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夫孩子热炕头-第2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银耳莲子粥,红枣银耳汤,凉拌双耳,香菇烧银耳,还有银耳炖鹌鹑蛋。
两大朵银耳放了进去,菜也不错,于良吉是因为前世不缺这东西,石宏大是因为根本没吃出它有啥好处!
以至于俩人吃完了也没觉得咋样啊!
不过于良吉还是将剩下的十多朵银耳,用个大木匣子装好,将自己的两份笔记,留了一份存档,另一份放到了木匣子里头,给了石宏大。
石宏大奋笔疾书,在书房里待了一天,才写好奏折,比往日的都要厚实一分。
由他亲自带着东西,去了县城,没直接去邮局,而是到了县城找了宇文县令,宇文县令亲自派了自己的手下,带着二十个护卫,背着东西,一路疾驰去了京城。
新安帝刚刚登基为帝,太上皇前年还帮着搭把手,等过了年就撩开了不管事儿,自己带着皇太后跑去行宫住着,每日里弄花弄草,还自己种了一大棚子的新甜草莓,没事就带着皇太后进去摘草莓吃,御医生怕太上皇跟皇太后吃出什么糖尿病,限制他们吃草莓的数量,于是老夫妻俩还挑大个儿的草莓。
跟御医在行宫里头斗智斗勇,热闹得很。
但是新安帝可不热闹了,以前只觉得父皇当个皇帝,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结果真到了自己头上,可就跟他观政的时候大为不同了。
什么事情都要亲力亲为,他遂想到当时父皇身边还有个他,可以分担一下政务,他也可以找个太子来分担啊!
结果扭头一看,自己儿子才三岁半!
连字儿都认不全,怎么帮衬自己啊?
自己的二弟只喜欢诗词歌赋,编书倒是一把好手,一说朝政他就打瞌睡!
老三喜欢舞枪弄棒,上午学文的时候,他就只顾打瞌睡,下午一到了武课,就精神抖擞!
最小的是个妹妹,跟着太上皇跟皇太后去了行宫!
没办法,只好找了好几个老臣帮忙,好一通手忙脚乱才算是适应了这皇帝的生活。
如今正好无事,那边太上皇就把密探系统统统丢了过来,还说:谁当皇帝谁管!
他老人家都帮新帝管了一年了!
把新安帝气的啊!
这一日,刚捋顺了密探系统,就有人来汇报了。
是最为紧急的,亲自派人进京,还有护卫跟随!
新安帝立刻就召见了,看到了石宏大那本厚厚的密折,以及于良吉的实验笔记,还有那十数朵一级品的银耳。
看完都傻眼了!
于良吉自从东西送走之后,便开始关注大棚,而外头田地的事儿交给了石宏大,苗子已经出了来,铲第一遍地的时候到了。
铲地的事儿,依然是那些雇工,于良吉开始采摘银耳制干。
因为北地干爽,制干很容易,且天气渐热,北地少雨,这制干很快就成了。
等铲完了第一遍地,于良吉也种了第二茬银耳,时间进入了六月中,雨水哗啦啦的下了来。
外头下着雨,石宏大就蹲在五号实验大棚里头,看着于良吉给那些个木桩子淋水,顺便他给提溜着水桶。
“已经六月了啊!”于良吉一边淋水一边跟石宏大聊天:“你说兴怀如今到了哪儿?”
“横竖还得在南边,肯定不在北边就是了!”石宏大道:“这两天估计又该来信了。”
于兴怀上次来信还是四月份,他是二月份启程的,写信快递七八天到了他们侯府,已经说了,到个地方就给他们写封信。
只是路途遥远,恐怕这信也得一两个月才能到他们这儿。
“南边这个时候都热了!”于良吉听了就烦了。
如今是六月,南边起码三十度!
北方如今没有温室效应,夏天最多二十多度,绝达不到三十度那么高,这也是为什么苞米和土豆在北方这么丰收的原因,这两样东西都高产,但是温度太高的话,它就不长个了。
“是啊,指不定热成狗了都!”石宏大撇嘴。
于良吉浇了他一手的水滴子,石宏大反击,在棚子里闹了起来,俩人差点打起水仗。
七月份,朝廷的赏赐下来了,这次依然是厚赏,也是新皇登基之后,第一次单独封赏功勋人家。
庆丰侯府又受到了瞩目。
无奈的是,庆丰侯府不在京城,京城里连个别院都没有!
想要有点什么小动作,哪怕是打听一下,都要跑东北府这边,动静太大,且太上皇当年就护着庆丰侯,到了新帝手中,大家还在观望,就不知道新帝为了什么,竟然大大的赏赐了庆丰侯府!
光看那拉着赏赐去东北的礼车,比太上皇当时赏赐的还多四五车,这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于良吉不知道京中都闹了什么事儿,只知道,这次给的赏赐很是丰厚,跟来的是一位内务府大管事,平时都是内务府的管事,这次来的是个大管事。
“这位是李楠大管事。”何管家认识此人,立刻就给介绍了一番。
“见过庆丰侯,见过石骑尉。”这位大管事是个四五十岁的男子,留着三撇胡子,有点胖墩墩,乍一看就特别有好感,亲和力超强。
“李大管事,请坐。”于良吉点头致意,并且请进了正厅奉茶。
石宏大啥都不说,就板着脸点了点头,他对这些不太擅长,只好干巴巴的坐着。
于良吉也不太擅长,看向何管家。
何管家嘴角直抽抽,这个时候看我干什么?
无奈家中这俩位都不靠谱,他只好硬着头皮上了:“不知这次厚赏,是何事啊?”
于良吉跟石宏大齐齐翻了个白眼儿:糟糕了,忘了跟何管家说银耳的事儿了!
李楠,一个内务府的大总管,精明的粘上毛儿比猴儿都厉害,岂能看不出来?
当下就笑了:“是银耳的事儿,这个稍后你问问侯爷和大人就知道了。”
何管家闹了个大红脸儿!
恶狠狠地看着上头坐着的俩人!
石宏大嘿嘿一笑,于良吉一呲牙。
“这次来,一个是厚赏,需要一个大管事出面,二也是柳公公托了下官过来。”李楠掏出个盒子递给何管家:“这是柳公公托我转交给侯爷的礼物。”
何管家赶紧接了,转身的功夫,立刻打开看了一眼,还摸了摸,他倒不是想查看什么,而是怕有人对侯爷不利,他这是检查一下,是不是什么机关之类的东西。
如今侯府里的人,让石宏大训练了不少次,不说能打到排雷的地步,但是检查个东西都很有一手。
发现没问题了才递给于良吉。
于良吉打开一看,一个挺好的盒子里,装着好几个柿子饼!
这个时节柿子饼已经少见了。
一般都是秋收立冬前做柿子饼,等从南方贩卖到北方,已经是十月份的事儿了,而现在七月份,这柿子饼必定是去年的,难得的是保存完好,看样子还挺软和。
“柿子饼儿?”于良吉皱眉捏了捏里头的柿子饼。
“外头还有赏赐的东西,请何管家跟下官出去清点一二。”这种事情,李楠是不沾的,能给递个东西,已经是不错了。
“正是,正是!”何管家立刻跟他一起出去了,留下屋里俩人大眼瞪小眼。
等人走了,于良吉捏了一个出来递给石宏大:“吃么?”
石宏大捏了过来,张嘴咬了一口:“保存的挺好,味儿还挺甜。”
平日里他不太爱吃这种甜了巴索的东西,倒是于良吉听他说挺甜的,自己也吃了一个。
“平白无故的送了一盒柿子饼给我,这是要我吃柿子饼?”于良吉一边吃一边猜。
“未必。”石宏大吃完了一个就不再要了,喝了好几口茶水去掉嘴里的甜腻:“他这是让你上书请立世子呢!”
于良吉差点被柿子饼噎到:“不是不让上书请立世子吗?”
想当年,他刚当上庆丰侯的时候,可是立刻上书就请立世子的,一个是为了小侄子,另一个则是省些麻烦。
结果柳公公就不让他上书请立!
现在这不疼不痒的时候,为啥要请立世子?
“当年是当年,现在是现在,你这些年没少出彩,年年都不落,研究的东西又好,利国利民。”石宏大给他分析:“而且你当年是太上皇立的庆丰侯,庆丰侯世子必须新帝批准,这样新帝就能施恩给你和兴怀了。”
“好复杂!”于良吉眨巴了一下眼睛,一口吃掉手上剩余的柿子饼:“那你看怎么上书?”
“就跟平常一样,上书请封世子,先上一本看看风向,要是没动静,就在新年的时候再上一本。”石宏大想了想,替于良吉做了决定:“若是新年的时候还不许,那就一年上一本,不能这么再没动静下去了。”
柳公公既然让人给了这么个东西,肯定是上头有了什么想法,不管上头咋样,他们都得请立世子了。
兴怀也大了,世子之位除了他,也没别人了!
“好,听你的。”这种事情,于良吉向来是听石宏大的。
外头交接完了厚赏,何管家就让黄大厨好好准备一顿饭,招待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们。
于良吉兴致勃勃的去仓房看了看赏赐,好么,比起太上皇,新帝给的东西更加符合于良吉的心意,因为全都是金银财宝!
两个金子打造的聚宝盆,比脸盆子都大一圈!
六尺高的血珊瑚一对儿,颜色纯红中带金沙!
剩下的绫罗绸缎不计其数,果然是大手笔啊!
“果然是厚赏!”于良吉高兴的指着两个金子打造的聚宝盆让石宏大看:“这个以后给兴怀留着当传家宝吧!”
“太俗气了吧?”石宏大吐槽:“人家要么书香传家,要么武艺传家,你弄这个也太俗了!”
“俗气什么?挺好的,起码哪一代穷了,还能拿出去卖了换钱花花!”于良吉可实惠了。
而远在千万里之遥的海岛上,正在喝椰子汁的于兴怀打了喷嚏,还不知道家里头他小叔给他弄了俩特别实在的传家宝,等着传给他呢!
第380章 风和日丽
于良吉一个人工培育银耳的方子得了厚赏,随后上书请立世子,都过了八月节秋收了,也没见朝廷回信儿。
他就开始犯嘀咕了:“这是啥个意思?”
柳公公让上书请立世子,如今他也上了奏本怎么没个回音儿?
“过年的时候,再上一本!”石宏大倒是不着急,请立世子乃是一府的传承,有爵位,有氏族,有财产。
这都是慎之又慎的事儿,上头让你上书请立世子,只不过没说什么时候可以给你批复。
但是你还不能不上书!
秋收过后一算计,今年又是个丰收年!
且十八里铺比别的地方都高产那么一点点,并不多惹眼,可就是比别人的高产!
“知识就是力量啊!”于良吉乐呵呵的看着自己家成堆的粮仓。
侯府的粮食每一年都有剩余,这个时候粮食不太好保存,超过两年就容易生虫子,所以侯府每一年清理一次陈粮,有的拉出去卖给酒坊酿酒,或者给巴家,喂养奶牛。
剩下的新的粮食入仓,保证粮仓有两年的储备粮就可以了。
正好,于兴怀的家书也到了。
原来这孩子跑去了南边,看到了一年三熟的稻子,说那里稻田遍地都是!
他在家里的时候,于良吉跟石宏大也教导他农事,只是做得少,但是必须会。
这跟读书习武一样,于良吉不想见孩子养活的四肢不勤五谷不分。
每年秋天,于兴怀也会跟小伙伴们一起去拾秋,捡谷穗麦子穗儿。
而且石宏大还手把手的教过他如何割谷子,割麦子,到了南方,她就跟人去割水稻了!
结果写信说累得够呛!
因为他没那么长时间作业过,回到休息的地方,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这孩子咋能这么傻呢?那种农活他一个新手能不累么!”于良吉看信看一半就上火了。
“他在家也没那么长时间做农活,是因为咱们俩舍不得,这次出去干点农活也好,别以为种地多简单,雇用人手也得主家自己上!”石宏大现在还会跟着雇佣来的人一起下田,哪怕于良吉不让他多干,他也会搭把手。
可于兴怀不同,首先,他还小,才十五岁,于良吉可不想用童工,而且这还是他亲侄儿,关心都来不及,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他做农活受苦?但凡干了一点,熟练了些,于良吉就立刻让他歇着!
说句不好听的,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
幸好于良吉还有点理智,将也许心怀教养成才,读书习武和农业一个都没落下,该他学的哪怕累点儿也让他都学会了。
再有,这孩子学文习武是第一要务,农活什么的,只是想让孩子不忘本,不要养成个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人而已。
又不是指望他以后耕种田地养家糊口!
突然割了一天的稻子,当然累着了!
于良吉没看完就想赶紧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