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回到山沟去种田 >

第357章

回到山沟去种田-第357章

小说: 回到山沟去种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贝尔:“尼安你别那么激动。好吧,等节目结束后,我们也去买一条尝尝,只要不太大就行……除了蒸鱼,ingris还做出了大量的熏鱼,中国队已经一举跨进了食物自由时代!他们是第一支跨进食物自由的队伍!”

    卢恩:“所以今天jungle大半天的时间修建他的那个灶台,这是准备向大厨进军吗?”

    尼安又站了起来:“他已经是大厨了!我们国家的吉罗鱼,只有大厨才有资格烹饪!”

    贝尔:“噢,尼安你坐下,怎么又激动了。今天是ingris操劳的一天你们没发现吗?jungle要求她采集食物的方法,她照着执行了,代价就是付出了更多的劳动。”

    卢恩:“这个我也注意到了,不过这劳动是值得的,因为jungle用美食回报了她。我算算,天啦,他们今天吃掉了起码一千五百美元……”

    贝尔:“其实jungle还做出了泡茶用的杯子……呃好吧……在吉罗鱼面前,这些似乎不值一提……”

    ……

    第十二天,李君阁很早就起来了,先去检查窑口,将材料都取出来,取过昨天做好的水壶来,放进窑里开始烧窑。

    烧好火,李君阁开始拿昨天的干木薯片拿刀背压碎熬粥。

    然后调了一桶泥浆去封灶台。

    就像拼瓷砖那样,先将几个带圆弧的陶板拼到前方,得到一米宽带两个二十公分直径灶眼的灶面。然后中间隔上两条二十五公分宽,五十公分长的陶板,在陶板后方又拼出两个灶眼,后方再铺上两快陶板,一个长一米五,宽一米的灶面就铺好了。

    这只是承重而已,等到灶面固定妥当,李君阁又取来做陶器的细泥,在灶面上压实,修整平整,并在火眼位置上用竹刀修出锥度。

    一个工整的立方体四火眼双烟囱的灶台大体完工了。

    取来以前敲打好的石条,送到灶膛里,搭在球弧上,灶膛就被分隔了上下两部分空间,上边大,用来送柴烧火,下面小,用来积碳掏灰。

    然后开始封正面修灶门,还是一层层来,把灶门修成拱门形。

    弄完一切,李君阁开始拿柴火烧膛,烤干台面和灶门。

    这是阿音也起来了,两人一起洗漱,之后阿音兴匆匆的去取了一条熏鱼,放锅里蒸了起来。

    早饭就是小粥下熏鱼,李君阁还拌了一个马齿苋,对阿音笑道:“越来越有李家沟的味道了。”

    阿音挑了一小点熏鱼下粥:“这鱼可真香!椰蓉和香蒲不比松柏桠差!”

    李君阁笑道:“我觉得更有风味,这算是我们的发明吧?”

    阿音兴致很高,拿起陶碗:“来二皮,走一个!”

    李君阁也端起碗来,说道:“你别动!”

    小心翼翼的将自己的碗端过去,轻轻在阿音碗上碰了一下,说道:“可得小心,这碗怕是跟李家沟的瓷碗没得比……”

    阿音翻着白眼:“哎呀你可真扫兴!”

    李君阁笑道:“要是碗碰破了,那才是真扫兴!”

    阿音:“……”

    吃过饭,阿音照样去淘麻,李君阁拿麻绳系上石头,挂在竹棚的周围,让麻绳垂下来接近地面,这木棚还没有挖出排水沟呢!

    李君阁觉得这事情已经不能再拖了,热带气候,十天不下雨,他估摸着快到极限了。

    按照麻绳下方石头的指示,一条边一条边的完成,挖出了一圈深深的排水沟,一直通到坡下。

    做完这些,又取出已经干了十来天的竹料,锯出合适的长段,给竹楼四边增加支撑,进行加固。

    事情做完,又挑来竹叶稀泥,把灶台四周的竹条封在里面。

    继续烧火烤灶,想了想,李君阁又去石台上做了两个灶眼盘子。

    在灶眼盘上两两斜对着戳出四个三公分深的孔,每两个互通,到时候就可以方便地用带钩的木夹将盘子从火眼上提起来。

    盘子有五公分厚,锥度和火眼一样,如果盖到炉子后方的两个火眼上,台子后面就会变成一个一平米还挂个边的平面,用来烘烤东西再合适不过了。

    将盘子放石台上烤着,将陶窑撤了火,李君阁拎着鱼篓拿着扁担,去湖边找阿音。

    来到湖边,李君阁先下水,将鱼笼都拎到了岸上。

    鱼笼里边还关着不少的小鱼和六七条鲶鱼。

    将鱼笼打开,将小鱼全放掉,这些东西,李君阁和阿音都已经看不上了。

    将鲶鱼分出大小,一斤以下的放掉,其余按斤划分出等级,分别装到昨天下午和晚上编出的四个大鱼篓里,将四个大篓子放到水流轻缓的芦苇丛中,系上麻绳,麻绳的另一头系在水边一棵粗壮的竹干上。

    然后将捕鱼的鱼笼拆掉,免得它滚回湖里祸祸鲶鱼,拍拍手,李君阁对阿音笑道:“你看,李家沟农开公司无人岛分公司的水产养殖业,这就算开张了!待会挑一担淤泥回去,大农业我们也要搞起来。”

    阿音笑得都快不行了:“六七条鲶鱼就算养殖业,一棵木薯就算农业,那我洗这么多麻,该不该算纺织业?”

    李君阁不服气:“怎么就才一棵木薯!还有几块姜,两三个芋仔!作为领导,我们要多元发展齐头并进!搞农业,不能搞单一作物,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思路决定出路,阿音同志,你这思路有点不太行啊……”

    阿音笑得麻把子都掉进了水里:“对对对,我们二皮从来都是大旗党,这思路没毛病,妥妥的……哎哟让我再笑一会儿……”

    两人就这样边调笑着边干活,然后李君阁真挑了一挑淤泥,将麻把搭在扁担两头,阿音挑着一挑水,两人回到了营地。

    回到营地,阿音一看灶台:“哟!好漂亮的灶台!”

    李君阁很得意,嘴上假谦虚:“哪里哪里,烧过后台面可能会出现小裂缝,还要拿泥重抹一遍,还要刷一通稀泥浆,这要不是石灰不够使,周围再刷上一层灰浆更好……”

    阿音压根就没有听进去,拍着手说道:“这下有了四个火眼,可以将盆子全都用上,一次煮四盆麻了!”

    好吧两人这就是压根没在一个频道上。

 第四百七十五章 标准器

    第四百七十五章标准器

    不过灶是已经可以用了,没管阿音忙着煮麻,李君阁去开窑取陶壶,顺便将火眼盘子烧上。

    将陶壶取出来里外检查了一通,洗刷干净,检查盖子是否能盖上,出水是否通畅,完事后,才找来几根粗藤一把细藤,在两个耳朵间细细的编上提手。

    提手不长,倒下来正好搭在壶上面,下面的火燎不着。

    壶纽上有个眼,用于走气,要用水的时候拿个湿帕子往上一搭,拎起壶把就能倒水。

    好吧现在还没帕子,不过麻有了,帕子还会远吗?

    平时这壶就放在后边的火眼上,灶里炭火烀着,回来随时都有热水用,李君阁想想都美得慌。

    弄完这些,炒了个清炒婆婆丁,剩下的早饭热一热,这就是午饭。

    等到午饭吃完,阿音的十几个麻把就已经煮好,果然高效了很多。

    将干麻收起,新麻晾上,李君阁背上长刀,拿一根竹竿在竹楼量了一下屋脊到地面的高度,拎着它去竹林里砍竹子。

    大竹林在小竹林的里边,李君阁穿过小竹林的时候,发现了一些竹鼠洞,坏笑道:“以前那是石头陷阱效率太差,又没有绳子,拿你们没办法,现在嘛,嘿嘿嘿……”

    不过现在不少这一口吃的,还是正事要紧。

    进到林子里,李君阁使开了疯魔刀法。

    双手举刀过头,蹲身挥刀,斜四十五度下劈,大腿粗的大竹子就被一刀两段,剩下一个五十公分粗的桩头孤零零的立在那里。

    虽然阿根廷队和澳大利亚队也有砍刀,但是绝对做不到李君阁这样的效果。

    因为他们的砍刀一是打磨得不行,锋锐度不够;二是不能双手持握;三当然就是没有李君阁这把子憨包力气。

    挑六七年生的大竹子砍倒了四五十根,这片竹林还是那么茂密,一点也没见稀疏,可见热带的竹林是多么的茂盛。

    将竹子剔去枝杈,拿出竹竿量长短,然后将砍刀翻过来将它们锯断。

    生竹子下锯快,这竹子高度二三十米,直径二三十公分,李君阁不知道是什么竹种,不过从竹棚的结实程度来看,是相当完美的大型竹料。

    去掉梢头,每根竹子取三段,这就是一百五六十根竹材。

    将粗细均匀,直径相近的堆放到一起,分成了五堆。

    从大的开始扛,两肩膀一次三根,全抗完也得来回二三十趟。

    扛着六根大竹筒回到营地,阿音已经起来了。

    见到李君阁,阿音说道:“哟,这么大的竹子!二皮你这是要做啥?”

    李君阁笑道:“我给竹楼立两道墙,顺便将这些竹材晾起来。”

    阿音说道:“那我们今天还做线不?”

    李君阁说道:“当然要做!这活又耽误不了多少工夫。”

    将竹筒摆两根托底,其余摆放在这两根竹筒上,两人又开始做线。

    做完线,阿音又去采集,李君阁撤去窑火,将挑来的淤泥与草木灰,沙土拌上。

    拌草木灰是利用其碱性中和淤泥的酸性,拌沙土是让其更加酥松利于根部发育。

    翻出三个粗使箩筐,放在棚子外面,李君阁将和好的培养土倒进去,将木薯种上。

    又去从棚子里边放干沙子的箩筐里翻出保存在里边的芋仔,也给它们种了进去。

    然后又去竹林里扛竹筒。

    来来回回扛了一下午,竹筒也才扛了四分之一。

    这时候阿音回来了,李君阁去帮她下背篓。

    阿音吓着了,四十根五米长的竹料堆放在一起,场面可是有些壮观的,问道:“二皮,你到底要干啥?”

    李君阁说道:“准备再造一间木楼,不能老是住棚子吧!”

    阿音过来抱着他说道:“你也不要太累着了!我觉得我们现在挺好了!”

    李君阁哈哈笑道:“不累,这次跟棚子不一样,这次我们慢慢修就是。来,赶紧把背篓放下来。”

    阿音笑道:“看,我找到了什么?”

    李君阁一看,阿音手上拿着几个豆荚一样的干果子:“哟!酸角!”

    阿音说道:“好多的酸角!还有紫苏和两种香香的叶子。”

    李君阁接过来一看,一种是红色的杆子,一种是绿色的杆子,红色的叶子搓开,有丁香的味道,绿色的搓开,有点柠檬的味道。

    “呃……不认识,不过看着有点像萸香菜,就叫它们丁香萸香菜和柠檬萸香菜了。”

    将背篓接过来,里面除了木薯,还有芋头。

    将芋仔取下来也种上,木薯种另一个框里,两株古怪的萸香菜也种在芋仔框和木薯框边上,李君阁去收漆挑水收木薯,阿音做饭。

    生漆快收到一斤了,李君阁觉得该为调漆做准备了。

    调漆需要用到干性植物油,就是那种容易氧化干燥形成固态膜的油,中国的老祖宗一般使用桐油,其次是麻子油。

    想到椰浆经过一夜后,面上形成那层奶油,李君阁心里痒痒的,这东西,搞不好也是干性油!

    不过老祖宗的书里没教他用过这方法,篾匠叔也不会蛋疼得桐油不用去实验椰子油,所以李君阁准备两手抓,都实验一下。

    将生漆收到漆筒里,取出冲洗过的木薯片,换上新木薯片,李君阁又挑了一挑子水回到营地。

    吃过饭,李君阁让阿音停止编织活,改在锅子里炒麻子。

    这下两个灶都可以利用起来了,从窑里取出两个火眼盖子,将灶台后面的火眼盖上,一个灶眼上放上茶壶,一个灶眼上放上砂锅,将麻子用竹铲翻炒起来。

    后面的灶台,那就用来烘烤各种果干菜干药材和剩余的麻子之类。

    李君阁在灶台上方的横梁上搭上几根竹竿,将熏鱼都挂了起来。

    然后来到坝子上,拉出特意保存了十多天的老竹料,改出四根柱子,四根横梁。

    这次就讲究多了,八根浅棕黄的最大号竹子躺在地上,直径差不多三十公分,开出的口子两头,刷上碳粉树胶后,都用笔芯粗的麻绳绑出去十五公分,然后再刷上一层。

    做完这些,李君阁开始将阿音炒好的麻子,拿去圆石盘上用石头在圆心小窝上舂细。

    舂细,过筛,再舂,再过筛,两人忙活了一晚上,得到了三斤细细的麻子粉。

    ……

    新的一天到来了,李君阁早上起来熬粥,将昨天阿音采来的芋头取下芋头梗,去掉粗糙的部分,剖成条晾晒起来。

    还是简单的清粥熏鱼小菜,吃过早饭,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