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宝现世记-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春娥听了即回到:“娘!你说的这些难道就是女儿的命该如此吗?”
夫人转而又说:“我的好闺女;你莫要太悲伤,我听说这荆州城里有条杨柳巷、那巷子里有个柳半仙算卦很灵验,不如明日我陪你去求他看看?一准会有好消息呢。”
春娥听了母亲多方劝慰、都不为所动!只有听到这枊半仙的占卜灵验、能先知先觉晓得人的未来……她即打起了精神,便停止了哭声说:“娘!你所言是真?”
老夫人忙说:“难道你还信不过娘、娘说的无假,明日你去见了你自然就信服了。”当晚,老夫人将女儿的心思和自己的想法说与了老爷,老爷听了;对女儿的所思所想也深表同情与理解,对夫人的意见也只好认同。
次日,老夫人与女儿一同坐轿去到杨柳巷。柳半仙问了春娥小姐夫妻的生辰八字,按男女生辰推是一对老夫少妻、年龄悬殊,这半仙便很快想到此女非等闲身份,肯定是公安县蒋府小妾是来问卦求子的。于是佯装排卦、占卜之后突然惊讶道:呀!小姐有贵为玉叶之命、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并子孙满堂。
秦春娥娘俩听了不觉暗自欢喜!春娥也顿时感到这枊半仙真是灵验;他怎的就知晓我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按他这神算推测;看来子孙满堂并不是空穴来风、也一定有望了,心里觉得非常高兴。于是给了半仙重重的赏钱后、欣然打道回府去了。
在返回的路上老夫人对春娥讲:这半仙灵验吧?他就能算出我女儿贵为金枝玉叶、并有子孙满堂、这回你该相信了吧。小姐的心情比先前却也踏实了许多,为自己命中有份、能生养一事、仿佛见到了曙光。
再说老员外,自从小儿再荣降世、他的生活起居却悄然发生了变化。先前是住在大院主楼自己的卧室、与老夫人住在一起,只是每晚行走在三妾的小院间。随着儿子慢慢长大、越来越活泼可爱、也牵着了老爷的心;员外心里也觉得如愿已偿了。每有闲暇也就喜欢去往万氏小院、与小儿一起玩耍,从此便以大奶奶小院为家。至于卓氏、秦氏有何感受员外也就没去多想。然而,她俩年将三十风华正茂、□□中烧又怎奈寂寞!加上望子心切……
却说秦氏从娘家回到蒋府、每每想起柳半仙的算卦占卜、加之人们口口相传说这半仙是很灵验、便不禁暗喜,于是信心倍增。每晚都遣帖身丫环芸儿向老爷传情: 常以请老爷过来赏花、品尝亲手为老爷熬制的各色羹汤、还有娘家捎来的各式点心等为由,邀老爷来到自己小院留宿侍寝。此时的员外已年七十有五了,每遇房事只感到心力交瘁、状态萎靡。
员外生平本就不好女色,加之古稀之年又得娇儿,这近色之念一下便荡然无存。每与她们言谈时也常表露出内心愧疚与无奈的感叹!
再说卓氏,见二奶奶秦氏使出多番手段向老爷献媚邀宠,自己岂能等闲视之,也就献出百般殷情来讨得老爷欢心。这些刚到三十的少妇们虽锁深闺、却正春心勃发、时如潮涌。既是使出浑身解数赚来老爷、也是虚度春宵、败兴收局,如此而已不觉又是三年过去。
此时的员外已是七十八岁高龄,也迎来了他人生鼎盛辉煌的时期;蒋家一日皇恩受封三命官,老爷从此又身价倍增。
然而,这些殊荣似乎与秦卓二妾无什关联,相反蒋府越是飞黄腾达、小再荣每考夺魁,她俩便觉心灵愈加难受,愈发激起她们心中的钩沉……
想这小再荣年仅八岁、就被御封为六品官衔,年满十六免试录用、授进士学位,这是何等的荣耀!万氏为此也倍感荣幸、身价陡增,整日里也欣喜不已。这老鬼也格外地宠爱予她、诸多好事都被她一人占去,真是“母以子贵”呀!
卓秦二妾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细细想来心中愈发气恼,也痛恨自己的肚皮死不争气。然而又想到员外;眼看就到八十高龄了,我等哪还有什盼头呢!
从此;二人便闷闷不乐、郁郁寡欢了。两小院的琴瑟弹奏、歌舞嬉戏也渐销声匿迹。她们常想:老爷、夫人死后,还有谁来呵护她们?蒋家也就成了万氏的天下了。
这些有自尊、讲气节的富家才女们,时而又想到:与其孤独的老死终生、倒不如早死早脱生、以求来世能有个好命。
从此,她俩对日常的锦衣膳食也无心欣尝、饮用了。又见自己已是半老徐娘、加之整日里深锁闺房,蒋府也比从前更加戒备森严,小妾们没有老爷伴随或允许、出入也无自由了。
想到眼前及以后的一切,心中愈觉莫名生怨。她们怨天不公、怨地不平、怨人间无情、怨父母贪图富贵,将女儿一生幸福就此断送。
她俩的这些心思及表现,员外也都瞧在了眼里;只是爱莫能助、无以解脱她们心中的忧愁。老爷时儿也去她们小院走走,与她们勉强温存一番、却总是力不从心、落得个不欢而散。此时的老爷,已是八十有二的老人了、也难得仍对她们还惦念不忘,有这片关爱之心。
有时,员外获悉她们想见娘家亲人,便即吩咐下人;用自己的官轿、将想见的亲人接来府上,陪她们玩上几日。时儿也让她们回娘家去玩,只要她们开心、员外全都依从。
这一来二去的往返、娘家人也常问长理短;如姨妈、姨娘、表姐表嫂闻讯后赶来秦府、卓府,都向她们打听一些与员外的生活隐情……这些本就是她们不愿去想的事,故反激起她们心中的不快,觉得再也无颜面对这些亲人、也不想回到娘家去了,从此不再走出蒋府。
忽一日;秦氏对着镜子一照、却吓了一跳!发现自己两鬓早已斑白;两眼无神、面色无润、目光呆滞,从此便一病不起。
员外闻讯,忙前来探视。秦春娥在卧榻绫帏中;却总是面里侧卧、默默流泪。员外耐心详问病情、劝慰不要感伤、保重身体要紧。不管老爷怎样相劝,秦氏她只是蒙头抽泣、不愿面对也无从答理。
员外见此也心急如焚,忙差人请来名医诊治。 哪知秦氏拒进药膳、无论何人怎般劝说都无济于事,似此不到十日便香销命殒。
秦氏走了不到两月,卓氏又步后尘。也是一病不起、拒进药食,不到一周便撒手人寰。秦卓二妾因积怨成疾、双双不满四十便相继惨烈西归;乌呼哀哉!
想当年这两位年仅十八、貌美如花,才华出众的大家闺秀初嫁蒋府,虽说只是员外的小妾、也令世人瞩目、羡慕。
短短十八年过去,这两支含苞的花朵、还没有绽放,便暗然失色、衰落凋零、香销玉陨。这似呼就是红颜多薄命的必然归宿! 她们以冤郁、怨世、绝食的方法了结此生,令世人感叹、惋惜。她俩的悲壮之举,也给老员外带来了莫大的心灵哀痛、忧伤。
员外仅一妻三妾、竟有两妾生怨而亡。可见历代帝王宫中粉黛三千乃至万余、其怨女之多、常惨死宫中也就不足为怪了。所谓“内多怨女、外多况夫” 这就成了真实的写照!
☆、第二十回 小少殿试夺魁御封三品
皇封父子三命官,蒋家一日三喜临门!这是皇上恩典天高地厚。在这段时间里,员外都沉浸在喜悦之中。然而,想到卓秦二妾悲惨地离他而去、不禁又倍感凄凉心里內疚,她们正值人生大好年华、怎就忍心离开人世,员外细细想来……实属归咎于是自己的罪过,悔不该当初一时冲动就酿成了如此悲剧!好在还有老夫人与万氏常相劝慰,老爷才从悲痛中慢慢的走出。
一日,员外想到小儿的学业不知是何状况?便将再荣叫到跟前考问:“前天钦差大人转达圣上口谕!你可曾记得?”
再荣回答:“孩儿记得,圣上希望我用功念书,将来好报效国家。”
员外又道:“那好!我问你,你用功了吗?”
回禀爹爹:“我每晚都读书至夜深,清早醒来又背诵,先生每天布置的功课,到次日一早迎门测验我都能过关,也能写诗作赋。”
员外听了欣然赞赏:“这样甚好!”
次日,老爷找来先生问了再荣的功课情况,先生回禀也是一片赞扬:“小少爷天资聪明且勤奋好学。各门功课都大有长进!”
员外听了当然高兴,但总觉未见其实。便与先生说:“前不久我听说县学于近期要考试秀才,可否让他一试?”
先生爽然回答:“这当然可以。”于是派人打探日期?就在下月开科。
员外听了与先生讲:“那好!你们师生作好准备,如小儿考试能中得秀才,我当重赏先生。”
时间一晃不觉期至。员外嘱咐先生:“再荣参考不要说是我的儿子。”
周先生也回:“员外之意鄙人明白了。”
于是,先生领着小少爷进到考场,找到自己名号坐下。一会儿考卷发下,只见小少爷目不转睛、伏案疾书,只用了整个考试一半的时间便提前交卷。
监考教谕官看了他的答卷之后暗叹道:这孩子,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才华!便问:“你是谁家的公子呀?” 小再荣尚未回答……
此时,只见周先生一旁忙打招呼:“请容暂时不能相告,待日后向学部大人陪情。”
老学究忽抬头见是饱学之士周举人、也忙起身答礼!心里也就明白了:原来是你的学生、怪不得有如此才华,真是“名师出高徒”呀。
两周之后,员外差人到县衙前看榜:只见蒋再荣果中一榜头名秀才!员外此时才相信了小儿与先生相告属实。即命重赏先生黄金二百两,此时小少爷再荣刚满九岁。
再荣首次参考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却不知其母万金秋早就对再荣报有殷切期望。自小儿降生便暗自发誓!要将儿子教育成才。
小再荣刚丫丫学语就教他三字经、增广贤文、唐诗、宋词等。到三岁时,便请了启蒙先生系统授教。到六岁时又辞去启蒙先生,请了公安城里有名的启串先生授教至今,才有了今天这好成绩。
却说这位串学先生可了不得,他姓周名运、字光远、号照华。是个嘉庆秀才,道光举人。现龄五十三岁,就住公安县城,就在他考中举子时、因家中突中变故、家道从此中落故未能得到深造,空守这举子头衔等待候补。这官场上因无人为他举荐、自己又无银子上下打点,故难入仕途。
这周运可是个饱学之士,什么经史子集无有不通。多年来;只靠游学乡里及周边各县、讲史论经培育私塾人才来维系生计。
这次听说蒋员外为小少爷高薪聘教,先生毅然决定来到员外府上出任私塾教师。员外、万氏初与周运见面时、他俩便对先生肃然起敬:只见他高挑清秀身材、仪表庄重、语音宏亮、气质儒雅,员外与万氏见了心中大喜!忙吩咐下人对先生好好安顿。
这周先生安顿下来后、也即开始对小少爷授课,员外与万氏也常走来旁听,后却发现先生对小儿教授功课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小再荣对先生也敬畏交加。员外、万氏见了心中暗喜。这也是蒋家与周运有此结缘,也该蒋再荣这小子学业日上、平步青云!这是后话。
再说员外,此时又与周先生讲:“凭他秀才资质,能否入省府学堂念书?”
周先生回答:“秀才入省城学府这当然可以呀。”
于是,员外与万氏商量,将小儿送往省府学堂读书。万氏听后却颇有难舍之情。她怜惜儿子太小,此去省城有数百里之遥、叫娘怎忍放心呢!
便对员外讲:“再荣年龄太幼,从来就没有离开我的掌心,我又不能随他前往,谁去伺候他呢?”说完两眼泪汪。
员外听了万氏对小儿的牵挂之情,便劝慰说:“爱妾!我也与你有同感。为了小儿的学业深造只有忍痛舍爱呀!你说不能前往伺候这个不难。你在庄上挑一他喜欢的老妈,另派一贤淑的丫环,周先生也一同前去与他陪读。这不,他身边就有三人了,都是他熟悉的人,与他朝夕相处谅也无事。另外,还有他哥再发在省府当差,也要常去打些关照。”
万氏听了也觉得放心。只是小儿他本人想不想去?哪知与他一说,他却高兴得蹦了起来,嘴里嚷叫道:“好呀!我要去省城喽!去省城大学府念书去哟。”情不自禁、跳跃欢腾。
员外给再发写了家书,托先生交与再发。员外对他们讲:“你们此去就直到道台府上,道台大人他会替你们安排妥当的。
次日,员外与万氏送他们上路起程。老爷给他派了六名甲卫、护送跟随再荣一同前往学府。并吩咐卫头:“你等就留在少爷身边,每天守护少爷上学下课的接送安全,你们的俸禄我按月派人送达。”护卫们齐声遵命!“并请老爷放心、这是小人的职责不敢有丝毫懈怠。”
小少爷着了官服,坐上官轿与爹娘告别!他却没有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