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爱新欢-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鹏池一听脸色都变了,这已经是他想到的最能打动年莫,也最能证明自己诚意的办法:“你先别这么说。千错万错都怪我,你恨我都是正常的……”
耳畔传来了一声轻微的叹气,夹杂在市井喧哗的嘈杂声中,像纷纷扬扬的尘埃终于落到了地上。柳鹏池看见年莫摇了摇头说:“我不恨你。”
确实没什么可恨的。不论柳鹏池在这段感情里做得再荒唐,可他从头到尾没有强迫过谁,是年莫自己一脚踏进去的,他有无数次拒绝的机会,最终却还是选择了一头扎进去自讨苦吃。
年莫放下筷子,侧过身认真地望着柳鹏池,这应该是他们两人之间最后一次长谈,所以他希望能把话说得更清楚一些:“柳哥,你想要的原谅,我给不了。因为我从头到尾,不觉得自己是受害者,你更不是什么加害者,和你在一起是我自愿的。你没有亏欠我什么,可能在感情的付出上我们确实不平等,但你把我从乱糟糟的酒吧里救了出来,给了我一个安全的环境,给过我一个家的可能性,”年莫抬起手背擦了擦红了的眼眶,“你给过我希望,这就够了。”
柳鹏池一时语塞,他没把事情想得这么深,只能喃喃接道:“但我又让你失望了啊。”
“人长这么大,谁不会失望几次?”年莫指着大排档里的人群给他看,有人在梗着脖子吵闹,有人喝多了趴在桌上哭,有人勾肩搭背笑成一团,也有人沉默地喝着一碗汤,世间百态都被糅杂在夜晚的空气中,再也分不出彼此的界线,“这么多人,有谁敢保证自己没失望过,但大家不都活得好好的吗?无非就是我们有缘无分,做不到两情相悦而已,可那又怎么样?天会塌下来吗?不会。这不是多大的事,真的。”
柳鹏池没有再搭腔,他还能听到不知何时下起了绵绵细雨,落到路边摊的大顶棚上,稀里哗啦地响成一片。他转过身朝老板多要了一个酒杯,倒上了啤酒放到年莫面前,顿了顿说:“陪我喝一杯。”
这杯酒年莫没有推辞,苦涩的液体滑进喉咙之时,他听到柳鹏池说:“随你怎么说,还是我对不起你。不过……这两年,谢谢你。”
在雨下大之前,年莫就走了。柳鹏池一个人守着一张桌坐了很久,桌上的合同被七倒八歪的啤酒瓶压在下面,再也没有了送出去的可能性。柳鹏池望着那些绿色的玻璃瓶,神色恍惚地意识到,原来他心里有颗种子已经发芽了,可还来不及长成参天大树,就注定开不了花结不了果。
他喝多了之后,觉得自己变成了两个人。一个是年近三十的他,还有一个是二十出头的他,两个他之间跨过了七年的时光,安安静静地坐在一起,喝了杯宣告失恋的酒。
那一晚柳鹏池喝得多醉年莫不知道,他回去之后还看了会儿书,准备应付一周后的考试。这次他要考三门课程,只要全部通过了,再过一阵就能拿到自考的毕业证。他为这张毕业证已经等待了太久,即将圆满的时候反而紧张起来,悬着的心就这么一直提到了考场交卷铃声响起的那刻。
考点设在新旧城区的交界处,年莫背着包坐上了回家的公交车。他望着窗外那些上了年代的老建筑,在阳光下拉出了很长的影子,而公交车却飞速地行驶,带着他远离那些笨重的阴影,穿过了十字路口,进入了高楼林立的新街区。
等成绩的时间里年莫整个人都轻松了起来,他自我感觉挺好的,卷子上的题全都会做,答完时间充裕还反复检查了几遍。于是接下来的两个月里,他一边在网上投简历,一边照常到KOKI打工。
中途柯明远来过KOKI几次,有一次还遇到了附近美大的学生,被人当男神一样围观了半天。年莫那时候躲在柜台后面笑个不停,被唯恐天下不乱的柯明远拉了出来,宣称这人是他弟弟,以后在KOKI消费满多少就画展门票一张。吓得年莫连忙辟谣,好让他们知道哪怕在KOKI吃上了天,最多也只能拿到店里的会员卡。
不过后面一阵柯明远就没露面了,他自己的画展正式进入了筹备阶段,跟合作的策划公司有数不清的细节需要敲定,画廊还新签了两个新人,推广宣传一样不能落下。
年莫的工作找得不太顺利,简历投出去就石沉大海,偶尔有几次面试的机会,也打不过人家闪闪发光的学历,要说不着急是不可能的。好在万东安慰他,说现在找工作都这样,得有个长期作战的准备。他听了觉得有道理,如今大学生多得如过江之鲫,更何况他这种自学的,被人挑挑拣拣也是正常。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自考成绩单出来后的一个月,工作终于有了着落。
“那么就欢迎你的加入,今后大家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灯光明亮的会谈室内,年轻的HR站起身,与年莫微笑着握手致意。
将近两周时间,通过三层面试,年莫终于得到了这份工作。别看表面上看起来淡定,其实他的心跳早已加速。商定完入职时间后,直到进了电梯,他才重重地舒了口气。
从这一刻起,年莫就成为了这家公司市场部的一员。投简历前他在网上查过,这家虽说才成立三年,但骨干成员都是行业内的老手,加上专业对口,于目前的他而言,是非常合适的一份工作。
当天晚上,万东下班后得知了这个消息,嚷嚷着要他请客。
年莫也自觉该请,毕竟求职这事上,万东可是分享过不少经验。他当即带着万东,又叫上了秋秋,三人一起出去吃饭。
万东少不得要喝酒,秋秋也是女中豪杰,干杯的豪爽劲丝毫不逊于对方。两人虽是初次相见,却在喝酒上产生了共鸣,简直是一见如故。年莫本来心情就好,看他们喝得开心,自己也跟着喝了几杯。
一顿饭吃了两个多小时,到后来秋秋已经拉住年莫的手,语重心长地念叨:“唉,我多舍不得你走啊。以后你要好好努力,不能给姐姐丢脸呀。不过要注意身体,有空记得来店里玩。”
万东也跟着点头如捣蒜:“你进的那玩意儿,叫啥来着?哦,市场部,怎么着也算商业人士了啊。听起来就忒忙,以后你忙得就跟个陀螺转了啊。”
他们两个这架势,活像年莫要出远门似的,引得加水的服务员频频侧目。年莫哭笑不得,嘴里应承着,心底却有道暖流涌过。
万东与他格外投缘,秋秋更是像亲人一样照顾他。他曾经期盼的一切,在不经意间,已经一点一滴地聚集起来。平凡的幸福,也莫过于此了。
☆、第 15 章
周一上午,年莫办完了入职手续,接着就被带到了市场部经理徐光的面前。年莫在二面时就见过他,记得这是个很严肃的人,三十多岁的年纪,说话做事都是雷厉风行的精英模式。一大早徐光就没空,一边跟人讲着电话,一边朝年莫点了个头,就算完成了和新人的寒暄。
周围的人都在各忙各的,年莫回到座位上打开电脑,有点不知所措,但很快徐光就过来敲了他的桌子:“开公司邮箱,发了封邮件给你。里面是一个项目的资料,尽快吃透,十一点我来找你聊。”
这是进公司来的第一份安排,年莫自然不敢马虎,立即全情投入到了工作的汪洋大海之中。
这份瓷器展的策划方案做得非常详尽,足足有好几十页,年莫看了几眼后就觉得奇怪,按照上面罗列的开展时间来看,这应该是个过期的案子了。他一时琢磨不透徐光给他的意图是什么,只好硬着头皮一页页往下翻。
方案的格式自然很正规,PPT做得也够漂亮,配色明亮简洁区域分割又清晰,只是越看他就越觉得里面的内容有点虚。数据采样都来源于这家瓷器厂商已有的客户群体,广告投放都看准了这批目标人群在做,可如果做来做去都是老客户的生意,那厂商花大价钱办展的意义在哪里?
他抱着这份疑虑忐忑不安地等到了徐光的召唤,跟在对方身后进了小会议室。徐光这会儿有空了也没对新人嘘寒问暖,坐下来后二郎腿一翘,直接就让年莫谈想法。
“呃,展会的形式挺好的,广告的投递时间跟内容的替换也很吸引眼球……”年莫看不清徐光的目的,只好先捡好的说。
谁知徐光把手机啪的往桌上一扔:“我不是让你来夸它。”
年莫怜悯地看了那手机一眼,手机壳上好几道划痕,也不知是不是就这么被摔出来的,只好把心一横耿直地说:“有点华而不实了。”
徐光抬了抬眉毛,示意他继续说。年莫看他没有生气的样子,干脆委婉地表达起他真实的看法。哪些环节的经费支出可以省、哪些媒体的合作落不到实处、哪些数据的调查范围可以铺得更开,他磕磕绊绊地一口气全说了出来。
也幸亏徐光一路没有打断,他只是听完后才勉强露出个笑容,捡起桌上手机打了电话,好像是叫什么人到会议室来。
等人来的时间里,徐光才总算交了个底:“这份方案是被我毙了的,写这玩意儿的人也被我开了,”话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看年莫面色如常才继续说,“我这里需要能做实事的人,满足不了这一点,PPT做成花也没用。哦,开会的时候互相吹捧提不出意见,也没用。”
年莫心里已经波涛汹涌了好半天,原来他折腾了一上午看的是个废稿,还好看的时候用了脑,不然说不定明天他就不用来了。差点踩中徐光埋下的陷阱,年莫有种劫后余生的庆幸,表面上还要装出淡定的样子点头。
会议室的门很快被推开,进来了一位个子娇小的同事,她手里抱着台笔记本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看也没看另外两个人,嘴里先抱怨起来:“有话快说我要忙死了,不是说招了个新人吗?赶紧给我用啊。”
新人年莫不好吱声,徐光拍了拍桌提醒说:“李莎,莎姐!把头抬起来,新人坐你对面呢,打个招呼啊。”
李莎这才把目光从屏幕前移开放到了年莫脸上,她愣了一下:“……卧槽。”
猝不及防听到句粗口,年莫惊得一脸茫然,然后徐光就接着说:“我试过了,人还可以,你把他带着去做手头的项目吧。”
李莎也不知想到了什么,居然贼兮兮地笑了起来,直笑得年莫整个人都快崩溃了,过了半天之后她才说:“好好好,很合适。”然后神秘兮兮地朝年莫眨了眨眼,“来,我给你看资料。”
想不明白看份资料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表情,年莫只能起身往她那边走,结果这一眼,终于明白为什么李莎会有那样的反应了——那是柯明远的画展策划方案!
李莎是这个项目的主负责人,不用想也知道她早就见过柯明远了,难怪她刚看清年莫的长相时会愣上片刻,她不知道这两人早就认识,还专门找出张甲方负责人的照片来展示:“看看,你俩是不是有点像?”
年莫扯了扯嘴角坦白承认:“那个,其实我和他认识。”他觉得这情形有点好玩,一不留神居然在工作上跟柯明远搭上了,不过现在被人说到他们长得像,心里也不会再有以前那种抵触的情绪。
鼠标不小心滑过头,李莎转过来问:“亲戚?”见年莫摇了摇头,她也没有追问,“行,明天下午要去那边谈,现在就开工吧。”
李莎平时说话很活泼,一做起事来也和徐光一个路子,风风火火说开工就马上进入状态。年莫从邮箱里下载了画展的相关资料,开始研究后才对柯明远偶尔提到的画展有了彻底的认识。
这是一个全国巡回的画展,国内文化氛围浓郁的大城市都涵盖在列。作为新成立的画廊,N27对这次画展也足够重视,柯明远是他们最能吸睛的一张牌,他在国外读书时就拿了不少奖,所以是带着新锐画家的名气回来的。有了原本的底蕴在,这一次就是要把这个影响力再扩大,让柯明远真正走进国内主流圈子的视野里。
用李莎的话来说,国内市场决定了这一行来钱慢,所以在早期的时候都是赔本赚吆喝。他们的任务就是保证大把的钱撒出去了,要听到回声,至于回声好不好听,那要看柯明远自己的实力了。
接下来差不多一天的时间,年莫就跟着同事们不停地交换想法,他没有经验,多数时候都是听人说,然后打下手找资料,为他们的创意提供底层的支持。等大家热火朝天地忙到了晚上,他就也会试着提几个想法,能被采纳的不多,但也有一两次能换来众人的认可。
等到第二天上午,回家匆匆睡了一觉的众人回到公司,在内部会议上把昨天修改过的方案最后敲定了一遍,吃过午饭后,李莎就带了两个人出发去N27了。
作为整个项目组里资历最浅的新人,年莫自然不能跟着去。他留在公司把内网上近几年的项目都逐一浏览了一遍,感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