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要再孤单-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自诩为“热烈”的拥抱,抱得另一位当事人相当嫌弃。
若不是两只手都提满了东西,温杨当场就能够让乔慕君体会一次过肩摔的滋味。
抱着占人便宜还不算完,乔慕君刚想上嘴就被温杨推出去了老远。
“别得寸进尺啊姓乔的!你想亲人亲我哥去!我这小脸蛋可不是供应给你的!”
乔慕君邪邪一笑,
“那您这小脸蛋是供应给谁的啊?”
话既然说出口了,温杨自然是想好了应对之法。
“我这小脸蛋是供应给祖国母亲的。”
“呕~”
听听,听听,多么为祖国母亲尽忠的好警察,任何时刻都不忘祖国是自己的母亲。
“行了啊羊羊,在我面前还这么显摆。”
“行了啊乔童鞋,过来搭把手,别站在那里杵得跟个木头似的。”
还想着以后来警局蹭饭的乔童鞋,自然得巴结温警官。
再说了,她前几天才把温杨的秘密出卖给了江晨,这会儿,难免得装孙子小心地伺候着自己的好姐妹。
温杨拿鼻子出气,冲着真的狗腿过来帮忙提特产的人“哼”了一声。
乔慕君提特产的身形就是一顿,讨好似的冲着温杨直笑,那笑容别提有多无辜了。
“慕君……”
温杨正了神色,
“我希望这件事,不要再有其他人知道了。你、阿晨和简听,这些人就够了。我不希望再有新的人出现。”
从温杨完全不玩笑的语气里,乔慕君听出了潜台词。
她听明白了温杨的决定。
反应过来的时刻,一股难以言喻的心酸和无力涌入了乔慕君的心间。
这种感觉……多年前,她就经历过一次。
而今身为温杨的好朋友……
“其实你可以……”
“我不想。”
温杨打断了乔慕君接下来的话。
而乔慕君未能说出口的,是“尝试”两字。
她仍是希望自己的好友能够在面对初恋的时候尝试一次。
她总觉得,那个让温杨喜欢的人同样是对温杨有好感的、或许可能不止于好感。
羊羊多让人喜欢啊……
如果她没有遇见顾言铭……
……
“你跟我哥怎么样了?”
说起顾言铭,乔慕君就呵呵了。
禁毒支队36岁的副队长可能属兔子的。
乔慕君这才往医院跑了两天就逼走了这只壮硕的大兔子。
一个大老爷们,当什么兔子?
要不是老娘看上了你的皮/囊……
哼!
说起顾言铭,乔慕君气就不打一处来,“你哥,不,顾言铭那家伙以前是做反侦察的么?我也没有24小时贴身看着他吧?日子有那么难过么?我就送了两天饭,第三天他就连滚带爬地出了院,一跑就跑没了影。”
“连滚带爬?那家伙?”
温杨挑了挑眉,
“一个36岁的大老爷们能被你吓成这样也是不容易。”
“诶,羊羊!你到底是在可怜谁呢?”
“可怜你啊,我的亲。走着,带可怜的你混饭吃去。我就不信了还,他顾言铭还能不回单位报到。”
“对,老娘也是这么想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温杨在心里默默为顾老哥掬了一把辛酸泪。
真不容易……
腿都上了石膏,拄着拐还得到处躲人。
……
温杨一眼就在餐厅里找到了简沐姿。
她掂着脚,也不知道自己在如此嘈杂的食堂里有什么好掂脚的。
总之,她就是轻着脚步极快速地靠近了那张桌子。
从对方身后拍了拍,又在对方回头的时候,蹿到了人家另一边坐下,对着人家一脸的笑意。
回头就看到笑容灿烂的温杨,简沐姿哪有不笑的道理。
简沐姿含着笑意的双眸,笑中带嗔。
“我回来啦,简沐沐。”
“玩得开心?”
“开心!很开心!”
温杨瞥了一眼餐桌边几个垂涎特产的人,大手一挥,指着乔慕君搁在桌上的东西。
“拿去分了吧,都是给你们带的。”
“耶!温老大万岁!”
万岁的温老大,自己手里还拎着两只礼品袋。
一只篦梳,据说具有保健功效。
一套湖笔,因为某人曾经说过,自己的爱好是写字。
温杨知道,简沐姿所谓的写字是写毛笔字。
还在乌镇的时候,温杨见到湖笔店就走不动道了。
心里想的,全是简沐姿。
姑嫂饼和定胜糕自然是不能少的。
温杨将一提食品特产、一提非食品特产搁在了简沐姿脚边,笑笑地示意道,“这我给你带回来的特产。千万不用感激涕零哦,简沐沐。”
……
乔慕君撑着脑袋看着两人的互动。
温杨刚才一心扑在逗人上,自然没能察觉简沐姿方才第一次回头时的样子。
乔慕君总觉得自己看出了简沐姿一瞬的失望……
那种被拍到、转身之后没能看到温杨的失望。
而简沐姿第二次回头看到温杨时的开心,也是做不得一点假的。
……
作者有话要说:
100章啦~呜呼~@_@
随文附上文内未详述的气道异物梗阻处理方法:1、(无法使用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的肥胖者或孕妇)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一腿在前、插/入患者两/腿之间呈弓步,另一腿在患者背后伸直,同时双臂环抱患者胸/部,一手握拳、拳眼放置于两/乳之间中点,另一只手固定拳头,忽然发力、连续用力向患者胸后方快速冲击。
2、(婴幼儿)施救者坐在椅上,婴幼儿腹部放在自己的大腿上,一手固定婴幼儿的头颈部,将其面部朝下、头低臀高,连续用力拍击婴幼儿背部、两侧肩胛骨之间位置。
(本章,简沐姿在科普课上所述的婴幼儿气道异物梗阻处理方法,由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委员总结,独门秘籍。)
第101章 19时39分
作者有话要说:
surprise~今晚双更~@_@(此为今晚第一更) (温馨提示:此为今晚第一更)
*小冰川*
……
在这一周,整个北城市的公安以及急救力量除了做好日常工作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做好马拉松比赛的后勤保障工作。
前者,主管安全;后者,主管医疗救助。
北城市今年马拉松比赛的报名人数再创新高。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今年共有111793名跑友报名参赛,相比于2016年增加了13106人,增幅达13%。
11。17万人是北城市马拉松历史上首次报名人数突破十万大关,而且是中国大陆有记录以来首次全马项目预报名人数超过10万的。
不过相对的,这也意味着中签率会降低。
本周末,所有中签的业余跑友将和专业马拉松运动员一同在市政府门口开跑。
北城市马拉松的路线集中在市政中心的东城区,巡逻组和急救队都被分到了赛程的后段。
说起来,当初是急救中心首先出炉了赛事的具体安排,温杨打听了之后就申请去了赛程的后段。
在可以调整的事情上尽可能调整,温杨才不会承认这是自己的私心作祟。
私心又怎么了呢?
反正也没有耽误她在现场当一个兢兢业业的安全保障力量。
……
巡逻组跟急救队隔了两千米。
两千米一个保障点。
马拉松比赛尚未开始,温杨就跟望穿秋水一般面对着急救队的方向。
还好这段赛程是一段直线。
可就算是直线,温杨也只能看到一个极小的点,人影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张路之顺着温杨目视的方向瞅了半晌,“老大,你究竟看什么呢?”
张路之倒是没有旁的心思,纯粹就是好学……
他总觉得,跟着温老大能学习一些十分上道的东西。
温老大看了好一会儿远方,势必是有原因的。
老大才不会无缘无故看着某一点放空。
他问清楚了以后,好跟着学啊。
温杨转回了视线,
“没看什么。”
没看什么盯着那边看了十来分钟?
这话连张路之都不能相信。
……
比赛开始以后,温杨就将心思专注在了赛事上。
她在定点区域来回张望,认真注意着赛道周围的异常。
这一路段是环湖路段。
道路一侧是中心湖,另一侧是北山公园。
北山公园确实有座北山。
而且北山的占地面积还不小,因而这里的警力设置也比其他路段要多上不少。
山宽、树高、草丛厚,极其容易藏人,需要警防有不法之徒据山作乱。
温杨将面对着赛事路段的方向留给了张路之,自己则背对着张路之、迎着北山而立。
她目光如炬,鹰眼一般犀利地注视着山间的一切。
……
“诶诶!!那人倒了!”
坚守岗位的温警官,第一次被打断……便是被张警官的叫喊声。
一名男性跑手晕倒在了路面,距离其最近的张路之和温杨当即跑了过去。
“先生!先生!听得到我说话吗?”
“先生!先生!听得到我说话吗?”
温杨迅速跪地拍打该名跑手的肩部,然而对方毫无应答。
正当温杨和张路之准备检查心跳的时候,该名跑手缓缓的睁开了眼睛。
“先生!先生!”
跑手仍是无应答,而望着天空的眼神尤为虚无。
这……
人醒了,意识不清楚?
两名医疗志愿者已经提着担架赶了过来。
询问情况以后,随即意识到,这名跑手出现的问题并非他们两名仍在医学院念书的学生可以处理的。
温杨和张路之帮忙将该名跑手抬上了简易担架,将人抬到了路旁。
医疗志愿者刚才已经呼叫了急救医生,在近点处的急救车当即往这边开来。
简沐姿到达现场……
经检查,男性跑手的各方面生命体征尚未恢复正常、仍然处于大量缺水状态,需要送往医院进行下一步的救治。
男性跑手随即被赛事现场负责运送伤员的急救车送往了医院。
……
此前,急救中心将派往赛事现场的急救队分为了两拨。
一拨负责现场救治,一拨负责将伤员送往医院。
简沐姿所在的急救队只负责现场救治。
经过现场检查后,需要送医的伤员将转给负责运送伤员的急救队。
赛事进入到最后段,比赛开始时的平静成为了过去。
参赛人数上十万人,意味着不可控因素万里可挑一。
男性跑手在晕倒后意识不清、短暂失忆,只是急救队今天处理的第一个突发case。
在赛事正式进入后半段以后,急救队开始奔忙在短途之间,难得停歇。
等到半天的赛事结束,急救队已经抢救了三名心脏骤停的跑者,其中还包括了一名专业运动员。
如果说业余跑者是因为不进行锻炼就冒然参赛而产生了不良后果,那么专业跑者都有可能面临的猝死情况,是不是更能让心血来潮的参赛者诚知生命可贵呢?
好在抢救及时、抢救尽力,急救队将三名跑手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
今年的马拉松比赛只有小伤、没有亡,也不知道明年是不是也依然能够得到幸运的照拂。
其实细究起来,三名跑手的年纪都尚轻。
19岁的大二学生,29岁的公司职员,23岁的专业运动员。
通通是没有超过30岁的年纪,按理说,应当都是最好的身体状态。
可正如同马拉松比赛少有长者参赛一般。
越是年轻人越容易以年轻自居、以年轻的身体康健自居。
明知道不经锻炼冒然参赛不可以,甚至在报名前后也萌生了一些锻炼计划。
但总有一些这样那样的原因,耽搁或是推后了自己的锻炼进程。
于是到了马拉松比赛当口,冒然参赛便成为了常态。
而为了一纸完赛证书可供炫耀而苦苦硬撑,也成为了这项比赛的常态。
老人们常讲:
淹死的,几乎都是会游泳的。
这话不无道理。
清楚风险、不强撑的人才能避开可控的危险。
……
对讲机里传来了收队指令。
张路之跟着温杨沿路寻着熟人熟车,总算在一公里外的山脚找到了急救队三人。
陈飞和刘易已经仰躺在了急救车里……
两人握着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马拉松比赛的宣传单,呼呼的给自己扇着风。
人跟牛似的喘着气。
白色的急救制服已经紧贴在了身上,想必是被汗给吸附住了。
“你们这也太辛苦了吧?”
“别提了!”
陈飞现下口干舌燥的,实在懒得哆嗦。
一个礼拜储存的体力,基本贡献给了心肺复苏按压。
得亏还有俩医疗志愿者搭把手,否则啊,他们仨的手都得报废了。
难怪当初听说他们队被分到赛程的后半段,有一兄弟露出了同情似的目光。
合着是因为后半段最容易出事!
简沐姿没来急救中心的时候,陈飞和刘易跟着上一任急救医生在西城区干活。
两兄弟在这之前也未参加过马拉松的后勤保障,谁曾想第一次来就摊上了大活。
张路之忙浇了两瓶水在两兄弟脸上,两人迎着水、散着周身的疲惫。
好在刚刚经温老大提醒,给他们带了水过来。
刘易和陈飞又从塑料袋里取了矿泉水,抹了几把脸上的水……咕噜咕噜,一瓶子水就灌进了肚子里。
温杨揭了矿泉水的瓶盖,坐在了急救车边的移动担架床上。
她将手里的水递给了低着眸泛着疲态的简沐姿。
她跟张路之站了一上午都累得要命,更何况这些忙于救伤救命的人。
湖边与山间的风,偶尔还挺清凉的。
温杨见简沐姿小口抿起了水,自己就起身去了急救车里。
她记得早上见到急救队的时候,三人都是穿了黑色的急救外套,这会儿却都脱了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