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有钱人-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纪翎一愣。
这是……要他的真心实意?
荒谬。
没等纪翎反驳,严义宣就让他下车,带着意义不明的笑容跟他说再见,纪翎站在路边,瞪着车尾,心情复杂。
好一个魅力无边的严少爷。
纪翎摇摇头,把严义宣势在必得的样子甩出脑海,抬头看了看公司所在的地方。
还有一堆事情等着他去做。
严义宣借纪翎的钱当天就到账了。纪翎联系了骞哥,骞哥派人押着前任老板开始办手续,纪翎仔细查阅了公司的账目,债务情况比他想的要好,反正人跑了不少也替他省了一些事,结算了拖欠的工资之后,应该就能走上正轨。
等钱权两清的时候,骞哥古怪地看着纪翎,还是忍不住问:“这个公司是文娱方面的,你懂娱乐吗?”
“不懂。”
“你懂明星吗?”
“不懂。”跟几个明星交流过深刻感情算吗。
“那你懂媒体吗?”
“不懂。”
骞哥拍拍纪翎的肩膀:“你好自为之,要是缺钱找我,我利息算你低点。”
纪翎心想还是算了。
他对这个城市并不了解,也不知道这个骞哥属于哪门哪派,不过他不介意认识一位道上的朋友。
纪翎开始着手整顿自己的公司,他把冗余的人员全部清退,只留下财务和个别助理,还有前台小妹。前台小妹先还有点不愿意,但她看在纪翎长得很帅的面子上,答应继续留下来。然后纪翎把公司里原来部分家具卖了,他早就看公司里的装扮不顺眼。
再就是确立发展方向问题。
以前宗氏是实业起家,现在互联网文娱产业风生水起,他确实曾经有过向往,但家大业大,也不能突然转行,倒是曾经在文化产业方面投过资。
现在有了这个小小的机会,纪翎还是比较期待的。
他对明星经济和制作节目实在不太了解,但他懂运营、懂人事、懂推广,他想就从娱乐营销着手,打广告他还是会一些的。
但可惜他手上完全没有任何明星资源,只有早前公司跑掉的几个主播模特,不过倒是也不能浪费。
纪翎给那些人一个一个打电话,希望他们能不计前嫌,支持一下新公司新老板。
虽然不是每一个人都买账,但还是有人应承下来。
公司里还留着拍直播拍摄影的几套设备,给人拍个照做点视频还是没问题,纪翎给这些娱乐圈的边缘人拉了一些小广告,写软文做推广拉流量,勉强维持着温饱。
长此这样肯定是不行的。
说起来本市有一间电影学院,许多科班出身的演员都出自那里,纪翎在学校的贴吧微博底下,发了广告招兼职的学生。
他还亲自去学校,在公告板上贴告示,向学工组织打招呼。
他希望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学生来帮他。
别的都没什么要求,就是要性格活泼外向的。其实就是要话多的,但是纪翎没好意思在招聘广告上点明。
电影学院的学生心高气傲,很多表演系的很早就开始接戏,很难有人看得上纪翎这个芝麻公司。即便是来应聘,也难让纪翎满意。
纪翎只有继续加大广告力度,他经常在学校贴吧出没,一来二去,学生们都快眼熟他了,戏称他广告哥。
纪翎上辈子哪干过如此接地气的事,运营推广自有专门的部门,现在自己亲自做一做,他居然觉得还挺好玩的……
终于,有一个学生来应聘兼职了。
他直接跑到公司里来,纪翎听见有人跟前台小妹搭话,他走出去看看情况。
那个学生看到纪翎就问:“请问这里是可以打工吗?”
纪翎应了一声,那个学生左右看了看,又问:“请问我什么时候可以来呢?我平时周末和没课的时候有空,你们这里怎么算钱呢,时薪吗?啊,这是我的课表。”他急急忙忙翻手机里的课表,“空下来的地方我都可以来。不过就是这里有点远了,可能来不及,也要留给我做作业的时间。啊,我还没自我介绍呢,我叫何晓光,是xx电影学院大三的学生,我的专业是电影理论。”
何晓光说了半天,用亮晶晶的眼神看着纪翎,继续问问题:“那么,请问老板在哪里呢?”
纪翎瞄了一眼他毛茸茸的脑袋,心想,很好,确实话多。
纪翎慢吞吞地回答他:“我就是。”
虽然他背后的公司很小,甚至还是办公住宿混用,人员加上他才五个人,凡事都要他亲力亲为,他还有个虎视眈眈的金主,欠着债务说好了半年就还。
可是,他确实是这里的老板。
虽然目前渺小不堪,但这里是他的王国。
第10章
何晓光听见纪翎承认他是老板之后,脸上的表情停顿一下,然后不自觉地抓抓头,说:“哦,感觉你比我大不了多少啊。”
我比你大很多呢,小毛孩。
纪翎没有反驳他,而是说:“你周六来一天就可以了,平时我会给你一些文字任务,不用来,在学校就能完成。对了,你刚才说你是什么专业?”
何晓光说:“电影理论。”
纪翎皱皱眉头。
何晓光看他不了解的样子,立刻解释:“电影理论是电影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电影创作的本质、基本原理及一般和局部规律。它对电影的意识形态、文化背景、题材内容、表达形式和艺术风格做深入的研究探讨,并企图归纳及建立出一套自足的思辨过程。”
“好好好,停。”纪翎打断他。
何晓光忍不住补充一句:“百度说的。”
“……”这孩子确实话痨,“那你的文字功底应该不错,会写软文吗?”
“呜,没写过,可以试试。”何晓光老实说。
“好,我会给你样本。至于薪水,周末来算时薪,平时给你的任务按篇数提成。”纪翎说着,“把你的联系方式留下来吧。”
何晓光乖乖留了电话,然后和纪翎互相加了微信,他忍了忍,还是憋不住问道:“你们真的是正规公司吗?你们只有这么点人吗?你这么年轻你大学毕业了吗?你们不会是骗子吧?”
你一个穷学生有什么好骗的,纪翎面无表情地说:“你可以看看营业执照。”
总之,纪翎正式将何晓光收编,让他做一些简单的推广,主要是面向校园年轻人。纪翎这边则是四处联络,终于能策划一些二三线歌星影星进校园的活动。
同时纪翎还免费帮社团拉赞助,社团外联部的学生到底还是嫩了点,很多人不懂怎么去拉赞助,纪翎帮他们写策划书,弄个一年几千块的赞助费,权当做好事了。
因为纪翎的活跃,他用不长的时间就在社团干部和学校有关部门那边混了个脸熟,但他这样做,就连何晓光都看出来,其实并不赚钱。
纪翎自有他的道理,校园那边有何晓光帮他打点,他也没有放弃积极打通业务渠道。夜晚伏案做调查企划,白天四处奔波寻找项目,幸亏这个身体足够年轻,还能扛下高强度的工作。
就算是再忙,纪翎也要早上留半个小时晨跑。
他开始有计划地锻炼身体,毕竟他现在忙得连生病的时间都是奢侈,倒下就太亏了。
可这种广撒网做一些小业务的模式并不能带来很多利润,纪翎需要一个大单业务打出头炮。幸而纪翎比别人都要经验丰富,最起码他知道那些客户都爱听什么,也能比别人更快地找到重点。
他终于为自己的公司争取到一个机会。
本地的一家食品企业,今年的一款薯片销量预估达不到预期,希望通过植入广告提高销售量。
因为他们要求的周期短,希望能短时间内见成效,很多大ip都是从剧本开始招募广告,他们无法介入;同时因为是本地企业,资金并不充裕,热门节目要价太高,他们又无法接受。
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案子,谈了好多家都没谈妥。即使这样,纪翎费了很大的力气才让人家答应自己来试试。
毕竟纪翎的公司太过名不见经传。
纪翎深知第一单的重要性,他按照客户的要求,做了很多调查,熬夜写计划书,他对他的策划还是满意的,准备与客户约谈。
这个约谈就相当于决定性的面试了,别的倒没什么,就是谈生意的时候总是他一个人实在太没牌面。
他又不想被人看不起,可总不能带着工读生去见客户,纪翎环顾了一眼公司里寥寥无几的几个人,目光落到前台小妹身上。
小妹惊恐不已:“老板,我真的不会谈生意啊!”
“没事,你就坐我旁边,什么都不用说,你时不时记住附和我,然后别人看你你就傻笑就行了。”纪翎帮小妹包装一下,就拎着她上战场了。
当纪翎把自己选定的目标节目介绍给客户之后,客户表示了质疑。纪翎选取的相对低成本网剧都是业内并不能看好的作品,虽然成本可以压缩,并且竞争小容易谈妥,但是并没有口碑。
纪翎信心满满地说:“我们的目标在于热度,节目的质量问题,恕我直言并不是首要考虑的。只要能契合主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能把广告从植入节目拓展到植入记忆才是重点。”
客户又问怎么能保证热度。
纪翎又是费了一番口舌,让客户相信自己。
他在唇枪舌战,前台小妹在一边微笑当花瓶。
不过纪翎相信,他能成功拿下这个案子绝对有前台小妹的功劳。因为她在努力当花瓶的同时,还跟对面的某位负责人眉来眼去。
客户拍板了之后,他开始联络节目生产商,最后终于敲定了一个快要开播的网络剧。这个剧的主角是个吃货,经常在剧里吃东西,特别是在晚上吃薯片。剧已经拍好了。为了把薯片广告嵌进去,纪翎看着制作方的后期剪辑硬是P了个薯片盒子在主角旁边……
这个网剧播出之后,几乎是恶评如潮,纪翎立刻让何晓光写了好几篇文章,发在各大媒体网站上。
“细数xxx里尬得要死的场景,主角只有吃薯片的时候不尴尬。”
“剧看得困死了,倒是主角吃薯片把我看饿了。”
“这个剧里最好看的片段居然是嘎吱嘎吱吃薯片。”
“xxx的失败,并不是薯片的错。”
纪翎买了水军帮忙推广转发,效果确实不错,好多人被带着跑了,等大家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食品厂客户在投入广告之后做了市场调研,确实销售额有所提升,他们这才表示对纪翎很满意。
纪翎终于把第一仗打下来了。
他拿到了第一笔还算可观收入,特意给公司里的人包了红包,大家都很高兴。
纪翎这个案子太过典型,立刻就在圈子里传了开来,因为这个手段其实有点损,娱乐圈的节目制作人戏称他是用薯片踩烂片的男人。
纪翎倒是不介意,越是被调侃,就代表越多的关注。更多的人向他约项目,他那个小公司比之前更加忙碌,公司项目上的流水也越来越大。
头炮打响之后,纪翎也意识到目前的问题。
一是他的娱乐圈资源实在有限,无法打开更多的门路;二是他要扩大公司的规模,需要更多的资金;三是这里实在缺人手,人才不愿意屈尊,傻瓜纪翎又不想要,他把公司里的几个人用得太厉害,连何晓光都囔囔他连看书的时间都没有了,都要挂科了。
应该怎么办呢。
纪翎闭着眼睛,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思考。
这个办公室还是前任老板用过的,纪翎搬进来的时候,把房间里俗气的装饰物全部都丢了,多搬了几个柜子进来,没多久柜子就快塞满了。
办公桌上即使放着三台电脑也感觉不够,纪翎的脑子无时无刻不在运转着。
现在他们还保持着商住混用的低成本模式,实在不利于提升公司形象,可这里租金还算便宜,如果换到写字楼必然提升成本。
说到底,还是钱钱钱。
首先还是要招人,然后进行更多的业务,取得更多的成绩,才能有出去融资的资本。
同时电影学院那边,纪翎并没有放弃,他频繁接触学生团体,同时还有何晓光这个嘴巴关不住闸的人帮他宣传,他在电影学院都已经有点名气。
但他更进一步,甚至有时候抽空去学院听讲座。
何晓光对纪翎的行为表示不理解,他觉得公司这边已经这么忙了,就别掺和学生的事,因为毕竟没有钱可以赚。
纪翎却不置可否。
他花这么大的心思,自然有他的道理。
他在钓鱼,钓一条大鱼。
至于鱼什么时候上钩,他还在静静等待。
就在纪翎热火朝天地发展他的事业时,他突然接到严义宣的电话。
那天夜里很晚了,他还在伏案工作,他突然接到陌生来电,他还心想这么晚会是谁。
结果手机里传来严义宣慵懒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