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铁血铸新明 >

第130章

铁血铸新明-第130章

小说: 铁血铸新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大人,究竟是何事连你都解决不了,还是说想让本督欣赏这初夏的景色?”

    总督、巡抚联袂外出,排场自然小不了,二人身后浩浩荡荡几十个亲卫衙役跟随。

    宋贤虽然是文官,可久在边关,倒无京畿文官那般娇气,也是骑着战马和秦浩明并排而行。

    “秦督说笑了,如此大规模的阵仗,若只是为了踏青游玩,传扬出去有碍官声。

    再说,有谁在如此热的天气,尚且有此闲情逸致?”

    宋贤身穿绯色官袍,身后湿漉漉一片,却犹自笑呵呵抚着长须,保持着风度。

    秦督和卢督风格既有不同又有相同,一个稳重,一个谐趣,可难得的都是用于任事。

    说起来,也是他这个巡抚的运气。多了几分和气,少了几分争斗。

    “却是为何?”

    路旁的林阴树郁郁葱葱,蝉儿齐声歌唱,它们好像在夸耀属于自己的季节。

    可秦浩明热得想把官袍解开,如此才好。

    跟这些文官打交道委实累得慌,一个个云里雾里,事情不能爽快的说出来,大明官场的臭毛病,真让人受不了。

    “秦督休怪本抚故作玄虚,概因此事宣府衙门根本无力解决。但又干系到整个边关粮食问题,故而恳请秦督实地考察一番。

    今年自从三月初下了几场雨,可如今快一个月的时间里,滴雨未至。若按往年光景,怕又是一个干旱之年。”

    宋贤一脸正色的说道。

    听宋贤一说,秦浩明这才发现,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河里的水烫手,地里的土冒烟。

    一阵南风刮来,从地上卷起一股热浪,火烧火燎地使人感到窒息。

    杂草抵不住太阳的爆晒,叶子都卷成了细条。

    村边的小溪,溪水一下低了几寸,那些露在水面的石头,陡地变大。

    结合大明遭遇小冰河时期的田地特点,他可以肯定今年又是灾年。

    “宋大人有何对策?”

    秦浩明不打算继续看下去,驱马走到树荫底下,直接开口问道。

    对方费劲心思把自己带出来,若说没有什么计划,那是不可能的,毕竟自己是上官。

    “前年秋冬,宣府镇衙门疏浚了百户渠的一小段,不过很显然,现在河低渠高,需要引水。

    以往一般是使用龙骨水车引水,但一是需要每日使用专门人力,二是引来的水太少,不够灌溉。

    因此本抚想,是否可以使用兰州大水车,这水车不需要人力畜力,用水流带动便可。

    而且引水量极大,一架水车一个月可引水灌田达七百余亩。

    当然,有利有弊,这种水车好是好,就是造价太高。”

    宋贤下马,把马缰交给侍从,扭头看见秦浩明很没形象的坐在树下石头上,犹豫片刻,捡了一个干净的石头坐下来,轻轻地说道。

    此事原本不应找秦督,奈何宣府衙门钱财不足,故而只有厚着脸皮试一试。

    秦浩明似笑非笑吔视宋贤一眼,绕了一大圈,敢情是有求于他。不过,此事好像必须去做啊!

    “估计要耗费钱粮几何?”

    兰州大水车他知道,是大明嘉靖年间发展出来,水车小者直径十七八米,大者二十多米,有单辆车、双辆车和多辆车等类型,一辆水车可灌溉农田七八百亩。

    兰州水车是一种利用水流自然的冲击力的水利设施,辐条尽头装有刮板,刮板间安装有等距斜挂的长方形水斗。

    水车立于河流两岸,旺水季利用自然水流助推转动。枯水季则以围堰分流聚水,通过堰间小渠,河水自流助推。

    当水流自然冲动车轮叶板时,推动水车转动,水斗便舀满河水,将水提升二十米左右,等转至顶空后再倾入木槽,源源不断,流入园地,以利灌溉。

    到明末以后,大水车在黄河流域的皋兰、白银、银川及陕西得到了广泛使用。

    “宣府有官田七十五万亩,其中有水源的约四十万亩,其它的或许要靠打灌井来解决。

    大水车体型庞大,用料甚多,估计连材料工费计算在内,造一轮水车怕要近六十两纹银。

    而用于灌井的水车,一架费银五两左右。一口灌井五两,需要一千五百口。

    如此,四处寻找河流水源,预计需水车五百,耗银三万两。

    打灌井和制造灌井的水车,耗银一万五千两,加上人工费用,预计需耗银八万两。”

    宋贤明显有准备,张开就来,把所有费用计算得一清二楚。

    八万银两并不多,可考虑到仅是宣府一地,秦浩明负责的可还有大同、河北、山东等地,总不能厚此薄彼。

    更何况宋贤计算的只是官田,其他私人的田地并没有包括进去。

    当想到还是富商田地居多,他的心里稍稍安定一些。

    “宣府衙门可以出多少,本督职责所在,不可能只考虑宣府镇,请宋大人谅解!”

    沉吟片刻,秦浩明开门见山直接问道。

    总督和巡抚的关系有点类似后世地方政府和省政府的关系,前者管理范围更广,后者只要考虑自己的辖区即可。

    宣府镇做好了,政绩有他的一份,但不是全部。

    故而,在钱财上,就需要摊派了。

    当然,他问这话还有其他意思。(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二十六节 心思难测

    (全本小说网,。)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三千多人的伤残将士家属,拖家带口合起来有近两万余人。

    可目前水泥厂才解决几百人,更多的还在苦苦煎熬,等待他的安排。

    造兰州大水车、打灌井和用于灌井的水车,需要专业人士,但如此多的数量,更需要众多打下手的人。

    所以,他打算用此次机会,尽量安排军属。虽说替朝廷做事工钱不可能很高,但至少吃食有保证。

    乱世当中,对于穷人而言,有口吃的委实不容易啊!

    “建奴寇边,为了筹措大军的粮饷,宣府衙门早已入不敷出。

    连最后的万余银两,也给高公公用于发放将士们的粮饷。现在,委实一两都拿不出来。”

    宋贤苦着脸大声哭穷,竟是打算分毫不出。

    眼前的总督大人搞钱厉害,马市、定亲都可以用来或明抢,或巧取,听说还建了一个水泥厂,也是吸金的东西,为何还要跟他一个叫花子巡抚计较?

    “宋大人,没有这样的吧?事情是巡抚衙门提出来,买单的却是总督衙门,那到时功劳政绩算谁的?

    更何况,宣府是你的大本营,打秋风您老可是轻车熟路,总不能一直让本督干脏活累活啊?

    连高太监贪腐你都给了万余银两,难道干正事竟然分文不出,传扬出去恐怕不好听吧?

    公平些,一人一半如何?”

    秦浩明跳将起来,丝毫没有几省总督的风范,竟然赤裸裸的开始或威胁,或讨价还价。

    “轻声,轻声。”

    宋巡抚为官多年,哪里见过如此不按常理出牌的总督?功劳政绩、打秋风、脏活累活就这样光明正大提出来,也不知道婉转。

    “没事。”

    秦浩明笑笑,接着朝正在偷笑的宋贤幕僚和洪迪新喝道:“你们都走远点。”

    “秦督,两万吧,委实拿不出来。”

    “三万,人员由总督衙门安排。”

    “也好,拜托。”

    胳膊拧不过大腿,最终,宋巡抚无奈答应。

    大明不缺造兰州大水车的工匠,只两天功夫,宋巡抚便招募到百余人。

    分配好军属,按每家每户出一人的原则,这帮工匠便开始热火朝天地干起来,设计图纸,准备材料。

    制做水车转轴的木料,需要一种粗长耐磨的硬木,好在宣府镇不缺,便由总督府提供。

    同时交代工匠不许藏私,若是军属中有人愿意学习制造兰州大水车,必须认真教授。

    否则,军法从事。

    北地边关,讲的就是军法,特别是秦浩明威名,现在已经如日中天,鲜有人胆敢公然违抗。

    同时,为了应对将来的灾荒,他四处搜罗二万余斤红薯种子,强制卫所将士栽种。

    红薯作为一种高产作物,于万历二十一年长乐海商陈振龙从菲律宾引进,在很贫瘠的土地上都能种植,并且耐干旱。

    经大明官府推广,如今这种作物在大明遍地都是。

    不过非常可惜的是,由于土地兼并严重,红薯作为一种杂粮大户人家不屑种,贫民百姓又没有田地种,致使这样可以度过饥荒的高产作物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秦浩明知道崇祯年间北方人口锐减,主要是恰逢小冰河天气高峰期,所以灾情要比历朝历代严重得多。

    与往年相比,崇祯年间北方旱情延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大,与旱灾同时发生的还有波及北方及长江流域的大蝗灾。

    纵观整个崇祯年间,粮食短缺一直是最大的问题,所以粮食对秦浩明来讲,相当重视。

    夜色如水,倾泻在总督府的每一个角落,窥视着这里的一切。

    “找死,这些奸商。”

    突然,总督府中传来一声咆哮,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亲卫首领浩子悄悄的探探头,有点奇怪究竟什么事情能惹得秦督大动干戈?

    跟随他有些时日了,从来都是笑眯眯的模样,很少雷霆大怒。

    可惜紧闭的朱红色大门阻断了他的视线,让他的好奇心无法满足。

    书房内,幕僚洪迪新默默地捡起被秦浩明仍在地上的银票,一声不发。

    在他看来,秦督生气委实有点莫名其妙。

    秦督订婚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过去月旬。

    该来的,不该来的,基本已经悉数到位。

    从接手阎应元的工作以来,他已经收到七十多万银两。至今,他的心脏还比平日的跳动快了许多。

    昨日,晋商商会集体凑了一笔十万两的银票,由新任会长黄永发亲自从大同送过来,并附上人员名单。

    林林总总百余人,少的几百,多达五千,拢共有十几家五千的。

    如此大礼,原本以为对钱财甚为在意的秦督一定会大喜过望,亲自接见黄永发也是有可能的。

    哪知刚刚汇报完毕,秦督竟然大发雷霆,瞧这意思,居然是嫌少了。大人物的心思,委实难以摸透。

    “他们都是千万之资的人啊!”

    秦浩明拿着人员名单,用红笔在几个名字下面划了一道红线,咬着牙关,气急败坏的走来走去。

    洪迪新偷偷瞄一眼,靳良玉、王大宇、田生兰、翟堂、黄永发,加上已经烟消云灭范家等三家,难道这就是秦督口中的八大晋商?

    只是他有点搞不懂秦督思维,难道人家有千万之资,就一定要送最大的礼吗?

    与戚家订婚,您可是连戚家小姐都没见过啊!

    “明日你亲自走一趟,把银票退回给黄永发,就说本督无功不受禄,当不得如此厚礼,语气斟酌一下。

    另外,帮本督准备一份礼物,明日本督要到戚府享受烛光晚餐。

    对了,给女孩子的礼物帮本督多花点心思,要贵重。

    夜色不早了,你也早点休息。”

    才片刻时间,秦浩明便恢复常态,笑意盈盈的对洪迪新说道。

    “诺!”

    洪迪新恭谨的行了一礼,缓缓的退出书房。

    只是心里为黄永发等晋商默哀,秦督可是连手下千户的百两纹银都来者不拒,十万纹银无功不受禄,这不扯吗?

    摆明是嫌少啊,也不知明天黄永发会有什么反应,得罪几省总督,想必没有几个商人能淡然处之?(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二十七节 伤残纪要

    (全本小说网,。)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卯时三刻,天刚破晓,正是太阳冉冉初升的阶段。

    宣府边关,随着三通大鼓响起,又迎来新的一日。

    新任总督年纪虽轻,平日里和颜悦色,但治军却和卢督一样,颇为严格,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王朴的感受就比其他任何人来得更为深刻。

    过往卢督严则严矣,那是对天雄军本部,其他旁支倒颇为宽容。

    只要点卯后,他们这些高级将领该干嘛干嘛,基本不会过问。

    可秦浩明倒好,点卯的时候,问清各级将领当天的工作安排,由书办记录在案不说,还经常跑到营地抽查。

    他就有过两次这样的经历,被秦浩明逮着现行,责令反思,并言事不过三。

    他妈的,八千银票和十根金条喂狗了,一点情面都不讲,连想私下跟他面谈的机会都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