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最强经纪人-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剧中天纵英才的帝王也是猜到了萧清染的真实身份,才会态度如此骤变。
这一场戏很考验演技。
潘妍妍演得很好,比楚叙想象得还要好。
只见她在发现自己脖子上被横上了长剑,兴武帝的侍卫应声而动,顷刻便是冲了出来的瞬间,便是爽利的松手,丢下了手中短剑,便是任由数把长剑横在了自己脖子上,也面不改色,周身气势顿然一变。
这一刻,她不再是艳俗至极,为求荣华富贵不惜卖国求荣丑态毕露的萧柏庶女,也不再是兴武帝喜爱的那个韬光养晦,对政治有着自己见解看法,博览群书的红颜知己,被兴武帝视作唯一堪当他皇后的人。
而是,雍容华贵,优雅淡定高高在上的南宣摄政大长公主了。
从小女子到大长公主,潘妍妍过度得很好。
哪怕,她已暴露身份,身陷敌营,敌国的剑就横在她脖颈之上,她也未曾有过一丝一毫的慌乱,从始至终都很平静,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丝毫不曾堕了大宣的颜面。
她的语调也很平静,平静得不像个正常人。
她说:“若我不是大宣的公主,必会愿意襄助陛下这样的明主一统天下,实现自己的抱负。但很可惜,我是大宣的大长公主,是姬家的女儿,是宣帝的嫡亲姑姑,从我成为镇国摄政大长公主的那天起,我活着的宿命便是为了守护大宣皇室,守护大宣的江山社稷。”
“……我早已将此生嫁予了大宣山河社稷。”
“国在人在,国破……人亡。”
“陛下可以杀了我,但我已经做好部署和东安联络过了,不久我大宣便会和东安联手去攻北兴阜城,我们大宣亡不了。”
潘妍妍演得实在是很好,比楚叙写剧本的时候想象得还要好。
楚叙看完两集感觉挺沸腾的,正打算给潘妍妍演技买个热搜,好好炒作炒作造造势,可是上了网却发现没有必要了,网上也都是在讨论这些的,根本不需要他掏钱买热搜。
关于#潘妍妍演技##潘妍妍大长公主#之类的话题就被搜上了热搜榜榜首。
这一回,真真是再没人觉得潘妍妍是花瓶的了。
就连楚叙在网上搜索潘妍妍相关资料,网页自动弹出的介绍也是‘昌平大长公主形象深入人心。’
霎时之间,所有人在网上在微博底下对潘妍妍的称呼都似乎变作了大长公主。
第069章
接下来的剧情,便是公主一早做好部署;北兴内乱和东安应允和南宣联合突然对北兴发难;要求北兴帝送还昌平大长公主了。北兴帝迫于压力,出于局势考虑,将昌平大长公主一干人等送回了南宣境内。
这一别;男女主便是六七集再未相见;全部都是政治戏和朝堂戏了。
经过北兴的这么一场征伐;本来不太聪明的南宣幼帝一夜之间成长了起来,和昌平大长公主冰释前嫌,公主还朝;宣幼帝亲自出城相迎。
昌平一还朝;便立刻复起了先前被幼帝视作公主嫡系而打压下去的数员大将和能臣。
北兴和南宣之间的战争就此开始。
野心勃勃的兴武帝一心想要一统天下,而昌平则是在竭尽全力的保下南宣基业。
这一局棋;棋逢对手……
战事一起,便是数年;北兴久攻南宣不下,南宣先前被北兴夺取的城池也一一被讨伐了回来。兴武帝终于意识到;现在的南宣有这些能臣大将和大长公主在便是他不可能攻下了;遂在这时握着手中还剩的几座南宣城池;主动向南宣提出了议和,但同时开出的条件却是以后位相聘,要求南宣昌平大长公主和亲北兴,缔结两国和平,为此兴武帝甚至称己愿意签署一份长达六十年的两国停战协议和和平条约……
野心勃勃的兴武帝提这条件的目的,不单是为了女人,更多的却是抱着昌平不会答应和亲,挑拨大长公主和宣幼帝的关系去的。成长于皇室,并且是夺嫡胜利者的兴武帝深知宣幼帝和大长公主之间的隔阂,幼帝和公主此前就有过一次摩擦,是因为北兴的兵临城下才和解的,他开出了这样诚意满满的条件,便是为了让南宣昏聩的小皇帝为了看似漫长实则短暂和平和将昌平逐出政治中心逼迫昌平和亲,而昌平不从,从此引发南宣的内斗去的。
但出乎意料的却是——
公主自己答应了这场和亲。
剧情进展到这里,萧清染长公主身份的揭晓,《风华记》便是有不少剧情因为大纲的关系和《繁星传奇》重合了。
萧清染追忆童年,和繁星女主的设定相同,皆是出生之日便被钦天监断言“公主命格凤翔九天,贵不可言,将来会是南宣的大救星。”便是因着这句‘凤翔九天,贵不可言’,后来北兴帝要求两国和亲之时,才用了这个理由点名非要昌平为后不可。
但拍摄方法却是不同,蒋灵芝偏好玛丽苏,因着这个理由便是安排了繁星公主的父皇没有来的偏宠着这被断言贵不可言,将是南宣救星的小公主,宠得没有道理。仿若一切都是命运安排一般,使得女主什么都没有做,就好像所有人都在害她一般,她本不想那样,却被一群害她的人天上掉馅饼,捡漏似的硬生生邪不压正的推上了镇国大长公主的位子。
而楚叙这边的设定则是——
宣皇帝对这种说法不大相信,对昌平这个公主也没有过多的另眼相看,过多宠爱。但昌平却从小就是个心机女,就如同她作为萧清染时对皇帝说的那般‘从小到大,她想要什么,都没人会主动给她,只有她自己去争去夺才能拥有’。
她步步为营的设计做出了宣皇帝最喜爱的女儿样子,为自己和母亲搏得了宣皇帝的宠爱不说,就连皇后那边也不同于《繁星》里面设定的视她为眼中钉肉中刺,而是在嫡母面前表现得格外乖顺,挑不出半点错来,就连皇后也在一众庶出公主中格外宠爱昌平。
昌平从小的政治嗅觉也很敏锐,和蒋灵芝傻白甜一切都是被别人逼的繁星不同,昌平从小便是野心勃勃在夺嫡之中,选择站在了自己三哥那边,帮忙弄死了自己其他几个对自己不好,且一看就是愚钝之人成不了大事的哥哥不说,到了后期成为皇帝的她三哥也是对她产生了忌惮,想要除她,但奈何自己身体却是不行,没可奈何下才让这个远胜男子心机深沉的妹妹做了摄政大长公主,匡主辅政。
而对待设定中皆有的和侄女搅在一起的未婚夫,蒋灵芝和楚叙对这位公主的看法也是不同。繁星那边是不断的质问前未婚夫,自己待他那般好,他为何要做出对不起自己的事,和自己的侄女搅在一起,完全是个被害的圣母,前未婚夫也不断忏悔自己是个渣男,对不起她……而楚叙这边则是,前未婚夫自始至终都是认为自己的信仰便是效忠皇帝,阻挠公主牝鸡司晨没什么错,昌平还朝之后,作为一个女政治家根本就没打算和这个背叛她的前未婚夫多说一句话,道不同,不相为谋。
对待朝臣的态度也是如此,蒋灵芝的设定是反对女主,站在女主对立面的皆是反派,最后不是死得很惨,就是幡然醒悟,抱着女主大腿哭着跪着喊自己错了。
楚叙这边则是,该讨厌女主的还是讨厌女主,只因为女主挽救了南宣的败势,而对公主稍稍另眼相看了几分,在他们骨子里都是还是认为皇帝才是他们最该效忠的顽固思想……而潘妍妍扮演的长公主也没有那么多话,作为一个女政治家,心底也能够明白这些臣子都是忠于大宣,只是和她政治立场不同,在他们不主动出手对付她的情况下,她也对他们视而不见。
楚叙没有任何地方抄袭蒋灵芝的,蒋灵芝编剧了八十多集之长的《繁星传奇》倒是有一处抄袭楚叙的,那就是南宣有一员大将和公主关系很好,类似于知交,也不赞同小皇帝的政治看法,还有点爱慕公主……这个人后期意图谋反,叫公主察觉了。
楚叙的剧中,是昌平在发现了这员大将谋反之心和证据后,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在自己府中设宴宴请了这位大将,在酒席之上,下手将大将格杀当场。
追忆起他们过去的挚交岁月,为大将流下了一滴泪,闭上了眼睛,仍掷地有声说:“叛国者,当诛!”
这是蒋灵芝非常讨厌的楚叙的一段剧情。
她似乎认为女人害死对自己好,喜欢自己的男人是一件很不能容忍的事。但她又可能才思枯竭,想不出新的剧情了,便改编得不伦不类的使用了这段剧情……
在《繁星传奇》中,大长公主发现了大将叛变,但追忆起大将对她的好,却不想杀大将,想要劝服他,刚设下宴,谁知这时小皇帝却突然派人出来击杀了大将,女主疯狂的喊着不要,为大将哭泣着,大将临死前却死不瞑目的看着公主,说出了和楚叙《风华》里一样的话:“大长公主殿下,你居然害我……”
繁星不肯原谅小皇帝,因此和小皇帝之间产生了嫌隙。
看得楚叙不忍吐槽。
“女人到底是女人,昌平大长公主是女政治家的同时也是一个女人。”可蒋灵芝却半点不觉得,还因为《繁星》收视的低迷,上节目吐槽起了楚叙,为她的女主证名:“另外,那个和我们一个设定的女主角太男人思想了,一点也不女人,太不伦不类了,真不懂现在的人是不是心理都太阴暗了,怎么会喜欢那么坏,那么三观不正的女主,见不得光明……”
不仅如此,她还反告起了楚叙抄袭:“那部剧啊,就是完全抄袭我的,就是女主太坏了,大家可以去对比,剧中很多情节和《繁星传奇》都是一样的。”
不过这一回,楚叙还没来得及有所反应,网友们就已抢先一步把她喷得满地找牙,让她不要用自己狭隘的小三靠男人三观去揣测大长公主这样女政治家的思想了。
蒋灵芝脸皮倒也厚得很,直接关闭了微博评论,看着《风华记》一日火过一日,仍喋喋不休的在自己微博诉说着楚叙抄袭她,还在微博上放了两部剧差不多的台词截图。
楚叙工作室难以忍受这样的污蔑,正打算告她诽谤。
意想不到的是,还没等他们开始告,汪老编剧就先一步将蒋灵芝告上了法庭,指责蒋灵芝侵权……却原来,是因为他们俩用的都是汪老编剧的大纲设定,楚叙《风华记》的片头编剧栏,明明白白的署着两个人的名字,汪老编剧在前,楚叙在后,而《繁星传奇》却明晃晃的署着蒋灵芝一个人的名字。
若只这样,便也算了。
左右她的大纲授权也开放了,自己也退休了,别人用也用了。
可偏偏蒋灵芝还要作妖,出了这么一部不伦不类的玛丽苏巨作不说,还不停的在网上拿着汪老编剧的设定说楚叙抄袭她,蹭《风华记》的热度……这一下,汪老编剧可就再也忍不了了,感觉自己的原著权完全没有受到该有的尊重,自己的东西倒像是成了蒋灵芝的个人作品了,一怒之下就是将蒋灵芝告上了法庭。
事件又一次在网络上闹大。
所有人都力挺汪老编剧维权,这一回蒋灵芝的名声是彻底臭了。
******
昌平大长公主深知,只要自己一日还在南宣,幼帝虽然现在还能和她和平相处,但早晚还会对她产生猜忌,再生内战。唯有自己离开了南宣,小皇帝才会真正的相信她将她的话听到心里去,相信她保举的人都是该受重用的,遂应允了北兴和亲的要求。
临行前,她将自己所有的部署和对南宣政局的看法都一一告知了小皇帝,最后对他说:“从今往后,我就再也不是大宣的公主,而是北兴的皇后了。离开了大宣,我的话陛下也不必再听,陛下和大宣所有的人都不必再同我联络了。”
“作为姬家的女儿,我会竭力维系两国和平,这是我能为皇室为大宣做的最后一件事了,陛下保重。”她说。
宣幼帝红着眼眶,一下子成长起来,真心实意的叫了公主一声:“姑姑,侄儿谨记姑姑教诲。”
停战为聘,公主出嫁。
从此世上再无大宣的大长公主,只有北兴的皇后。
昌平大长公主是个极其聪明的女人,就算这样嫁到了大兴,兴武帝之前和她产生过那么的嫌隙,现下又成为了她的夫君,她也不曾有过半刻的慌乱。反而从始至终笃定得可以,她知道兴武帝知道她的身份,也知她对她有了猜忌,却不缓不慢的和兴武帝做起的夫妻,度日平和,从不去再想害兴武帝,也不曾想过干扰兴武帝的思想,搅乱北兴的政局,她清楚兴武帝同样聪明那不可能,安安生生的便是当起了北兴的皇后,仿若遗忘了过去,真的只是一位为了两国和平和亲而来的普通公主一般。
在南宣她是一个合格的摄政大长公主,在北兴她也是一位称职的皇后。
也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