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都来了-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别人对他的情感,他从小就很迟钝,迟钝到有时候真的怀疑他是装的。但安民真就是那样的,所以我一直觉得只有特别佛系的人才能在他身边,不断自我调适。或者特别勇敢的人,能冲破他的迟钝防护罩。他大学时候,那个人是后者……”
“聊什么呢?不是跟智远推销体检业务呢吧?”安民若无其事地回来了,脸上干干净净。
安旗夸张自大地回答:“对呀,立达那么大,这单要是成了我就升副总也说不定。”
场景任意切换,对手给什么都接得住,智远觉得姐弟俩演技太自然太流畅了,简直是实力派。安民是偶像实力派。
安民作出痛心的样子:“别专挑熟人下手好吗?来,快把蛋糕吃了!”
安旗没再喊胖,大口吃起来,看了下时间,说:“因为是你亲手做的我才吃哦,还有一趴在等我,就不管你俩了啊。”
听到这话的智远从蛋糕中抬头看看她,又看看安民。
“行吧,少喝点,早回家!”
“啰嗦!先走了,谢谢小智远陪我过生日,么么哒!”
安民飞快伸手挡住智远,生怕那个“么么哒”真飞过来落他脸上,嫌弃地让丢人的姐快走。
“吃不下就别吃了,走,咱们滑冰去!”
“我想吃,你做的?”
“奶油是我挤的。”
……
冰场的围观群众已经散了,场上只剩下4、5人,配着柔和的音乐,冰场散发着和晚饭前完全不同的气氛。
小时候只和邻居小伙伴们玩过轮滑的智远,对冰场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安民蹲在身前为他调整冰刀的鞋带,同时讲解注意事项:鞋带绑紧一点,脚腕用力,重心放低,摔倒的话不要用胳膊撑……绑好鞋带后,重点强调:“别紧张,有我呢。”
智远并不紧张,“我才没紧张”这种话他平时会脱口而出的话也没出现,只是对安民笑着说:“好。”
安民扶着他走进冰场,先挨着围栏站好。能稳稳站住之后,拉起智远的手慢慢往前挪步。“保持重心在两腿中间,对,不用刻意抬高右脚,跟着左脚自然向前,换脚,就这样!不错不错!”
他不仅运动天赋爆棚,指导别人也精准、到位。两人手拉手溜了一圈之后,智远已经掌握了要领。几个高手快速滑过他们身边时,调戏地吹了几声口哨。智远身体一晃,安民一下闪到他面前抓住另一只手:“别怕!”
站稳的智远非常不合时宜地享受起2厘米身高差,冰光闪耀,安民都有点晃眼了。
“吓傻了?没事,就算摔也不怕,滑不起速度不会摔疼的。来,现在自己滑试试!”他说着就松开了手,期待学生的表演。
智远:“……那你在我旁边滑。”
“走起!”
智远的体育细胞数量完胜安旗,眼看着从小步开始,渐渐每一步滑出的距离越来越大,半圈后已经像模像样。
跟在他身边倒滑的安民甚感欣慰:“真厉害!”
智远不知道他之前教安旗经历了怎样的困难,把真心赞美当作礼貌性客气:“没有。我再找找感觉,你也滑吧。”那几个吹口哨的高手把自己当菜鸟没关系,看扁安民可不行。
“好,我滑两圈,你就保持自己的节奏,不要慌。”
“嗯。”有什么可慌的。
安民一滑起来,智远就慌了。和那几个人相比,滑动的安民重心更低,摆臂、压道动作都像极了速滑运动员,而且速度超快,简直是在冰上飞。同样的冰刀,怎么穿在他脚上就跟磁悬浮似的?
滑过身边,带起一阵风。智远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只想快点提高,能和他并肩滑一圈。一会儿工夫,第二圈滑完。安民有心炫技,在智远面前表演了急刹,冰面带起一小串冰花。
“怎么样?”安民扶着智远的肩膀,“有进步吗?”
“超……”智远刚要夸夸夸,意识到问的是自己,话锋马上转弯,“超过你是不可能了。”
“哈哈,那当然了。不过超过我干嘛?自己滑得开心才重要,你开不开心?”
智远笑得两眼弯弯,重重点头:“开心!带我滑几圈吧!”
作者有话要说:
安民起步学的是速滑,冰场那种冰刀还是限制了他,不然真的飞起来!
第20章 开机
对于安民来说,这个夏天无比充实。
从在姜赫那里见到智远开始,到凌云影业成立,再到电影前期筹备,他大半的时间为工作奔忙,极少的闲暇时光基本都用在了职场新人邻居身上:带他滑遍市内各大冰场,为参加社区比赛的华远广场舞团当啦啦队,体验地点隐秘但条件一流的汗蒸馆,去安旗家蹭饭喝她自制的Sangria,打着Chris旗号去他们小区游泳池夜游……
最后这个经历不算愉快,因为游完准备溜的时候被Chris堵个正着,智远一直“没时间”的见面饭再也没借口推托了。
顾为君接到老板电话,10分钟就穿着塑料拖鞋下楼了。畅游出水的两位都是背心、短裤和人字拖,远看跟双胞胎似的。Chris一如既往地端正体面,衬衫长裤,但和另外三人坐一起显得格格不入。虽说“见面饭”的目的是让顾为君和智远熟悉、了解,可两位都不是健谈的人,坐在一起似乎都比平时话还少。最后安民主动总结:了解智远本人并不重要,小顾把姑奶奶的本子熟读吃透才是正事,今天就散了吧,太困了……
工作日的晚上,安民如果下班早,就会掐着时间散步到A塔楼下,在结束加班的智远出来时递上一根冰棍或一瓶温水,两人再慢慢散步回家。安民觉得自己跟接孩子放学的家长一模一样。路上总要问:“今天工作辛苦么?组长有没有为难你?”今天的回答明明和昨天一样,明天还是要问。
这晚的风格外清凉,月光温柔,树影摇曳,安民结束了例行对话,小声哼起了歌:
“Moon river; wider than a mile。
I’m crossing you in style someday。
Oh dream maker; you heart breaker;
Wherever you’re going; I’m going your way……”
“你不说唱歌跑调吗?”智远问。
“啊?没跑吗?”安民目光中闪动着“不可能”。
“没有,很好听,”智远张开双臂感受夏夜凉风扑在皮肤上,“英文发音也好听,接着唱啊。”
安民得意极了:“那当然,我可是四年英语不是白读的。不唱了,跟你说个事儿。”
“嗯?”智远非常客观地认为他唱得好听,不是常规意义的好听,是听到就觉得身心熨帖愉悦的那种好听。那么到底什么事能打断自己的试听享受呢?
安民停下脚步,风吹动他的白T恤:“电影正式立项了,定名《梧桐》,影帝李玉山演林总,和立达的赞助合同敲定,准备下周举行开机仪式,来看看呗?”
智远耳边仿佛还回荡着“Moon River”,觉得这个夜晚特别美。
开机仪式前一天,智远心里不踏实,发消息给安民:
我上班恐怕去不了【瑟瑟发抖】
安民:放心,为了给你创造便利,我们特意在合同里加上了一条“员工智远参与电影《梧桐》重要的制作、宣传、推广等相关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开机仪式、首映典礼、奖励旅游等。”
智远:……这也行?
安民:对那么大的立达来说,这就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怎么不行?安心等着,璐璐刚把邀请函发给凌云,应该过不了多久你们组长就要通知你了。
2小时后,二组组长甩了一张传真件到智远桌上。隔壁工位的何蔚蔚和徐易非感觉到了一丝杀气,对视一眼后,都避免对正面战场的注视。
当事人智远没有碰那张纸,冷静平淡地说:“组长。”
组长蓄势待发的气势说泄就泄了,还得强撑:“总部要求你明天参加这个活动,我建议你把心思多放在工作上,这种什么电影乱七八糟的事少参与!”
“好的,组长。”智远的回答无懈可击。
组长翻着白眼离开之后,徐易非、何蔚蔚都凑过来,问怎么回事,乱七八糟的到底是什么事。智远拿起那张传真件让他们自己看,两人仿佛刚识字似的反复研读了足足一分钟。
徐易非“啪”地拍在他后背:“行啊你!民哥连这种事都带着你!我有情绪了!”
何蔚蔚两手在胸前交叉,眼睛放光:“《梧桐》!是我们June参演的那部!智远,你明天去帮我多拍几张June的照片好吗?”
智远依次回应:“有情绪自己消化。对他没兴趣。”
何徐二人:“……”
开机仪式的举办地是位于B市城郊的一家度假村式酒店。姚璐带着凌云新入职的3名大学毕业生,提前一天入住,以便和会务公司对接相关工作。确认完场地、流程、背景布、座签等各种大小事务后,姚璐终于体验了市价288元/位的自助餐,并在游泳池、小型影院,迷你高尔夫球场、网球场等地自拍,发到了“凌云影业起步群”。
美少女Rita:明天不能去的我【眼泪汪汪】
Chris:大家加油!我们才刚刚开始,等电影杀青全体奖励度假。
群内瞬间被【星星眼】【口水】【谢谢老板】刷屏。
安民把聊天界面举给跑步机上的智远看:“到时候你也去啊。”
智远看了一下:“不好吧?一般去哪里?”
“有什么不好的?你的合同和凌云合同里都写了。去哪里看Chris心情,至少是东南亚某海岛,心情特别好去夏威夷也说不定。”安民说着走到衣柜前驻足思考。
智远有画面了:热带海岛,椰林树影,水清沙白,浑身古铜油亮的一个人趴在躺椅上……
“你有西装吧?”安民不知道自己打断了什么。
智远拿起毛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看向窗外的夜色,说:“本科毕业时林总送过一套,明天要穿西装?”
安民点头:“嗯,还有,明天要一大早出门,不能赖床啦!”
第二天早上7点钟,安民的车已经向出城方向驶去。
副驾位置上还没睡醒的智远展开熟悉的超大餐巾布,盖住了整个前襟区域,然后开始吃炸糕。吃了两口,举起来问驾驶员:“你吃吗?”
安民看起来精神多了,看他一眼,说:“我吃过了,你吃吧,别把油渣甩我身上啊!”
“切,”智远收回炸糕自己啃,“什么时候吃的?”
“拎早餐回家的路上,精英人士分秒必争。哎,那个爽歪歪给我喝一口。”
开机仪式为什么选在郊区?并不是因为拍摄地在这里,而是金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师朋友掐算出了方位和时间,并肯定地表示,按这个办必然拍摄顺利票房大卖。
从无比晴朗的天气看,大师果然功力不凡。安民和智远8点多就抵达了酒店,离吉时11点还早。两人先去了开机仪式的室外会场,姚璐正在主席台前向新人讲解鲜花的摆放原则,发现一名女孩走神,就顺着她的目光看了过去。
“安总!哇塞!终于看到西装安总重出江湖了!”姚璐大叫着奔向安民。
安民嫌弃地用手掌抵住她额头:“打住啊!一大早像个疯女人似的,新人都看着呢!你还要不要前辈的尊严了?”
姚璐扑腾了几下恢复正常,转头看向被她扔下的新人,那几位立刻扭头假装看风景。“咳咳,安总,这位帅哥是?主演们应该9点半左右到的。”
智远看着安民怎么介绍自己。
安民一本正经:“这位不是演员,是特邀监制,以后大家会经常见面。不管什么事,只要监制不满意,你就得重来,所以请专注工作,少想些有的没的。”
姚璐嘴上说着“是是是,那我忙去了”,心里想着不就是故事原型人物吗?你还参加人家毕业典礼,我可是有图片证据的!现在故作高深说什么监制……
回到满脸期待的新人中间,姚璐微微一笑:“好好工作,那两位都不是你们能觊觎的。”
主创人员陆续到达后,开机仪式正式开始。在大师的光环加持和会务公司的专业服务基础上,各流程进行得非常顺利。张鸣导演、金兰编剧和李玉山分别发言,表达了对《梧桐》的喜爱和信心,希望大家多多期待。各大媒体的记者也很配合,有节制地提问:“金兰编剧时隔两年再度出山,是什么打动了你”,“李玉山先生对于此次与小鲜肉顾为君合作有什么感想”,“张鸣导演一向擅长情感题材,此次执导《梧桐》会有哪些突破”,“和重量级前辈合作,顾为君紧张吗”……都是凌云审核过的可以作为卖点发新闻的问题,半小时后,包含了这些问题和回答的通稿就会在各大网站、媒体渠道发布。
安民和智远坐在观礼席后排,蓝天草地,微风拂面,竟有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感觉。户外部分的仪式结束后,主持人请大家移步到室内宴会厅参加答谢酒会并享用午餐。他们俩走在人群的最后。
“还不错吧?是不是有了实感?”安民问,说话间踉跄了一下。
智远感觉扶住他,低头一看,他踩到自己散开的鞋带了。“嗯,竟然真的要拍了,”智远没抬头,然后就蹲了下去动手给他系鞋带,“精英人士怎么连鞋带都没绑紧?准备再摄影机前摔一跤抢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