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鉴宝灵眼 >

第7章

鉴宝灵眼-第7章

小说: 鉴宝灵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冬天快过年的时候,徐迩工作的地方从离家半个多小时的地方,变成了隔着三条街的东台路古玩街。
  徐延振在冬天即将来临的时候,用这几年挣到钱,盘下了东台路旁边的一个商铺,开了一家分店,主营小摆件和吃的东西。
  而徐迩,从这里,找到了一条正式进入的古玩界的路,未来的命运,也从这里正式开始。

  古玩街、古玩圈、古玩界  
  第9章
  
  来到新的工作地点后,徐迩的工作量明显加大,以前徐迩的工作只是保证货源能够对上,而现在,徐迩还要偶尔客串厨子,给顾客准备热水泡面、煎鸡蛋、使用微波炉热香肠。
  为此,徐延振正大光明的给侄子涨了工资,从以前的每月200元,涨到了260元。这对于一个在个体商店打工的男孩来说,算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尤其是他还不用攒钱寄回家里。
  古玩街每天都很热闹,无论是否是休息日,这里都比徐迩老家的集市热闹上十几倍。每天的早上七点,商店一开门,就会有很多人来店里吃早饭。一份泡面、一个鸡蛋或是热香肠,或者是在加上一些别的吃食,中午的时候更是有多人急急地跑来买上一块面包香肠,然后匆忙的拿着吃的东西就跑回去,晚上是商店较为清闲的时候,小商贩们一般都不会在小商店里吃晚饭。他们或是回家,或是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在附近的小馆子里吃上一顿热乎的饭菜,犒劳一天的辛苦。
  新开的杂货商店里只有三个人,一个出纳,除非偶尔有事儿,会让徐迩替班之外,还有个三十多岁的小李哥,地道的魔都人,有点小气斤斤计较,但是人却很好。一般情况下,都是徐迩和小李哥错开上班,保证店里一直都会有两个人。
  古玩街对于徐迩来说,充满了神秘的气息,往往一个很平常的小东西,会被摊主套上一个或传奇、或有趣、或沉重、或浪漫的故事来历,然后顾客就会以一个非常高的价格将其买走,买完后还会喜笑颜开,好像是自己买到了什么非常宝贝的东西。
  当然,徐迩在古玩街上也看到了好几个带着五颜六色光晕的物品,不过东西多少都有点贵,有的几十块钱、甚至上百上千块钱。昂贵的价格,让徐迩一直不敢购买其中的任何一个,即使徐迩已经很久没有新的梦境,可供他观看了。但是囊中羞涩的徐迩,一直没有勇气将身上所有的钱,拿出来去买一个不知道值不值得的梦境。
  显然,由于现实原因的特殊性,徐迩判断一件古玩价值的方法,和一般人不太一样。
  由于天气渐渐冷了,东台路里的人渐渐少了起来,古玩街的摊贩,也有很多都开始不再出摊,还有一部分,开始把一年来都无法出售的货物,悄悄地,不着痕迹的降低价格,想要尽快出手手里积压的货物。
  徐迩在和小李哥换班后,走在古玩街里,用着札记里记载的知识,仔细辨别摊贩手里的东西。
  徐迩知道自己的眼睛看见的光晕,代表那件东西上有着前人的执念,也代表着那件东西确实是有年头的古物。不过徐迩不确定没有光晕的东西,就不是古董,所以徐迩开始通过自己的手,来辨别摊贩手里,看起来还不错的东西。
  不过若是看到有光晕的东西,徐迩还是会驻足停留,把玩一下,毕竟那是徐迩唯一能看到颜色的东西。
  “小二,怎么样,来看看章子哥手里这些东西,这可是我从老宅子掏出来的,绝对是老物件,你来一个,给哥哥我开开张。”
  章子是这一片混和徐迩混得比较熟的一个摊贩,古玩圈行话,叫做包袱斋。
  “章子哥,我想要你那个青花碗,可是太贵了,我买不起。”徐迩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章子的摊位上有一个清乾隆青花连枝小碗,章子开价是1200元。
  徐迩从来没有一次花这么多钱买过东西,因此等到和章子混熟悉了之后,经常来看小碗,却是从来不敢说买下来。
  “你小子别说,眼力是真的不错,哥哥我摊子上最好的一件,就让你看见了。”章子虽然几乎没有什么真正的好东西,但是那个清乾隆青花连枝小碗,却是他请教了一位老师傅,那位老师傅帮忙做的鉴定,是章子的心肝宝贝。
  章子只拿出来了两次,就被徐迩看到了。
  “那件不行,事实上我不打算把它卖掉,我要拿回家当传家宝。”小碗对章子来说也是有特殊意义的,毕竟那是他这么多年以来,找到的第一件值得收藏的老东西。
  “对了,我这有些新上的铜钱,你看看有喜欢的吗?一块到十块,都不贵,选几个。”章子已经三天没开张了,今天好不容易有个人可以忽悠,哪能轻易放过。
  这批古钱,是章子从一个急着回老家的同行手里收来的,没花多少钱,但是量大,摆个一两年,怎么着都能回本。
  徐迩听到有铜钱,两眼放光。
  在古玩市场里,铜钱是真的东西比较多的,只是市场上大部分都是清五帝钱和民国银元,几乎没有什么光晕,不过聊胜于无,徐迩打算找几个,哪怕是仅仅有着微小的光晕,只能看到一些模糊的影子也可以。
  章子这批货分量很足,足足装满了一个小的蛇皮袋子。
  章子小心的将里面的铜钱都到了出来,用手将铜钱铺开,“看看吧,选几个拿回去给亲戚孩子压惊也成啊,今儿哥哥看你也是真喜欢,一个算你三块钱,平价。”
  徐迩很开心,因为里面还真的有几个铜钱,上面有着淡淡的黄色光晕。徐迩将三个光晕比较明显的挑了出来,然后又混了几个常见的五帝钱在里面。
  “章子哥,我就要这九个,你看看。”说完,徐迩把手伸到衣服的内兜里,作势要掏钱。
  章子看都没看铜钱,而是对着徐迩说,“算你二十五,谁让你叫我一声哥呢。”然后很大度的拿出一个小布口袋,将九个铜钱放了进去,递给徐迩,并且接过徐迩手里二十五块钱。
  “章子哥,谢谢啊,以后我还来你家。章子哥,我看和你一个地方的那两个人都回家了,你今年还不走啊”
  交易完了,徐迩也很开心,又和章子说起了闲篇。
  “我今年不回去了,趁着过年这几天买年货送礼的人多,多挣点,明年带着媳妇回去。”章子处了一个对象,可是因为没钱买房子,一直僵持着,今年章子打算拼一把。
  “哦,那我祝你生意兴隆啦。”徐迩拱拱手,觉得自己占了对方便宜,不说两句好话,实在是不好意思。
  “哎呀,借你吉言,借你吉言。”章子也很高兴,做生意的,都喜欢听好话,尤其是在接近年关的时候。
  徐迩觉得很满足,自己过年给自己办的年货,就是这些可能会带来新的梦境的铜钱。
  然后徐迩又去了一个叫做宣德堂的瓷器铺子,买了一个早就看好的罐子,土黄色的光晕上带着一点细细的红丝,据徐迩的经验来说,至少也能支撑一个完整梦境。
  而这只罐子,花了徐迩100元,相当于小半个月的工资。
  徐迩打算等到把里面的梦境看完,就把这个罐子送给陈知北。这源于徐迩上个月才发现的一件事儿,陈知北会中医,而且对炮制、煎煮药材非常有一手。
  上个月天气转凉,下了一场雪,引发了郭美丽年轻时候烙下的月子病。结果吃了陈知北开的方子,不到半个月就有了明显的缓解,喜的徐延振买了一条七斤重的大海鱼,回来给家里加餐。若不是陈知北顶着一张面瘫脸,死活不同意下馆子,徐延振甚至想在魔都有名的得意楼摆上一桌,郑重道谢。
  这只罐子应该是古人熬煮中药的药罐子,徐迩在札记里面见过,徐迩的太外曾祖父晚年的时候,他的妻子身体不好,这个曾经的大少爷,经常用出去摆摊挣的钱,给妻子抓药,练就了一身熬煮中药的技术。因此,熬煮中药的药罐子,徐迩一点都不陌生。
  回到家的时候,陈知北已经在厨房里做饭了,今年陈知北和徐迩一样,都不打算回家。
  “北子哥,我回来了。今天吃什么,好香。”徐迩猜陈知北今天做了肉,最近陈知北在的那个修车厂生意特别好,陈知北的战友给陈知北涨了工资,每个月大约有500元钱的工资。富裕了的陈知北,几乎每天都会做一道大菜,吃的徐迩最近都觉得自己胖了一圈。
  “红烧肉。”陈知北点了点大勺,放了一点盐进去。
  徐迩咽了一口口水,这道菜徐迩就吃过不几次,都是在别人家摆喜宴的时候,而且只吃过一两块而已。
  “北子哥,饭钱够吗?我今天刚发了工资。”不过已经用去了将近一半了,徐迩想到今天花的钱,胃里一阵纠结。
  “够了,”陈知北端着满满一碗刚刚出锅的红烧肉,走到桌子前,“我把股票卖了,以后天天吃肉。”
  “那就好。”徐迩悄悄松了一口气,家里还有钱吃饭就成,其他的徐迩也没在意。
  陈知北诧异地看着徐迩,发现徐迩关注的重点,和自己要表达的根本不一样。
  “股票挣钱了,很多。”陈知北不得不加了这一句,不过看到徐迩惊奇看着自己,显然是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
  “那东西竟然真的能挣钱?”徐迩一直以为那是一个存钱的地方,就像是银行一样。不过银行不会因为你买的东西不好,而扣你的钱。
  “嗯。翻了几番。”陈知北决定还是不要告诉徐迩,他操控的那几只股票,让两人的存款,全都突破了五位数,省得这孩子,被突然间挣到的这些钱吓住。
  陈知北从衣兜里掏出一张卡递给徐迩,“这是银行新出的一种存折,你放好。”
  徐迩接过银行看,看都没看就放到了衣兜里,然后盯着那碗红烧肉。
  “吃饭。”就知道不会看,陈知北无奈的想着。
  
  第10章 过年
  
  过完小年没几天,徐延振就给超市的员工们放了假,只留了几个过年不会回家的,看着商店。
  今年过年,徐延振没有带着家人回老家,事实上,徐延振一直在计划着,要把父母都接过来,和他们一起生活。不过对于两个老人来说,老家的生活让他们每天都过得充实,况且进到城里住,四周都没有认识人,想来生活也不会过的愉快。
  不仅是徐延振,老两口的大儿子徐延铭,也一直想要把两位老人从老家接出来,可是每次提出这事儿,都会被徐栋梁否决,因此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
  今年的年货是徐迩和陈知北一起去置办的,也让徐迩再一次涨了见识。
  自从陈知北知道徐迩小年之后就不用去店里,就开始开着不知道从哪里弄来得个小面包车,满魔都的带着徐迩四处转。
  刚开始的时候徐迩还以为只是单纯的借着年闲,四处转转,看看风景。没成想,陈知北确实带着他办年货。
  先是到一个大型的渔场,找到了一个新兵连时候的老班长,订了三条大海鱼,和一些海鲜。
  然后又各大商场走了一圈,货比三家之后,开始挑着最合算的地方,给老家的人买衣服、各种吃的,找了一个要返乡,会路过老家县城的老乡,捎了回去。当然人家帮着捎东西也是很费劲的,陈知北又费了很大劲,拖了转业到地方铁路的战友,给买了卧铺。
  老乡之前也是几年回一次家,可买到的也只是个站票,三天两夜的也是真受罪,有了卧铺,不用自己花钱,不过是帮着捎点东西,那自然是非常乐意的。
  吃的东西买完了,就该买用的东西了,陈知北先是带着徐迩到了一个国营商店,卖了很多的布料,棉布的、丝绸的、轻纱的、带花纹的、有印花的,各种各样的布匹,看的徐迩眼花缭乱。结账的时候,甚至不敢去看营业员给开的账单,自己更是不时的把陈知北给他的银行卡,拿在手里握一握,摸一下,给自己打气。
  心里更是想着,没关系,北子哥的钱花没了,我这里还有。
  事实上徐迩打从上次在古玩街花掉半数工资后,就把工资全部上缴了,徐迩知道自己的毛病,花钱没数儿,而陈知北总是能够用很少的钱,买到很多的好东西,尤其是食物。
  这也是徐迩兜里没钱,不在古玩街淘东西的原因之一,一个月陈知北只给徐迩留五十块钱,其他的除了日常生活,全都存起来,由陈知北进行投资,也就是购买股票徐迩至从拿到银行卡之后,一直没有到银行看过这里面有多少钱,也从来没有想起来看过。在徐迩的意识里,这里面也就是三千多一些,最多不到四千块钱,作为应急存款,让他出门在外心里踏实一些罢了。
  买到料子之后,陈知北带着徐迩到了一家,在魔都老街区挂着牌子的老裁缝铺子,里面是一个老师傅,带着两个儿子在打理着店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