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亲爱的空想家 >

第63章

亲爱的空想家-第63章

小说: 亲爱的空想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装了,都装上了。”导师在电话那头说,“这不是很自然的事情嘛?嗨,还要你亲自打电话过来叮嘱我。我既然邀请了小邓来参与这个项目,当然会把所有事情都想好。”
    这下反倒是罗恒秋觉得不好意思了。
    导师和他啰啰嗦嗦地说了一堆。挂了电话之后,罗恒秋神情有些奇怪。
    “我那天觉得你的导师不太喜欢我。”他说,“可是他刚刚挂电话的时候叫我小罗。”
    邓廷歌从资料里抬起头,鼻梁上架着罗恒秋的眼镜:“是吗?因为觉得你特意打电话过去说这件事,所以对你改观了呗。”
    罗恒秋:“有道理。放下眼镜,这个度数不合适你。”
    邓廷歌:“我戴着好看吗?我觉得你平时戴着可帅了。”
    罗恒秋稍稍有点脸红。
    他觉得邓廷歌导师给他安排的这个事情特别好,好得不得了。他已经很久没在邓廷歌脸上看到那么欢快的表情了。
    熟悉了项目情况,也看过剧本之后,邓廷歌按照导师的安排,跟着他去寻访几位还健在的老兵。
    其中不乏同样也坐着轮椅的人。老人见到邓廷歌,大多很惊奇,但又觉得他年纪轻轻就和自己一样窝在二轮车里,十分可怜,言语之间相当和蔼可亲。
    三个剧本中有一个是原创作品,探访这个作品中提及的抗日连队的老兵时,编剧也跟着去了。邓廷歌对这个剧本印象非常非常深,因为他不理解其中的一个段落。
    那个情节发生在战场后方。幸存的士兵躲在战壕之中,四周烟雾弥漫,枪弹声声,但已经稀落了许多。一簇簇的火焰在干枯焦黑的平原上燃着,那个孤零零的士兵捏着自己没了子弹的枪,一边无声地哭,一边狠狠击打自己的腹部。
    他问过编剧那个动作是什么意思,编剧说你直接问那个老人就知道了。
    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老人已经尽量保持平静,但双手还是微微颤抖。
    “都烧起来了。枪子和炮都不得了,轰地一声,什么人都没了。”老人口齿不太清楚,邓廷歌听得吃力,“到处都是烧焦的气味,又苦又……臭。我三天没吃饭了,光啃草。”
    老人说了很久,邓廷歌终于逮到机会把问题问了出来。
    面前的老人突然停止了说话。他眯着浑浊眼睛盯紧邓廷歌,发皱的嘴巴一抖一抖,欲言又止。
    邓廷歌不敢打岔,被他的模样弄得也紧张起来,局促地等着他的回答。
    “恨咯。恨自己,恨自己的胃。那些都是我战友的肉的味道啊……”老人古怪地笑了起来,眼角挤出一些湿润水意,“饿极了。”




  ☆、第76章 炫了个技

和几位老兵的见面给邓廷歌带来极大的震撼。
    在此之前,他一直相信一个演员出色的理解能力能让他充分体味角色的心态,哪怕演员本身不曾经历过那些事情,也能比较恰当地表现出来。
    但他这次终于明白,有些惨烈的故事,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过,任何人都是无法理解的。
    剧本里那个痛苦的士兵击打自己的腹部,想让抽搐的胃部停止对食物、对肉类的渴望。邓廷歌起初不懂,但在回去的车里他不断地想起那一段。在那寥寥几十个字的描述和行为刻写中,他头一回感受到巨浪一样几乎能将他压垮的绝望和悲恸。
    之后和演员们见面的时候,他主动拈出了那一段,问年轻的孩子们这个行为背后的角色心理。
    参与项目的演员大多数都很年轻,不过即便没有太多的演出经历,大多数也对演戏这个行当有着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但没有一个人能理解士兵为什么要这样做,有的人犹豫道:饿太久了,胃疼?
    邓廷歌知道这很正常。他们没有上过战场,连饥饿可能都体会不到,又怎么能理解剧本里描写不出来的气氛和味道?
    在短暂的沉默中,有一个坐在角落的男人开口道:“因为饿了吧。他问到了火烧尸体的味道。”
    邓廷歌又惊又喜,连忙让那个人站起来,问他:“你叫什么名字?那个剧团过来的?”
    他认不出这个年轻人。年轻人长得端正阳光,目光温和。
    “我叫向锐。”他说,“我是欢世推荐的人。”
    邓廷歌恍然大悟。又是欢世的人。欢世最近出的几个人都是演技派,可怕的是又有偶像派的脸和身材。他打量着向锐,等他坐下来之后将老兵的那个故事告诉了面前的演员。
    几乎人人都很吃惊,邓廷歌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这些孩子的神情。他们中的一部分也许能成为不错的演员,他强装自己是一个伯乐,很得意地想。
    除了这一批年轻演员之外,导师给他的资料里还有几个在话剧中担任主演的名字。邓廷歌挺惊讶:他看到了严斐的名字。
    因为目前主要还是针对这些年轻演员的培训,所以严斐并没有出现。邓廷歌第一时间联系了严斐,严斐知道他也参与这个项目之后很高兴。邓廷歌住院期间,《久远》剧组里的人都给他发来了问候,陈一平还专门离开自己拍摄的地方绕道云南去看他。严斐在电话里详细问了他现在的身体状况,像是放心了似的来了句“那还不错,好好康复”。
    他受了重伤,现在只能坐轮椅出行的事情已经不是秘密。娱乐刊物和网上只要一搜“邓廷歌”三个字,出来的联想搜索词必定带着诸如“轮椅”“残废”“意外”“瘫痪”之类的关键词。
    年轻的演员们有不少人还追看过他的《第二王储》和《大唐君华》,对他成名的《久远》也有所了解。邓廷歌第一天出现在他们面前时笨拙地从临时架设的坡道溜上舞台,几个人连忙跑过去帮他扶着那个坡道,或是为他推轮椅。
    邓廷歌不太适应,也不太好意思,但想到都是好意,就不拒绝了。
    他很快就发现,他们知道他,其中有些人很喜欢他,但他们明显都不太信任邓廷歌的教学水平。
    邓廷歌:“不仅是步态,你们在说台词的时候注意不要用朗诵表演的方式,自然一些,这是你的心里话,不是台词,理解吗?还有,不是越大声越好,中气十足的声音才有震慑力。”
    众人:“啊?中气十足不就是大声吗?老师你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吧?”
    邓廷歌:“……”
    他倒是理解这些“学生”的顾虑。原本都是看上去老成持重经验丰富的前辈,突然换成自己这个二十来岁的人,对于迷信年纪越大越有资格教人的大多数来说,邓廷歌确实挺值得怀疑。
    邓廷歌想了想,招了招手,让向锐把剧本递给他。
    他们正在上的是台词课,也是学生时代的邓廷歌最重视的一门课。邓廷歌心想不亮出点真本事,你们还真以为我是弱鸡?
    平时大家都隔着屏幕看他,有音乐,有场景,有化妆,在这种情况下演员本身的台词功底就显得不太明显,尤其是对那些对台词本身不太重视的人来说。
    他抬头看看向锐。向锐是一个很优秀的演员,邓廷歌发现他显然也练习过发声。本想请向锐和他对戏的,但邓廷歌转念一想,决定还是在年轻人面前炫个技吧。
    老子才不是花瓶呐。他想。
    “我们今天讨论的剧本叫《三十封家信》,主角是一位在战场上失踪的普通士兵,曹轩,剧本里他的战友都喊他轩子。三十封家信里真正是轩子写的只有六封,其余二十四封都是他幸存的战友在战后写成寄回他家的。”邓廷歌说,“现在,全体向后转。你们都熟悉这些信的内容,但我们还没开始作角色分析,那先来玩个游戏吧。我念信,你们来说一说写信人在写信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众人面面相觑,但都乖乖转身,齐刷刷用屁股对着邓廷歌。
    邓廷歌随手翻开了一页。
    “妈妈,我们又打了一场胜战。我头一回打死了敌人,有些害怕。但连长说我不用怕,那都是法西斯,是侵略者,应该是他们怕我。我不会写这几个字,是干事教我写的。我后来就高兴了,胜利之后还能喝到汤,大家都高兴。”邓廷歌慢吞吞地念着,“但班长受伤了,他不告诉我们,是我发现的……”
    背对着他的众人越听越诧异,纷纷左右对望,满脸惊诧。
    这是一封快乐的家信,曹轩在信里跟自己的母亲讲述一场令他愉快的胜利。这些无法投寄的信件会被保留下来,送到后方,在合适的时候再送回战士的亲人手中。所谓的“合适的时候”是什么时候,谁都说不准,但曹轩仍旧在信笺上写满了自己的欢喜:班长的伤势很轻,他还用陕西话给他们唱了歌。
    但邓廷歌念得太沉郁了。
    他压低了自己的声线,声音从震动的胸膛中传出来,带着一丝沙哑和颓丧。那绝不是愉快的声音,相反,里面尽是痛苦、哀伤和无法明诉的悲恸。在念到“大家都高兴”的时候,邓廷歌发出了带着轻微鼻音的哭腔,仿佛是写信者正在压抑着自己即将崩溃的情绪。
    他念完那封信之后用正常的声音问:“什么心情?”
    众人都沉默着,没人敢回答。
    若是看信件内容,那是很愉快的;但邓廷歌念得和信中传达的情绪完全不一样。有人很周全地回答道:“如果写信人是曹轩,他是很兴奋的,如果是你,那是很悲伤的。”
    “如果这封信不是曹轩写的呢?”邓廷歌平静地说,“你们先暂时不要管剧本的内容。剧本上它是曹轩写的,但如果不是呢?如果那个时候曹轩已经牺牲了,是他的班长用他的语气来写这一封信的呢?”
    那一切都能解释了:信中透出来的愉快,和写信人的悲伤都顺理成章。
    众人仿佛有些明白,纷纷皱起眉头思考着。
    “这是情绪的力量,是表演者本身的能力。”邓廷歌的轮椅在舞台上发出轻轻的倾轧声,“这也是我之所以强调台词的原因。这些信件在念出来的时候,观众并不知道它们都出自谁的手,但我们是清楚的。所以我们要用声音的表现力把不同写信人的心态表达出来。我念得很大声吗?没有,但这就是我所说的中气十足。你们认为它有震慑力吗?很好,是的。声音是演员自我表达的途径,它当然也是展示角色特点的重要方式。为什么重视声音?因为这是话剧,每个人的角色都在交流,你们要怎样表演,才能在当时当刻让观众理解和明白自己角色的身份。”
    他轻声继续说。
    “话剧舞台的表演是有时效性的。你们之中的许多人在舞台上露面的时间都不长。就这么一点点时间,把握好了,角色就能让观众记住。”
    他又翻了几页:“我再念一段,你们来分析。”
    这一次台词课很成功。邓廷歌念了四封家书,两封是曹轩写的,两封是他的战友写的。他用沉重的语调朗读快乐的语句,用活泼的声音诠释“班长没了,连长也没了”。
    炫技完毕之后,邓廷歌点了几个人来尝试。
    接下来的训练中,每个人都认真了许多。他们仔细揣摩着邓廷歌所说的关键,练习控制自己的声音,控制发声部位的颤抖。
    邓廷歌忙出一身汗,让他们自由练习,自己悠悠然先下台来吃罗恒秋的爱心零食。拐出后台的时候他突然听到观众席上有清脆掌声,抬头看到是冲自己露出牙齿的胡慕。
    “精彩啊。”胡慕和他分食罗恒秋亲手制作的零食,一边絮絮叨叨地夸他,“真是听君一堂课,胜拍十年戏。”
    邓廷歌:“少来,你拍戏有十年了?等等等等那个不能吃,师兄专门给我做的。你吃这种。”
    胡慕只好将快放进口里的饼干又放了回去。
    两人在台下看了一会儿,又交流了一些意见。胡慕最近的事业稍有起色,钟幸的电影也开始拍摄了,他稍微忙碌起来,于是没什么时间探望邓廷歌。
    在邓廷歌面前胡慕不提自己的工作,光聊八卦。
    邓廷歌听了一会,突然想起昨晚上罗恒秋刚跟自己说的一个大八卦,立刻本着求真的精神向胡慕求证。
    “师兄说孔郁到你家留宿,第二天被拍到照片了?”他兴致勃勃,“怎样?公关那边压下来没有?”
    胡慕顿时噎住了。

  ☆、第77章 不要脸红嘛

说起这次借宿,胡慕简直有十万字想跟邓廷歌倾诉。
    “借宿,哈哈。”邓廷歌大笑,“目的性不要太强噢。”
    “……什么都没发生。”胡慕说。
    邓廷歌:“……什么?”
    借宿是真,被拍到照片是真,但什么都没发生也是真。
    孔郁到胡慕家里的时候尽管表现得十分镇定,但他无论在哪里都要盯着胡慕走来走去的身影,十分拘束紧张。胡慕后来干脆坐在他身边,孔郁这才慢慢松口气,表现得正常了点。
    他结束拍摄的时间比原定的要迟了四个多小时,当时已经是深夜,他赶回家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