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秦帝子婴 >

第73章

秦帝子婴-第73章

小说: 秦帝子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以负担的粮秣还是一个方面,更大的压力来自于楚国境内的一些半自治的部落和封君势力。

    楚国军制有着自己的特色,除了直属于国君的军队之外,许多军队都是部落之兵,或者是封君的私军。

    这次为了应对秦国的巨大压力,楚国可以说是将所有的军队全都集中到了一起交给了项燕统一指挥,这其中就包括这些部落和封国之兵。

    这些军队可以说是这些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这么长时间脱离自己的掌控,他们怕楚王借此夺了自己的兵权。

    而且秦军这大半年来秋毫无犯,一些目光短浅之徒便开始以此大做文章。

    面对几乎所有部落和封君的声讨,项燕也只能是竭力维持,颇有些焦头烂额之态。

    ……

    “大将军,如今楚军已然汇集,吾请为先锋,攻破楚蛮。”说话的是秦军之中的一员骁将辛胜,如今王翦意欲一战而灭楚军主力的计划,诸将都已知晓。

    楚军汇集以来所有军议,几乎都有秦军将领请战出击。

    辛胜这一开口,立时便有数名秦军将领随声附和,这大半年来不止士卒,这些久经沙场的将军们更是憋坏了。

    面对战意高昂的将领,王翦也是感觉有些头痛,看了一眼正在优哉游哉仿若神游天外的自子婴,突然开口道:“长安君于破楚一战,有何高见?”

    现如今,除了自己也就身份尊崇且战功显赫的子婴,可以压一下这些骄兵悍将的气势了。

    而且,以王翦对子婴的了解,他相信子婴的回答绝对不会令自己失望。

    原本只是过来打着看戏想法的子婴,没曾想还是被王翦阴了一把。

    王翦此时依然固守不过是为了等待一个更好的战机罢了,然而将领们此时求战心切,必须将其安抚下去,现如今有这个威望了的除了王翦便只有子婴了。

    不过很显然,二人中谁出面反对出军,必然会被将领们以为是拒绝出战的主谋。

    “在王上面前打了我那么多小报告,虽然事出有因甚至可以说是两人合谋,不过不坑这小子一次,实在是不解气。”王翦看着一脸憋屈的子婴,不由得心里舒畅了许多。

    不过,既然已经被王翦点名,子婴也不好继续装聋作哑,当即站出来回答道:“臣请大将军即刻出击!”

    子婴不说话则以,一开口惊得王翦一口水差点全部呛到气管之中,连连咳嗦数声,方才缓过劲来。

    自己让子婴言语不过是想,借助其身份地位堵住众将领的求战之心,没曾想子婴一开口便是请战之语。

    若是连军中爵位最高的子婴都请求出兵,那么即便自己强令固守,恐怕也难以服众。

    “难道子婴就看不出,现今实在不是与楚军决战的最好时机?”王翦暗忖道。

    看王翦吃瘪的样子,子婴心中也是一阵畅快。

    暗道:“该啊!要你为老不尊。”

 第149章 三策而灭楚

    “吾言出击,并非出军攻楚,而是在战场之外。”见火候也差不多了,子婴继续开口道:“此时攻楚,虽胜率颇大,然我军必损失惨重,得不偿失也。”

    “殿下,可我等出征为的便是攻灭楚国,岂能因惧怕伤亡而畏足不前?”说话的是老将蒙武。

    听到子婴如此言语,王翦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只要子婴不支持此时出兵,此事便有回旋余地。

    然而早已经憋了大半年的秦军将领们,确是很多都有些不大理解。

    将领们的求战之心子婴也明白,然而此时确实不是攻楚的最好时机。

    “诸位将军,楚国不同于我大秦,支持这数十万大军不事生产,定然粮秣捉襟见肘,从我军抓获的楚军探子那里,也证明了这一点。

    现如今楚军之中,甚至连基本的训练都难以保障。此消彼长之下,可以说是每拖一天,楚人的战力便减弱一分,决战之时我秦军的伤亡便可以小一些。

    我等身为秦军将领,我们所要的并不仅仅是战而胜之,而是要用最小的伤亡取得胜利,这六十万秦军,都是我大秦儿郎,不能白白牺牲在这战场之上!”

    子婴站起身来,对着在座的将领们诚恳地说道。

    王翦听完,亦是微微点头,子婴所说的也正是他心中所想的,若是这六十万秦军交代在这里,哪怕取得最后的胜利,秦国境内也没有多少可战之兵了。

    诸国新灭,境内的贵族势力也一直谋求复国,前年新郑的叛乱便是一个例子,这时东方诸国的残余势力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而秦国若是无力镇压,很有可能这几十年来诸位先王所攻下的土地,一朝成空。

    “可是我们要等到什么时候!”辛胜一拳锤到地面之上,愤愤的说道。

    他本来便是性急之人,这些日子以来,楚人****营前叫骂,骂的也越来越难听,如若不是军令在前,他早就引兵直奔楚营去了。

    “等到最合适的机会为止!”子婴斩钉截铁的说道:“楚国政制并非同我国一样,万事皆取决于王上。其国封君及部落之主甚众,时间一长楚国之内必有变故,此时便是我军出击之刻。”

    子婴这一分析,帐内的秦军将领们虽然仍然心有不甘,然而也清楚,此时决战确实不是最佳时宜,而且看情况明显军中最为显赫的大将军王翦同长安君赵子婴都是这个意思,当下帐中便沉默了下来,无人再言语。

    “不知君上所言战场之外,是为何意?”说话的是小将李信,经历过先前的失败,李信的性格明显的收敛了许多,不再那么的锋芒毕露,军议之时大多数时候都是静静地听着。

    诸将无言之时,一直在一旁静静的听着的李信,想起了子婴初时所言“战场之外”之语,故而出声发问道。

    李信一说话,立时把所有人的眼光吸引了过去,若不是李信这一次“发言”,帐内的诸将几乎要忘却这一名在秦国曾经如日中天新星。

    子婴见发问的是李信,当即便笑着看向了大帐入口边缘跪坐的李信,给了李信一个鼓励的眼神之后高深莫测的笑着说道:“孤也知诸将都已将有些按捺不住,故而我们可以从侧面,促始楚国变故的尽快出现。”

    “不知长安君有何计策?”王翦听到这里,忍不住开口说道。

    对于子婴的花花肠子,王翦是深有体会,在他眼中子婴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肯定有人要倒霉。

    “齐楚向有嫌隙,而齐人亲我大秦,将军可遣人致书王上,请王上致使齐国,与齐王言之,如灭楚欲与之共天下。

    齐王建昏聩,君王后之后朝堂更是奸佞横行,齐王建必信之,出兵伐楚,楚国国内除此之外亦无可用之兵,为求自保必抽军东调,此时我军趁势而击之必事半功倍。”

    “乓”的一声,众人寻声望去,正是军中主帅王翦以手击打帅案所发。

    “吾这就修书咸阳,请王上遣使齐国。”王翦说完这句,盯着子婴继续说道:“此即长安君之意,可否与老夫一同致书?”

    “固所愿也。”子婴笑道。

    子婴已经当着所有秦军将领的面,讲这一计策说出,自然不好再推辞王翦的美意。

    说完这话,子婴继续说道:“大将军可遣人入楚境,散布流言,或项燕欲拥兵自立或楚王欲削封君之兵,如此说不得楚人自乱阵脚。”

    子婴这话一说完,帐内的诸位将领,全都有些后背生风,为将者最担忧的是什么?

    自然是君王的猜疑,哪怕是如王翦子婴一般,也是想尽办法减轻秦王的猜疑。

    独自统领楚国六十万大军的项燕,所受的压力恐怕比子婴王翦更甚之,楚王负刍哪怕是对他再是信任,也不可能不担心他在前线的举动,正所谓三人成虎,流言多了,楚王负刍对项燕的信任不可能没有动摇。

    而楚国境内大大小小的封君和部落,最担心的则是自己的那一点军队,会被楚王收编剥夺。这条流言一出更是直接挠到了他们的痛处,这些人更是不会无动于衷,必然会动用自己在国内的影响力向楚王施压。

    子婴的这条计谋,王翦倒是已经有些习以为常,他和子婴已经不是第一次共事,对子婴的谋略了解也比较深刻,向来是一计连着一计,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则定然是一棍子打死。

    如此连环之计,才像是子婴的手笔。

    当即吩咐到,精选数百聪颖之士,潜入楚国各地散布流言。

    此刻,所有的秦军将领,都已经不再要求与楚军决战,长安君的计策一施行,定然能够以最小的伤亡吃掉这六十多万楚军。

    军议到此刻,所有的将领们,基本上都已经统一了意见,王翦正要宣布军议结束之时,没曾想子婴再次出言道:“婴尚有一议,烦请大将军应允。”

    “长安君但说无妨!”王翦虽然不清楚子婴又有什么鬼主意,然而总归不会对秦军有害。

    “吾请大将军下令,诸位将军从今日起,****轮流作大军出击之状。”子婴笑着说道。

    老将蒙武继续问道:“长安君这是何意?”

    方才刚说了,此时不适宜与楚军决战,一转眼子婴又要把军队拉出去,这一前一后两个说法立时让他有点晕乎。

    不过王翦听完倒是若有所思,轻声问道:“长安君之意难道是疲兵之计?”

    “没错,楚军军粮不足,然而交战之时总归要让士卒们吃饱吧,我军****骚扰若是楚军严阵以待,则可立即退如营中,如若楚军饭都没吃饱军备松懈,则可咬一口再跑。

    如此不仅可使楚军时时处于绷紧状态,而且可以大大消耗楚军原本就不甚充足的粮食储备。

    亦可为我军后期,全军出击打好铺垫,起到出其不意之效。”子婴平静地说道。

 第150章 项燕的应对

    子婴的计策,王翦基本照单全收,比起和楚军耗在这里,等待时机的到来,依子婴的策略行事,显然可以尽快催化楚国变故的发生。

    王翦和子婴的信件上午的到的咸阳,下午上卿姚贾便在一队骑士的护送下,赶着数辆马车急匆匆的东出咸阳向着齐国而去。

    而与此同时,楚国境内关于前线楚军的数条流言开始甚嚣直上。

    “据说,秦国并无同我大楚决战之心,屯兵边境只为自保耳,如若不然岂会经年不动。”

    “听说,君王有心借此,夺封君之兵,若是我楚国政令一统,何惧强秦!”

    “怎么我听说是,大将军项燕不听君王调遣,拥兵自重意图不轨。”

    不多时,几条流言便传遍了楚国的大江南北,王翦派出的探子有时甚至发现在一个地域还没等自己开始散布流言,这些风言风语便已经开始传播。

    于此他们也只能归于人们的口口相传太过迅速。

    却不知,楚国境内大大小小的墨门据点,墨家门徒也在同一时间干着这事,这些地头蛇宣传起来自然是事半功倍。

    随着一系列流言在楚国的大范围传播,楚国境内那些平日里跟土皇帝一般的封君和部落之主们,开始坐不住了,开始三天两头的向楚王上书,请求撤回前线之军。

    也有担心项燕在前方谋反的楚国贵族,建议楚王撤销项燕的大将军之职,改换王族前去统军。

    依靠宫廷政变暴力夺位的楚王负刍,自然不是什么软弱之人。秦国的意图,早先同项燕商谈之时,便已明晰。

    自然不会相信什么,秦国六十万大军驻扎平舆不过是为了防守的说法。

    但是项燕久率全国之兵驻防边境,也由不得他不担心,毕竟权利的诱惑太过迷人。

    而且国内的压力,哪怕他身为楚王也有些支撑不住了。

    一些封君开始以封国存粮不足为由,减少输往前线的粮草,无形中又是增加了楚国中央的负担。

    楚都寿春,各个贵族封君们时不时的互相走访,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一片平静,然而明眼人一眼便可以看出看,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宁静罢了,山雨欲来风满楼。

    项燕世代为楚将,其家族在楚国境内的势力,自然不可小觑,流言开始传播的伊始,项燕并没有过多关注,自己作为统军大将领军出征,国中会有些流言蜚语都很正常。

    然而后续的发展却大大出乎了项燕的预料,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一系列的流言仿若肆意传播的瘟疫一般弥漫了整个楚国。

    事到如今,以项燕的眼光自然看得出,如果没有人推波助澜,流言绝对不会传播的如此迅猛。

    此事恐怕与对面大营里的王翦绝对脱不了关系。

    哪怕以项燕的心智,也不得不感叹一声秦国此计实在是太过阴狠,不费一兵一卒便令楚国阵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