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问-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楚老师接着问:“你知道金钱是什么吗?”
吴修风说:金钱就是一种货币,是大家认可的一种买卖凭证。”
楚老师说:“这只是经济学上的答案。在哲学层面上,它是能够满足人们各种欲望的介质。有个故事说:上帝创造了人类很长一段时间后,看到人类非常混乱,于是便召集诸神商量应对之策。甲神说,给他们财富;乙神说,给他们权利,丙神说,给他们智慧;丁神说,给他们长长的寿命。上帝想了想说,这些都太麻烦,我就给他们一样东西:欲望。等这种欲望发展到一定程度,再创造出金钱,用金钱把这一切欲望通通的串连在一起。”楚老师看着吴修风笑笑说:“你现在知道什么意思了吧?”
吴修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楚老师又说:“记得以前,我们就说过: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思想混乱,一会情绪低落,一会心喜若狂;一会觉得自己无比强大,一会又感觉十分渺小。其实这都是一个真正的思想家,一个成大器的人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没什么好奇怪的。关键是,在这种状态出现时,要找到出口、找到方向,然后梳理好自己的思想再继续前行。”
吴修风说:“老师,我现在正是处在这样的时刻,该怎么办?”
楚老师说:“面对这样的状况,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己去研读最基础的理论书籍,特别是哲学方面的;然后慢慢梳理,顺其自然达到畅通。另一种方式是,得到他人的指导,迅速达成目标。第一种方式会很慢,并且有出岔子的风险。第二种方式快,风险系数小。”
吴修风说:“当然是第二种了,我有许多话想跟你说。”
楚老师说:“这样吧,你今天回去,把所有的问题好好的思索思索,明天上午你和燕丫头一起来,我们好好的探讨一些问题。下午和我一起到“艺术学院”,他们请我去作专题演讲,亲身感受一下对你是一次很好的体验。”
“好,我知道了。”吴修风有些迫切:“我现在心里很矛盾,能不能现在就说说?”
楚老师说:“叫你怎么做就怎么做,哪来这么多废话。”吴修风不敢再坚持。
离开了老师家,吴修风给普燕发微信说:“我刚刚和老师在一起谈论了一些问题,老师说,让我今天回去再好好想想,明天上午和你一起去他家继续聊。”
普燕说:“遇到什么事了,这么沉重?”
吴修风说:“也没什么,只是思想上很矛盾。”
普燕说:“自古以来的大成者,必然经历过许多的艰难险阻,无论什么行业都一样。你现在所经历的是非常正常的,虽然不是决生死,但在思想上的波澜壮阔,不亚于一场伟大的决战。我相信,你一定能跨过去,要有信心。说不定,等跨过了这次坎后,你的思想就会能达到一个至高的境界。这样看来,它是一件好事,哪来的如此沉重?”
吴修风的心一下子就安定下来,说:“你说的真好。”刹那间,他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坚强信心。
普燕说:“早就告诉过你,我是上帝特意派来拯救你的。”
吴修风笑说:“对,你是天使。”
第二天上午九点,吴修风和普燕来到楚老师家里,就在跨进院子时,普燕发微信说:“人在迷茫时,心比理智更能认清方向,专注你的思想、你的心就好,相信自己。”吴修风转头对她一笑,一起跨进了老师的家里。
楚老师说:“做饭时间还早,燕丫头就和我们一起聊聊。今天要谈的内容很重要,听听对你也是一件好事。”
普燕没做任何表示,安静的坐在沙发上,楚老师给他俩倒了一杯茶:“小扬,你昨天回去是怎么想的?”
吴修风说:“我的思想还是很混乱,请老师指教。”
楚老师说:“钱之所以被人们如此看重,是因为钱基本上能满足人各种各样的欲望。问题的关键在于,人的思想、成长环境等因素,人们在面对各种欲望时,所采取的方式会有所差异。比如你所说的亲人之间为了钱财反目,有的人为了金钱就坑蒙拐骗,但你想过没有?昨天我为什么要把人与动物的区别和金钱的故事放在一起说。”
吴修风心有所动:“老师的意思是说,人在满足自己欲望的同时,要知廉耻、讲理智,而不是像动物一样,只是完完全全忠实于自己的所思所想。”
楚老师心喜的说:“这就是人性的光辉。”
吴修风思索了好一阵:“老师,我心中的困惑好像已经解开了,还有几个问题需要你再讲解讲解。”
楚老师笑呵呵的看着他,吴修风说:“你叫我们不要使用诡计阴谋,那我们学了那么多的知识、智慧有什么用?最起码我们要保护自己,不要被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欺辱。”
楚老师说:“看过《孙子兵法》吧?”
吴修风说:“看过,还不止一遍。”
楚老师说:“你认为它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吴修风说:“是一本充满了智慧、谋略的兵书。”
楚老师说:“它跟其它兵书有什么区别?”
吴修风说:“区别就在于,《孙子兵法》并不是单纯的用兵、作战的方法;更多的是用兵的思想。正如老师告诉我们的,方法只是小道,思想才是大道。”
楚老师说:“你说的很正确,但还是差一点点,你不觉得这本书从头到尾虽然充满了智慧、谋略,但它并没有像其它的兵书一样,给人的感觉很狡诈、诡异;而是显得大气磅礴、浩然生辉。”
吴修风欣喜的说:“还真是。”
楚老师说:“因此,我要告诉你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虽然读过好多遍这部书,但以后不是十遍八遍,而是要读无数遍。你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感悟,这对你的思想形成有极大的帮助。”
吴修风说:“我记住了。我发现,社会上太有个性的人往往很不如意,反倒是那些圆滑的人活的很好,这是什么原因?难道有点个性,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好吗?”
楚老师说:“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具有独立自主的个性,这肯定没什么错;但问题是,别人的想法跟你不一样,人家凭什么要接受你的菱角、你的个性呢?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的规则是为了大多数人准备的,但偶尔也会对那些敢于打破规则的人以特别大的奖赏。就平常的生活而言,人们不需要那么多的个性,而是需要一团和气。在这团和气里,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所以,人们宁可接受外表有些虚假、也不愿接受很锋利的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没有个性就不会有大的成就,无论什么行业都一样。”
“在这一个问题上我们可以用‘方与圆’来表述。内外皆圆的人,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胆小谨慎、中规中矩的人;内外皆方的人,是最真实的人,也是最适合做科研、学问、创造、发明的人;外方内圆的人,尽管他们很善良,没有害人之心,但实际行为上却常常在伤害别人,自己又没有过硬的能耐,所以,这样的人结局往往都很伤痛、很卑微。外圆内方的人,除了做学者外,这是在各个行业能够取得大成就的人,所有在经商、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各行各业的领导者,都是这样的人,。”
吴修风听得兴致昂然:“老师,我们几个属于什么样的人?”
楚老师说:“你楚哥属于外圆内方的人,他唯一的缺憾,就在于悟性平平,否则,他在政治上会走的比现在远得多、高得多;你程姐基本上属于内外皆方的人,她的遗憾在于思想境界上没有大的突破;普燕属于外圆内方的人,别看她一副柔柔弱弱的样子,其实很坚强、很有主见。至于你?和我一样,都是属于非常突出的内外皆方的人。像我们这样的人,人们习惯的说法就叫另类,说的更难听一点,就是怪人、疯子。”
吴修风说:“倒是经常有人说我特立独行、与众不同;还没有人说我是怪人、疯子之类的。”
“等再过几年就会有了。”楚老师笑笑说:“你现在还年轻,人们对你还怀有包容之心,认为你心性还没定,等你长大了就一切正常了,其实不然,你命中注定就是这么一个人。”
吴修风发现,自己就如同站在黑暗的洞穴中已然看到了透着光亮的出口。他继续问:“老师,你以前跟我讲过,中国文化的三大特征,我还是没有达到完全领悟,想再听你说说。”
楚老师说:“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说明你非常诚实。这是我几十年的研究成果,你怎么可能一时半会就能领悟呢?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无需质疑,在任何一方面都可以得到验证,比如:我们平时所说的饮食文化、武术文化、茶道文化……………。任何一个行业,在我们中国的发展历程中,都已经上升为一种理论、一种文化,这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博大精深。如果没有在这块土地上生活十年八年的人,很难理解其中的原因所在,因为太繁杂、太深奥。也正因为它的博大和繁杂,所以在传承的过程中,有些就走偏了,这就是事物的两面性。”
吴修风迫不及的说:“有破解之法吗?这可是一件关系到亿万生灵的大事情,我很好奇,老师你是不是已经找到破解的方法了。”
楚老师说:“应该算是找到了,待会再跟你说这个问题。中国文化的第二大特征:防守有余,进攻不足。中国文化属于以‘仁’为主体的包容文化,它具有极强的韧性。在防守时,往往信心满满,这就是中国几千年来文化没有出现断裂的根源所在。即使是到了近代最软弱之时,也没有被外来者所湮灭,这就是中国文化的防守。但在进攻上,却显得大大不足,这主要体现在对未知的事物过于畏惧。这就是我们中国自成一套的思维体系,但外表上却显得很圆润,不喜欢太锋芒,缺乏对敌人的震慑力。第三、迷于技巧、失于本质。我们中国人太过于追求技巧,但往往忘记了事物的本质。因为方法技巧可以快速的见到效果;而思想却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能够显示出它的价值。按照我的想法,应该废除那些各种各样的谋略技巧典籍,多多阅读思想、人文书籍,让国人从小就有气宇宏阔的思想意识。”
吴修风说:“老师,你为什么要选择人作为研究方向。”
楚老师说:“因为在世上所有的生命中,以人最为尊贵,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是人类。因此,我们只能从人的角度去评价其它一切,好与坏、对与错、价值大小等等。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要以人为中心,为我们人类服务的。因此,世上所有的事情又都是人为的、是人决定的,所有的功过是非都是人类自身造成的,其它事物无所谓对错好坏。换句话说,只要我们把人研究通了,就等于是站在了所有事物的最高点上,就可立于不败之地,因为人是所有事物的中心,就等于自己立在了中心点上。从你看的书籍中应该知道,古今中外的那些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无不是以人为主体展开研究的。中国的孔子、老子、王阳明;外国的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卢梭等无不如此。甚至是那些科学巨匠、政治领袖都对人都有非常深刻的了解。”
吴修风的心绪渐渐的开朗,他说:“还有一个问题,请老师指教。经常有人说我有很大的缺点,比如情商低,不懂人情世故,不会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说话伤人、自以为是、容易情绪化、还很任性等等。我心里明白,在这些人中,有很多并不是对我有什么恶意,他们是为我好。因此我就想问问老师,要不要趁早把这些缺点加以修正,重新确定一下我的一些行为特征。”
楚老师不以为然的笑说:“这些问题,还是燕丫头最有发言权,你怎么看?”普燕笑了笑,频频点头。
楚老师说:“我的看法是这样,首先你要确定,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才能确定你该怎样的为人行事?你想从政吗?想经商吗?或者是想平平淡淡的过完这一生嘛?
吴修风大惊:“老师,我不想从政,仕途里的规则太多,我搞不懂,也没心思去弄懂;经商的本质决定了各种各样的算计、委屈,我受不了。要让我平平淡淡过这一生,我更接受不了,我不能莫名其妙的来到这个世上又莫名其妙的离开。”
楚老师说:“那你就只有一种选择,就是做学问,你的智慧、性格、思维方式,都注定了你是一个治学奇才。从政或经商都不适合你,命中注定只能做学问研究,这仿佛是幂幂之中自有安排。”
吴修风说:“我喜欢做学问,以自己所学造福他人、社会,我觉得很光荣。”
楚老师说:“既然是这样,为什么你要改正上面说的所谓缺点呢?那些缺点对于平常人来说确实不妥;但对于做学问的人来说,却大大有利,完全没必要改正。我唯一提醒你的是,对特别重要的人要有所不同,因为我们不是神仙,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所以,对这些人要多为他们想想。”
吴修风注意到,老师刚才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