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铁血铸新明 >

第18章

铁血铸新明-第18章

小说: 铁血铸新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浩明眼睛紧紧盯着余佑汉,一眨不眨。

    “现在你知道我练兵是为了何事了吧?”

    说完这些,秦浩明觉得酣畅淋漓。

    来到大明将近两个月,有些话一直憋在心里,连个探讨诉说之人都没有,唯有独自筹谋,苦心布置。

    今日却是借此机会,不管不顾全部对余佑汉坦诚相告。

    不过他心中还是有把握的,虽说和余佑汉“从小”交往,可他还是在观察了近两个月,认为是可交之人,才直言告之。

    “痛快!算我一个!今后余某一百多斤就交给你,任由差遣!”

    余佑汉哈哈大笑站起身,轻轻捶了秦浩明肩膀一下。

    “想我余佑汉堂堂七尺男儿,自小习武,身为汉家儿郎,保家卫国驱逐鞑虏之事,岂可输给你一个半路出家的秀才。”

    秦浩明不禁莞尔,这货好面子。

    “去他妈的什么大明衮衮诸公,一个个尸位素餐,哪一个不是良田万顷家财万贯?大明迟早要亡在这些孙子手里。”

    余佑汉也是敞开心怀,恣意评价大明官员。

    “此话不错,必定如此。”

    不同于余佑汉的猜测之语,秦浩明却是说得非常肯定。

    其实明朝的灭亡有多方面的原因,内部结构瓦解是其中之一。

    崇祯死后,这么大的国家除了太监王承恩一起赴死之外,再也没有其他人为他去尽节,大学士都争先恐后的对李自成表忠心。

    可以说当时大家心理上已经没有对这个国家,这个朝廷的认同感了。

    另外因为军饷问题,经常有士兵哗变。国库空虚,崇祯向文武百官要钱,居然没有一个人给。

    阉党自不必说,那是一帮祸国殃民的人。

    东林党虽然表面站在道德高点,实际上做的事也不光彩。东林党是以自身政治地位为目的,并不是为国家。

    贪污、卖国、陷害人的事也没少干。

    所以崇祯才说“天下文人皆可杀”。他已经对百官完全失望了。

    没有人为国家着想,都是为一己私欲。

    你看现在,鞑子已经入关寇边京城,而同属一个国家一个王朝,北方民众水深火热哀嚎满地,南方则一副歌舞升平天平盛世的样子。

    陪都应天府也从未组织南方兵力北上勤王,让秦浩明搞不清状况。

    “希望西北祸乱这次能够平定,大明或许有救。”

    余佑汉叹了口气说道。

    虽然心里有些其他想法,但是他骨子里对大明还是有感情。

    朝廷邸钞已经注明:李自成、张献忠、高迎祥等反贼已经基本被打散收编或消灭。

    “回天无力喽!”

    秦浩明拿起刚被他踢翻的小矮凳,坐在火盆旁,面色有些萧索。

    这些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原本西北、西南的农民军,主要是由无组织无训练的饥民、流民组成,基本没有什么军事素质可言。

    但随着崇祯中期以后大股明军的加入,尤其是大批中下级基层军官的加入,使得他们的军事素质大为提高。

    原来屡战屡败的“流寇”,一下变成了和明军一样有鲜明军事结构和具备标准军事训练水准的部队,故而极为难治。

    再加上各种其他原因的促成,最终一发不可收拾而颠覆了大明朝。

    “你的意思这些反贼还会卷土重来?”

    余佑汉蹲在火盆旁,讶然问道。(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十节 唯有源头活水来

    (全本小说网,。)

    第一卷风起于飘萍之末

    “天灾人祸,百姓转徙,到处丐食,无路可走,乃聚而造反。卫所将士,无衣无食,饱受压迫,困苦不堪,焉能不反?”

    秦浩明拨开炭火,瞬间涌起的热量驱赶了身上的寒意,可心里的冰冷却是不曾消散半分。

    大明最混乱的年代马上开始,汉人的苦难也将拉开徐徐帷幕。

    “兵将从贼而为寇”,使得明朝官兵之害尤甚于流寇。

    官兵们转而为“寇”抢劫百姓,而流寇却打出“剿兵安民”的旗号去争取民心。

    官匪殊难分清,受苦的始终是汉人百姓。

    百姓愤而反之亦为寇,如此恶性循环之下,大明朝又焉能不亡。

    “难道就没有解决之道?大明的国祚莫非要亡于反贼叛军之手不成?”

    余佑汉搔搔头,脸色有些难看。

    大明立国两百余年,之前历代君主都甚为关心民间疾苦。

    若不是接踵而至的天灾导致民众流离失所,引起国家动乱。百姓还是心向大明,余佑汉也不例外。

    “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这汉人的江山无论到了哪路反贼手中,终归是炎黄子孙,身上流淌的是汉血,民心民意还是要的,断不至于乱开杀戒,毁我汉人文化衣冠。

    怕就怕关外的满清鞑子夺了汉人的花花江山,那可就是一场汉人最大的浩劫啊!

    老祖宗曾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你看五胡、元朝不正是如此?”

    秦浩明的眼中涌起难以言喻的伤感和悲凉,真实历史不正是如此吗?

    “当不至于如此吧!”

    看见秦浩明悲伤的眼神,余佑汉原本觉得不可能之事,顿时也显得有些信心不足。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鞑子血。外族入侵,打出去便是,矫情了。”

    秦浩明眼神越来越凌厉,今天给余佑汉挑起心情,很是感叹一番。

    然而这有卵用,悲伤痛苦解决不了问题,徒自堕了气势。

    “秀才言之有理!说一千道一万,打铁尚需自身硬。莫理会这些野蛮人,发展好自己才是关键。”

    余佑汉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你说的肥皂真的有那么值钱吗?”

    秦浩明的家底他是清楚的,依仗的无非就是这些叫肥皂的东西。

    他的雄心壮志刚刚被秦浩明鼓动起来,可不想出师未捷身先死。

    “就你啰嗦!”

    秦浩明笑骂一句,眼里尽是戏谑对他说道:“你回去整理一下,寻个由头,跟我到应天府卖肥皂,这些可是你的军饷俸禄。”

    “中!我回去立马安排人手事务,等候吩咐。”

    余佑汉非常干脆应承下来,转身离去。

    心中有了希望奔头,军人本色尽显,干净利落至极。

    崇祯十一年冬,秦浩明带领众人离开临浦,踏往他乡发财致富。

    仙霞关位于今浙江省江山市保安乡南仙霞岭上,地处福建、浙江、江西三省交界,处闽浙往来要冲。

    仙霞关素称“两浙之锁钥,入闽之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与剑门关、函谷关、雁门关并称中国四大关口。

    “大家先休息一下,检查货物是否有绑结实,切莫路上散架?”

    秦浩明威风凛凛骑在一匹年老的瘦马上,踏着千年古道,缓缓前行。

    众人齐声应诺,驱赶牲口停顿下来。

    七拼八凑二十几人的队伍,有流民、秦家族人、卫所老兵等,拉着秦浩明的全部身家,五万块肥皂前往南直隶应天府售卖。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没有钱财粮赋来源,秦浩明的所有打算不过是空中楼阁,缥缈而虚幻。

    而临浦地方小,市场有限。

    水浅王八多,人际关系又不容易处理,故此前往应天府是最好的选择。

    明代中叶以后,应天府人口达120万,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首都。

    鸡笼山麓的国子监学生多达近万人,还有日本、朝鲜、安南、琉球等国的留学生在此学习。

    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游历中国后,在《利玛窦评传》中写到:“目睹金陵这座大城,未免眼花缭乱……明代的应天府极其雄伟壮观,堪与十九世纪的欧洲任何最大的首都相比拟。本朝开国皇帝洪武把它造成奇迹,东方所能见到的一切都无法望其项背。”

    终明一朝,金陵一直是南方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这一切对秦浩明来说,便是人傻钱多速去。

    “城垣高达二丈八尺,城垛三千八百垛,女墙高八尺,城楼八座。其中城墙比内墙高出近一尺。”

    余佑汉迅速侦查了仙霞关附近的地形和城墙状况,口若悬河。

    这时就体现出他的军事专业素养,张云只能在一旁羡慕的看着。

    “巡司所距离城门约两公里,10分钟内兵员便可抵达城楼,兵员估计有两千人上下。”

    董长青之前有越过仙霞岭,故此对大明守备和附近地理相当熟悉。

    仙霞岭北起浙江江山,南至福建临浦100余公里。

    曲折狭窄,两侧山高谷深,接岫连峰,其间有窑岭、仙霞岭、茶岭、小竿岭、枫岭、五显岭等险隘,合称仙霞六岭。

    六岭中以仙霞岭最为险峻。仙霞关为其重要关隘。有四道关门,东北和西南各两关,皆以条石砌成,高3。4米,宽2。7米,均建在两山夹峙的危岩陡壁之隘口中。

    关岭海拔高591米。总长5公里。五公里麻石垒砌的古道,一路蜿蜒前行。

    秦浩明综合他们的报告和自己看到的东西,迅速在纸上速记着。

    这可是珍贵的第一手地理地图资料,今后的行军打仗可少不了它。

    指望明朝府县的地图,秦浩明总觉得有点不靠谱。

    许多关隘,密道都没有标注,特别是线路偏差严重。紧急时刻,必然延误军情。

    “你们都看一下,有没有要补充。今后行军地图都按这个标准刻画,具体的技巧晚上入住的时候教大家。”

    秦浩明现在就开始为将来做准备,教他们绘画军事地图的技巧。(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三十一节 行军路上

    (全本小说网,。)

    第一卷风起于飘萍之末

    “绘制军事地图有六个原则:一曰分率,用于测定地区的大小。二曰准望,用于确定各地的方位。三曰道里,用于确定道路的路程。四曰高下……

    六者必须综合运用,互相参考,否则便不能正确绘制出真实的地貌地图。今后诸位有不懂的,可以随时向我请教。”

    秦浩明用现在和后世的理论相结合,填鸭子般硬塞给众人独特的绘制地图技巧。

    他不要求大家立马学会,那不现实。只要十人有一人学会,其他人有一个常识性的概念,他便觉得没有白费功夫。

    “秀才公真是学识渊博,文成武就均是出类拔萃,长青佩服。”

    纵使平日里自视甚高,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董长青终于觉得自己和秦秀才有断不小的差距。

    即使是他最为自负的拳脚,也逐渐有不如的趋势。

    “是嘞,秦族长真是厉害,上马能领军,下马能安民。是我们秦氏族人的福分。”

    秦浩是秦家五叔公的小儿子,少时读了几年私塾,可惜没有什么长进,遂断了学业在家务农。

    此次秦浩明到应天府,五叔公求上门,想让秦浩跟随他出去锻炼。

    这倒是提醒秦浩明,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年轻人确实需要出去长长见识。

    便索性从秦家族人中挑选八个聪明伶俐之人,带在身边时时教诲提携。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尔等平日多加学习,自然知晓,不必太过大惊小怪。”

    秦浩明淡然对几人说道。

    “诺!”

    余佑汉和董长青悄然对视一眼,这逼现在装得让他们牙疼不已。

    真当秀才无所不会无所不能吗?什么东西都往书上扯,纯粹是欺骗无知农人。

    他们从小熟读兵书,自然知晓今日秦秀才所说的东西,跟书籍记载基本毫无关联。

    许多新名词闻所未闻,明显是新的学术学说。

    奈何人家敝帚自珍,非说是从其它古籍偶然阅读所知,让人无可奈何。

    秦浩明自然不知两人心中对他的腹诽,还犹自对余佑汉说道:“佑汉以为如何?”

    “你慢慢教导他们,路引和商函给我,我和长青去关所交接清楚,不然这么多人怕是有麻烦?”

    看不惯这货的装模作样,接过秦浩明递过来由临浦县城开具的路引和商函,余佑汉扯着董长青,沿着仙霞关隘走去。

    “老余,秦秀才也是从小练武吗?怎么感觉他除了力道差了一点之外,一些小巧搏斗技巧令人防不胜防,没有十几年功夫可做不到这些啊?”

    董长青早有疑惑憋在心里,今天单独和余佑汉相处,借此机会相询。

    “秀才从小聪慧,学什么都快。许多事情不可以常人看之!”

    余佑汉回答得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并没有据实相告。

    作为秦浩明的至交好友,他觉得有些事情有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