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八十年代发家史 >

第26章

八十年代发家史-第26章

小说: 八十年代发家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事宗哥,只要我能办到,您尽管说。”辛安冬眼睛一亮,终于有什么是蒋玄宗拜托自己了吗?

    只不过做牛肉干小意思,辛安冬严词推拒了蒋玄宗要给油盐调料钱的打算,答应明天一早来佟家取牛肉,便挥手告别佟家向医院走去。

    明天正好是周六,爷爷的身体最近好转,医生也赞同回家休养,而且关于商铺的事还没来得及告诉母亲,辛安冬加快了速度奔向医院,爷爷身体无恙,家里生意得到转机,发生的一切都让辛安冬激动开心。

    然而刚走到病房门口,乍听到里面辛艳芳的声音,他雀跃的心情立刻消失。

    辛艳芳正在苦口婆心的劝说大姐,见到辛安冬进来,也只是随口说了句‘冬子回来啦’,然后转头继续烦打扫卫生的辛文芳。

    辛安冬在旁边听了一耳朵,没点特别的,无非是老生常谈让他们放了葛金花,辛文志毕竟是兄弟又是纺织厂那么大的官,以后求人帮忙的事多着呢犯不着惹众怒,这里的众怒是二房一家还有大概就是辛艳芳自己。

    她上次被辛文芳骂走也没说半点不好意思,竟然厚着脸皮又来给葛金花求情,三句话不离辛文志,好像得罪了辛文志老辛家活不下去一样,更过分的是,辛艳芳明里暗里怂恿辛文芳放弃龙虾摊的事,嘴上嫌弃的说挣不到几个钱还累死累活,拐弯抹角的却让辛文芳将龙虾摊给她看顾。

    “你要照顾冬子又要伺候他爸,三丫的腿养着也是废物,两个老的就不说了,现在还能拄着拐棍走两步,过不到一两年只剩瘫在床上的命,你一个人要照顾老的还要照顾小的肯定忙不过来,我就不一样了,我住在县城,摆摊又方便,虽说挣不了几个钱但闲着也是闲着,当妹子的我还能不帮大姐?”

    辛艳芳把旁人当傻子,说得兴起的时候唾沫横飞,恨不得给辛文芳洗脑,告诉她摆龙虾摊多么不赚钱,吃力不讨好,要不是辛文芳对自己每天卖龙虾进口袋的钱一清二楚,还真能被她夸张的说辞唬住。

    辛艳芳一脑门子心思钻进来即将有一大笔横财的冲动中,只要一想到辛文志漏出的口风,他怎么也不敢想她老实巴交的大姐家现在每天卖龙虾能赚不少钱,辛文志他老婆孙雯有心要辛文芳的摊子,辛艳芳又不傻,老辛家的冬子怎么能给外人,她是辛文芳亲妹妹,摊子自然给她更合适,况且她大姐就不适合干买卖这行,她将摊子揽过来是好心帮她。

    然而没想到她这么倔,好说歹说两三个小时辛文芳就是不松嘴,辛文芳渐渐有了火气,她大姐怎么能这么自私,她家里头的病秧子儿子能不能活着还另回事,守着生蛋的金鸡也是糟蹋,她身为妹子的日子不好过,当姐的就不能帮衬一把,等她光景好了,以后过年过节给个三块五块冬子也不是不可能。

    “闭嘴吧你。”彻底被惹怒的辛文芳抬起头,冷刺刺的眼睛把辛艳芳突然吓住。

第二十八章 看铺子

    辛艳芳气急败坏的被辛文芳赶出病房,直接拿扫帚撵的。她走后,辛安冬走过去轻喊了声,“妈。”

    他这个时候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只在心里叹了口气,希望辛文芳能彻底认清辛艳芳的为人,从此不要为那种自私的人伤怀。

    仍拿着扫帚发愣的辛文芳捂着了下酸痛的眼睛,抬起头时脸上的表情已经全部消失。她揉了揉小儿子的头,今天辛艳芳来医院,她原以为二妹是知道认错来看望老爷子的,谁知道狗改不了吃屎,看老爷子是假惦记她家的龙虾摊是真。望着眼前的儿子,辛文芳不再想狼心狗肺的二妹,突然反应过来,问,“今天学校下课怎么晚了?”

    辛安冬:“不是学校放晚,我放学后去了正浩家,在他家吃过晚饭才回来的。”

    听了儿子的话,辛文芳皱了下眉,有些话她应该说给儿子听,“冬子,虽然你跟正浩是朋友,但咱家不能顺杆子往上爬,妈不是说你,晚饭以后回家吃,总吃人家口粮到底不好。”

    辛文芳是个乡村里的农妇,心眼子实在,口粮对每家多重要多精贵,儿子总在佟家蹭饭,她脸皮烧得慌。

    ……说得他多没脸没皮蹭吃蹭喝一样,辛安冬憋屈的想,他解释道,“妈,正浩家没人会做饭,我去他家给他做饭来着。宗哥留我吃饭,我也不能推辞啊。”都是人家要求的,而且白米饭还有肉有菜,辛安冬又不傻,当然得在那填饱肚子再回家。

    “是这样啊,你这孩子早跟妈说清楚,我用得着误会你。”辛文芳轻拍了下儿子的头,脸色有些窘。

    辛安冬注意到母亲的不自在,不动声色的转移话题,“妈,我有事跟你说。”

    辛文芳将碎发别到耳后,把扫帚收起来,莫名其妙道,“什么事一本正经的?”

    “龙虾馆的铺子找到了。”辛安冬闷不吭声放出一个炸雷。

    “你说啥?”辛文芳怔住,然后惊喜的望向辛安冬,“冬子你说真的,在哪,租金怎么样,贵吗,多大的地方,人家怎么愿意租给我们的?”

    对于儿子,辛文芳现在是一百个相信,她没觉得儿子背着她私自定下龙虾馆的商铺有什么不对,以前她可能会责怪儿子擅作主张,但现在她觉得自家儿子就是神童,神童哪能跟一般的孩子一样,会做生意也没啥稀奇,脑袋瓜子聪明那是正常。

    母亲高兴,辛安冬也高兴,他点头,“是宗哥帮的忙,就在闹市那边,地方很大还带一个后院,25块钱一个月,我们明天就去看看,趁早将龙虾馆开起来,爸和三姐也能轻松点。”

    说到傻爸爸和三姐,两人这次天忙得昏天暗地,尤其三姐,昨天见她的时候看着人又瘦了不少,何况她腿脚不好,每天出摊都是受罪,辛安冬真想龙虾馆快点开成,这样家里人能少吃不少苦头。

    第二天,辛安冬带着辛文芳去看了闹市的商铺,这也是辛安冬第一次看到,光从佟正浩的描述中他就早对这个铺子钟情已久,推开门一看,堂屋干净明亮,里面有些空荡,墙体倒是不算特别旧,空间还算可以,不小了,最令辛安冬满意的是后面的小院竟然角落还有个小厨房和休息住人的小屋,这简直就是个大惊喜!

    辛文芳也很满意,挽着三女儿的头高兴的对着铺子各处指点,嘴角溢出的笑感染了辛安冬。

    “冬子,这地好,对面就是早点铺子,走几步就是三岔路口,这人来人往的,以后咱龙虾馆不愁没客人。”

    辛安秋眼睛快要不够看,只觉得不可思议,喃喃道,“是啊小弟,这铺子太好了,咱家开了铺子,有稳定的居所,那些缺心眼的就不能眼红咱家生意排挤我们了,妈找了好些天没找到铺子,还是你厉害,姐佩服你。”

    对于三姐的夸赞,辛安冬弯唇一笑,“姐,铺子开了后,你就上学去,这里离我们学校近,铺子后面有个小屋,到时候我和你可以住这,不用每天走路回村里,省下的时间用来学习正好,晚上还能看房子,你觉得怎么样?”

    辛安秋眼睛锃亮,她还未说话,辛文芳一拍掌,“冬子这主意好,”转头看向辛安秋,说,“三丫你年纪大,一贯细致,妈放心你,你俩上学后每天走回村太费时,冬子说的不错,咱家这铺子租得好,以后你姐弟俩不用带饭盒,这里有现成的灶,妈每天还能煮点热乎饭给你们吃。”

    天气渐冷,盒饭在学校热不了,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绝对是辛安冬做梦都想要的,租铺子时他就想到了要是能带个小厨房就好了,没想到这个商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把辛安冬设想的需要的全部实现了。

    这个时候蒋玄宗要是站在他面前,辛安冬绝对能直接上去亲一口,太给力了。

    看完铺子,辛家四口赶回医院,今天是爷爷出院的日子,刚回到医院,辛文芳就着手开始收拾行李,爷爷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零碎的小东西从家里搬来的不少,现在这个年代哪怕一个水杯都舍不得扔,辛文芳全部放进蛇皮口袋要带回去。

    爷爷刚出院,不能吹风也不能走路,前一天跟江家打过招呼,江二叔二话不说同意将牛车拉到医院门口。医院门口来来往往的人,辛家四口跟医院里给辛爷爷看病的医生和经常照顾的护士打了招呼就扶着辛老爷子出来了。先将老爷子扶上马车,辛文芳细心的将辛大壮的一件黑色破袄盖在老爷子身上,然后又仔细叮嘱儿子闺女坐车的时候千万扶着老爷子,和丈夫一起将脸盆瓷缸等放上去,这才爬上车,终于舒了一口气,“终于要回家了。”

    辛安冬今天起的有点早,刚坐上牛车一会就昏昏欲睡,没过多长时间,头一歪,倚在辛文芳的怀里沉沉的睡了过去。

    辛安秋拿了件衣裳盖在他身上,轻声对辛文芳说,“小弟累坏了。”

    “他操的心比我多,咱家要是没你弟,日子还不知道咋样呢。”辛文芳抚着儿子的软发,心情骄傲又感慨的说。

    辛安秋认同的点头,可不是嘛,小弟年纪这么小就懂得做生意,家里能挣钱全靠他脑子里的小点子,眼见着就要开龙虾馆,以后他们家会越过越红火,而这一切都是小弟的功劳。

    辛奶奶早早的在家门口翘首以盼,牛车刚出现在村口,成婶子就小跑着回来通风报信,激动的说,“大娘,文芳他们回来了,江老二拉的牛车,我看见了。”

    “是吗,我家冬子也回来了?”辛奶奶欢喜的追问。

    成婶子失笑,“您大孙子也回来了。”

    到家的时候辛安冬被叫醒了,他迷迷糊糊的下车,还没站稳就被辛奶奶一把抱住,心肝肉的喊冬子,他清醒过来,对于老人家的热情自然没拒绝,反手抱住老人的腰,娇声娇气的说,“奶奶,冬子想你了。”

    “奶奶也想你了,我的乖孙子。”辛奶奶紧紧抱着孙子舍不得撒手。

    看得一旁刚从医院回来的辛爷爷有点心里不是滋味,这么长时间没见面,老太婆没说多关心关心他,眼珠子都快陷在孙子身上拔不出来。

    进来家门又是一阵嘘寒问暖,奶奶当即要冲鸡蛋水给辛安冬补身子,被爷爷凉凉的一瞅,辛安冬迅速反应过来,冲奶奶的背影喊道,“奶!再给我爷弄个,他想吃。”

    “多大人了还好意思跟孩子争口粮。”辛奶奶不满的嘀咕两声,最后到底弄了五碗鸡蛋水,辛爸辛妈、三姐辛安冬还有爷爷都有,只有奶奶两手空空,却眼带欢喜的看着他们,催促辛安冬,“快趁热吃,凉了有腥味。”

    辛安冬心里像是被滚了热浪,暖洋洋的,他将鸡蛋水端给奶奶,说,“奶,我不饿,鸡蛋水给你喝。”

    奶奶要推拒,被辛安冬撒娇了好几次才无奈的接过碗,喝着甜丝丝的鸡蛋水,辛奶奶满目慈爱全给了小孙子。孙子孝顺,不饿只是借口,还不是为了把鸡蛋水给她喝。辛奶奶有时知道自己是偏心的,她偏心带把的孙子,可这孙子值得她偏心,瞧瞧,一碗鸡蛋水,愣是只有她孙子舍不得给奶奶喝,亲闺女都没这么贴心。

    这难道不该偏心?

    辛老爷子出院后,有了老母亲照顾,辛文芳总算腾出手弄家里的龙虾馆。这点上辛安冬以前没做过生意开过店,只能稍微提出几个建议,其他的大家一起商量。

    龙虾馆的菜单肯定是要重新定一下的,总不能只有龙虾和螺丝,毕竟太过单调,联想到现代龙虾馆的经营方式,他说,“我们家可以卖凉菜,黄瓜、海带、毛豆、花生,这些都是很好的给客人的下酒菜,咱们开的是馆子,有专供客人吃饭喝酒的桌椅,以前那种打包外带的形式可以继续,但店里生意也不能马虎,让我想想,”辛安冬皱眉想了下,突然灵机一动,“有了!烧烤!我怎么把它忘了!”

第二十九章 开张在即

    烧烤这种接地气的东西是很多人的最爱,撸串更像一种文化,烟熏火燎间聊点兄弟情,撸串喝酒吹牛逼,正如一句话说的,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烤串解决不了的,如果解决不了那就再来一顿。

    辛安冬刚到家就马不停歇的去县城,他得去趟佟家,昨天答应拿的牛肉忘记了是一回事,更重要的他想再拜托宗哥一个忙,想问问他,能不能从他那位朋友那里买些牛肉,要是有羊肉就更好了。烤串当然不能少了牛羊肉串,但牛肉肯定比猪肉贵,辛安冬也不准备买许多,他就想先买一块试试水,要是清水县居民嫌贵,那他果断放弃。

    傻爸爸是同他一起的,辛文芳不放心,再说辛安冬也拎不动那一口袋牛肉。

    到了佟家,正好宗哥也在,辛安冬松了一口气,他没拐弯抹角,直接将要在龙虾馆卖烧烤的事说了遍,然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