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铁血铸新明 >

第220章

铁血铸新明-第220章

小说: 铁血铸新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市面上,一百二十斤一担的私盐收购价是三钱银子。

    为了打击对手,收得更充足的盐,不少收购私盐的贩子的收购价,都偷偷地提到了五钱甚至六钱银子。

    当然,私盐贩子们不可能做赔本买卖。他们一转手,那利润又将翻倍增长。若是运到某些缺盐的地区,利润翻十倍都有可能。

    与其这样,还不如把这中间的利润自已赚到手。

    至于说和蒙古诸部走私的风险,秦浩明嗤之以鼻,在宣大的影响力,他自信还是有的。

    秦浩明相信,真能把登州所产的海盐,长途贩运至蒙古诸部,那每担盐卖七两或八两银子,绝对没问题。

    蒙古草原包括奴隶在内,人口总数约有百万。

    每年若能出货三十万担盐的话,以一担八两的售价,刨去运输费用,就算每担只有五两的纯利,一年便是一百五十万两银子的巨大利润。

    这样,登州卫盐场产量要达到至少四百万斤才能满足销售。

    ps:推荐朋友的一本书《明末小平民》,从家、国、天下着手,创意相当不错!请诸君品鉴!(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八十九节 也就那样

    (全本小说网,。)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北方暂时就这样,京畿之地和西北地区还是不碰为好,否则,目标太大。虽说不至于怕,但精力和实力明显不够,没必要拼命。

    其次就是中部的江浙地区和运河两岸,自然由舟山群岛负责供货。只是这里需要建多大的盐场,才是头疼的问题?

    这几个地方属于大明最富裕的地方,人口也远不是草原鞑子能比,像登州卫一样,四百万斤产量显然不够。

    就算贫穷的缘故,每人一年只吃十五斤盐,四百万斤也不过只能供应两百六十万人一年而已,实在是九牛一毛。

    秦浩明咬咬牙,一副非常痛惜的样子下定决心,前期还是建个中等规模的就好,年产一千五百万斤盐场可能比较恰当。

    人口多,市场大,竞争激烈,意味着利润也薄。再说,这一带也不是自己的主场,还是全力经营根据地为妙。

    而接下来供应福建、广东的盐场,显然是回去之后考虑的事情。

    “把你们这几天画的地图拿来,跟本督出去选盐场地址。”

    计定再三,秦浩明在众人的注视中舒缓双眉,走出屋外,考察六横岛的地理地形。

    应该说,选择六横岛作为盐场非常合适。这里水岸线绵长,港域腹地宽阔,东南角还有一片沿海滩涂地,是舟山第一大镇。

    其悬居海洋之中,处于主航道线上,但又距海岸不远,便于粮草接济。万历年间,正是海盗从事走私贸易的好地方。

    历史上如福建人郑獠、金子老、李光头,安徽人许氏三兄弟、以及后来赫赫有名的皖南人汪直,就是以这里为海盗基地。

    他们不但雇用本地的舵工、水手,还招募了一些日本的贫穷浪人,作为护卫家丁。鼎盛时,岛上有一万多人。

    后来大明朝廷派大军进行围剿,也就是双屿港战役。

    双屿港之战后,因为距离太远,福建兵不肯守卫,用浙江兵又不放心,朝廷把岛上人口全部迁徙至内地,于是这里就成为一个荒岛。

    一直到了现在,乱世来临,才被刀疤六这些小股海盗,再次把这里作为据点。不过,说起来还是再次被大明水军剿灭。

    “真可惜,如此美景居然白白浪费。”

    和众人沿着岛上海岸线绕半圈,秦浩明感慨地说道。

    岛上海滩众多,海岸曲折,怪礁林立,绝壁高耸,岩洞遍布,绿树成荫,因山体起伏曲折,行走百步,所见殊异,可谓百步一景。

    “待久了也就那样,荒山野岭的孤岛,没有一点人烟。”

    曹胜鑫这个粗汉,哪有秦浩明的小资心情,无聊的啃着手指头,行走在柔软的沙滩上,发了一句牢骚。

    “啊……秦督恕罪,末将胡言乱语,该打!”

    话一出口,曹胜鑫蓦然反应过来,摔了自己一耳光,身边这位不是平日里可以打闹的将士们,而是高高在上总督大人。

    “曹千户这是作甚,本督又不是老虎,一句玩笑都不能开。”

    横了他一眼,秦浩明不以为然的说道。

    “是是是……”

    曹胜鑫弯着腰,一连串的答道。

    “瞧你那没出息的样子,平常的勇猛去哪了,滚开。”张云轻推他一把,扭头指着前方的一片滩涂说道:

    “秦督,末将以为这里不错,再往前那片海域水深,适合建船坞,西北角则可以用来做码头,怎么样?”

    “唔,不错,就这里了!”

    张云选择的这个位置,可以充分利用海滩空地,毕竟六横岛这样的优良深水海港,可是要用来修建船坞码头,若只是用来修盐田,却太过可惜。

    “秦督,您看,苟志新他们出海打渔回来了,还真快,两个时辰不到。”

    顺着旁边沈寿崇的手一指,秦浩明看到,从海上的西北角,一艘福船正顺着北风,快速朝岸边驶来。

    不多时,福船靠岸,岸上所有的人,都被福船上堆积如山的鱼虾惊呆了。好家伙,装满了整个船身,收获不小啊!

    福船甫一靠岸,苟志新便大笑着跳下船来。

    “秦督,幸不辱命,够义务的兄弟们吃喝一两天了。这一片海域不熟悉,惊跑了不少鱼群,若是下次,定然还能捕获更多!

    这里不比南海差,这弥天大网撒下去可了不得,装满得几乎用绞盘都拉不动,”

    苟志新一脸笑得灿烂,两只小眼睛眯成一道细缝。

    “干得漂亮,辛苦,吹螺,让兄弟们来帮忙。”

    拍拍明显奉承自己的苟小千户,秦浩明笑眯眯的夸赞。

    后世自己也是大头兵,自然明白将士们的心态。

    “不辛苦,不辛苦!兄弟们,动作快点!”

    被秦督这么亲切一拍,苟志新骨头都仿佛酥了,行礼完毕,转身便朝后跑去。

    盐场地址选定,众人一起对滩涂地进行了具体的规划设计。

    六横岛东部的沿海滩涂处,敲定五百亩作为盐场,就叫六横盐场,全部用薄青石板铺地,用泥灰加糯米汁弥缝,用青砖砌成如同方格子一般的盐田。

    这些盐田,通过多条弯折的涌道,将与大海连接。这种用海水晒盐的盐田设计原理,其实是十分简单的。

    那就是,每当涨潮时,打开闸门,把汹涌而来的海水灌入盐田。在田中暴晒蒸发掉水份,约浓缩到盐度十五度度左右,再打开盐田的闸门。

    从沟渠流入卤水池,在池中沉淀泥沙,澄清后的卤水用人力抽水车抽入结晶池,于饱和状态下继续蒸发,很快就能结出白花花的海盐结晶。

    这种新颖的方法,比起盐户们传统的煮海水制盐的手段,效率不知提高了多少,原本是登州盐场早就使用的制盐技术。

    可惜的是,这样的新式盐田,还未来得及产生效益,便被孔有德、耿仲明叛军毁于一旦。

    这种设计,基本已经接近后世的盐场技术和水平。

    经过测算,在这南方的夏秋时节,盐田日极限蒸发量能达到六毫米。

    这样一来,即使雨天不能生产,阴天产量再减半的情况之下,这五百亩盐田,一个月最保守的产量也在一百五十万斤以上。

    这个数量看上去很大,其实相比整个大明的食盐消耗量来说,实在有点微不足道。

    这点产量,在大明过亿的人口面前,实在少得可怜,也就是沧海一粟。

    甚至秦浩明在想,如果将来水军强大,除了蒙古诸部,诸如朝鲜、倭人、南洋等地,均可以建立商道。

    而这些盐田,完全可以再度扩建,从而将给他带来更多的源源不断的巨额收入与财富。

    这制盐走私的利润,实在是只有身在其中,才会明白这银钱数额有多么惊人。(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百九十节 检阅

    (全本小说网,。)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六横岛天空蔚蓝一片,只有缕缕浮云偶尔飘过。

    正午时分,数十口行军铁锅支起,一些锅里弥漫着鱼肉的浓郁香味,另一些则飘荡着虾蟹的清甜。

    岛上欢声笑语一片,新招募的六千将士端着粗碗,依序排着队伍,满脸激动的等待着今日的美餐。

    浙江虽然是沿海之地,可这些从处州、义乌和台州等地招募的浙兵,却身处中部山区,许多人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县城,更遑论海上孤岛。

    故而,他们对于秦督口中天下少有的美味甚是期待。

    人要活着,最实际的就是一日三餐。这六千浙兵之前多为穷苦人家子弟,平日里别说一天三餐,两餐还要一干一稀,才能勉强对付。

    此次听说戚家子弟在义乌募兵,众人也没多想,急吼吼的就报名参加,就想图个温饱。

    哪里知道,事情居然出乎他们的意料。

    粮饷丰厚不说,每日里还有三餐,荤素搭配的可口菜肴敞开吃,说是给他们补补身体,没听说大明的将士有如此好的待遇呀?

    看看卫所里的那些粗汉就知道,吃喝比普通人家还不如,穿的跟叫花子一样,成天就是一套浆洗得发白的破战袄。

    到后来,他们听说长官是秦浩明秦大总督,更是激动得无以复加。

    现在整个大明谁不知秦督是建奴的克星,以抗击建奴而名扬天下?

    他们浙兵跟建奴可是有血仇在身,最近的一次就有三千人长眠于北地黑土,连遗骸都没有一块埋葬在故乡。

    这下好了,终于有机会替先人报仇雪恨。

    不过先前检阅的时候,秦督说得风趣,叫他们好好享受美味,把身体跟上去才能干死狗日的建奴,把他们丑陋的金钱鼠脑袋当夜壶。

    而此时他们的秦督,正在稍远处背阴的海滩边,单独摆放一桌,陪着未婚妻婉儿一家人品尝海鲜。

    “婉儿,来,这海蟹最好吃的就是蟹脚部分,一个字,鲜!”

    秦大总督完全是把这里当成度假的场所,温柔的把几只海蟹的蟹脚剥开,装在盘子里递给身边的戚婉如。

    戚夫人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默默地扫视一眼不作声,优雅地吃着鲜美的海虾。

    对这位女婿她是及其满意的,少年成名却无丝毫盛气凌人的态势,关键是对女儿真心好,这才是主要的。

    “贤婿,陪老夫喝一杯,就一杯。”

    戚纲拿起花雕酒壶,要替秦浩明倒酒。

    “老戚,真不成,喝起来控不住,改日!时间紧迫,下午还要和那些国子监的学子们商定事情,盐场也要敲定下来。”

    秦浩明大手罩住碗口,态度坚决。

    非常奇怪,同样叫三十多岁的戚夫人为岳母,秦浩明叫得相当顺口。唯独对戚纲这个岳父,总觉得便扭,难道因为是战友的缘故?

    身旁的戚婉如乌黑的头发挽着一个公主髻,身着一件嫩绿到近似浅黄色的衣裙,容貌细致清丽,双眼眯得像一个月牙儿,专心的啃着蟹脚。

    戚夫人也含笑拿起一个蟹脚放入口中,不理会一脸无奈的夫婿,只是看着他们翁婿间的斗法。

    午时过后,这场海鲜盛宴终于结束。

    刀疤六盖得有点类似别墅的宽敞大厅内,一片沉静,只闻得窗棂外老树上不知名的鸟雀正倦懒地叫着。

    三十二名士子在颜蛰和吴锋的带头下,按他们的去留排成两个纵队,正在接受秦浩明的检阅和训话。

    “首先恭喜诸位熬过严格的军训,捶打锻炼自己的个人意志,正式加入总督府。相较于半途离开的士子,尔等是最优秀的,可谓文武双。

    其次,诸位的是一致的,本督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尔等,只要大家勤恳努力,不犯错,诸位的富贵前程肯定有保证。

    当然,随着表现不一样,职位有高低而已。

    好了,最后送诸位一句话,与诸君共勉!

    老师再好,给的是引领,代替不了自己。平台再好,给的是机会,代替不了努力!脚下的路,没人替你决定方向。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

    稍微几句话,秦浩明就结束了首次训话。现在对他们还不了解,只有今后再慢慢观察,提拔使用。

    不过,凝望着站成笔挺军姿的国子监士子,已有几分军人模样,秦浩明自己心里知道,这些人,将是他的文官班底。

    而朝廷诸公,断然是不可用了。

    “学士谨记秦督教诲!”

    有了两省总督的亲口许诺,士子们的心情可想而知,声音中透露的俱是喜气。

    “好,下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