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面3秒就重生-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天这人背后的团伙势力及其人做下的见不得人的勾当浮出水面,凌敬更愿意相信,这绝不是巧合。
月考结束当天,凌敬借着回家的契机在三菱职高门口堵到了许天,并且悄无声息的尾随了一路,在见证过他精彩纷呈的放学生活后,又跟着到了他家。
许天父母离异,奶奶……去世了,自己租住在离校不远的旧城区。管理不严,很容易混进去。
次日,凌敬一直从凌晨开始在许天家蹲点,直到日上三竿,才等到他出门,扔了嘴里实在无聊买的棒棒糖,凌敬轻车熟路的溜了进去。
租的房子有一点很好,疏于防盗,尤其是在租客也很大大咧咧的情况下。
许天的门锁的很是懒散,凌敬轻而易举便破门而入。
像是大多数男生那样,他的房间不修边幅,十分杂乱。
垃圾不在它该呆的地方,裤袜永远塞在沙发边角里。凌敬细细找了一圈,只找到许天和他奶奶的一张合照,并没有找到和林秀俪有关的蛛丝马迹,和设想中的情况差不多。
与此之外,还有意外之喜,被他当战利品一样收藏起来的他的准考证,以及一小袋……“白…粉”。
年轻真是……胆大妄为啊。
是的,连接鲍汉冬和许天关系的桥梁正是——毒品,两人为同一个小型贩毒集团卖命,他们看中许天那一手出神入化的手上功夫,和鲍汉冬较为出色的计算机技术。
有了他们背后的团伙势力相助,针对个手无寸铁的穷学生,做点不大不小的坏事简直易如反掌。
鲍汉冬当机的电脑是凌敬弄的,当然他压根都没碰过他的机子,别说这么咫尺的距离,就算隔一幢楼,他也能随随便便丢下个让人焦头烂额的病毒。
学校就这一家维修店,鲍汉冬搞不定,必定要拿过去修,他自诩防护措施做的一流,别人定然不能破解,才这样有恃无恐的将那一电脑“好东西”交出去,但是别人到底能不能解一点都不重要,因为凌敬定然是会帮忙的,顺理成章的让修电脑的师傅发现鲍汉冬那点见不得人的小秘密。
如果仅仅是满盘的黄色思想和阴暗抨击,小周师傅可能看了笑笑也就罢了,关键里头还藏着本账本,详尽的记录着由鲍汉冬经手的“生意”的项目明细。
这东西可是块宝啊。勒索能狠狠的敲一笔,举报更是大功一件,奉公守法的小周先生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
小小年纪就走上一条没有未来的道路,即使现在不被揭露,将来,也注定是死路一条。
早早把人拉出火坑,他以后或许还能改头换面重新做人,这可是好事一件。
再说鲍汉冬,他之所以会走上这条路,看似是扛不住金钱的诱惑,其实与家庭不无关系。
许天父母离异,家庭关系不用说,定是一团乱,而鲍汉冬只坏不好,小三出轨双重背叛,爸妈玩得一手好狗血家庭伦理剧。
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不见得比岳林静好多少。
其实事情闹成这样归根结底还在于鲍汉冬本身,他的原罪——嫉妒。
世上最不缺的就是比你厉害的人,如果嫉妒有用的话,世界早已泛滥成灾。
毒品,这可不是一般的打架斗殴,学校随随便便开个处分就罢了,这是违法犯罪要坐牢的事。
早在十几年前联邦就修改了法律,年满十六周岁的公民就能承担完全民事责任,许天和鲍汉冬正好囊括其中。他俩估计蹲上个三五十年不成问题。
另有一件踏破铁鞋无觅处的好事,凌敬在双方面的调查中发现,那个纠缠陈鸣的罗乾汉,正是这个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这家伙做下的事,够他在里头改造十余年甚至数十年了。
另一方面,修理店的小周因为协助警方抓获贩毒集团而荣获好市民奖,并且获得了一笔不菲的酬金。
至于凌敬……只要非法入侵网络和擅闯民居的事不曝光就好。
一中大概平静太多年,以至于这段时间发生的事一件比一件轰动,在校园里掀起一波接一波的巨浪滔天,搅得满城风雨不得安宁。
鲍汉冬于是荣登了校园热搜榜第一,搜索的热度甚至持续了数个星期,凌敬那点破事与之一比,早就不知道被大家丢到哪个角落。倒不是忘了,只是已经没了新鲜感。
当某明星捐助希望小学和某某明星吸毒贩毒同时被报道,后者一定是头条。
你取得荣誉,赞誉美满,随之忘记,你跌入谷底,落井下石,不遗余力。
这便是人性中最丑陋的原罪,比起你爬的高不高,众人必定更乐意看你摔得有多惨。
作者有话要说: 下章更新时间:8。1~您将迎来一大肥章~更重要的,攻君就要出来怒刷存在感啦……
☆、突如其来
灾难来临前不会下死亡通知单,它总是突如其来,然后留以足够绵长而沉痛的时间给人讣告和缅怀。——《凌敬·一句话日记》
“今晨六点十四分,我市金三角地区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辆大型集装箱冷冻货车在经过东三环高架时和一辆实验小学的校车发生碰撞,校车撞断护栏掉进护城河里,货车几个侧翻向前滑行数米,造成其后多辆轻轿连环追尾,目前事故已造成13人死亡,23人受伤,16人下落不明,其中多数是7—12周岁的孩子。日前,事故原因仍在进一步调查,救援工作仍在紧急进行……”
“直击125特大连环追尾案,距离事故发生已过去三个多小时,警方仍在全力搜救幸存者,但由于近日时降骤雨,大雾严重,护城河水流湍急,援救工作步履维艰,情况不容乐观。截止目前为止,已有18人死亡,6人重伤,18人轻伤,另有10人仍下落不明……”
“在我身边的这位是乘坐125事件校车的孩子母亲,孩子有幸在一小时前被成功解救,除了受到惊吓而大哭不止以及一些轻伤外,目前生命体征平稳……”
浮都的天已经五日未见晴,连绵的阴雨天气和挥之不去的雾气蒙蒙让原本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顿失活力,甚至染上些病态的死气沉沉。
这日与往常并无多大不同,黑云阴沉的压得人喘不过气,凝聚在空气里密集的白色细雾一经吸入,就有种说不出的黏腻难受。
家养的宠物和人一样,烦躁的不行,一大清早就吠个不停,在晨间新闻中吠出了个震惊中央的大事件。
鲍汉冬一事才平息不久,浮动的人心刚刚回归正常节律,只是没想到这阵搅得一中动荡不安的风暴并未过去,而是借着东风席卷到了整个城市。
晨会时间,领导老师终于停止了周而复始的说教,而让他们心甘情愿让位的,除了总统换届,亡国战争,大概也就是这种灾难性质的大事件了。
从实时直播上看,事故现场简直一片狼藉,争分夺秒的救援人员,肝肠寸断的罹难者家属,焦灼不堪的失踪者家人,自发帮忙的热心群众,记者,镜头,医护人员,警务人员……
尤其是,落难者之中,孩子占了多数。
都说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希望一旦破灭,绝望即刻倾巢而出。
画面不时有痛失爱子高声痛哭的父母。他们还年轻,因为还肩抗养老教子的责任,他们已不年轻,因为疼宠十年的心肝宝贝忽然就没了。
教室陷入寂静的沉默中,好像一场催人泪下的伦理电影方才落幕,观众仍然沉浸在伤感的情绪中不能自拔。如果真是这样也就好了,然而事实却比之沉重的多,纵然同是屏幕所呈现,此时播报却是现实,而非代入的假想。
虽然现实残酷,虽然呼吸同一个城市的雾霾与阳光,可除了更多的关注和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多大改变不了。上课,跑操,写作业,体育,计算机,国际通用语……
只是每天中午的午间新闻不会再轻描淡写的省略,同学们头一次这样万众一心的关注某件事——125事件的最新进展。不过感慨一番后,日子仍旧继续。
一周后,随着最后一具9岁孩童的尸体在滚滚河滩中被打捞起,轰动联邦的125事件终于宣布告一段落。之后,事发路段被完全封锁,搜救人员断断续续撤离,现场突然变得荒凉凄清,只偶有蒙难者家属不死心的试图在那里找到点起死回生的蛛丝马迹,还有个别好事群众前去围观拍照。
各种中央报道地方新闻在铺天盖地后也渐渐宁息,事件的热搜度也开始在榜单上下滑,各种缅怀的文章倒是仍然层出不穷,但也抵不住事情已进入收尾阶段的事实。
滚滚红尘,这样的事情不过是历史这座大浪里一粒细小的沙子,比起无形无色的水汽,或许能吸引人的一时注意,却终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了无痕迹。
就像人们只知道死了多少孩子,但又有几个会知道他们是姓名谁,经历过怎样的喜怒哀乐,就算知道,又能够记住多久?又能难过多久?连至亲的人也不可能永远沉湎于哀痛之中,他们早晚会收拾起自己的心情,逐步适应失去孩子的生活,甚至相当一部分人还会选择再生一个……总有新人换旧人。
就像,时隔九个多月,提起凌敬这个名字,谁还会有那样激狂动荡的情绪……
时间,是治愈伤痕的良药,也是最凉薄的情感侩子手。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一个星期前,我们生活的城市里,我们的身边,发生了一件让人万分悲痛的事情,一辆满载欢声笑语的列车本正驶向希望和知识的殿堂,却因为死神偶然的突发奇想开上了错误的轨道,那一车人,那一车最大不过12岁最小才6岁的孩子,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留下了他们痛不欲生的父母及亲人……”繁复又煽情的铺垫后,严莎莎道出了重点,“学校组织了一次募捐,为那些仍命悬一线的小生命做出一点我们力所能及的贡献。款数没有硬性要求,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家庭情况酌情捐赠就行。大家尽力而为吧,也别太夸张了。钱先交给班长,班长统计完后再交到教务处,下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播报每个班级的总数额……”
后面的话已经没多少人在听,因为大家已经就“你捐多少我捐多少”的问题讨论开了,严莎莎不得不一拍讲台,吼了一句,“大家安静!”
大家果然安静了,同时也刷刷刷的将目光对准了严莎莎,头一次面对几乎来自全班的密集视线,严莎莎不禁清了清嗓子,语调不自觉又轻柔了下来,“我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没说,说完了你们再讨论。这个星期六晚市政府要在零角广场举办一场悼念活动,需要在我们学校招募一批志愿者,主要活动内容就是点蜡烛祈祷合唱之类的,有意愿的同学找团支书报名,周五截止。好了,你们随便说吧,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提问。”
“老师,大合唱什么的要提前排练吗?”
“不用,就那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讲奉献的歌,而且也不需要你们真的唱,对对嘴型就行。”
“老师,祈祷要穿统一的衣服吗?”
“不用,大家尽量穿白的就好。”
“老师,是有车子接送还是自己打车去?”
“举办方会安排车子接送的。”
“有钱拿吗?”
“……是志愿活动。不过包饭。”
“可以点菜吗?”
“……不可以。”
……
大家提问提的很踊跃,但真正报名的人却不太多,大概比起一场只包一顿工作餐也没有工钱领的志愿活动,还是回家吃妈妈做的饭的诱惑来得更大。
谁要政府挑了个不那么美妙的时间,星期六,每周从第一天就开始期盼的周末回家,在翅膀仍旧稚嫩的孩子心里占有极其重要的分量。
要是放在工作日,便又不一样了。显然比起枯燥无味的自习课,这样的缅怀活动要来的有意义的多。
“这个星期家里有事。”齐进航忽然在后面说。
凌敬看了看他,“我会把你的精神带去的。”
一句话,阐明了齐进航不能去不过凌敬会去的事实。
在周六还姗姗来迟时,法院的判决书却是已经雷厉风行的下来了。
现在的司法程序不像过去那么冗长,司法部门办事很有效率,尤其是像鲍汉冬这种没什么悬念的,几乎可以说是一锤定音。本就铁证如山事实胜于雄辩,何况他们得罪的人还有个爹是总统的好朋友,十天还算慢的了。
“许天要见你。”
“许天?”凌敬只意外了一毫秒,随之便了然,那人大概是要跟他诉说祖辈间的恩怨情仇。
“不见。”凌敬干脆道。
齐进航显得有些不解。
“懒得动。”凌敬懒洋洋道。
见上面了又如何,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