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草木灰 >

第6章

草木灰-第6章

小说: 草木灰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说,阿拉丁神灯,我明年暑假还想来爷爷奶奶这里。
  虽然没有几层高的慕斯蛋糕,也没有很多生日礼物,但是这里过生日真幸福。不用看着许许多多不认识的人喊叔叔阿姨,不用乖巧微笑地听着他们或真心或假意的夸奖,闹哄哄地敬酒环节能把一个生日宴延长数倍的时间,到最后耳朵疼脑仁疼。过生日就像打仗一样累。
  而当周云起端着顾奶奶和爷爷给的剩菜回家时,他嘴里回味着蛋糕的味道——其实并不好吃啊,甜得发腻。就像那个小少爷过的日子一样,他不置可否,慢悠悠走回自己那个黑黢黢的家。
  顾行止的生日过完没几天,他爸爸就来接他回去了。走的时候和来的时候一样急匆匆的,连饭都没有吃。周云起和顾奶奶顾爷爷一起目送车子开走,顾行止从车窗里探出头来,挥手道别:“爷爷奶奶再见,周云起再见,我明年再来。”
  来的时候仿佛是乘着五彩晚霞,走的时候也像是奔着那晚霞而去。后来他们在一起这么多年,顾行止在周云起心里最直观的映像却仍是那一朵朵晚霞。
  可惜要么是生日愿望不归阿拉丁神灯管,要么是大嘴巴的顾行止不小心在最后一刻将生日愿望讲出来不灵了,总之,第二年的夏天,顾行止并没有能如愿来到爷爷奶奶家。
  
  第6章 第 6 章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们就一步一步知道一寸光阴一寸金、白驹过隙、逝者如斯这些词,那时候对于这些词语的认识完全停留在抽象层面上的“时间过得很快,是很宝贵的”,但是映射到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却毫无知觉。
  并不是所有人对于时间的衡量都是用秒分时日月年作为标度的,农耕经济时代的人们眼中时光的流逝是谷雨、惊蛰这些节气,文人墨客则浪漫雅致得多,他们说的是莺时、槐序,多年以后的顾行止和周云起则会用每周的测试和每月的月考来计算那段艰苦岁月。而对于现在的周云起,他的时间标度是夏日里的漫天晚霞,日复一日的光阴与满怀期待都在此间流逝。
  二年级的暑假,他还是坚守着在顾家蹲点的工作,当他蹲点时他在想什么呢?他最想的事情肯定是顾奶奶和顾爷爷什么时候回家,其次会思考出超越同龄人的迷茫和挣扎,再挤出点时间想想顾奶奶给他讲的奥数题——不用纸和笔,就抬眼望天空想。
  他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期待着顾行止的到来,即使他不来,周云起也没有失落的感觉;即使他不来,周云起也时不时瞟一眼那条蜿蜒的小路,看看有没有一只金色大鸟。
  这一年,是始终没有失落,也始终没有金色大鸟。
  三年级的暑假,周云起不用再在顾家蹲点了,他由临时工转变成了正式工。顾奶奶办了一个暑期补习班,就在那间本来堆杂物的屋子里。上午补小学和初中的衔接课程,这样六年级的学生和初一没学好的学生都可以来听,下午为马上升初三的学生补课,收费比较贵。周云起一天到晚赖在补习班里听讲,不收钱还有空调吹,小日子过得十分惬意。
  周云起是从村里人的流言蜚语中知道顾奶奶开设补习班的原因的,因为缺钱。他们家本应该是最不缺钱的,在其他人家一年的收入总和只有几千块时,顾家的资产可能就有上百万。在这里的井底之蛙看来那可是一座金山银山,儿子孙子好几辈子就算无所事事那也可以吃喝不愁。
  乡下人也不懂什么通货膨胀、人民币贬值,他们只会说“钱是越来越不值钱了,现在的青菜比以前的猪肉都贵”。
  就是在这样一句句怨声载道中,顾家的金山银山缩水成了保险柜里的存折□□,不复当年盛景,但瘦死的骆驼终归比马大,照理说不应该为钱发愁。更何况顾家还有个出息的大儿子。
  问题就出在顾奶奶家的小儿子吸毒赌博,欠下几百万的赌债,几次三番进戒毒所。本来家里的那些积蓄和老两口的工资都用在填平他的赌债上,现在小儿子又借上了高利贷,还不上,黑社会扬言要剁手剁脚,他只好收拾包裹跑路。只是苦了这两个老人,一辈子操劳,到头来还要担惊受怕地替儿子还钱。还的不是高利贷,是儿女债。
  当然谁也不知道事实真相到底如何,这只是其中最正常的一个传言。
  周云起坐在教室的最后,上午听顾奶奶讲讲衔接课程,还能磕磕绊绊听懂一些;下午讲的就完全听不懂了,他就在那里写自己的暑假作业。村里头的那些留言都发展出18个版本了,有点说顾家的小儿子已经因为欠钱被剁了手指,有的说其实没有出去躲债一直在和某个女人姘居,连吸毒感染艾滋病这种版本也有。这种时候,人类的想象力、创造力、传播能力都显示出惊人的力量。周云起把18个版本都听了一遍,虽然那时候他对交集一点概念也没有,但是发现共同点就“欠钱吸毒”四个字,那估计就□□不离十了。
  他看着讲台上的顾奶奶,戴着老花镜、摇杆挺得笔直,板书上的字比他们语文老师写得都要好看,虽然他听不懂但是也能为顾奶奶清晰洪亮的嗓音感染。他想,儿子吸毒赌钱又怎么样,还不是比那些嚼舌根的老太婆强上千百倍?
  一个人的价值要是只能在繁衍的后代上体现,那也是可悲。
  这时候不远处一辆四轱辘的小车正沿着蜿蜒道路、背着灿烂晚霞驶过来,车上的顾行止看着这一路上风物依旧,内心升腾起一点信心。
  当周云起正以顾奶奶讲课声作为背景音乐写暑假作业时,他感觉恍惚间听到了汽车的发动机声音,旋即又自我否定,肯定是幻听,这两天四驱兄弟看多了。他稳了稳心神,继续埋头写作业。过了一阵,门口传来一阵烦躁的喇叭声,似乎是在催促主人快来开门——不是周云起的幻觉。他猛的一抬头,正巧撞上讲台上顾奶奶投过来的眼神,他心领神会急忙跑出去开门。
  一个高大的穿着西装的男人和一个很白的像观音菩萨一样的男孩子逆光而来,熟悉的模样恍然如梦。
  “叔叔好,奶奶还在上课。”周云起侧身将顾澜和顾行止引进屋去,到厨房里给两人倒了水。
  顾澜没有像上次一样迫不及待,他似乎在等顾奶奶上完课,一边与周云起聊些有的没的。
  “小周你今年也上三年级了吧?”
  “对,开学进去就上四年级。”
  “最近我爸妈身体还好吧?我也实在忙不能一直呆在身边照顾着。”
  “顾奶奶挺好的,就是最近上课比较多,嗓子一直痒。”估计也真是不关心,否则怎么都会问到周云起头上。
  “平时家里就你们三个一起吃饭?”
  “…是的,顾奶奶一直留我吃中饭和晚饭。”周云起不太懂这话什么意思,总不能嫌他吃他家两口饭吧。
  随后都是顾澜在与周云起闲聊家长里短,顾澜问老两口平时日子怎么过,经常细节到几点干什么。虽说做儿子的是应该关心老人日常起居,但是细节到这份上看着像是监视而不是孝顺,但一时周云起也不知道对方的意图也只能如实回答。
  坐在一旁的顾行止插不上一句话,有点坐如针毡、百爪挠心,他不明白父亲哪有那么多话和周云起说。好在顾奶奶没一会儿也下课了,学生一波一波走出去,向着顾奶奶道:“顾老师再见。”
  “再见,路上小心。”顾奶奶站在门口,微笑着目送走最后一个学生,才有空来招呼自家亲儿子和孙子,“今天留下来吃晚饭吧,我打电话叫老顾多带几个菜回来。”
  “童童,要过来住几天啊?饿不饿?走,先去吃点东西垫垫肚子。”老人家盛情难却,拉着顾行止往厨房走,要给他拿好吃的。顾行止只能暂时放弃和周云起说话的打算,先招呼顾奶奶。被拉走的时候他还恋恋不舍地看来周云起一眼,可惜对方看着桌上的水杯发呆并没有接受对方的来电请求。
  顾澜这边看顾奶奶下课了也就没再拉着周云起问东问西,只说:“小周待会儿和我们一起吃饭啊,顾行止一直念叨着要过来和你玩呢。”
  周云起点点头,便说要去厨房帮帮忙,换了顾行止出来和自家老父亲大眼瞪小眼。
  总算,顾爷爷骑着二八自行车也回来了,家里开始热闹起来。饭桌上,老两口关心孙子的多,又是感觉瘦了给多夹菜又是问着日常学习起居。
  吃好饭周云起帮着收拾桌子,自从顾奶奶开办了这个补习班,他就自觉承担起洗碗的任务。顾奶奶今天却赶着他和顾行止出去玩,说今天大队里会放露天电影,让他和顾行止早点去抢个好位置。顾澜也在一旁帮腔说:“对,你们两个出去走走,小孩子之间也有话说,“顾行止不知道自己老父亲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善解人意,几欲感激涕零。
  周云起总觉得今天顾奶奶是有意要赶他们两个小的出去,估计有话要和顾家大伯说。不然刚刚舟车劳顿回来的孙子疼还来不及怎么舍得让他出去玩。再说,顾澜的状态给人感觉也不对,虽然周云起与他的接触不多,但是凭直觉顾澜不是一个那么有耐心陪伴父母的人,他给人的感觉目的性很强。
  大人们都这么说,两个小孩也不好在说什么,特别是其中有一个点头都要把脑袋点下来了。
  “奶奶,要不要给顾行止带瓶驱蚊水,晚上那边蚊子多。”
  顾奶奶觉得是,支使老头子去拿驱蚊水。顾爷爷拿来驱蚊水,还给两个孩子一人顺了一根冰棍,叮嘱两人路上小心。
  周云起想得没错,顾家三个成年人的确有话说。两个小孩一走,热络的氛围一下子就没了。顾奶奶面无表情地再将桌子擦擦,给爷两倒了茶自己去洗碗。
  顾澜自知从父亲那里也套不出什么话,不是他父亲老奸巨猾而是顾老爷子一辈子只顾在外面赚钱,家里大大小小的事他从不过问也从不操心,全部都由顾奶奶一手经办。
  父子两个有一搭没一搭扯一些工作情况的闲话,顾奶奶洗好碗端出来冰镇的西瓜,自己也在一旁坐下。
  顾澜拿起一片西瓜,直截了当地问:“妈,你到底知不知道顾涛藏在哪里?”
  顾老太太不说话,意思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
  “妈,现在还来得及,钱我可以帮他还,我也可以帮他找最好的律师,现在还来得及。”顾澜提高嗓门,“妈,你别老糊涂啊。”
  “怎么和你妈说话呢?”顾老爷子发话,但他也实在不知道说些什么,一直以来他只管满足两个孩子各种在妈妈那里满足不了的愿望,管教从来都不是他的职责。他也想不明白啊,同样的爹妈生养的,为什么大儿子如今能这样有出息,小儿子却还要爹妈操心。
  顾奶奶心里也难受,大儿子说的她会不懂吗。她一生好强,小时候还没多少女孩子可以读书,她就和班里的男生争第一,功课是第一体育也是第一。等到工作嫁人了,教书她要当骨干教师,生了两个儿子,家里料理得体体面面的,丈夫也一路顺顺当当当上了厂长。她一生严以待人更严于律己,大儿子她管教得紧,从小没少挨她棍棒伺候;可对于是小儿子,却给予了所有的温柔与放纵,到头来应了那句“慈母多败儿”的老话。但是能怎么办呢,那么多年的爱多已经付出,即使培养出的是个失败品,她舍不得,也不甘心。承认这个儿子犯的错误,就是让她承认她人生的失败。灯塔怎么可能接受最黑暗的地方就在自己背后呢?
  “你也别在我这里问了,你要真有本事,自己把他找出来。要是你能找到他,随你发落,我再也不管。”老太太不可能一大把年纪了还看小儿子进看守所、进戒毒所。现在的她不是一个受过教育的人民教师,她可以像泼妇一样满地打滚哭闹喊叫,对抗着世界上每一条想要伤害她儿子的条条框框,是为了儿子也是为了自己。
  顾澜也算是看懂了,多说无益,这个老太太犟得可以。
  
  第7章 第 7 章
  
  在周云起和顾行止这边气氛也实在尴尬。顾行止心里那叫一个冤,他觉得自己好不容易养熟了一只小野猫,可是出门一段时间再回来,那猫就不认识他了,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那猫愈发有种生人勿近的气质。
  一路上两人舔着冰棍,顾行止拼命找话题聊,但是周云起似乎决意当一个话题终结者。
  “你平时在家都干什么?”
  “写作业。”
  “不出去玩吗?”
  “不出去。”
  拉倒吧,我能相信你不跑出去疯,当然顾行止是万万不敢说出来的,毕竟是他食言在先心怀愧疚。周云起真的是因为他去年暑假没有来而在生气吗,可能他早就不记得了。现在两个人只是正常的因为时间空间的距离疏远了而已,是人世间关系终结的必经之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