这个要求总不过分吧?”

    “没错没错。”听到我这么说,站在我身后的那些平民也纷纷地喊道:“我们就是想在列宁墓前献一束花,请您让我们进去吧。”

    “将军同志,这个我们需要请示。”民警中尉谨慎地说:“假如上级同意的话,我可以让他们在墓前献花。”

    “中尉同志。”陪同我的那位军官在这时挤了进来,冲着民警中尉说道:“我命令你放开铁链,让这些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同志,能到列宁墓前献花。”

    民警中尉显然是认识和我一起的这位军官,连忙敬礼后,吩咐手下打开了铁链,让挤在这里的人进去献花。同时他还在高声地喊道:“大家不要着急,一个个来!”

    围在列宁墓前的群众,听说可以破例让他们在这个时候进去献花,不禁高呼着“乌拉!”并迅速地排成了一列长队,井然有序地到列宁墓前献花。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阅兵过后

    十月革命节的阅兵仪式,依旧是11月7号上午的九点正式开始。

    当斯帕斯科钟楼上的大钟刚刚敲响时,斯大林便带着最高大本营的成员,迈步踏上了列宁墓顶端的检阅台。

    “同志们,”很快,斯大林的声音就从布置在红色宫墙和古姆商场墙上的喇叭里传了出来:“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地纪念伟大的十月革命27周年……”

    在红场上等待接受检阅几千指战员,和站在列宁墓左右两侧观礼台上的人,都静静地倾听着斯大林讲话的声音。斯大林的声音在红场的上空回响着,他讲话主要是谈当前的形势,他说战争开始三年以来,由于各战场的胜利,特别是白俄罗斯战役和右岸乌克兰战役,使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随着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等一系列国家加入了我们的阵营,敌人如今已处于穷途末路。胜利的曙光就在我们的前面,只需要再用不到一年的时间,我们就能将法西斯德国从根本上打倒……

    阅兵仪式开始后,大家很快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情况。在军乐队后面行进的居然是一支奇怪的军队,他们身上的制服猛地一看,和德军制服很相似,但领章却是鲜红色的。

    见到这支军队的出现,我旁边穿着便服的人便开始小声地议论起来:“见鬼,那支部队是从哪里冒出来的,难道是向我们投诚的德国人?”

    “这不可能。”另外一人用厌恶的语气说道:“就算是向我军投诚的德国部队,也没有资格参加红场阅兵,他们只能作为战俘,在我们的战士押解下,在围观群众的唾弃下,穿过莫斯科的街道。”

    其实这支部队出现的那一刹那,我也有片刻的迷茫,但看清楚旗手举着的旗帜后,我顿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扭头看了看坐在左侧的罗科索夫斯基,他正一言不发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表情漠然地望着这支在红场上行进的部队。

    我轻轻地叹了口气,随即望着正处于疑惑不解状态的两人,对他们说道:“同志们,别担心,这是我们的盟友——保加利亚的军队,他们现在也是反法西斯阵线的一员。”

    “原来是保加利亚的军队啊,”听我这么一解释,周围的人顿时恍然大悟,“主要是他们的军装和德军的制服太相似了,所以我们才会认错的。”

    跟在保加利亚后面的,依次是摩尔多瓦、罗马尼亚、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的军队。从他们有些凌乱的行进步伐来看,应该是从这些刚解放的国家临时抽调的。等这些反法西斯阵线的盟国部队过完以后,才是我军受阅方队出场。

    我仔细地观察着指战员们手里的武器,发现以往常见的莫辛拉甘步枪,除了莫斯科的民兵部队还在装备外,近卫军的部队都是清一色的波波夫冲锋枪和相当数量的突击步枪。

    步兵方阵过完之后,参阅的坦克和火炮部队出现了。

    “丽达,”一直处于沉默状态的罗科索夫斯基,终于开口说话了:“你仔细看看,今天参阅的坦克和火炮部队,有什么不同?”

    我听他这么一说,连忙将注意力集中在正在从面前驶过的坦克和牵引式火炮上。看了一阵,我试探地回答说:“好像没看到去年大展神威的那种新型坦克。”

    “没错,”罗科索夫斯基点着头说:“岂止没有了那种新型坦克,甚至连双管自行高射炮和大口径的自行火炮,也没有出现。”

    按照我的想法,这次的阅兵起码会拿点什么新式装备出来展示,结果不光新装备没有,连去年大出风头的几种来自未来的装备,也莫名其妙地销声匿迹了。我凑近罗科索夫斯基,低声地问道:“元帅同志,为什么会这样呢?”

    罗科索夫斯基左右看了看,随后说道:“这里人太多,等阅兵结束后,我再和你细谈。”

    由于我期盼中的技术装备,莫名其妙地从阅兵队伍里消失了,剩下的阅兵仪式顿时变得索然无味了。好不容易等到阅兵仪式的结束,等观礼台上的人走得差不多了,我才起身和罗科索夫斯基走下了观礼台。

    虽然红场附近的很多地段都戒了严,只能出不能进,但我和罗科索夫斯基显然不在禁止通行的范围内。看到我们走过去,那些在路口的民警和战士,立即将挡路的铁栅栏移开,并闪到路旁抬手向我们敬礼。

    罗科索夫斯基带着我来到了一家咖啡店,找了个不起眼的角落坐下。等服务员给我们端上咖啡离开后,他才开口问道:“丽达,你知道为什么在今天的阅兵仪式中,少了那么多的先进技术装备吗?”

    我摇了摇头,试探地说:“也许是怕德国间谍会窃取这些技术装备的绝密资料,所以才采取了这样的雪藏措施。”

    “丽达,你应该知道,这些技术装备早就列装了部分部队。”罗科索夫斯基冲我摆了摆手,说道:“这些新型的技术装备,不光让德国人吃了大亏,但同时也被敌人缴获了一部分,对他们来说,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那应该是为了防范英美等国吧,”想到今天的观礼台上,有不少英美两国的成员出席,我便继续猜测道:“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别看英美今天是我们的朋友,但也许他们在将来会变成我们的敌人。所以对他们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也是必要的。”

    罗科索夫斯基把我所说的“敌友定律”重复了一遍后,点着头说道:“丽达,你的总结很精辟,不过我们作为军人,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取得战争的胜利上面,对政治上的事情,还是少参与为妙。算了,我看你也猜不出原因,还是我告诉你吧。这次的阅兵仪式上,之所以缺少了那么多的技术装备,完全是因为这些装备早在年初就全部停产了。”

    “全部停产了?”罗科索夫斯基的话,让我吃了一惊,难怪我在部队里看到的新型装备越来越少,原来以为是生产不足和运力有限,才导致新装备在部队的数量减少,却压根没想到早就全面停产了,于是我好奇地问:“为什么?”

    “因为技术装备部的某位负责人,说新装备所用的特殊装甲板和发动机,都是美国出产的,”罗科索夫斯基用不屑的语气说道:“如果再继续大量生产新型装备,就会对美国进口的钢材产生依赖性,一旦苏美交恶,对方停止了对我们的供应,那么将造成严重的后果。”

    虽然罗科索夫斯基没有说是谁提出的这种荒唐的观点,也没有说会造成什么样严重的后果,但我的心里明白,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历史将回到原来的轨道,苏军所使用的坦克大炮,将变得和真实的历史里一样。唯一让人感到安慰的,就只有步兵列装的突击步枪。

    正当我和罗科索夫斯基沉默不语,默默地坐在喝咖啡时,一名军官从咖啡店外闯了进来。他站在门口四处张望了一下,随后快步地朝我们走过来。他来到我们的面前停下,抬手敬了一个环礼,随后盯着我说:“奥夏宁娜将军,我是奉命来找您的。”

    “找我?”我抬头望着面前这位陌生的军官,诧异地问:“谁要找我?”

    “朱可夫元帅,”军官快速地回答说:“他说有重要的事情要见您,请您马上到他那里去报道!”

    我站起身,好奇地问军官:“军官同志,您是怎么知道我在这里的?”

    军官耸了耸肩,回答说:“其实您和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离开观礼台时,朱可夫元帅就看到你们了。我接到寻找你的命令后,是顺着你们走的路线,一路问下来,自然就找到这里了。”

    “丽达,快去吧。”罗科索夫斯基冲我说道:“朱可夫找你,肯定有非常要紧的事情,你还是快点去见他吧。”

    “元帅同志,我们后会有期。”我说完这句话以后,将手举到额边,向罗科索夫斯基敬了一个军礼,随后转身跟着军官离开了咖啡馆。

    我以为朱可夫会在克里姆林宫里见我,没想到一出门,却看到门外停着一辆黑色的轿车。军官跑过去拉开后面的车门,恭恭敬敬地请我上车。

    “军官同志,我们这是要去哪里?”我随手关上车门后,问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军官。

    军官半转过身,态度恭谨地对我说:“奥夏宁娜将军,朱可夫元帅现在已经回参谋总部,他将在那里接见你。”说完,转身吩咐司机,“开车!”

    由于今天的庆祝活动,很多街道都被封闭了,准备让城里的居民举行庆祝游行,所以我们乘坐的轿车,只能改变路线,在小巷里穿梭。刚开始我还能认出几栋熟悉的建筑物,但很快我就丧失了方向感。

    半个小时以后,车在一栋高大的建筑物前停下,军官扭头对我说:“奥夏宁娜将军,我们到了,请下车吧!”

    我推开车门,探出头去,却意外地发现这里根本不是什么参谋总部。便将头缩了回来,语气严厉地问军官:“军官同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里根本不是参谋总部,你来错地方了吧?”

    “没错,将军同志。”军官的脸上忽然浮现出一丝冷笑:“这正是您要来的地方——卢比扬卡,内务部的总部大楼。”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 脱险

    军官的话,让我一下变得茫然了。我扪心自问,最近好像没做什么出格的事情,怎么会忽然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