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蒋昊 >

第21章

蒋昊-第21章

小说: 蒋昊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没有追问这件事儿的细节,父亲说起时,语气赞许有加,我不想多听,也觉得跟我没有关系。
    临行之前,我与过往的朋友轮番见面。
    有些人本不怎么联系了,但想到之后可能一年才回来一次,心中莫名伤感,总觉得应该见见。
    5月底,我在饭局上,意外的遇到了陆正扬。那会儿我正好与几个大学同班同学吃饭,贾森打电话给我说给我拿点东西。他过来的时候,陆正扬跟他一起。
    陆正扬见到我,点头示意,脸上没什么表情。
    他看我生厌,我看他也膈应。贾森将东西递给我,转头与饭桌上其余几人寒暄几句。陆正扬借着机会靠近我,语气轻蔑的说,“告诉你一声,蒋昊和袁瑞没在一起,蒋昊也要出国,袁瑞已经离开这个城市了。”
    不知道陆正扬说这话是什么心态,我不认为他出于好心撮合我与蒋昊。大约他知道我平安夜那天在蒋昊家门口的闹剧,特来讽刺我的行为。
    我笑了笑,答得平淡,“关我什么事儿。”我不是刻意怼他…已经走到了这一步,过去的事情都结束了。陆正扬现在说起这些,对我产生不了任何影响。
    买了机票,收拾行李。我没让父母将我送到北京,学校正值期末,父亲很忙,母亲多愁善感,我怕她看着我离开难受。
    我提前一天到了北京,一个人在祖国的街头走了走。我回想了很多事情,晚上睡得不太好。
    第二天一早,拿着两个大行李办理登记。
    坐在候机厅,我愣愣看着窗外的飞机。
    手机握在手里,时不时有朋友发来‘一路平安’的短信。我挨个回复,心中却觉总在等着什么。
    在等蒋昊?…不是。
    细想来,最初与蒋昊认识,他推开我。
    待到他交流回来,我们有机会在一起。
    袁瑞烦他那会儿,是我们之间距离最近的时候。
    可惜,自那开始,我的感情如同瀑布一般急转直下,任蒋昊再一再二的示好,都没有任何起色。
    我与蒋昊,错过了…或者,我们之间始终没有那个可以用‘对’来形容的时间点。
    他给我带来的感觉,我珍视。
    至于我给他带来的痛苦,希望他可以早点忘记。
    我忍不住想起小蔡,想起被我一手毁掉的感情。
    今时今日,想起曾经的‘感情’,我心中只有蔡厦。
    看着手机屏幕,我犹豫了许久,最终将电话打给了小蔡。
    蔡厦接起电话,我便开口说,“我要走了…”
    “…”小蔡沉默片刻,大约不明白我为什么要用通知他的语气说起这四个字,“注意安全。”他艰难而复杂的挤出四个字应对。
    “嗯…”我想了想,深呼吸道,“小蔡…抱歉,以前的事情…”
    话还未说完,蔡厦打断我,“孙益坤,你能不能回答我几个问题?”
    “什么?”
    “你什么时候跟那个人在一起的?”
    “…”
    “你是不是想跟他一直在一起,所以才决定出国的?”
    “…”
    “你不告诉我你要出国的时候,是不是心里一直在计划跟他以后的生活?”
    “…”
    “怎么不说话?”
    我不知说什么,不知蔡厦从陆正扬口中听到了些什么,不知他察觉了什么,不知怎么开口…
    隔了许久,沉默充斥。
    蔡厦淡淡的说,“孙益坤…我庆幸你要走了…”
    “…”
    “我庆幸当时我不知道还有个人的存在…”
    “…”
    “孙益坤,别再找我了…我恨你。”
    说完,他挂了电话。
    忙音传来,我泣不成声。
    坐在候机厅里的人都斜眼看我,脸颊上的泪水止不住,哽咽的情绪憋在胸口,呼吸困难。
    我即将踏上新的旅程,最后一句熟悉的电话以‘我恨你’结束。
    突然,我理解了当初蒋昊的心情,袁瑞对他说‘我恨你’时,也应如此撕心裂肺。
    耳边响起登机的广播,我关了手机,擦掉眼泪。
    我做了什么?这几年,我都做了什么?
    不知道…
    40 后记
    这个故事最初动笔是在2014年底。15年因为种种事情,我停了下来。
    我与孙益坤打小就认识,因为父辈的缘故,在还没上学的时候就一起在学校大院滚泥巴。
    上了学,我与他同班,关系一直都很好。
    孙益坤在我心里,始终都是小时候那个留着鼻涕的小男孩。这些年,从我的视角中,他的变化不大。当然,也可能是我们见证了彼此经历的事情,不觉得有改变。
    这个故事的主角是孙益坤,名字却叫蒋昊。
    因为在这个故事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蒋昊。
    我没有见过蒋昊,这一点很遗憾。
    蒋昊现在过得不错,我15年与孙益坤见面时,他只言片语的提起过。那时候我已经停下来写这个故事了。
    我没有仔细追问蒋昊的事情,觉得不合适。那时候孙益坤出国一年多,刚好有假期回国,我们聊天的时间很短,这些事情,说多了没劲。
    蒋昊在我的脑海里很具体,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孙益坤确实对他上心了。至少,在某一段时间,他是上心了。但有一点很是讽刺,如果问我,蒋昊喜欢孙益坤吗?我想,他是喜欢的。但如果问我,蒋昊有多喜欢孙益坤?从我的角度,他的喜欢,比起对袁瑞的,不算什么。
    我对蒋昊身体中的挣扎印象太深,甚至用他去构造了笔下别的人物。
    当然,我构造出来的人物一定比蒋昊幸福,但肯定不及蒋昊本身精彩。
    蒋昊让我觉得隐忍,最初听到时我产生了难以形容的动容。
    但真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故事的后半段。蒋昊所有的挣扎与自私都让他变得生动,变得有血有肉,变得不再像是个片面的角色,更像是一个活生生、撕裂、挣扎、痛苦的人。
    关于蔡厦 ,我是佩服的。
    我想,面对孙益坤,蔡厦心中肯定有所感觉,能体会到心思不在。所以他敏感,在两人出现状况之时,想要确定孙益坤身边是不是有了别人。可能他很多的行为在一个故事里会显得作践自我,但现实生活中,谁的感情又能完美到没有任何委曲求全呢?
    蔡厦最终对孙益坤说,我恨你。
    孙益坤对我说这个细节之时,我并不惊讶。我想,孙益坤自己,也没什么惊讶的立场。
    至于孙益坤。
    他没有我写出的这么不堪,毕竟一个活生生的人总是有无数的面。这些面组成了一个人,而故事只能简单的表达一个人物的某一部分。
    但…若真的说,浪子回头,在孙益坤的身上我不信。
    因此,他与蔡厦不存在破镜重圆。
    曾经的‘破镜’是孙益坤本身抗拒了,毫无‘重圆’的可能性。
    我很清楚的记得。
    孙益坤在16年某次跟我通话的时候,平静的说,我现在还记得蔡厦最后对我说,我恨你。
    我听完这句话,很久没吭声。隔着网络,我不确定我是不是明白了孙益坤的心情,亦或者,我想他自己都不是完全明白,更别说我了。
    怂…许久之后,我说了这个字。
    你说的对,他笑着回答。
    最早,‘怂’这个字并不是我说的。
    孙益坤出国之前,我曾经跟他坐下喝酒,算是送行。他说起,高校子弟大多数变成了很平庸的人,还有一些可能有不错的作为,但所有的都有个共同点,怂。
    我当时听完没接话。我不喜欢地图炮,给一类人贴标签的行为我本能排斥。
    后来,安静下来。我仔细的想了想,这话说的也不是没道理。从小的环境,知道底线在哪里,习惯了在圈养的环境中寻求所谓的自我,底线不碰,很多行为便只能用怂来形容。
    这一点,孙益坤身上很明显…可能,我也一样。
    孙益坤只能算是高校子弟中最默默无闻的那一种吧。我所谓的默默无闻,单纯指的是社会层面或者说大众眼光下的审视。在我心里,孙益坤身上带着很多我想要从这个故事中表达的东西。
    他可能不具有典型性,但却很鲜明。就这一点来说,写故事足够了。他可能被认为是个渣男,他可能被认为是个没什么担当的胆小鬼,他甚至可能被认为是一个配不上他出生环境的混子…但对我来说,他只是孙益坤,是那个跟我从小混大、一起逃课一起胡作非为的孙益坤罢了。
    最初写这个故事,选择用第一人称,更多是因为我自己对孙益坤的同感。
    环境相似,我和他必然有诸多相似的地方。
    正因如此,这个故事用了第一人称,也只能用第一人称。
    对我自己来说,恰如其分。
    15年见面的时候,孙益坤问起我故事写的怎么样。我说写了一些,后来因为事情太多,没再写了。
    他笑着没说话,像是对我无疾而终的行为表示不满。
    那次和他见面,我觉得他过得也不错。
    时间让一切都变好了,毕竟人生短短几十年,那些难以忘却的爱情肯定是存在的,只是在普通人的世界中,很难拥有。这一点,我一直都明白,但忍不住唏嘘。我想我还是希望听到他说对蒋昊的念念不忘,对蔡厦的自责内疚…但这些,他都没有主动说起。
    我对他,没有失望…只是,唏嘘。唏嘘时间对世事的改变。
    16年通话之后,我突然觉得,应该将这个故事写完。
    孙益坤比出国之前成熟了太多,可能现在的他遇到当年的事情,会处理的更好。
    但过去是他的轨迹,这个故事就当是对那段时间的一种纪念吧。
    他不成熟或者是自私的行为给他自己造成了伤害,也给别人造成了伤害。
    但是我想,这个故事中的每一个人,都必然从这段经历中学到了些东西。他们都是聪明的人,都是不断让自己过得更好的人…
    想到这一点,我心中满是暖意…
    希望再过个几年、几十年…孙益坤可以和我坐下喝酒,然后笑着告诉我,大家都过得很不错。
    人生就是这么复杂,却也是这么…简单。
    我心中的‘孙益坤’,留在这个故事里。挺好。
    至于‘孙益坤’心中的‘蒋昊’,就留在他心里吧。也…挺好。
    重新动笔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意外发现‘孙益坤’在14年10月曾经发过一个朋友圈——很简单的一张图。
    图中写着:
    Dear Past,
    Thank you for all the lessons。
    …………………………………………………………………………………………………………
    Dear Future,
    I am ready。
    两句话之间横亘着分隔符…我知道这对他来说意味着一些东西失去了,一些东西想的更明白了。
    因此,
    这个故事写到这里结束,挺好。
    最终,我也因为完成了这个故事,觉得…挺好。
    望,‘孙益坤’在大洋彼岸一切顺利。
    【 http://。cc】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