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铁血铸新明 >

第234章

铁血铸新明-第234章

小说: 铁血铸新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会出问题呀!算了,肯定又有什么鬼主意,官场中的事情如是也管不了,随你。”

    这几日,闺房中,柳如是让爱郎装傻充愣骗怕了,同时也明白他的手段和智慧,索性揭开不提。

    只是,一会儿后,她暗中观察秦浩明的脸色,见心情似乎不错,纤纤玉手搅在一起,抬起头鼓足勇气说道:

    “秦郎,如是想告诉你一件事。”(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百一十六节 本末倒置

    (全本小说网,。)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一声微不可察的叹息在秦浩明的唇齿间响起,佳人可真是执拗,为朋友两肋插刀竟如斯,可惜……

    再次闭上双眼,脑海想起当日书呆子的悲愤无奈和不甘,秦浩明的心里坚定许多。

    “秦郎,不舒服吗?”纤纤玉手抚上额头,鼻间传来佳人吐气如兰的熏香,煞是好闻。

    “真香。”

    柳如是嘴唇略薄、唇色稍淡,但唇线极美,蓦然睁开眼的秦浩明轻吻。

    “唔……秦郎……真是没长大……胡闹。”

    猝不及防被偷袭,柳如是惶急环顾四周,见没有人在,心里略感安详。

    “秦郎,月旬前叶家小姐在天心阁出家,城里都引起轰动,您看怎么办?”

    柳如是怕爱郎再使坏,急忙又脆又急把闺蜜叶绍梅的情形告诉他。

    “那你想为夫怎么办?”秦浩明双手一摊,神情非常无奈。

    “自然……自然……”

    柳如是张口结舌,吃吃不能答。在她想来,只要把事情说出来,下面自然水到渠成。

    秦郎和叶家小姐亲青梅竹马,听此消息一定心急如焚,只要到天心阁说明缘由,二人心结俱消,自然玉成好事。

    可现在看来,事情并非如此。难道,秦郎的心真的……真的被伤透,以至于郎心似铁。这一刻,柳如是心里对叶绍梅将来再无把握。

    “人生有很多选择,尤其是在关键事情上,一旦错了,再无后悔药。”

    秦浩明目光深邃,拥着柳如是柔肩,继续说道:“自从叶家悔婚伊始,这段姻缘已随风而去。

    其实这世上的女子,无论是贪恋钱财也好,图谋长相才学也罢,若是能一心一意终不悔,皆有可取之道。

    可唯独这反反复复,最让人不能容忍。不论缘由,不管结果,这是为夫为人的底线。

    至于说爱妻想成人之美,让为夫幸福,想法是好的,应该予以表彰。

    若是你心胸足够宽广,今后尽管再介绍绝色娇娆,为夫来者不拒。顶多衣带渐宽终不悔,不过是金尽人亡而已。”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柳如是低啐一声,脸颊绯红,粉拳轻打。秦郎总是这样,前面讲得好好的,后面就插诨打趣。

    总之,他就有这本事,让原本沉重的话题或氛围,不知不觉间轻松下来。

    真难想象,如此识情识趣的妙人儿,女人心中理想的夫婿,当初叶绍梅怎么会说他是书呆子,以至于断送一生的幸福。

    远处,氤氤氲氲的仙楼山,露出天心阁一脚,若隐若现。柳如是无奈的摇摇头,她已经尽力了。

    如此一位佳人,今后青灯古佛终生,可惜了。

    不过夫君说得也有道理,想来……大抵就是有缘无分吧。

    回程时,人员多了不少,那是秦家村族人和一些生活过好起来的新秦家村人。

    人总是这样,当解决了温饱问题,新的需求又出现,建功立业或者说博一个富贵前程,又变得实实在在起来。

    对于这种转变,秦浩明是乐见其成,也愿意给他们提供机会。

    相对而言,这些人最早跟着他,明白他的心思政策,也了解他的为人。有些话无需多说,他们就能明白。

    今后,不管加入福州城中的哪个行业,估计都会帮忙宣传自己。

    再则,这些人的忠诚有一定的保证。毕竟,他们都是托庇在自己的势力之下,和朝廷关系不大。

    十一月中旬,天气日益寒冷。

    新婚回家祭祖的秦浩明再次回到福州城,其一举一动都受到有心人的关注。

    这位年轻总督的每一个举措,都关系到大部分人的利益。

    耐人寻味的是,这位年轻总督不知是否正在享受新婚的快乐,并没有如其他人想象的一样,大刀阔斧进行改革,颁发他的施政理念。

    就连早些的传闻,他想改变大明税制,也没有一丝声音传出,仿佛偃旗息鼓一般。

    回来的半个月中,出入最多的当属鼓山大营附近新成立的兵仗局,听说还有两晚抛弃娇妻,留宿其中。

    真不知那里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东西,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不过,这也让众人高悬的心稍稍放松,再过个把月年关将至,想来总督大人初来乍到,有些事情是想放到年后处理。

    这不,昨日听说他让总督府幕僚到巡抚衙门,调阅福建冶造局资料,想来是要整顿那里。

    也好,有事情做,能够牵扯他的精力,安安分分过好小日子,是大多数福建官员的心声。

    福建官员的小九九,秦浩明自然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他做事情,一贯按自己的步骤走。

    当兵仗局人员安排清楚,设备、机器、锅炉正在调试中,造枪炮的原料便日益凸显。

    刚拿到资料,次日晌午的时候,秦浩明已坐在福建冶造局主屋的房间里,一边喝着茶,一边翻阅着冶造局下属的人员名册。

    在他面前,福建冶造局中丞陈美春领着三名郎官站在屋内。

    “张琳、李欣、龚瑞鸿……”

    瞥了一眼陈美春身旁那三位冶造局的郎官,秦浩明的目光又投向手中的名册,仔细查看这三位郎官的仕官履历。

    一般来说,各个府衙都会保存历任官员的名册,包括他们的仕官履历,冶造局亦是如此。

    而让秦浩明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三位郎官中,年纪最大的张琳竟然在冶造局,干了整整二十八年,简直是难以想象。

    “张琳大人,今年贵庚?”秦浩明好奇问道。

    在秦浩明面前,一名头发蓬乱、官服亦到处都是补丁的年长官员躬了躬身,语气谦卑地说道:

    “小……小官……”

    “噗嗤……小官?这算哪门子的自称?”

    秦浩明忍不住一口茶水喷出,有些错愕地望着张琳。

    然而,被秦浩明这么盯着,那位叫做张琳的郎官更加窘迫紧张,结结巴巴地费了好大劲地才说道:

    “小……小官……不不,下官张琳,今年四十又三。”

    原来他想说的是下官……

    秦浩明转头望向陈美春,小声地询问道:“这位张琳大人,莫非有口疾?”(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百一十七节 科学研究院

    (全本小说网,。)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秦浩明锐利的眼神扫视过来,上位者的威严不知不觉间散发,陈美春苦笑一声,拱拱手压低声音解释道:

    “张琳并无口疾,可能是从未近距离与秦督见面,因此心中拘束。”说着,他转头望向那张琳,笑着宽慰道:

    “张琳,秦督平易近人,你不要过于拘谨。”

    “是、是……下官知道,下官知道……”

    张琳连连点头,用手擦拭额头,眼神闪烁、颇有些手足无措的样子。

    秦浩明见状有些无语,事实上他起初还以为张琳心里有什么鬼,害怕见到他。

    可如今看来,对方分明就是一位过分老实巴交的实在人,被他头上的官衔给吓到了。

    叹了一口气,秦浩明用更加温和的语气问道:

    “张琳大人,据记载,你并未经过科试,也无人举荐,只是一步一步从匠人才慢慢坐上郎官的位置,对么?”

    “是、是的,秦督,小人……不,下官的家父,曾是冶造局的匠工。

    因此,下官十三岁时便已在局内帮工,干了两年转匠徒,此后又干了三年,转匠人……”

    说到这里,他似乎是觉得自己过于喋喋不休,有些不知所措地闭上嘴。

    见此,秦浩明笑着问道:“匠徒?是学徒么?”

    “正是,秦督大人!”身旁的陈美春低声解释道:“按照大明惯例,新人到冶造局,头两年只能打杂。

    干满两年才能转匠徒,跟着匠工学习手艺,之后再干三年,若无重大过失,便可转匠人……”

    “匠人?匠工的别称?”

    “不不不……”

    陈美春摇摇头,纠正道:“匠人是匠人,匠工是匠工。”

    说着,他对秦浩明详细的解释了两者区别。

    原来,匠人指的是从学徒转正的工匠,虽然已有一定经验,但普遍并不具备独自打造器具的能力,只能担任匠工的辅助者。

    而匠工指的是拥有丰富经验,能够独自打造器具的成熟工匠。

    打个最直接的比方说,铸造腰刀,手持火钳时刻关注着火候,并且指挥其余人的,乃是经验丰富的匠工。

    而匠人,就是在一旁举着沉重的铁锤,在匠工的指挥下一下一下用力锤击铁胚的协助者,至于拉风箱的,那就是匠徒,即学徒。

    而最不入流的帮工,充其量就是搬搬矿石、木柴,连工棚都难得进一次。

    说白了,只有匠工才能算是正式工,会在冶造局的名册上登记,而其余的,只是临时工与学徒而已。

    而据秦浩明了解之后才知道,在匠工的职称上,还有一个匠师,指的是那些经验更加丰富的老匠工。

    专门负责一些更加精细的活,比如说,替户部打造铸钱的模具等等。

    根据陈美春所言,从一介毫无经验的帮工熬到匠工,这可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岁月,足以让十几岁的年轻人熬到满腮的胡须。

    “需要这么严谨吗?”

    “是啊,是不容易,已经多少年没有改变过了?现在根本和民间的冶铁作坊无法相比……”

    陈美春再次摇摇头,无奈的跟秦浩明解释了冶造局一些弊病。

    大明冶造局主要负责冶铁或制钢,生产管理分为官营和民营两种方式。

    万历三十四年,福建布政司规定铁矿山场许其私人设炉,民营冶铁业因为用人灵活,则欣欣向荣,而官营铁冶业日益哀落。

    秦浩明神色怪异地瞅了一眼陈美春,旋即将手中的名册放在一旁,问道:“陈中丞,冶造局内的匠工,是以铁匠为主么?”

    “是!”陈美春点点头说道:“我冶造局内,大概有匠工四百余人,其中六成擅长打铁,木匠次之,石匠最少……终归,这里是冶造局,而并非是兵部营建司。”

    “唔。”

    秦浩明点点头,之后又问了一些问题,这才让陈美春等四人退下,自顾忙碌去。

    而他自己,则端着茶,站在屋内的窗口,沉思不语。

    望着窗外的荒地,秦浩明微微叹了口气。

    不可否认,冶造局目前的境况真的很凄惨,简直可以说是一穷二白!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冶造局内的工匠们,那可都是实打实一步一步磨练自身工艺才成为正式工的匠工。

    就连张琳、李欣、龚瑞鸿那等郎官,都是从帮工、学徒熬过来的,相信对于打铁、打造器物什么的,可谓是烂熟于心。

    就是太不自信了点,唯唯诺诺,让秦浩明看了有些悲哀。要知道,这可是相当于工程师的人才。

    不过这也难怪,历来朝廷体制中,工部向来在朝廷六部中垫底,想来工部的人习惯了过分谦卑,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就像吏部的官员走路时趾高气扬一样,谁叫他们是六部之首呢?

    至于工部,说得难听点,纯粹就是披着官服的工匠,相信朝廷其余五个部府的官员,绝大多数抱持着这个偏见。

    而冶造局作为工部辖下的司署,其地位就更不必多说,简直就是被其余朝廷部府呼来喝去的存在,这让秦浩明着实不能接受。

    明明是负责技术研发与改良的司署,可冶造局的地位,却与兵部的兵铸局有如天壤之别。

    必须要革新,这个想法,在秦浩明心中愈加明晰。

    大明要想发展,除了武器外,就是科学技术发展。

    冶造局相当于什么,那就是后世的科学研究院,而且是有动手能力的实践者。

    工部辖下水部,要求改进水车,找冶造局;兵部辖下的兵铸局,觉得现今打造出来的武器落后了,找冶造局;户部需要新的铸造铜钱的大型模具,找冶造局。

    至于地位、回报,呵呵,几乎没有。

    朝廷六部二十四司,地位有高有低、有贵有贱,可他怎么也没想到,其中的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