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城故事-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彦也不得寸进尺,他只在周末两天去,也不会紧靠大门摆摊子,他在几十米开外的绿化带那附近卖,有几棵树,能挡人也能挡阳光,早起遛弯锻炼的住户肯定得路过。
周六上午他正准备收摊时,看见大门口走出两个熟悉的身影,拐过弯时,那俩熟脸也瞧见了林彦。
“我觉得,溪城真的太小了,不愧是三线小城。咱们真是,不用抬头,低头就能见呐。”
冯博文笑着跟他打招呼。
在林彦的眼中,这人跟宋睿都是耍嘴皮子功夫的行家,性格时常互相颠倒,偶尔正经,但大多数时间里,脑子都跟毛病一样。他忙着自己手里的事情,“哦”一声作为应答。
“能先走么,别等你那什么爷爷的了,本来就打算去找你玩的。”宋睿踹了一脚冯博文,示意他帮忙,冯博文无奈地撸袖子,拨开林彦,搬起放早点的大竹簸箕。宋睿也难得勤快一回,做事的热情很足。
林彦把装零钱的盒子放进背包里掂了掂,折叠桌跟其他的乱七八糟都被宋睿和冯博文扛着了,他身上没什么重东西,于是加速跑了两步跟上去,拽住宋睿的衣角。
“小桌子,一起抬,比较省力气。”他说。林彦看得出来,宋睿是个懒骨头,在家肯定不干活。
宋睿转过头,给了他一个相当耀眼的笑容:“不用,哥能扛,别太崇拜哥。”
“谁崇拜你了,软脚虾。”林彦哼了一声,再次加速,越过两人,晃动着小细腿蹿到最前头。
“呸,你才软脚虾呢,熊孩子……”宋睿独自落在最后面,嘟嘟囔囔地发牢骚。冯博文闻言,叹了口气。他放慢脚步,强行把自己变成了垫底的那一个。
三人走了挺长一段路,几乎快到临水街的时候,总算碰上了骑车出来的老李。还回工具,交了零钱盒,林彦今天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宋睿也是个自来熟,跟老李扯了半天废话才作别。结果好巧不巧,在家门口又碰上几天不见的蔡恒远。众人纷纷感慨世界小如芝麻,随后一起推门走进了小院。
这个时间,贺正西已经吃完早饭,刷过碗,在堂屋前的小木桌上开始了每天例行的自学。林彦提醒几人进门的时候尽量放低声音,不能打扰他弟学习,可宋睿那人,白长了一张斯文好看的脸,性格方面是个完完全全的棒槌。他装模作样地走进院子,又趁林彦不注意,蹑手蹑脚来到贺正西面前,往小孩背后用力一拍,“哟!学习呐!”。
贺正西被他拍得手上一抖,辛辛苦苦削好的铅笔落到地上,“啪嗒”一声,摔出一个豁口,笔尖也断了。他忿忿地瞪着宋睿,不发一语。
“不小心不小心,明天我还给你一整盒铅笔,比你这个好的,成不。”宋睿匆忙合起掌来道歉。
贺正西扭头气哼:“我不要你的东西!”
宋睿对林彦道:“哟,你这小弟还挺有骨气。”
林彦朝他笑了笑,拾起地上的笔,找出卷笔刀,边削边对贺正西说:“不就个豁口,值当把你气成这样?”他把重新削好的铅笔搁进笔盒里,敲敲贺正西的脑袋,“情绪差成这样,现在也别学了,玩半个钟头再说。”
贺正西捉过林彦的手,掌心朝下搁在自己脑袋上,蹭蹭,心满意足地抱着书跑走了。
剩下几人在旁看得目瞪口呆。林彦恐怕不是在养弟弟,这是在养狗子。
余下的时间,宋睿同冯博文参观景点一样走遍了旧祠堂的边边角角。他们没想到在市中心居然有这么一条街,这条街上居然还有这么个祠堂,更没想到居然有人会住在祠堂里,甚至就这个不大的小院子,居然还有块长势喜人的菜地?!
“太牛掰了,林彦,你才是最具实用价值与情怀主义的建筑设计师,外面那些大师,都得向你学习才行。”宋睿掏出随身带着的卡片机边拍边说,“这院子虽然旧,可是比大露台要敞亮,我太喜欢了。”
“那下个周末接着来。”冯博文接他的话。
“不要大露台可以免费送给我。”林彦伸出手去,“你们别得寸进尺,来这里玩没关系,我家可没有钱招呼你们,想来,必须自带吃喝。”
宋睿搂上林彦的肩膀:“小小年纪,怎么一毛不拔成这样呢,我跟你说林小彦同学,你不能这样,所谓有舍有得,有句俗话叫啥来着,三分钱买烧饼看厚薄。”
林彦呵呵一笑,把宋睿的胳膊挂到围观群众冯博文的背上,不紧不慢道:“对了,我也有句俗话,叫‘树不要皮必死无疑,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冯博文在旁没绷住,噗嗤一声,笑得满脸菊花。蔡恒远也跟着笑了几声,只是情绪不太高,林彦看他对这话题兴趣缺缺的样子,便招呼贺正西带大家进堂屋,他打开冰箱门认真思考许久,还是决定把西瓜端出去,菠萝留给贺正西。
旧祠堂的建筑式样古老,宋睿一屁股坐下,就不愿起了。他喜欢画画,对建筑设计尤其着迷。溪城这两年城市开发速度太快,老建筑越来越少,林彦这个家虽然破了些,但蛮有意思,他很喜欢。宋睿拉着林彦聊天,旁边蔡恒远有意无意地开始跟冯博文找话说。
林彦不习惯他这样,冯博文看样子也挺纠结。
冯博文的妈妈是教育局一把手,这是林彦最近才知道的事情。他不懂其中的利害关系,不过能猜得到,大概蔡恒远是有求于冯博文。蔡恒远的父母都是高级教师,不比一个局长要好得多?林彦想不通,在他心里,教师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职业了。只是,蔡恒远或许也有他自己的打算,林彦不会为此开口。
他们聊了大约一刻钟的天,贺正西跑来问林彦中午要吃什么,林彦也拿不准这个问题了。这几个人都比自己能吃,可家里没有足够的储备粮,新一茬小青菜还在长呢,林彦舍不得下锅,豆角也不到收获的季节。林彦郁闷不已,他入思考状态,习惯性地嘟嘴皱眉,贺正西看久了,忍不住嘿嘿笑了一声,林彦瞥了他一眼。
“天天就知道傻笑,去,把那几个货给我弄过来,去超市买,吃啥买啥,一毛钱不花的人,不允许上桌。”
贺正西得了命令小跑着去传话。
说是去超市,其实也没多远,还是经常去的那一家。进了门,林彦没瞧见林菲,大概是还没轮到她的班,林彦有点儿失望地去推购物车。
宋睿虽然嚷嚷着要吃,可到底吃什么,怎么做,他没概念。冯博文比他略懂一些,也略不到哪里去。至于蔡恒远,他是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书呆子。一路研究下来,买菜的重任仍旧落在林彦同贺正西的身上。
宋睿大手一挥,说要给林彦报销,林彦开心地抓起他的手亲了一口,把贺正西跟冯博文直接看懵了。
“哥,你怎么能随便亲别人呢……”贺正西低头小声说。
“我表示一下感谢咯,你有意见?”林彦推起购物车往前走。
“也不是啦……”贺正西捏捏衣角,跟上林彦的步子,“那你都没亲过我。”
林彦停下脚步,盯着贺正西瞧了一阵子,直到贺正西满脸绯红,才说话:“你先搞好个人卫生,每次洗脸都胡乱抹一把算完事儿,洗澡也就那么随便一冲,我下不去口。”
贺正西听完愣愣地站了几秒,想学鸵鸟在地上挖个坑,把自己的脑袋埋进去。
林彦买菜的速度很快,他对复杂的菜式也不熟悉,见都没见过,跟宋睿他们商量过后,他只打算简单地弄个什锦焖锅。牛五花、羊肉卷、白虾、葱段、豆腐、海带扣、香菇一股脑乱炖就成,快速、方便、不费脑筋。临走又挑了几个小瓷碗带回去,林彦自己付的钱。旧祠堂厨房里的餐具,不够他们五个人用的,这碗洗净以后还能留着。
中午,天上的云层开始变厚,太阳光被挡得严严实实,宋睿建议把午饭搬到小院里。林彦也觉得在堂屋吃太热,他不舍得自家的老古董电风扇给五个人工作。风扇不累,他看着累。
林彦要做的焖锅,步骤很简单,按照顺序,从底层开始,先搁肥的,再放瘦的,最上面一层是豆腐和虾,十三香之类的调料全都不需要,炝锅之后,放满水再加一点点盐就足够了,几乎算是个简略版的火锅。也许还有更讲究的办法,但10岁的林彦没有兴趣认真研究这种东西。不过,他很重视蘸料,小葱末、香菜末、淡盐酱油、醋、白糖、麻汁,都是必不可少的。说到麻汁,林彦要感谢贺正西的喜好,过去他没有尝试过,如今在他的心里,已经变成了割舍不下的一味。
在少训基地时,林彦曾经给那边的食堂师傅帮过忙。自那次开始,宋睿总说要让林彦再招待自己一回,今天总算享受到了,便要使尽浑身解数夸他。林彦平时虽然已经习惯了贺正西虚虚实实的马屁,但被宋睿夸,他还是很得意,甚至有些飘飘然。
终究还是个小孩子,被年长的哥哥夸赞,的确值得开心。
三个人在旧祠堂一直玩到傍晚时分才各自回家,送走他们,林彦总算可以坐下来喘口气,贺正西早已经钻到房间去继续他的识字工作。完不成任务,会被林彦教训。
6点钟左右,厚厚的云层总算挤出些雨滴,屋檐下的茉莉枝叶上盈盈亮亮,穿堂风掠过林彦的头发,闷热躁郁一扫而空,旧祠堂终于回归了安静。
第9章 第九章
8月底,许嘉临依然没有任何消息。越是这样等下去,林彦心里越没有底。往年这个时候,许嘉临就该回来了,但今年,家里的电话甚至都没有响起过一次。
贺正西对许嘉临感情不深,他每天依然是无忧无虑的状态,心无旁骛地翻字典学习,或者跟在林彦身后四处找乐趣。
结束了短短两个月的早点打工生活,林彦一共拿到了两千五百块,除去给贺正西买衣服的支出再加两个月里的日常花销,他手里还剩下大半。林彦特别想让许嘉临知道,自己也能赚钱了。
这样的一份小心思,在无限期的等待里,也没有消失。
距离开学还有两天时,陆明又来了一趟旧祠堂,带着两个新书包,还有一份档案袋,里面有贺正西的户籍证明资料跟实验二小的入学报到指南之类的东西。林彦借此知道,陆明跟许嘉临一直是有联系的。
“陆叔叔。”林彦抱着新书包,仰起脸,“您知道许老头在哪里么?”
陆明蹲下,把林彦抱起来。
小孩子都应该是软糯的,可林彦总是不长肉,像根柴火棍。他用这副瘦小的身躯,打理着旧祠堂的小院,照顾着7岁的小弟,永远是上满发条的模样。陆明叹了口气,抹开林彦的刘海,抵上他的额头,说:“9月老许就回来了,这段时间,专心学习,别的事情不用瞎琢磨。”
林彦点点头:“知道了。”
他年纪小,面对大人,林彦不懂得如何掩饰自己的情绪,陆明在他的脸上,看见了失落。
开学那天,林彦一路紧攥着贺正西的手,亲自把他送去了班里。
贺正西没有经历过集体生活,林彦对此充满担心,课间有事没事就来一年级这边打逛。他倒也不打算同贺正西多说话,只想私底下瞧瞧自家老弟有没有受欺负,或者有没有欺负别人。
贺正西是个起床困难户,他没办法保证早起。林彦买了一台闹钟放在床头,效果甚微。实在没有办法,林彦便每天提早起床半个小时,再用尽各种手段把贺正西从被窝里拖出来,一路连吼带呛弄到学校。时间一久,学校的老校工也认识了林彦家里这位难办的弟弟。
等到贺正西总算习惯了一年级的生物钟,能够自行起床了,溪城也迈进了真正的初秋。
许嘉临回来当天,恰好是国庆黄金周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那天放学后,林彦照例紧抓着贺正西的手,在校门口的家长大军里往外挤。他已经有段日子没跟蔡恒远一起回家了,蔡恒远最近半个多月里行踪不定,就连陈珊,也意外地请了两次假,他猜测也许蔡恒远家里出了事情,可问了几次,蔡恒远坚持不开口,林彦只好自觉地闭嘴。
两个孩子挤出人群,在路边上边走边玩,贺正西手里还拿了一盒酸奶,是林彦买的。
“哥,你也喝。”贺正西把吸管插进去,先递给林彦。
林彦抹掉额头的汗,推走贺正西的手:“我才不喝这玩意,你赶紧解决完,咱们得去超市采购储备粮。”他还计划假期里带贺正西去商场逛逛,这个时节买冬装性价比最高。
贺正西背着鼓鼓囊囊的书包,边喝奶边点头。他的头发现在已经长了一些,摸起来有层毛茸茸的手感,远远看去,像个可爱的绒球。每次碰到猫嫌狗不理的无聊时刻,林彦都喜欢揉搓贺正西的脑袋,贺小弟对待同学脾气一般,不冷不热,对林彦,时刻都是如春天般温暖的。他最喜欢坐小板凳上,任林彦搓弄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