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空-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圈通告跑下来,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看春晚吃年夜饭。
赵荼黎心平气和地同沈谣说拜拜,他跟着母亲回娘家过年——以往都是如此,可今年万万没想到这时还有合作找上门。
沈钧这个人,实在是个神经病。
且不说别的,但就想一出是一出的执着,全中国好几代导演里也是无人能及。他大器晚成,当年国外的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一个海归精英先干了十年的片场工作,摄影,灯光,都混了一遍才不慌不忙地回归本职。
他出手不凡,产量不高但部部都是精华,也最为谢川这类老前辈所不爽。明面上的理由是觉得他不务正业,私底下,赵荼黎想,大概还是因为嫉妒。
嫉妒沈钧不过四十出一点头,却因为得天独厚的优势,已经成了各大国际电影节的常客,片子拿奖无数,嚣张得一手遮天。只是他太注重国外市场,在国内没什么人气罢了。
赵荼黎的处女作便是沈钧回归国内影坛的第一部《猫鼠游戏》,热度刚过,他这样子大约是迫不及待要准备新作品了。
又是个工作狂。赵荼黎想起了一度被沈导押着一条拍几十遍的恐怖,颤抖着按下接听。
“荼黎,最近有个合作想跟你谈谈。”
“呃,沈导不找经纪人吗?”
电话那头的沈钧仿佛是忘记了这回事,被噎住半晌才揶揄他:“行啊,翅膀硬了,我找你都还打别的借口?”
赵荼黎连忙说:“没有啊,沈导有什么事找我?”
“说来也简单,就是,我最近收到一个本子,故事挺好的,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沈钧停顿片刻,淡定道,“觉得其中一个主角挺适合你,就问一下。”
“其中一个主角?不是男主角啊?”
“是男主,可是这个本子,是两个男主。”
他心里咯噔一下,有个念头破土而出不受控制地攫夺了话语权:“双、双男主啊?”
沈钧觉得这孩子十分上道,便不跟他虚与委蛇了:“是的。哎,我实话跟你说了吧,之所以不公开试镜,是因为这个片子它……是个同性倾向很严重的片,过审……哎,九死一生的把握。不过故事确实好,很感人也有内涵值得挖掘,人家找上门来,我看了之后喜欢得很,怎么拍都想的差不多……”
赵荼黎生平第一次打断了他的话:“那个,导演,您容我思考一下,我一时间有点懵圈,之后再主动联系您,行吗?”
这消息对他冲击太大,沈钧理解地同意了,让他想好了随时联系。挂掉电话的第一时间,赵荼黎奔到洗手间镜子前,看了许久,妄想从自己脸上找出一丝和“同性恋”三个字有关的痕迹,可大概是对自己太顺眼,愣是没察觉。
他悲催地想,自从心里有了白月光,怎么所有人都发现他不那么直呢。
这想法冒出来,赵荼黎更悲催了,怎么所有人都发现他不那么直,白月光知道他单身还无动于衷地拿他当闺蜜呢。
赵荼黎兀自悲催着,沈谣这边也不好过。他家在离学校千里之外的C城,动车要坐八小时,飞来飞去的更累,回去之后爸妈捧在手心,可也耐不过他觉得烦。
主要原因还是沈诀。
想到这人,沈谣就忍不住要拍桌子砸板凳地闹革命。
但在家人看来,他简直是无理取闹。父母都不知道他和沈诀有那么一段难以启齿的感情,陈女士特喜欢沈诀,一直当他是自己儿子,于是三个人默契地看沈谣面如菜色,到后来干脆无视他,一派父慈子孝的天伦之乐。
不怪父母,沈家太正,这些事估计沈锋和陈女士想都没想过。
往上追溯,当时国内正乱得如火如荼,沈家出了个将军,之后子女其中一位从了政,其他的不是科学家就是艺术家,而沈谣的爷爷不巧就是那个从政的。
爷爷膝下共五个儿子一个闺女,夭折了俩,最小的沈钧,只比大儿子的大儿子——也就是沈诀——年长十岁。
沈爷爷儿子里,沈谣他爸沈锋子承父业,现如今是个军区司令。其他的子女,二儿子从商,在华南风生水起,沈钧从影,是国际上都小有名气的导演,闺女则嫁给了一个华裔生物学家,目前定居美国。
家风严正,可也不是没意外。比如沈锋,彼时他迎娶的人并非门当户对,一意孤行娶回家。坏在这人从小责任心重,结婚后一心扑在部队,疏于家庭,最后害的妻子产后抑郁,愈演愈烈,在大儿子沈诀三岁的时候自杀了。
而后过了四五年,家里沉默得难受,沈司令听从父母的建议,再婚时取了文工团一个歌唱家,就是陈如瑾陈女士。
沈谣的出生其实是很顾忌沈诀感受的,再三问过沈诀并不介意多个弟弟,陈女士才决定要这个孩子。兄弟关系一直很好,可家里人谁都不知道,好得过火了。
大过年的,终归要回到祖宅一起吃饭,沈谣原本是不想去的,可陈女士说连国外的姑妈都回来。之后沈谣不情不愿地挨着沈诀坐在小辈那桌,除了姑妈那个还在吃奶的混血女儿,他年纪和辈分都最小。显得沈诀对他的关怀再正常不过了。
“你的新电影我看了,挺好。”沈诀旁若无人地给他夹了块菜,“爷爷也喜欢。”
“刚开始谁嫌我不好好挑本子?”
“肯和我说话了?”
眼看沈谣炸毛,沈诀立刻截胡了他:“看样子最近这学期过得还可以,比上次看你的时候有点肉了。陆之远那个……你没什么阴影,我也放心多了。”
他说的阴影,大概是大半年前沈谣失恋那一出。
沈谣拿筷子把一碗米饭戳得千疮百孔,心道我最大的阴影是你好么,陆之远谁啊?
他难得淡定地跟沈诀说了几句话,对方看上去心满意足,连家里女性长辈例行逼婚都回答得井井有条。
“有喜欢的人”“我眼光很高”“不用介绍自己会找”。
……他不会还喜欢我吧。
沈谣晃了晃脑袋,想把这念头从脑子里晃出去,未果后索性灌了自己一杯白酒。呛得脸上通红一片,他却自虐地想,这下舒服多了。
放在以前,他那么崇拜沈诀,听到对方说一句喜欢能高兴好多天。可现在他却只觉得过去太荒唐,并且检讨过后认为自己耽误了对方,连收场都收不了。
“哥,”他不着痕迹地拽了把沈诀的袖子,在对方饱含期待的欣喜眼神中,近乎苛责地残忍地用语句插刀,“你有自己的生活。”
沈诀一愣,脸上却平静如水,把他的手挪开:“你不用操心这个。”
长辈是看不出这两人的暗潮涌动,沈谣嘴里发苦,刚喝下去的那杯酒也作祟,搅得五脏六腑都一阵翻江倒海。
即使爱不起,他到底还是舍不得看沈诀难过。
正当不知怎么办的时候,坐在圆桌对面的沈钧敲了敲碗边,喊他:“沈小二。”
还纠结得肝肠寸断的沈谣突然被这个阔别多年的称呼点燃了,呼的一声站起来,气势十足的一拍桌子:“不许叫我小名!”
在一大家人的诧异里,沈钧朝他勾勾手指,颇有那么点逗狗的意思。
“过来一下,我有点事跟你商量。”
作者有话要说: 小黄片小黄片(激动
冷不丁地就要虐一下哥哥
弟弟对哥哥真的不是爱 就是复杂一点的喜欢_(:3」∠)_
☆、剧本
冷不防被沈钧童年阴影一下,沈谣喝了酒,说过去就过去,雄赳赳地走到沈钧旁边,站成一个军姿,瞪他:“什么事?”
这简直是人生耻辱。
沈谣小时候又瘦又矮,整天稍不注意就哭。那会儿沈钧刚大学毕业,觉得这个小侄子真是太可爱了,一回国就去找他玩,给他起了个小名叫“沈小二”。后来沈谣大了,长成了清俊的美少年,沈钧还这么叫,改不过来。
他显然没有半分悔改之意,见沈谣乖乖过来了,站起来拉着人就要跑。
被他拽到饭厅外戳在玄关,沈钧一脸的高深莫测。
小二酸唧唧地说:“我以为你拍完猫鼠游戏还休息个三年五载的……去年男主男配是你电影里角色,最佳导演都你的了,还不甘心?”
沈钧自动忽略了沈谣话语里的不怀好意,解读为对他的关怀,大言不惭道:“这不还没拿到最佳影片奖嘛,你知道我对这个执念很深的……今年想再拍一部,本子还在改,我只看了故事原型,你有兴趣吗?”
“讲什么的?”
“没什么打打杀杀,也没要特效轰炸的地方,很安静的故事。”沈钧还要手舞足蹈地跟他比划后文,却不想沈谣沉默了一下,说。
“你带剧本回来了么,等会儿给我看。”
沈钧没跟他说清楚利害,总觉得差口气,他也怕知道真相后沈谣揍他,于是打预防针:“你听我说清楚,这个片虽然好,虽然金橄榄近年来青睐小众题材,可不代表咱们总局喜欢,我心里其实还是很悬的——”
沈谣挑起一边眉毛:“叔,你就跟我直说了吧,是不是同志片?你到底怎么想的?”
沈钧惊讶地想,小二变聪明了!
不说话就是默认了,沈谣关切地慰问:“瞒了这么多年你也很辛苦吧,打算什么时候跟爷爷说啊?”
他抬手就是一巴掌作势要扇他,以实际行动向沈小二说明了这个推测是多么的不靠谱。恐吓完之后沈钧把剧本摔在沈谣怀里,怒发冲冠地走了。
除夕之夜,别人都去放烟花,沈谣把自己关在卧室里翻剧本。
沈钧有个毛病,别人写好的剧本,他要大刀阔斧的改一遍。编剧是很讨厌他这种人的,因为一旦经由沈钧的手,这剧本就面目全非了。
显然沈谣看的版本也是面目全非过的。
讲的故事其实蛮简单,分三层,是倒叙。
两个男主角相识于80年代刚兴起留□□的欧洲,一个学画画,另一个学室内设计,相识于现代艺术的画展,然后迅速地天雷勾动地火……啊不,画家建议对方给他当模特,画着画着就画到床上去了……
沈谣皱了皱眉,总觉得哪里很眼熟。
接着两个人度过了一段相当愉快的蜜月期,直到大学毕业,都隐藏在地下恋情中。
毕业回国压力很大,画家不得不放弃了自己的理想,而此时他们的事被室内设计师的家长发现,他的母亲偷偷找到画家,表示愿意资助他去国外进修,条件是他们分手。
沈谣心想,我了个去不会真的分了吧。
可分手的理由并不是这个。画家身陷囹圄,某日突然看到设计师和以前大学时的一个女模特在树下拉扯不清,心灰意冷地和他告别,也拒绝了设计师母亲的资助,自己出国进修,打算彻底抛弃过去。
沈谣:这哪部狗血小说的内容……
等画家变成了小有名气的画家,他荣归故里,并在一家咖啡店和设计师重逢。然后并没有很快旧情复燃,两个人寒暄之后,他得知设计师打算结婚了。
过着平淡无奇的友人生活,直到有一天,设计师被女友揭穿过去,发现了这些年堆了一抽屉的画家速写,他终于无法装作若无其事。
沈谣:……
他们终于重新面对彼此,可还是无法在一起。
画家答应先离开一段时间,等他把一切都料理好再回来,他们冷静地告别,都知道大概不会再见面。可设计师向父母出了柜,在婚礼上拒绝了为女友戴上戒指,然后等来画家乘坐的国际航班遭遇空难的消息。
沈谣:???
他翻过最后一页A4纸,突然间福至心灵地想起来所谓的“真人真事”是说谁了。之前有个著名的华裔室内设计师,现在定居欧洲某国的小镇,专和那些吹毛求疵的大人物合作,每次把他们哄得服服帖帖,至今未婚。
重点在于那人他小时候见过,是沈钧拍的艺术与科学纪录片的采访对象之一。
真他妈是事实改编的啊?
剧本看完后已经很晚了,沈谣被迫守了个岁,第二天困得眼睛都睁不开。
大年初一,在举国祥和的氛围里,赵荼黎发了个微博。沈谣刷到这条,眼睛亮了亮。
他简单地祝大家新年快乐,并晒出了自己趴在书桌前的帅气自拍。
沈谣眼尖,迅速地捕捉到他桌子一角躺着摞摊开的A4纸,上面白纸黑字密密麻麻,看不清。心里涌上个不太妙的念头,他颇有行动力地敲了赵荼黎的微信。
“沈钧是不是给你发了个剧本?”
“是啊,我刚打印出来还没看几页呢,怎么啦?”
顿时沈谣很不是滋味,他装作没事人似的敲字:“没事,听他说过而已。你什么时候回学校?”
敲完又翻着白眼把后半句废话删掉,索性咬牙跟赵荼黎说了实话:“他也给我看了。”
在沈钧心里,画家是他没跑了,至于室内设计师,大概第一顺位人选是去年跟他合作过、好说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