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夫夫孩子热炕头 >

第246章

夫夫孩子热炕头-第246章

小说: 夫夫孩子热炕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洗个澡!”石宏大不容于良吉分说,就将人拖进了浴室。
  不一会儿,浴室就响起了暧昧的声音,曹嬷嬷早已经撤掉了饭桌,给屋子里点了些灯,便带着人退了出去。
  这一晚因为有石宏大好一通折腾,心说可是将家里最大电灯泡给送走了,浴室里尽了兴,将于良吉好好的洗干净,包了浴巾抱出来,塞进被窝里,用干燥的毛巾擦头发。
  等头擦干了,于良吉早就睡的不知今夕是何夕了。
  第二天中午才醒,也没时间思念小侄子了,一个劲儿的瞪石宏大,昨天晚上石宏大就跟抽了风一样,跟憋了三年一样,他都哭泣着求饶了,这人还不罢手,他的腰啊!
  石宏大厚脸皮的给他夹了一筷子老醋黑木耳:“吃饭,吃饭!”
  嘿嘿笑着看于良吉,愣是把于良吉看的脸红了!
  “呸!”于良吉唾弃了他一口:“没皮没脸,大白天的看什么看?”
  “又不是纸糊的,还怕人看哪!”石宏大厚厚脸皮跟他呛声。
  “不许看!”于良吉立刻用粉丝沾了好大一下子辣根,塞到了石宏大嘴里,辣的石宏大当时就眼泪直流了。
  于良吉这才高兴的吃着自己也不知道是早饭还是午饭的饭菜。
  下午出去溜溜达达,也没心思弄别的,石宏大怕他想孩子,就跟着他一起出去溜达,如今正是早春二月,外头冷得很,溜达也没溜达很久,就回来了。
  于良吉进了实验大棚,石宏大也跟着进了去,里头的果子基本上都卖完了,过年那会儿最是畅销的时候,于良吉又擅长种植反季节的水果,如今十八里铺也有反季节水果,青菜别的村子种植,而十八里铺的是水果。
  比起遍地的青菜,水果当然更受欢迎,且能吃得起水果的人家,都是有钱人,不差那点银子。
  所以十八里铺的水果收购价并不便宜,而四季卖的更不便宜了!
  还有长着字的大黑李子,有金桔的吉利,还有蟠桃的新鲜,别提多火了。
  当然,蟠桃如今就侯府有,别人家的还没长到能结果的时候,所以侯府也卖一些蟠桃给四季,很贵,一个一两银子,四季卖的是一个三两银子……。
  特别黑!
  颓废了两天,于良吉才慢慢适应于兴怀已经出去游学的日子。
  适应了之后,他就想给自己找事情忙,结果事情找上门来了!
  “侯爷,您要的椴木桩子,到货了。”何管家就找到了他。
  天气好了些,雪也少下了许多,早早定好的椴木桩子,就被拾掇了出来,趁着春忙前,给送过来了。
  “哦?”于良吉立刻就元气复活了:“快,出去看看!”
  送来椴木桩子的是采林场的管事的亲自送过来的,因为是侯府预定的,他们秋末的时候就选好了,之后一直放在那里干燥,过了一冬天,干的差不多了,给磕了土下去,又修修砍砍的,弄了一百个过来。
  半人高,底儿却是直接连着树根子,那树根子也弄的很平整,像是个架子一样能支撑着树干。
  这椴木桩子都是按照于良吉的要求采集而成,且他要的并不是多少年的老椴树,只要够粗够高就行了。
  一百个椴木桩子放在那里,看着并不多,因为侯府地方大啊!
  于良吉一出来就奔椴木桩子去了,还是何管家紧拉着他,不让他走,顺便让旁边一直站着的人过来:“这位是我们家侯爷。”
  采林场管事的是个中年男人,带着二十多个力工赶着马车送东西过来,看着有点精明。
  “见过侯爷!”采林场管事的没想到于良吉会亲自出来,经过介绍立刻先给于良吉见了礼。
  他身后的人也跟着行了一礼:“见过侯爷!”
  “嗯,都起来吧!”于良吉只好板着脸,假装自己是来临时视察的领导,虽然前辈子没当过领导,但是他见过啊!
  “这椴木桩子不错!”于良吉拍了拍桩子,一看就是上好的椴木,且都是二十年以上的了。
  “这都是辽椴,比蒙椴要粗实些,也比普通山椴颜色好,因为那边要开一条大马路出来,这才扣下来根子,去年运过来的,一直放着,如今已经是干了,根儿也给您削平了……。”采林场管事的介绍的可卖力了。
  于良吉频频点头,等采林场管事的说完了,他立刻对何管家道:“这东西办得很好,赏,重赏,来的都有份儿!”
  “是,侯爷。”何管家抽抽着嘴角。
  他算是看出来了,侯爷这是不耐烦了,想赶紧打发人走,不然何必在人家一说完话,他这边立刻就赏了呢?
  还不是随便的打赏,而是厚赏!
  实际上,于良吉还真就是这意思!
  说那么多没用的干什么?他要的就是椴木桩子,且早已经付了钱,来一趟,说什么辽椴、什么蒙椴的,有用吗?
  终于把人打发走了,于良吉这才乐呵呵的仔细摸了摸椴木桩子,出去叫信叔派人帮他把这些椴树桩子给他搬到第五号实验大棚里去。
  信叔不太懂侯爷要干什么,但是还是找了十个力气大的过来,给他倒腾了进去。
  于良吉搓着手在五号实验大棚里转圈儿。
  他打算干什么呢?
  打算种植银木耳!
  银耳又称作白木耳、雪耳、银耳子等,属于真菌类银耳科银耳属,是门担子菌门真菌银耳的子实体,有“菌中之冠”的美称。
  银耳子实体纯白至乳白色,直径五到十厘米,柔软洁白,半透明,富有弹性。
  银耳味甘、淡、性平、无毒,既有补脾开胃的功效,又有益气清肠、滋阴润肺的作用。既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又可增强肿瘤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力。银耳富有天然植物性胶质,外加其具有滋阴的作用,是可以长期服用的良好润肤食品。
  银耳发源于四川通江,清宫侍女德龄著《御香缥缈,御膳房》论通江银耳:“银耳那样的东西,它的市价贵极了,往往一小匣子银耳就要花一、二十两银子才能买到”的记载。
  那个时候已经是快要民国了的,银耳还是那么昂贵!
  于良吉也是在新皇陛下给的赏赐里,看到了有银耳这一样东西,才知道在古代野生银耳数量稀少,乃是属于名贵补品那一类的东西。
  他记得上大学那会儿,还去过古田的银耳人工栽培园呢!
  银耳不但可用椴木栽培,而且还可利用木屑、甘蔗渣、棉籽壳等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适当添加一些麦皮、米糠、石膏等为辅助原料,进行室内瓶栽和袋栽。这种室内代料栽培,可以充分利用树枝,短木或边角木料经切碎磨粉后为原料,那个时候这样栽培,是为了节省大量木材。
  甘蔗渣,棉籽壳等农副产品,原料来源充足,用来栽培银耳,既有利于农产品的综合利用,又有利用迅速扩大银耳栽培的范围,不受有无林区条件的限制。
  而且室内栽培,温、湿度等环境条件较易控制,银耳的生产周期短,病虫害少,产量又高。
  银耳的椴木栽培,其方法和步骤与香菇有许多相同之处。
  香菇的人工栽培,早在南宋的时候就有记载了,那个时候,叫“香蕈”。
  到了前朝,已经技术成熟了。
  等到了穿越前辈当家做主之后,更是大力推广,让大家都知道,原来只要努力,没有不可能!
  所以现在他们吃的香菇,家养的并不贵,野生的反而贵许多,但是味道更好。
  不过于良吉选择椴木栽培方式,一个是因为他会这种方式,另一个原因,则是他更喜欢原木栽培。
  用料什么的,说实话,并不是很好,毕竟这是一种菌类,而不是别的东西,还是椴木桩子合适。
  他这里正好有银耳!
  这个时候的银耳采集不似他那个时代,这个时代可真的是纯野生的,且怕坏了品相,那可真是连根挖出来的!
  连找菌丝的事儿都省了!
  于良吉亲自跑去库房,将银耳给翻了出来,单独放着的银耳,品相很不错,这是贡品,品相当然选好的了!
  直接将上头的银耳取下来,只拿着根子跑了出去,被黄大厨看到了,赶紧去库房看了眼,发现他一直觊觎的银耳,竟然被侯爷丢在那里,立刻心疼坏了!
  赶紧捡起来,用布兜装好,拿回了厨房,放到了专门存放珍惜食材的地方。
  “当家的,什么东西啊?”黄厨娘从外头进来,看到黄大厨正好往里头放东西关柜门。
  “好东西,银耳!”黄大厨很是满足。
  殊不知,不久之后,这东西在侯府,差点泛滥成灾!
  石宏大去了十八里铺,找单媒婆给小黄说媒,事情拜托给单媒婆之后,又去找了老村长,于良吉早早的就批好了一个房基地,给小黄起了一套四合院当新房。
  今年正好是黄家的合同到期了,石宏大请老村长给黄家落户到十八里铺。
  回来就听说侯爷定的那些木头桩子到了,就看热闹的去了第五号实验大棚。
  于良吉正在将那银耳根儿抠出来碾碎了,用稍稍热一点的水倒进去醒菌,而且五号实验大棚如今已经竖着一根根的椴木桩子了。
  石宏大一进来差点以为自己进错了地方!
  “你这是,要种菇子?”石宏大只能这么猜,他倒是听说过种植菇子的,听说很是辛苦。
  “不种,那个咱们这边山里多得是!”于良吉摆摆他黑漆漆的手。
  “那你要种什么啊?”石宏大看了看于良吉的手,再看看这些木头桩子。
  “种银耳!”于良吉终于宣布了他的目的。
  “银耳?”石宏大一愣:“你怎么想起种银耳了?”
  他记得银耳好像挺贵吧?还是贡品来着,因为在京城的时候,接待他们的人动不动就给他们弄个什么冰糖银耳,银耳莲子羹之类的东西,当宵夜让他们吃,可惜,一群糙老爷们儿根本不喜欢那东西,反而对酱炖肘子、大肉烧饼感兴趣,最后还是后来赶过来的宇文狐狸将他们臭骂了一顿,说他们这是不识好歹!
  因为那些东西都是内务府给分派过来的,难得的好东西!
  听说那玩意儿一点点就要好几两银子,然后他们一窝蜂的去喝了那些银耳做的汤羹……。
  “这次不是在赏赐里头有么!”于良吉头都没抬:“我这才发现,原来银耳这么贵啊!”
  既然这么贵,那他还种什么果子啊?
  种好了银耳,又是一项创新,加上进项,还能给新帝卖个好,毕竟内务府采购银耳也是很费劲的,要从蜀中购进,翻山越岭的不说,这价格也够一看。
  要是他能种出来,岂不是更好?
  “这个,也能种出来?”石宏大咽了咽口水,他觉得每次于良吉都能给他新的惊喜!
  “当然!”于良吉站起来,指了指石宏大:“抬着盆子,跟在我身后。”
  石宏大赶紧乖乖拎起盆子,跟在于良吉身后。
  于良吉自己提了个小斧子,慢悠悠的走在前头。
  一百根椴木桩子,分为四排,每一排都是二十五个,摆的齐刷刷。
  走到第一排第一个椴木桩子的时候,他就扬起小斧子,挑好了地方,一斧头砍了下去!
  只砍出个一指深的小凹,外头还翘着木茬子呢!
  “给我来吧?”石宏大放下盆子,于良吉力气小不算,这斧头也小,砍个木头都没啥成效。
  “不用,不用!”于良吉只砍了一斧子,看起来还挺满意的样子,蹲下来用自己手上蘸着的那点泥巴,抹到了被砍的地方。
  石宏大:“……!”
  于良吉重复了好几次,这一个椴木桩子才算是弄完,石宏大算是看出来了,都挑的是那种枝枝杈杈的地方,且每次都抹上一点那黑乎乎的东西!
  等于良吉砍完了三棵的时候,他就累了,实在是拎不动小斧子了,只好看了看石宏大。
  石宏大很默契的接收过来,开始实验性的砍了一个:“这样?”
  “再轻点!”于良吉看了看豁口,有点深了。
  “这样呢?”石宏大又砍了一个。
  “嗯,这样的就行了!”这个还差不多,于良吉满意的往里头摸了疑似黑泥的东西。


第378章 种植银耳
  弄了一半,就天黑了,于良吉让人点了油灯照明,换了自己砍了五六个,胳膊酸了,再换石宏大,石宏大倒是不累,可于良吉觉得他累了,就特意换了他,他也享受被人关心着。
  俩人忙到了七八点钟才弄完,因为是种植银耳,石宏大不让人靠近五号实验大棚,这里的活儿,竟然是俩人干完的!
  累得够呛,于良吉这会儿也没工夫去想孩子了,石宏大反倒乐呵呵的跟他进了浴室。
  于良吉很是警惕的看着他:“你干嘛?”
  跟着进浴室是几个意思?
  想起前两天在这里的放肆,他的脸都红了!“想什么呢?”石宏大扒拉了他一下:“今天你轮了那么久的斧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