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上川下江 >

第49章

上川下江-第49章

小说: 上川下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是哪样?”杨堪半搂着唤林往床上拖,“不这样,他们会叫我们回来吗?你别自己瞎想些没用的,有什么事明天说,我累死了。”
  允唤林背脊发烫,杨堪跟个火炉似的,“你睡得着吗?我睡不着。”
  “第一次回家你兴奋?”杨堪抱住人裹紧了被子,敷衍道,“我现在马上就能睡着你信不信?”
  允唤林担心杨堪是真累,没再多话,不久就听到杨堪沉重的呼吸声,就着声音不疾不徐,允唤林听了好几年了,夜里就像是催眠曲,他能睡得很安稳。
  直到怀里的人软成一摊,睡死过去,杨堪徒然睁开眼睛,他当然睡不着,恐怕不止他和允唤林睡不着,就连他爸妈都没睡。
  杨堪轻手轻脚地将唤林松开,盖好被子穿上衣服往门外走,客厅的小灯还亮着,电烤炉成了最亮的光源,照得乳白的墙壁一片暖黄。
  “爸妈,还不睡啊?”杨堪往拢紧衣服往沙发上一坐,“这都烤电炉了,煤炭炉子还有人用吗?”
  电视机里播放着新上映的电影,声音开得极小,只有画面在滚动。
  杨堪妈答道,“挨家挨户的,家里都干净的要命,谁还用煤炭啊,怕把墙壁给熏黄了。”
  “也是。”杨堪朝电炉伸出手,“深圳根本用不到这东西。”
  戒指冰冷的金属光芒在电炉下居然透着一丝暖意,那样的温度,怎么叫人忽略。
  这话总得有人开口问,杨堪爸喝了口浓茶,“你跟唤林想好了?”
  “想好了,没想好怎么敢回来呢。”杨堪搓着手心,电炉还是不像火炉那般暖得快。
  杨堪和唤林的事情,杨堪妈早就没了主意,哽咽道,“你俩现在…是觉得好…以后有没有想过这得多大的代价啊…”
  他们这儿靠近江边,江风吹得嗷嗷直叫,杨堪站起身来关上窗子,“这事不能看代价有多大,得看值不值得。”
  值不值得这问题不用问就有了答案,杨堪妈妈痛苦地掩面,“你爸说深圳是花花世界,我有时候像,你真的能歪一下心思也好。”
  可真要是被花花世界迷了眼,还不好说哪条才是正道。
  “砰”的一声,杨堪正朝沙发旁走,身后的天空被烟花炸了亮,这都还没到过年的时候,也不知道是哪家这么等不及了。
  杨堪捏了捏手心,重新坐下,“我也想啊,我先前以为是我在船上,和唤林分别的日子太久了,所以老惦记,可我现在到深圳这么久,就没有一天想过别人。”
  一分钟,一秒钟都没有,分分秒秒,每一个决定,都是在为他和允唤林的将来着想。
  杨堪抬头看着他爸妈,“别人都不行,之前洪水过后,我就在想,我管不了那么多了。”
  “你怎么能不管啊!我一想到…”
  “妈。”杨堪打断道,“我怕再也遇不到像唤林这种,能让我一想起,就热泪盈眶的人。”
  客厅一片沉寂,老两口这辈子没听过儿子说过这么矫情的话,情啊爱的,能让杨堪这样一个大男人这么多愁善感。
  杨堪自己也觉得羞耻,尴尬地笑了两声,“唤林不好吗?”
  “唤林哪都好。”坏就坏在唤林不是女孩,杨堪妈心念道。
  “那是女孩是锦上添花,是男孩叫命中注定。”杨堪好久没红过脸了,“我管不了别人怎么想,可是你们不一样,你们要是一天不松口,唤林就会多内疚一天,他觉得是他害了我,可是这事是我起的头,我缠着他不放。”
  杨堪眼中闪着异样的光芒,杨堪爸沉重的吐出一口气,“分不了就分不了吧,你们大了,我们也管不了你们一辈子。”
  没走两步又站在原地道,“那你就是主犯,唤林顶多是个从犯,要内疚也要你俩一起。”杨堪爸回头招呼了一声,“回房睡觉了,明天别忘了跟唤林去他奶奶坟上,现在长江大桥修好了,用不着坐渡船,还有唤林爸爸,搬迁拿了拆迁款和王敏去了安徽。”
  “谢谢爸。”杨堪朝沙发里一歪,松懈后膝盖都没什么力,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悠悠地走回房。
  房里唤林醒着坐在床上,见他进来后,问道,“叔叔阿姨说什么了吗?”
  “怎么醒了?”杨堪径直往允唤林怀里一扑,脸颊在唤林胸口蹭了蹭。
  杨堪出去的时候,唤林就迷迷糊糊地醒了,知道杨堪跟他父母有话要说,只能继续装睡。
  允唤林替杨堪扒了外套,拥紧被子,黑暗里,杨堪沉声道,“说让我们别忘了明天去奶奶坟上,还有允叔叔搬迁去了安徽。”
  “都好。”半晌,允唤林才又问道,“你和叔叔阿姨说好了吗?”
  “说好了。”杨堪窝在唤林颈间,“不说好哪敢来见你。”
  窗外的烟花又开始炸个没完,允唤林别过脑袋去看,咕噜道,“总算回家过年了…”
  第二天一早,两人开着家里的小面包车,往河对岸开,原来等渡船都得半个小时时间,如今半个小时都车都开上山了。
  周围好些坟都成了野坟,可奶奶坟前明显有打扫过的痕迹,杨堪替坟堆上锄着草,问道,“是不是允叔叔来过?”
  允唤林低头烧着纸钱,“来就来呗,他能在安徽好好生活,别让我奶奶担心就行。”
  给奶奶烧完纸钱磕完头,两人又开车离开,路上杨堪问唤林,“我们去老城区看看?”
  老城区和新县城有十多分钟的路程,眼看着路两边的楼房渐矮,熟悉的广场后面一点点出现在两人眼前。
  允唤林趴在窗口看着长江,“你还能分清楚哪是哪吗?”
  车子停在了下广场的路口上,杨堪招呼唤林下车,“大概方向还是记得的。”
  他拉着唤林往高处走,眼下江水还未完全淹没城区,倒塌后的建筑暴露在江水之上。
  杨堪指着前方,“码头以前就在那,十字街,门洞,小学。”
  唤林惬意地往后一靠,正好倚在杨堪的胸口上,听着杨堪的声音,老城区也一点点重现在眼前。
  “以前这个时候,我家楼下全是熏腊肉的。”这些往事像是陈旧的照片,永远在牵扯着回忆。
  广场顶上还有淹不到的地方没有搬迁,喧闹的路口车来人往,你根本想象不到这样一片繁忙的景象后,是拆迁的废墟。
  “唤林,我们之前说过的,有机会就来这儿看看,我们以后每年都有这样的机会的了。”
  “明年来,后来还来吗?”唤林仰头看着杨堪的下巴。
  “十年二十年都来,七老八十了还来。”
  变迁的是时代,飞逝的是时间,永远不变的,是杨堪和允唤林脑海深处的记忆,两人一起走过的旧街,一闭眼便浮现在眼前,他俩走了好久好久,从晨光熹微走到了薄暮冥冥。
  —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