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医忏悔录-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脾脏轻微肿大,哪能说明什么问题。他们究竟是什么病?王雨陷入沉思中。
矮子捅捅他:“哥们,别发呆了,我们这里条件不足,这几个的病确实难弄,走吧。”王雨这才发现医生们都已经回办公室,忙跟上去。
黄主任看来是有意考较王雨这个竞赛第一名,点名道:“小王,你先说说看,这些病人你是怎么考虑的?”
王雨暗暗叫苦,你们都这么些天了还没确诊,我又没有多一个头,叫我说什么呢?刚要谦虚几句了事,脑中忽然灵光一闪:这些病人,这些!他们都具有类似的病情,先后发病,这不是传染病的特征之一么?
传染病?持续发热,有脾脏肿大的,血白细胞不上升。伤寒!伤寒最接近,不过发热曲线不太符合,没有相对缓脉、玫瑰疹等特征性表现。但这些病人全都用过解热药物,发热曲线就被干扰了。而且可能是不典型的伤寒。
见王雨沉思不语,矮子又捅捅王雨,王雨醒过神来,说道:“我怀疑可能是伤寒。”
一言出口,举座皆惊。医学上,不怕不知道,只怕想不到。伤寒大家都学过,但是这病实在太少见了,所以都没想到,王雨这一说,大家都恍然大悟地点头:“嗯,有可能。”
接下来的几天里,门诊的发热病人突然增多,而且呈现飞速上涨的趋势。先期住院那几位病人的伤寒血清凝集试验结果也出来了:阳性。
赶上了,赶上了!王雨刚到房山,就赶上了数十年难遇的伤寒大流行,这种规模的流行,即使全国去找也是罕见的。蜂拥而来的发热病人天天把门诊挤得水泄不通,门诊见到发热就收住院,病区的几十张床位立即塞得满满当当。病人仍不断地增加,于是加床、再加床。每张原有的大病床间都加了小钢丝床,床尾原先留出的走路空隙也塞上小床,走廊里两排小床一直到头,中间勉强留出一人通行的道路。可是这样仍然不够,罗院长当机立断,腾空所有办公室和内外科的门诊,搬到附近人家去,加上门诊的过道,又多了几十张床位。可是哪有这么多床,于是住宿的职工们把自己的床搬出来,医院所在的村子捐献了一些门板,垫上砖头,又成了床,连高高的诊察台也铺上被褥睡上病人,看得王雨胆颤心惊:摔下来可怎么得了。
太快了,实在是太快了,病人仿佛是一夜之间就冒了出来,以致于小小的房山乡根本来不及反应。流行原因,不知道;医生,不够;护士,不够;床位,不够;药品,不够!短短几天,医院库存的输液用水和抗生素就用了个精光,而相继到达极期的病人渐渐出现了并发症,严重的甚至肠道大出血休克,有一个还肠穿孔差点死掉,心脏受累的更是一掐一大把,医生们又累又急又怕,个个嘴上都打上了水泡。
要知道,即使是若干年后那场震惊世界的非典事件,也没有哪家医院突然会面对超出自己承受能力无数倍的病人。而在当时的房山乡,真正能独当一面的医生都没有几个,传染病爆发的相关反应机制更没有现在的完善,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都是依靠本院的一点力量苦苦支撑。
宿舍的床已经没了,王雨等住宿舍的医生护士就24小时窝在了病区。累了,在办公室的长椅上躺下。饿了,干粮应有尽有。回家住的医生们早晨6点就到了病房,大家挤在几大盆稀粥馒头油条烧饼前一通猛干,然后散伙开工。一名医生带一名护士负责若干张床位,起先是十张左右,后来到了20、30……。随时都可能有病人出现并发症,医生必须不停地在病房转,根本不敢坐下写病历。只好一手抱着病历得空便写几个字,一手抓着酒精棉球准备物理降温(伤寒不宜药物降温),脖子上的听诊器从来不摘下,随时准备检查。
更苦的是护士,如果说医生们累的主要是心力,她们的体力则超负荷支出,从睁开眼睛开始,就是风车一样地转、转、转。加药水的护士一上午下来,手就酸得抬不起来。负责输液的护士,最后眼睛完全地看花了。就是抄写医嘱的护士,抄到最后也是手酸眼花无法支持。这时原来会打针的行政人员、辅助科室人员便顶上(乡医院职工会的很杂,什么都会,什么都不精),让她们歇一歇手。
中午罗院长照例组织三大盆菜:红烧肉一盆、汤一盆、蔬菜一盆。花样不多,数量足够,饭管饱。这实在已经是罗院长的最大能力了,大家根本不去想饭菜好不好,一哄而上吃得开开心心,吃完照旧开工。又是一通忙乱,到了晚上,照例三大盆端上。然后继续拼命,即使是回家住的医生,也要到8、9点才回家。
病人,却仍在源源不断地涌进。
好在外界的支援终于来了——
这是我亲历的事件,至今想来,犹是热血沸腾,可惜时间紧写成了流水帐,下午那章好好组织一下,争取反映出那时的特殊感受来
三 第11章 传染病爆发(中)
“王医生,王医生。”一只手使劲地摇晃着长椅上酣睡的王雨。王雨正梦到一张宽大柔软舒适无比的大床,被这一摇,大床呼啦塌下,摔疼了的王雨恼火地睁开眼:“干什么?”
潘佳燕被他声音一高,吓得连忙缩回手。王雨这才明白该轮到自己接班,这小丫头是来叫自己的。看着她那受惊的眼神,王雨歉意地笑笑:“谢谢你。”纵身跃起,顺一下歪在脖子上的听诊器,用力舒展双臂,打了个大大的呵欠。
病人越来越多了,好在乡政府及时介入救治,组织了一批帐篷和钢丝床、被褥,加上王雨他们的宿舍,总算勉强容纳下来,而且医护人员的饮食条件也改善了许多。可恨的是,每天都向上级报告疫情,上面却只是象征性地派几个人下来察看,又象征性地从别的医院调了几个医生护士帮忙。可是连伤寒爆发原因至今都没找到,却要求媒体不准报道,以免吓跑了即将参加县引资大会的外商。
幸亏伤寒是经消化道传播,倒不需要特殊的隔离条件,要是别的病也象这样,非出事不可。王雨边走向自己负责的区域边恨恨地想着。
“药来了,快来帮忙。”一辆大卡车开到门口,却被帐篷挡住路进不来。王雨和几个年轻的医生护士立即跑出去帮忙卸药,那一瓶瓶盐水平时抓在手上没什么,但成箱成箱地搬,还真有点沉重。王雨倒不觉得如何,那边护士中最为娇小的汤银花却被压得几乎动不了步。
“人还没有盐水重,偏偏要逞能,快回去歇着吧。”并肩战斗几天,王雨已经跟她们很熟悉了。
“就是,小王都心疼死了,你不顾自己也要顾小王的一片心意啊。”矮子人小力气倒不小,边跑边取笑他俩。
一贯口齿伶俐的汤银花却不理睬他们,矮子惊讶道:“咦,叫叫鸟也有哑巴的时候?”话音未落,汤银花身子一摇,倒向地面。
“小汤!”众人都惊呼起来,幸亏王雨离得近,一把扶住她,只见她面色苍白,脸上冷汗涔涔。王雨连忙将她轻轻放平,一听心音,咚咚咚跳得乱七八糟。是频繁早搏,她有心脏病史?怎么也不说?
护士长急急忙忙地跑过来:“哎呀,这个小丫头,叫她不要死拼命,这不心脏病发作了。”
“不拼命行吗,上面那些老爷逛一圈就走,没有人来帮忙,早晚我们都得倒下。”矮子忍不住发起牢骚。
“别废话,不也从别的医院协调了几位医生来帮忙了吗?”
“没错,可为什么不能把病人转走一部分?别说人手还是不够,就是足够了,我们的硬件也跟不上,不能给予很好的处理啊。”矮子很不理解。
()免费电子书下载
牢骚要发,事情要做,不理解也要做。看到满院的伤寒病人,大家就把牢骚忘到了九宵云外。眼睛里全是伤寒、伤寒。倒是病人们反倒显得轻松舒适,一副无病无痛的样子。其实发热尤其是持续发热,又伴随着消化道等各系统的症状,是非常难受的。而且伤寒严禁有渣饮食,老百姓们就理解为要饿肚子,虽然医生说可以吃一点无渣的食物,他们就是不肯吃,光是饿就够受的了。要在以往,病人们会不断地呼唤医生,恨不得立即解决。而现在他们看到护士累得倒下,看到医生没日没夜地陪在身边,反倒都不吭声,弄得王雨他们要经常叮嘱:“有什么不舒服一定要说,免得误事。”
历史经常有趣地重复,纸里包不住火却仍然要包的故事一再上演,最终纸终于被烧破了,早该到来的水也不得不来了。
虽然晚了点,但毕竟是来了。我们可爱的老百姓是不会计较的。因为原来没有,而现在毕竟有了,这就够了。
省、市、县,大队的人马源源不断地杀进房山乡,大堆的药品源源不断地到来,高级的专家亲临前线,给予了英明正确的指点:“你们怎么还首选氯霉素?这药副作用太大,甚至会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早就该淘汰了。”
似乎是说得很对啊,黄主任平时嗓门大得吓人,在专家面前却低得象做错了事的学生:“那应该怎么用药呢?”
“喹诺酮类抗生素听说过吗?效果很好而副作用小,建议做为首选药物——比如环星。”
这个环星是啥东东?黄主任们傻了,从来都没听说过。也难怪,虽然利润丰厚,但一院这样的大医院已经忙不过来了,医药代表们根本无暇顾及乡下的小市场。而乡医院自己,也没有足够的兴趣去主动寻找新兴有效的药物。
“这药好象县医药公司都没有,到哪买得着呢?”
“这我倒可以帮你们弄。”
“好啊,那太感谢了。”
王雨跟病人们接触这些天,已经对他们的家庭状况有了充分的了解,听专家说建议首选环星,不禁暗暗摇头。这药虽然确实是很合适,可要100元一瓶,一天要挂两瓶。病人都是农民,即便还到工厂做做,忙活一个月也多半弄不到200元,伤寒病程又长,大半个月挂下来,起码一年的收入就送给医院了,这可能吗?要知道现在氯霉素首选的治疗方案,从入院到痊愈出院,所有费用加起来平均一个病人也只要200元。
水柔第一次跟他在听雨楼约会,就以环星为例,让他计算收入。虽然后来一直没问水柔这里头究竟有多少利润,但他早就明白了:越贵的药,水分越大。
要是刚毕业那会,他肯定会据理力争,但现在他选择了沉默。
专家继续去检查病人,等他出门,黄主任低低地咕哝一声:“娘的,是人是鬼都想来混乡下人的钱。”脸上随即绽开爽朗的笑意,追了上去:“叶教授,这边有个……。”
负责记录专家宝贵意见的矮子又捅捅王雨:“一路货色。”见王雨不解,他伸手到桌肚里掏出一个空盒子:“呶,老黄建议厂长用的药,老黄亲自去买的。”
王雨抬眼一看吓了一跳,这药一支近2000元,虽然不是最贵的药,但也实在不便宜了。
对了,来了这么些天,还没看到过一个医药代表,不知这乡医院有没有回扣这回事?——
提醒一下,现在的背景仍然是90年代初期,所以有些事不能用现在的眼光来理解。
比如环星,现在早不算什么新、好的药了,价钱更是便宜得很,但那时的情况确实如此。
再比如,算了,大家自己代入那个年代去看就OK了
三 第12章 传染病爆发(下)
“潘佳燕,9床酒精擦浴。”“潘佳燕,18床心电图检查。”“潘佳燕……。”王雨一张嘴,潘佳燕就象一只勤快的小燕子一样飞了出去。看得王雨满心舒畅:有跟班真好,动动嘴皮子啥都解决了。
潘佳燕是某领导的侄女,学习成绩平平,中考惨遭挫折,只好待业在家。后来领导叔叔的慧眼敏锐地发现:今后医生这个职业将越来越吃香。就亲自出马把她送进了医院,先学着干起来,准备过段时间再送到卫生学校上个内招班,然后转正,就算功德圆满,可以安安心心地享受国家的保障了。要知道,在这个时候,国家财政几乎是全额拨款,谁不想挤进来吃一口国家饭?
自从援军陆续抵达,八方英杰齐聚房山,人手一下充足起来。忙得够戗的黄主任终于喘了一口气,开始考虑潘佳燕的带教问题。由于在控制疫情中表现突出,王雨的技术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在一次晨会黄主任半开玩笑地问谁愿意带潘佳燕时,刚好潘佳燕跟王雨坐在一起,大家一起哄,王雨也就得到了这个小跟班。
医生们在医院里苦干,正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治伤寒病,院外大街小巷的流言却突然如火如荼地蔓延开来:
“听说了吗,自来水有毒!政府已经命令停止供水了。”
“我知道,有人在水里面扔了砒霜。”
“是水厂原来的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