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一树荣秋 >

第12章

一树荣秋-第12章

小说: 一树荣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谋尘埃搅撕罄矗丫苣阉登迨浅氯偾锒杂陉涛骰钡募且涓阶庞贜城,还是他对N城的印象源于晏西槐。
  而陈荣秋的父母家人根植于京城,他在这个城市长大,并且同这个城市的文化氛围相连,理所当然地会将这个地方划作他所属的世界。
  当与他的联系从来都是结系于另一个空间的晏西槐,突然来到自己所熟知的世界,陈荣秋不由自主生出的与其说是不适感,不如说是新鲜感,是极为真实的。
  
  落葬的吉日在七天后,陈荣秋走完所有仪式,恢复正常工作的时候,晏西槐在P大的一切也已经步入正轨。
  陈悦然开学不久,在葬礼结束当天就飞回了N城。临走之前左想右想,征询陈巍意见未果之下,还是找到陈荣秋把他当初见到晏西槐的经过交代了。
  陈荣秋向他确认:“他说他住在楼上?”
  “对。”陈悦然道,“说是搬过去不久。”
  陈荣秋沉默了,片刻低声道:“还真是没想到。”
  陈悦然瞄着他小叔的神情,犹豫道:“……还有一件事。”
  陈荣秋看他,他就全招了:“就是那天晚上我不是和你一起睡吗,音箱里放的音乐也不全是歌单里的,晏教授推荐的也在里面;我爸他不让我告诉你,但我这不……想着试试呗……”
  陈荣秋就笑了:“你心虚什么,放了就放了,不是什么大事。”
  陈悦然说:“这我不是怕小叔你被我阴了一回恼羞成怒吗……”
  陈荣秋这回是气笑了,就说:“合着在你心里你小叔我就是这么小肚鸡肠的人呗。”
  陈悦然连忙告饶跑了,陈荣秋在原地哭笑不得,过了一会儿,笑容渐渐淡了下来。
  
  隔了两天,他给师兄去了一个电话。
  正午时分,N城正是深夜,师兄看到了他的消息,接得很快。
  陈荣秋开门见山:“我那套公寓的买主,师兄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师兄一听就知道这是暴露了,也不再遮掩,说:“我说是在你买房之后你能信吗。”
  陈荣秋诚恳道:“你觉得你能信,我就信。”
  “是真的。”师兄苦笑,“当初各种手续确实是小谢一手经办,他后来向我汇报我也没在意,等到你需要买房的时候,整理材料我才发现。”
  陈荣秋叹了口气。
  师兄斟酌了一下,问:“你们现在这是什么情况。”
  他是听说了晏西槐去P大的事情,但并不觉得这会是一个一时兴起的决定,是为了什么他这个旁人都能看出来,更何况陈荣秋本人。
  陈荣秋说:“我也不清楚。”
  师兄沉默,陈荣秋顿了一下,说:“顺其自然吧。”
  师兄说:“你想清楚就好。”
  陈荣秋想起同样对他说过这句话的陈巍,没忍住又笑了起来。
  和师兄闲聊了几句挂了电话,陈荣秋把车停好,摘下耳机下车。
  
  算起来他也有挺长时间没来过P大,但母校气韵一如寻常,经历百年时光冲刷而过的地方,短短数年留下的痕迹并不会有旁人想象的那样多。
  陈荣秋轻车熟路,看了眼宣传栏的海报,笑了笑,找到报告厅,在外面停了片刻,从后门放轻了脚步进去。
  厅内正响起热烈的掌声,陈荣秋眉头一动,下意识抬眼往台上看去,正落入一双深邃的眼中。
  那双眼睛对上他的视线,缓缓漾出丝丝缕缕的笑意。陈荣秋不敢多看,垂下眼抿了抿唇,掩饰微微上扬的嘴角,在后排找了个位置坐下来。
  晏西槐在不久之前给他发了一份表格,里面是他两周内各个时间段较为具体的安排,就像原来两人共享的谷歌日历,随时让对方了解自己计划中的动向。
  今天是一个类似于让晏西槐正式露面性质的讲座,和讲座之后受众范围更小的研究发表会,陈荣秋进来的时候,晏西槐刚做完自我介绍,正要进入正题,他抬眼往翻页的ppt上一看,还是没忍住笑了。
  是Prof。Yan很著名的入门话题,并非他专注的课题,甚至这个课题连硕士学位论文题目的要求都没法达到,但它却可以作为一个科普话题引导听众对他某个研究领域的兴趣,是被晏西槐经常拿来引入更深入讨论的敲门砖。
  不过范围虽然多年未变,议题倒是从未有过重复。陈荣秋转了转指间的笔,正打算仔细听听,左边胳臂却被小心地碰了碰。
  陈荣秋转头去看,就见隔了一个座位的女生推了一张表过来,小声对他说:“出席登记表,不是强制的,不计入出勤,要是不想填可以不填。”
  女生指了指她自己手下那一叠表格,示意自己是负责记录的学生,陈荣秋就笑了笑,点点头道:“谢谢,不用管我,听讲座吧。”
  陈荣秋今天没有抹发胶,头发是自然的蓬松,加上除了上衣是带领子的之外,穿着非常随意,乍一眼看上去,很容易被错认为大学生。
  但只要他开口,这样的误会很快就能被解除。已经工作和还在上学的,在哪里工作和在哪里上学的,言语之间都会有细微的不同;要想分辨并不难,大部分人都能够自然地分别出来。
  因此女生愣了一瞬,随即抱歉道:“对不起,您是其他学院的老师吗?”
  陈荣秋看了台上的人一眼,轻声笑道:“不,我也是学生。”
  
  第十四章
  
  女生被他的话弄得有些茫然,但还是在陈荣秋的示意下把注意力转回到了晏西槐所讲的内容上。
  陈荣秋的笔不紧不慢地在指间转来转去,他往屏幕上看了两眼,兴致缺缺地把目光转回主讲人脸上,看了一会儿之后,轻轻拨开钢笔笔帽,在刚才女生没收回去的登记表上,写下了他的名字。
  晏西槐这会儿正好简单介绍完今天议题的背景,在这里停顿了一下,作为提问时间。陈荣秋合上笔放在桌上,等晏西槐回答了几个前排提出的问题,才不紧不慢地举起了手。
  台上的人唇边笑意加深,抬手示意将话筒给他。
  陈荣秋从学生助手那里接过话筒,低声道了谢,而后向台上的人问好:“教授你好。”
  他的口语非常清晰,但教授这个词略微上扬的尾音中所蕴含的深意,在场所有人中只有台上的那个人心知肚明。
  “你好。”晏西槐说。
  陈荣秋微微一笑:“老实说,在看见NHS三个字母的时候,我就比较倾向于向您请教一个相对私人的问题。”
  晏西槐一挑眉,示意他说。陈荣秋就舔了舔嘴唇,嘴角露出一个有些不怀好意,又有些诚恳的笑容,让他看上去有些矛盾,就像是故作正经的捣蛋鬼,正要慢慢展开他的计划。
  “众所周知您在Y大执教多年,这让我很好奇,您在对NHS进行调查的时候是否会受到某些阻碍。”陈荣秋笑道,“我的意思是,在英格兰,似乎并不会有从业者或研究者会希望听到,有人在他们面前提到A国的医疗保障体制。”
  场内传来一部分人低低的笑声,晏西槐也笑了。他等了一会儿,问陈荣秋这是否是全部的问题,得到肯定答案后点点头,站在讲台旁,姿态放松。
  “是的,可以这么说。”晏西槐唇边含笑。
  “在当地调查时,我们确实曾经遭遇过这样的情况。”晏西槐说,“我们都知道NHS拥护者对于A国医疗保障的态度,类似于当他们听见有人赞美塞纳河的风景。”
  他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而后在一片笑声中说到了调查时的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也是在这样一个提问环节中,我同行的一位学生在最后问道:在NHS的背景下,您是否会对于A国的医疗保障体系产生可以学习和借鉴的想法?如果有,希望听到您的详细说明。”
  晏西槐顿了一下,笑道:“我真切希望所有相关研究者都能够看到对方当时的神情,这或许能够对于我们的研究产生较大的帮助。”
  陈荣秋重新拿起话筒,插了一句:“我想您提到的或许是身体素质,某种程度上这确实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能力。”
  哄堂大笑。
  晏西槐在笑声中望向陈荣秋,眼里笑意带着几许无奈,也有几分戏谑。
  动静稍微平息的时候,他看着陈荣秋道:“感谢你提出的这个问题。我想如果时间并不紧张的话,我们可以适当地插入一些A国医疗系统的话题,这将会是非常有效的润滑剂。”
  玩笑话说过,晏西槐切入正题。陈荣秋把话筒递还给一直站在他身后的学生助手,注视着台上的人,眼尾含笑,心里此刻竟然只有满足。
  
  讲座的时间很快就过去,晏西槐很擅长控制话题深入的程度,面对不同的听众,他会有不同的讲述方式;一场讲座被他讲得深入浅出,偶尔加入几个无伤大雅的玩笑,非常成功地带动了学生的热情和兴趣,散场时能够看到不少同学意犹未尽的表情,以及听到他们直白的感叹。
  讲得太好了。
  陈荣秋暂时没有起身,他太明白这样的感觉,因为他曾经就是被站在讲台上的晏西槐吸引,随后一步一步接近并爱上他,到最后无法自拔。
  如今耳边听着对晏西槐的夸赞,与他平静的面容相反的是满心的与有荣焉,这让他的眼中盛满了笑意。
  而在看着被夸赞的人迈上阶梯来到自己身前时,他眼中笑意更盛,让站在他面前的人也禁不住笑了起来。
  “这么开心?”晏西槐说。
  陈荣秋不答,只是把手上的笔递给他,换回来一支常年放在晏西槐上衣内侧口袋里,被他随身携带的钢笔。
  笔身有轻微的磨损,是随身携带不可避免的痕迹,但显然被主人保养得很好,手感流畅圆融,接过来的时候仿佛还残留着主人胸膛处的体温。
  他垂目把玩那支钢笔,晏西槐便看着他。片刻,陈荣秋说:“你的办公室在哪儿?”
  晏西槐目光柔和:“发表会你会去吗?”
  陈荣秋说:“以什么身份?”
  晏西槐耐心征询:“曾经教过的学生?”
  钢笔在指间转了一周,落入掌心。陈荣秋笑着说:“原来每一个你曾经教过的学生都能拿到这只钢笔。”
  晏西槐说:“我可以理解为,这意味着你愿意正式给我一个机会吗。”
  陈荣秋慢慢站了起来。他对上晏西槐的视线,低声说:“我可没有说过是什么机会。”
  晏西槐只是注视着他:“一个让我回到你身边的机会。”
  “我考虑一下。”陈荣秋搭在桌沿的指尖一颤,绷着嘴角,眼尾的笑痕很明显,“发表会教室在哪。”
  晏西槐看了他片刻,纵容道:“跟我来。”
  
  发表会在讲座结束后三十分钟开始,场所换到了一个较小的会议室。因为规模较小,面向的也是本系的研究生,主要是博士生,陈荣秋在到地方之前的心理预期人数应该最多不过二十。
  但实际人数比他预想中的一倍还多,已经是可以上一节通识课的水平。
  陈荣秋跟在晏西槐身后进入会议室,当先惊讶了一瞬。
  在场每个人自我介绍时,他才发现在场并不只本系的学生和教授,也有几位分别来自经济学院和医学院。
  晏西槐Y大经济学博士出身,后来所在的研究领域也与医疗相关,这两个学院的一些学生和老师会对这场发表会感兴趣,倒是一点都不奇怪。
  在场的介绍轮了一圈,最后到了坐在晏西槐身边的陈荣秋身上。
  
  身边经济学院的教授话音落下,陈荣秋的目光就环视了一周,而后微微笑了笑。
  晏西槐在发表会时换成了中文表达,这时先介绍道:“这是我曾经在Y大教过的学生,陈荣秋。”
  他简单介绍了一下陈荣秋博士论文的研究方向和导师,而后笑道:“荣秋曾经多次给予我建议和指点,今天被我邀请来参加这次的发表会,希望他能够与在座各位一起交流探讨,同时对我不吝赐教。”
  晏西槐说完,陈荣秋开口介绍了自己的论文题目,也是简单提了一下自己的导师,最后顿了顿,笑道:“晏教授是我非常尊敬的老师,今天能被邀请参加这场发表会,我很荣幸。”
  他没有提到自己如今的工作,小部分学生有些好奇地朝他看了两眼,就见他把玩着手中的钢笔,目光垂下落在那支笔上,显得安静而温柔。
  
  其中有一个人不由得多看了他几眼,陈荣秋察觉到落在自己身上的视线,本想忽略,但余光瞥见晏西槐搭在电脑触控板上的食指轻磕了两下,眼底不由得浮上了几缕笑意,抬眼去寻找目光来源。
  是刚才讲座是坐在他身边,把他错认为学生,负责登记的女生。
  女生此时看向他,目光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原来你真的是学生还是晏教授本人的学生难怪刚才提问的时候这么熟稔”的情绪,陈荣秋心里不由好笑,他想起对方是在场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