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夫孩子热炕头-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文人士子扑个粉的事儿,是流行,但是这些年除非大事,平时是不可能扑粉的,这还是圣太祖倡导的呢!
于良吉实在是不想让自己穿得这么娘的同时,还要化妆!
“可是今天是大日子,就扑薄薄的一层还不行吗?”宋婶子知道小老爷不喜欢这些东西,可这个是流行啊!
“那也不要!”于良吉坚持,他不要涂脂抹粉,那样更娘了!
就这样,小于举人素颜朝天,悲愤地穿着一身大红衣服出去了,外头一院子的人!
吓得他差点就扭身回去了!
当时那必须不能够啊!
“上车,上车,去接你契兄弟去!”老村长笑呵呵地指挥众人:“把锣鼓敲起来,唢呐吹起来!”
这伙人热热闹闹地开始奏乐,于良吉赶紧爬上马车,他不会骑马,原主会,可多少年了,这身体也没骑过马,一直都是坐车来着。
走了没多久就到了车家,十八里铺地方小,迎亲也快的很。
车家送石宏大出来的是车爷爷,作为石宏大结契的另一家人,车家以后就是石宏大的亲戚了。
“既然诚心诚意的结契,以后便要和和气气,一辈子相互扶持。”车爷爷将石宏大的手,放到了于良吉的手中:“好好过日子。”
“知道了,车爷爷!”于良吉笑眯眯地应承:“您老放心吧!”
车爷爷笑眯眯的点了点头,示意两人一起上了于良吉的小车子,刘文喜乐呵呵的赶了马车走,于良吉小马车后头是十辆大马车。
装的全是石宏大的身家!
全村人都参加了他们结契的仪式,看到时候的那十辆大马车的东西,纷纷震惊了!
早知道石宏大这么有身家,当时他们就去主动跟石宏大提亲了,何必让石宏大跟小于举人结契呢?
还以为石宏大是个穷小子,谁知道这家伙是闷声发大财啊!
真是的,还以为他看上的是小于举人的家底呢,结果人家本身也没差多少,尤其是有个箱子单独拉着,盖儿是打开的,里头一下子白花花的银子!
这是石宏大早就用银票兑好了银子,全都是五两一个的崭崭新的银锭子!
“这石宏大哪儿来的那么多钱啊?”有人就怀疑了,毕竟石宏大当初来十八里铺的时候什么样儿,大家可都知道!
要不是小于举人收留他,那年冬天都不知道怎么过。
这才三年,他就有这么多钱了?
“你傻啊!”另一个立刻就反驳了:“人家能打一只老虎回来,你能啊?人家能猎到野猪,你也能啊?”
“就是。”旁边还有人给帮腔:“人家只要进山去打个猎物就能卖上不少钱,家底就这么攒下了呗!”
这很有可能,石宏大这人跟村里人打交道虽然多,可以一起活动的时候少,换句话说,石宏大在村里人的眼中,就是有点儿“独”。
农闲的时候,大家都三三两两都聚到一起,要么喝喝小酒聊聊天,要么打打麻将玩玩牌。
这种地方很少见到石宏大。
反倒是每天早上,只要路过于家,就能看到石宏大,要么教于宝宝打拳,要么就自己在练武,要么就是跟洪先生拆招。
偏偏这些活动,村里的孩子们都不会参加!
闷不吭声的攒下这些家底,大家想想,太有可能了!
一路到了于家之后,进门之前,老村长站在大门那里,拿了个户口本,里头是已经更名完成了的,户主现在就是于良吉,但是配偶一栏,写得是石宏大。
车爷爷和车姥姥也在门口那里站着,老村长,孙大爷等老人站成一排,没办法,这俩人没老人,原本站在门口的得是两位新郎官儿的父母双亲或者长辈。
下了车子之后,两人手牵手地走到门口,车爷爷先喊了一声一拜天地,而二拜高堂的时候是朝着所有老人跪拜的。
“婚契已入村子花名册,于家老大夫妻去的早,你们上午长辈垂问管教,旁无兄弟帮亲,却下有幼侄需要抚养,家中只有你和宏大两人,你二人当需互相扶持,克己勤俭,时时自省,切忌贪安好逸,不思进取,此乃大忌!望你二人日后心意相通,举案齐眉,长久与共。”老村长扶起两人,拍了拍石宏大的肩膀,这个家里头谁当家,他清楚,谁做主,他也明白。
别看户口本上的户主是余良吉,那也是石宏大担待带的多一些。
“夫夫对拜!”车爷爷别看年岁大了,嗓门可不小。
于良吉炯炯有神地跟石宏大笑后弯腰对拜,石宏大却头一次,眼角眉梢都带着笑意,使得五官硬朗的她看起来柔和了很多,这让于良吉想到了一个词儿,铁汉柔情!
“礼成!”车爷爷高喊一声,大家笑了。
结契这里没有入洞房一说,因为不是女子,两个新郎官都可以出来敬酒,于良吉就拎着酒壶,跟石宏大挨个敬酒。
刘文喜耍了个心眼儿,他给于良吉的是大酒壶,给石宏大的却是一口就干的小酒盅!
这样一圈敬下来,才用了半壶酒,中途不必添加。
于家席开二十桌,刚开席的时候,就有人来了。
“小的是府尹大人派来送结契贺礼的。”来人是个中年管事,带着两大车礼物:“因春耕在即,府尹大人又是新上任,实在是抽不出时间亲自前来道贺,希望二位见谅!”
好么!
一下子在座的都起立了!
付二柱子冷汗都下来了!
当年他哥跟他家,对小于举人做的事儿,可不少!
只听说小于举人认识县令大人,可没说小于举人还认识府尹大人啊!
小老百姓对当官儿的都只是一个名头,换没换人他们不关心,也就村长知道父母官换了个人当。
现在的府尹,应当是曾经的房县令。
府尹大人送来的当然是好东西,一车一车地往屋里搬。大家眼睁睁的看着啊!
幸好余家开的席面不少,不愁坐不下,这边刚落座,那边又来了人,是新任县令,亲致!
新来的县令,以前说过,是个中年人,据说眼光清正,为人孝顺,虽然治理手段暂时没看出来,但是外形很不错。
车子刚到门口,于良吉就带着是宏大赶紧迎了出来!
只是这县令一下车,石宏大当时就愣住了!
怎么是他?
“本官来的不晚吧?”紧赶慢赶,还是没能早点到,新任县令大人很郁闷。
谁能想到这地方这么远啊!
走官道都要绕点路才能进来,怪不得说这里偏僻,贫瘠,穷山恶水呢。
就是不知道民刁不刁了。
“不晚,刚开席,还没动筷子。”于良吉笑眯眯的一拱手。
“我们也是紧赶慢赶,这才到。”从新县令身后走出俩人,于良吉的那两位同窗,周扬,王诚。
说话的是周扬,他现在是举人了,正想着今年游学去京城,不过赶上了于良吉结契,他就没走,延后了启程的时间。
他们俩如今都是在府城求学,能回来参加喜宴,已经是让于良吉喜出望外了,他虽然送了帖子过去,可两家给送了贺礼,却不保证这二人能来参加仪式。
“再远也得来啊!”王诚还是那样子,就是看着长大了一些。
“你俩不来我还得单独请你俩一顿呢!”于良吉笑呵呵的跟他们打哈哈。
这次俩人能来,也是跟县令大人搭了伴儿的,他们俩跟于良吉打了声招呼,转身扶了老山长下了马车。
“山长!”于良吉没想到老爷子还真来了!
要知道他虽然送了帖子,可百分之八十确定老头礼物到了人就不过来了,毕竟老头年岁大了。
这伙人一下车就让十八里铺的人再次起来。
府尹大人的东西是管事送来的,可县令大人却是亲致,还有两个一看就是跟小于举人一样的年轻人,再有老山长,他一下车,连林杰和洪泽涛都赶紧跑了过来,拱手见礼:“山找先生。”
一般的山长就是校长的意思,而先生就是老师。
但是能管“山长”叫“先生”的,必定是这位山长曾经教导过他们,于良吉只是得到过指点,并没有得到山长的悉心教导,而林杰和洪泽涛却不同,他俩人年轻的时候就是山长教的他们。
众人一听,更加敬畏了!
“大家请进,请进!”于良吉乐呵呵地邀请大家进来。
说实话,他虽然修了房子,各个方面都过得不错,但是因为守孝的关系,并没有友人登门拜访过。
这还是头一批!
“嗯,日子过得不错。”老山长抬头看了一眼这房子,大门上挂着通红的绸带晚结的大红花。
而在宅门那里,则是挂着“于宅”二字。
因为于良吉虽然有功名在身,但是并无官职,所以,并不能称为“于府”,只能称为“于宅”。
“这是我结契之人,石宏大。”于良吉在他们进门之后,就拉过石宏大做介绍。
以后他们就是一家人了,哪怕是夫夫,也要做到平起平坐,他要将石宏大介绍给所有认识的人。
石宏大一抱拳,没吭声,过来的都是文人,他一个莽汉子的确不好打招呼,之乎者也啥的,说不出口啊!
但是县令大人却朝他笑了笑:“不错,不错,一看就是个好人!”
石宏大:“……!”
一看到他笑眯眯的样子,就想挥拳头怎么办?
“呵呵……!”于良吉也被这位县令大人雷的不轻,这是个二百五啊,还是个晚期中二病啊?
众人进来之后,当然是要坐在最前头那一桌上了,那一桌也是固定的。但是办喜事嘛,桌子大,上头摆满了八凉八热和八大碗儿。
主家办事,黄大厨可真是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席面办置的比府城里最好的酒楼都要好!
第230章 两条黑龙
来的人看到这席面也暗暗心惊了一下,这得多少钱啊!
落座之后,众人带来的礼物也被刘文喜笑呵呵的接受了。
大老爷和小老爷一开始办事的时候,他就知道家里花钱如流水,他心疼啊!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这么个花法,结完契难道要喝西北风么?
就算小老爷有钱,也不行啊!
刘文喜抠门到骨头里了!
不过在今天,他光是收礼就收到手软了!
大家给的礼金最少的一两银子,最多的是府尹大人给的一千两!
哎呦喂!
这收回来的钱,比花出去的都多!
这还不算各种礼物,布匹,和好东西!
于良吉和石宏大给新来的县令大人、老山长等人倒酒,大家坐在一起,虽然拘谨了一会儿,但是这里毕竟是十八里铺的主场,十八里铺的人与有荣焉!
以后说出去,大家也是跟县令大人同时因演的啊!
“本官宇文正阳,在此敬祝二位白头偕老。”新县令大人说话好听,人也斯文,一举杯一开口,都带着风雅之意。
“谢大人。”石宏大不吭声,只有于良吉出来应酬,于良吉还好,以前被迫跟着堂弟去过几次商务会谈,还是有经验的,而且他心里对上下尊卑这一点还很模糊,可能跟他内里不是古人有关,毕竟一个人三十年的习惯,和三年的生活,是没法比的,那习惯已经深入骨髓了,而三年也只能够让他适应古代生活而已。
再有老山长发言,嗯,这个也是长辈,然后每敬一杯酒,就有人说话,大家都对二人的结合充满了祝福和嘱咐。
于良吉没想到,在现代都不能大办的事儿,在这里虽然少,可大家确实是充满善意的祝福,可见,古代也不是全都不好,多亏了穿越前辈啊!
虽然没见过穿越前辈,但是大家都是穿越而来的,算得上同是天涯沦落人啊。
他种了树,自己乘了凉。
热热闹闹的喜宴过后,大家就都散了,他们是在中午吃的喜宴,到下午一点就结束了,县令大人一行人因为要赶着回去,所以也没留下。
这些人走了,很多妇女都留下帮忙善后。
二十桌酒菜还剩下了不少,于良吉干脆跟帮忙善后的妇女们道:“这菜现在放不住了,大家谁看着好,就打包装回去吧!别嫌弃是人吃剩下的。”
“嫌弃什么?这可都是好东西!”乔大娘头一个就响应号召:“我回去那几个盆子来!”
现在三月份了,冰是冻不住的了,反而开始化了不说,还有青草也冒了芽儿,就是小很多,只有一点点。
“我也去我家拿点,你们离家远的就不用回去跑一趟了,回头把盆子给我送回来就行!”张家二婶子也走了。
于良吉摆了二十桌,几乎是将全村人都请到了,连小孩子都没落下,石宏大选的这天也凑巧,正好是学堂休假的日子。
众人分了东西,又帮着收拾完,才离开于家,各人都带着一盆子的吃食回去,于良吉这喜宴办置的特别上档次,大鱼大肉,煎炒烹炸。
这个时候就跟于良吉想的一样,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