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之大时代-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分也不想给她,就她自己上赶着,真是丢人。”
“好了,别抱怨了。至少人家给足你违约金了。想想怎么挽救吧,要是这回放了亚视鸽子,下次的合约可就轮不到我们了。”
眼镜男子一拍桌子,“这香江又不是只有一个李文慧,漂亮女人多了,我就不信我离了她就不成了。”因为激动,酒杯摔落在地上,瞬间四分五裂。
周思甜连忙拿着抹布过去。
“先生,您小心脚,我把碎屑收拾一下。”
眼镜男子点点头,目光瞥过周思甜的时候,他眼睛猛地一亮,他蹲下身来迅速将酒杯碎片收拾了个干净。
“小姐,请问您有兴趣当明星吗?”
第24章
作为生物学界数得上的科研期刊《微生物》的效率很高,不到两个星期,回函就到了李铮手里。
“亲爱的李铮先生,感谢您的投稿,您的论文《论催化剂在药物制造中的作用》已通过审核,将在1983年1月刊发布。”落款是《微生物》期刊现任负责人,同时也是全球生物界大牛之一的汉森。道尔。
和期刊回函一起到的还有戴维,风尘仆仆的戴维刚进门就给了李铮一个大大的拥抱。
“噢,我亲爱的李,你知道我有多想你吗?知道你在香江后,我时时刻刻都想回来见你,只是瑞士那边太忙了,才一直拖延到了现在。”戴维蔚蓝色的眼睛里写满了真诚,若不是李铮认识他太久,还真就信他了。
戴维会回来在李铮的意料之中,但他回来得这么快,恐怕是因为这篇催化剂的论文吧。
制药公司最重要的是什么?自然是新药,而新药的诞生和生物学界的研究息息相关。因此向来代表着生物学界研究最前沿的权威期刊,就成了制药公司最关注的东西。
全球所有的制药公司,都有一个部门专门做这项工作。第一梯队搜寻生物期刊里有价值的论文,并将其递给第二梯队;第二梯队对第一梯队提交的每一篇论文进行研究撰写研究报告,并对其价值作初步分析;第三梯队重复研究论文,并结合第二梯队报告将所有论文按可变现价值排序。
这三梯队每一梯队都包括了十个以上的生物小组,而这些人无不是全球一等学府出来的生物学精英。
被他们认可价值的论文,将第一时间送到制药公司负责人的手中,随后世界上最优秀的交际家们就开始了游说工作,或金钱或名望抑或是其他的,他们会给予论文主人任何他们渴望得到的东西,以期望将论文主人的研究掌握在他们手中,并进一步转化成生产力。
虽然但诺丁催化剂的论文明年一月份才会正式发表,但李铮相信这份论文早在通过审核的第一时间,就已经放在了这些无孔不入的制药公司负责人的办公桌上。
《微生物》的信件接收和审核都是有记录的,这些都可以成为专利申请的证据。所以哪家制药公司能够率先说服论文主人给予专利授权,哪家就获得了优势。
“李,你的专利申请我已经递交上去了,相信专利文件很快就会下来。还有,你华国的身份证明在香江恐怕不是很好用,需要我帮你重新办个身份吗?”戴维一脸殷切地说道。
李铮似笑非笑地看了戴维一眼,“不必了,香江的居住许可证,我自己会搞定。”拿到《微生物》回函的李铮自然有底气说这个话。
微生物作为生物学界的权威期刊之一,在其上面发表论文,已经能代表一个人的学术水平。香江政府不会拒绝一个在生物学上有极高造诣的学者在香江定居。
若是让戴维去办了这个身份证明,在外人眼里,他恐怕就要和罗氏绑在一起了,诺华、瑞辉等也会有一定顾忌,这可不利于他坐地起价。
戴维看着李铮了然的目光,干笑两声,“哦,亲爱的李,我是真心想帮你。当然,如果你想自己去办,我也不会止。如果需要帮忙的,你尽管说,我们是很好的朋友,你要记住这一点。”
时间倒退到两天前
戴维满脸胡茬、双目无神地坐在书房里,这几日,他看了国际报纸中几乎所有的关于华国的报道,这个刚刚向世界敞开大门的国家实在太过神秘。华国曾经辉煌过,但现在的它贫穷、落后,还有不一样的社会制度。戴维不知道这样一个国家要富裕起来形成他们所需要的市场究竟要多少时间,二十年?三十年?抑或是五十年?
他现在三十二岁,或许等到华国市场形成的时候,他就要退休了。这样的话,他的付出将成为下一个接班人的嫁衣,这是戴维所不能接受的。
罗氏总部某部门的副部长,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岗位,但戴维知道,这个岗位最终的结局有两个,一、在副部长的位置上养老;二、再升一级,升为正部,运气好的或许还能往上走,但他们永远只能排在那些分区执行总裁的屁股后面。
而戴维的梦想是,成为某个重要分区的执行总裁,随后坐上罗伯特先生的那个位置。罗氏现在最重要的两个分区,欧洲和北美,欧洲的负责人是罗伯特先生的心腹,能力十分出色,在他的带领下,罗氏在欧洲的市场占有量曾一度跻身前三。北美的负责人是罗氏某位大股东的亲属,能力也不错。
所以在遇见李铮之前,他一直以为自己这个梦想不可能实现了,退而求其次罗氏总部便成了他最好的选择。
但是李铮那句“十亿的市场”让戴维发现,或许他还有机会。如果这个“十亿市场”在他手里诞生,他将成为一个传奇,不仅仅是罗氏,而是整个行业的传奇。
赌不赌?他挣扎了整整两个礼拜,直到这份署名李铮的论文出现在他面前。罗氏已经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位新学者调查了一遍,当看到资料里那熟悉的住址后,戴维整个人都是懵的。
这一定是上帝的指示,李一定是他这辈子的贵人!在反应过来的第一时间,戴维就订好了回香江的机票。
同时,他恳切地向罗伯特先生表达了自己希望为公司开辟亚洲新市场的忠心。因此在走出罗氏大厦的时候,戴维的身份已经变成了罗氏亚洲区执行副总裁。这比他上辈子,早了整整五年。
“叮咚”戴维家的门铃被按响。
戴维从猫眼看到来人的时候,整张脸都变成了猪肝色!他还没有想好如何和李铮开口,这个人怎么就来了!
“亲爱的李,我突然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你是不是在《微生物》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我……”戴维本想加深一下与李铮的友谊后,再开口提论文的事,但现在来不及了,他只好直截了当开口。
“叮咚,叮咚。”门铃锲而不舍地响着,戴维气得面色涨红,他住进来的时候为什么没问清楚控制门铃电源的开关在哪!
“叮咚,叮咚、叮咚!”
“哦,该死的!”戴维不由低声咒骂。
“不开门吗?”李铮奇怪地问道。
戴维面上忙扯出一个笑容,“外面是不认识的人,没必要开门。”
“叮咚,叮咚,叮咚,叮咚”外面的人似乎十分执着。
李铮不由开口道:“还是开开吧,我们两个大男人,怕啥。”
戴维面上一阵青一阵白,听着耳边不断响起的门铃声,他黑着脸,终究还是将门打了开来。
门外的人看到戴维,面色也不是很好看。
“安多里奥先生?罗氏是没人了吗?需要他们的亚洲区执行副总裁亲自出马?”来人也是个外国人,三十岁不到,一口美式英语。他一身华国传统服饰,手里还拿着各色茶叶,与他这张明显与华国人不同的脸配起来,显得有几分滑稽。
“丹尼尔,你的狗鼻子还是这么灵敏。不过你的功课显然做得还不够,你难道不知道这是哪儿?”戴维冷笑着说道。
丹尼尔。沃森耸耸肩,“我自然知道,这是李铮先生的住址。”他用力拨开戴维,转身走进了屋内。
“我真荣幸,我居然和李铮先生这样一位学术造诣深厚的大家住一个小区。”丹尼尔一边说着,一边用目光扫视四周。当然,他华丽丽地忽视了李铮这个一看就未成年的“小朋友”。
戴维发出一阵大笑。
“丹尼尔,我想你是搞错了。很不幸地告诉你,你站的这个地方,是我家。”最后三个字,戴维说得很大声。
丹尼尔愣了一下,随即嗤笑一声,“戴维,你这个谎言技术含量太低,我在出发前,确定了好几遍,《微生物》的回函地址就是这里。你不会告诉我,你是李铮先生吧。”
他学着华国古人读书的模样摇晃了一下脑袋,“戴维,辉瑞和罗氏的竞争不是一日两日了,我们既然都到了这里,那就公平竞争。”
看着好似随时准备上战场的斗鸡一样的两人,李铮摸了摸鼻子,开口道:“打扰一下,如果没有意外,你口中的李铮先生,应该就是我。”
第25章
丹尼尔觉得今天他真是诸事不顺。
早晨,为了能顺利见到李铮先生,获得他的好感,丹尼尔六点就到香江最有名的华国传统服饰裁缝店定制了一套唐装,然后又去旺角买了传说中华国人最喜欢喝的茶叶。
但是他没想到,到了李铮先生家中自己最先见到居然是戴维。安多里奥那个讨厌鬼!
还有这个自称是李铮的少年,丹尼尔比了比他的身高,看起来比他十三岁的弟弟还要小,如果他是李铮先生,那他就是林肯了!
“戴维,你看看你,脸上的胡茬还有没刮干净,还有你身上这件衬衫,穿了好几天了吧,都有臭味了,你好意思穿着这一身来见先生?这是对先生的不尊重!”丹尼尔大声说道,他觉得既然戴维。安多里奥在这里,那李铮先生一定在家。贬低对手,表现自己,这是丹尼尔一贯的套路。
戴维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他和丹尼尔算是老对手了,两人多次交手,互有胜负。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他如今是罗氏亚洲区执行副总裁,而丹尼尔只是辉瑞亚洲地区业务总监兼香江地区负责人,他已经赢了。
本着赢家的大度心理,戴维笑眯眯地做了个请的动作。
“坐吧,丹尼尔,欢迎你到我家做客。”说着,他还特意指了指客厅墙上自己的生活照,笑得格外灿烂。
丹尼尔眼珠都快瞪出来了!还真是戴维。安多里奥的脸!!难道这里真的是他的家?!为什么!!为什么李铮先生的论文回函地址会是这个家伙的家!!!
丹尼尔几乎是飘着坐到了沙发上,他目光呆滞,神情恍惚,直到看到李铮在他对面的沙发坐下,丹尼尔才猛地想被针扎一样跳起来。
“你……你,不会真的是李铮先生吧?”丹尼尔感觉嘴巴有些干涩。
李铮无奈地耸耸肩,也不怪丹尼尔,他这个外表实在太具有欺骗性了。
“丹尼尔先生,如果你是找《论催化剂在药物制造中的作用》这篇论文的作者的话,那么是我,没错。”
丹尼尔捂着胸口,上帝啊,您今天是没听到您虔诚信徒的祈祷吗?
“噢,尊敬的李铮先生,我是辉瑞的丹尼尔,丹尼尔。沃森,辉瑞很欣赏您即将要发表在《微生物》的论文,论文里提到的几种酶对药物结晶的聚合作用,不知道您是否有更详细的研究……”丹尼尔不愧是丹尼尔,辉瑞的王牌交际家不是浪得虚名的,只是短短一瞬,他就整理好了自己的心态,微笑地和李铮搭上了话。
这下,戴维坐不住了。
他还没来得及开口呢,怎么能让这个家伙抢了先。
“李,我们先前合作得很愉快。你提供的小技巧对罗氏的帮助巨大,虽说你看在我们伟大的友谊上,将技术免费授权给罗氏使用,但作为你的朋友,我怎么会不考虑你的利益。五十万美金随时能到你的户头上。”
戴维着重突出了“伟大的友谊”这五个字,看向丹尼尔的眼神中,充满着得意。
丹尼尔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们这个圈子就这么大,戴维。安多里奥因为找到了克服“肖厝安”生产线缺陷的方法而升职的消息早就传到了不少人的耳朵里。难道……向戴维提供这个方法的人也是这位年轻的小先生?
丹尼尔感觉自己的心脏跳得飞快,他找到了一个天才,一个真正的天才。在制药行业,研究和实验才是第一生产力。你以为这些全球知名的制药企业每年拿出数以亿计的美刀捐赠给各家实验室是为了什么?为了人类科学进步?为了慈善?骗鬼去吧。
自然是利益,利益驱动资本。这才是资本主义的本质。一个天才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无限可能,如果在天才诞生之初就与他建立良好合作关系,那好处无疑是巨大的!
他开始有些羡慕戴维这个好运的家伙了。
“五十万美金,戴维,我记得罗氏随随便便给捐赠给一个毫无产出的实验室的金额,也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