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灵眼-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万五,我全买了,怎么样?”徐迩又加了一点,但是依旧不是对方出的价格。
“行啊,我们要现钱。”工装小妹一听,连忙答应下来。
他们已经在这里摆了两天的摊子,明天就要开始上工了,若是今天不卖出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来。
徐迩起身,将放在背包里的钱夹拿了出来,点了两捆半的钞票,递给对方,然后招呼了陈知北。
陈知北背了一个大的登山包过来,正好可以将这十几本古籍放到那里面。
至于徐迩,自然是两手空空的继续逛街了,反正陈知北人高马大有的是力气,不用他担心。
抱着这样的心情,徐迩愉快的走在前面,而陈知北,看着前面轻快走路,甚至嘴里哼着小曲的徐迩,也只能是一脸的无奈和宠溺。
从工装兄妹那里离开之后,徐迩发现街道上已经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他的东西了。
偶尔遇到一两个带着淡淡白色光晕的东西,徐迩也只是驻足看了看,问了问价格,都有些超出徐迩的心里价位,因此也只是看了看,欣赏了一下,没有下手。
临近早上五点,鬼市里面的人,开始陆陆续续的离开,徐迩经过两个小时的寻找,终于不得不接受自己今天除了刚开始的几本古籍,根本就没有其他的收获。
于是徐迩只能收拾心情,拉着陈知北打道回府。
可是就在两人转头离开的时候,徐迩习惯性的看了一眼鬼市最后的两个摊子,这一看,竟然发现了一件非常特殊的东西。
那是一块木板,说是模板是因为那上面一点雕饰都没有,只是一个平平的木板。
从形状上来说,甚至于有点像是棺材盖。
但是这些都不是吸引徐迩的地方,最吸引他的是这块所谓的棺材盖,它上面是有宝光现行的。
之所以现在才让徐迩看到,是因为那东西原本是被当做垫板,放在了摊子的下面。
现在摊主正在收拾东西,这个被放在摊位地下的东西,露了出来,正好让徐迩看到了。
“北子哥,你说咱家是不是缺一个木板,放在阳台上可以养花?”徐迩拽着陈知北来到那个摊位附近,若无其事的问道。
陈知北挑了挑眉头,像是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一样,“没错,确实是缺块板子。”
“你看那块板子怎么样?够用不够用?”徐迩指着那块木板,好像是刚刚注意到一样。
“嗯,有点长吧。”陈知北配合着说道。
“不长不长,两位,着木板非常结实,而且长了有什么大不了的,锯下去一块就成了,总比短了好,短了再接可就未必能配上了。”
摊主听到两人谈话,连忙插了进来。
“可是,这木头看起来黑乎乎的,也不太还看啊。”徐迩一副很为难的说道,即很喜欢这块大小较为合适的木头,又觉得这木头长得有些抱歉。
“这有什么啊,两位,这是因为光暗所以看着不好,其实这木头在阳光下仔细看是有花纹的,看着非常不错,两百块,一点都不贵。”摊主极力推荐,看起来非常想把这木板卖了。
“一百二,我就拿了。”陈知北这时候加入了进来,开始讲价。
来来回回,最后两人以一百五十元成交,并且由对方帮着把木板,运到家里。
等到那人走后,徐迩立马跑到那块木板旁边,神色痴迷的看着这块木板。
手指轻轻的划过木板上面的蛇鳞断纹,好像生怕稍微用力就会把上面的漆皮弄掉一样。
这是一把古琴的琴身,徐迩看这眼前其他人都看不到的宝光现行,猜测到。
无数的古琴谱在徐迩的面前转来转去,火红色的光源飘渺飞来,有缓缓远去,就像是一个施施然的隐士,若即若离,他就在那里,但是你却无法走到他的面前。
虽然神色痴迷,但是徐迩还是注意到了琴的尾部略有些被烧焦了,这让徐迩很是心痛。
徐迩猜测这是那位摊主做的好事儿,没有好好的保存这把古琴,不过想来对方也看不出这是什么东西。
徐迩小心的将古琴放到了茶几上,因为过于注意这把琴,反而没有注意到茶几上的小花瓶。
还好陈知北眼疾手快,将花瓶拿走了,不然会发生什么事情,可是很容易就会被预想到。
“小心。”陈知北很无奈的提醒了一句,但是对方压根就没搭理他。
看这架势,陈知北猜测,要是自己不使出雷霆手段,这几天八成又得睡客房了。
陈知北看着这块没什么特色的木板子,似是想到了什么,然后非常仇恨的看了它一眼。
甭管它是什么,反正陈知北已经认为这是一个碍事的东西了。
“早上吃什么?”陈知北问道,“小笼包和皮蛋粥怎么样?”
“随便,我不吃了,你自己吃吧。”徐迩随便说了一句,就将陈知北打发了,而他自己依旧专心致志的研究着琴上的断纹。
“郭老昨天打过电话,让你一会儿去学校找他,还记得吗?”陈知北看食物无法打动徐迩,只得出了杀手锏。
作为一个尊师重道的好学生,徐迩对郭老非常敬重,凡是郭老吩咐的事情,从来都是不打折扣的照做。
陈知北这样一提醒,徐迩也想起了郭老让他今天去学校的事情。
徐迩一脸纠结和不舍的看着古琴,又想了想对他好的不行的郭老,最后,终于还是郭老稍微占了一点点上风。
徐迩起身,打算先吃饭,然后去学校。
至于这把古琴,可以等到回来再研究。
第81章 焦尾?焦尾!
虽然最后理智战胜了情感,可是徐迩对情感依旧念念不忘,直到出门的时候,还对陈知北吩咐着要将那块木板,也就是自己的古钱琴,好好保管。
陈知北虽然心里恨得不行,可是又怕徐迩真的生自己的气,因此也只是在徐迩走后,在古琴上方狠狠地挥了两下手,没对那块‘木板’做其他的事情。
郭老叫徐迩去学校,不过是为了检查一下徐迩最近的学习进度,同时通知徐迩,下个月和他一起去日国开一个研讨会,让徐迩现在就开始准备出国。
去香江不算的话,徐迩长这么大还真的是第一次出国。
说不兴奋不激动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因此徐迩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高兴地直接在原地转了三圈,然后开始缠着郭老问这问那,直到郭老受不了了,将他打发回家,徐迩才开始渐渐冷静了下来。
回到家,徐迩将自己要和老师一起出国的事情一说,然后就抱着自己的宝贝古琴下了楼,至于陈知北,徐迩由于太过高兴,压根就没有注意到,对方的脸上已经开始乌云密布,甚至于小白跑出来撒娇,都被他三言两语打发了,却没有像以前那样,抱着小白玩上一会儿。
徐迩为了锻炼自己,现在开始渐渐地将入梦这个环节放在了后面。每淘换到一件古玩,徐迩开始先查找资料,然后对比着寻找佐证,等到自己对这间古玩研究的差不多的时候,再开始入梦,进行进一步的证明,以及感受上面的梦境。
不得不说,这样会对徐迩在古玩方面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
徐迩再也不想有成化斗彩那样的乌龙了,哪怕后面因此获得了更多的宝物。
对古琴,徐迩真的是没有什么研究,哪怕古琴也算是杂项的一种。而反之,对宋刻本以及其他的古籍善本,徐迩倒是很有研究。
从最开始的从外曾祖父那里继承的手札,到后来在藏宝洞里找到的基本古籍,甚至于还有赵明诚的《金石录》手稿残卷。
之后徐迩又和金石名家陈老有过很多的接触,知道了很多关于古籍善本以及金石名章的知识。
因此对于坚定这十几本古籍,徐迩还是有信心的。
虽然很喜欢这把古琴,但是徐迩还是将古琴放在了后面,而是先从那十几本古籍开始研究。
之后的十几天,徐迩几乎都是自己一个人抱着估计睡在主卧室,至于陈知北,则是因为公司有事儿,已经连续好几天在加班了。
徐迩不知道对方在忙些什么,但是徐迩以就很关心他,每天都会准备一些吃的东西拿到公司,让陈知北和一起加班的曲风吃一些垫垫肚子。
现如今外面的东西,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卫生问题,徐迩可不想让陈知北吃那些不安全的东西。
就在徐迩即将要离开魔都,和郭老一起出国之前,徐迩实在是没忍住,将古琴拿了出来,又一次的开始拿着买到的关于古琴的书籍,开始研究。
造型上,古琴分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神农式,而徐迩手里着把类似于焦叶式,也可以说是焦尾琴的变种。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也就是大约一米二到一米五左右,,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般宽约六寸,也就是二十公分。一般厚约六公分。琴体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别象征天地,与古时的天圆地方之说相应和。整体形状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
所以古琴又可以叫做凤琴,或者说是瑶琴、玉琴。
琴的来源无从稽考,不过上古时期'2' 中华文明之初的各个氏族领袖都与琴的创始传说有关,如伏羲造琴、神农造琴、唐尧造琴、黄帝造琴和虞舜造琴。
几乎所有在上古时期,有所作为、品德高尚的人都和琴有关。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在古代的时候,古琴其实是很有地位的,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弹奏使用的。
鉴别古琴,除了造型以外,最主要的就是琴上面的断纹了,古琴断纹不经百年而不出。所谓断纹,指琴表面上因长年风化和弹奏时的震动所形成的各种断痕。断纹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梅花断、牛毛断、蛇鳞断、冰纹断、流水断、龙鳞断等。
徐迩的这把琴上面的断纹,犹如鳞片一样,层层叠叠的覆盖在整个亲身琴身上面。
既可以说是蛇鳞断,也可以说是龙鳞断,蛇鳞更为细小,而龙鳞则是大一些,带有一种奔腾的气势。
第三看琴铭,也就是镌刻在古琴背面的文字和印章,由历代斫琴者和收藏者所为。
琴铭从内容上看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说明琴的优点,一类是记叙琴的经历。
此外,一般还要注明琴的制作者、收藏者及制作年代、地点等。
例如唐代一个比较有趣的琴铭 “佩剑冲金聊暂据,匣琴流水自须弹。”
“走兽率舞,飞鸟下翔。感激弦歌,一低一昂。”
这是徐迩在琴身下面找到的琴铭,徐迩知道这是一句汉代着名的文学家、音乐家、书法家蔡邕,在他的作品《琴赋》的一句。
看来这把琴之前的收藏者,非常喜欢它,觉得它可以和蔡邕的焦尾琴相媲美。
又或者说,这把琴曾经被认为是真的焦尾琴。
徐迩看到琴铭后猜想着,他根本没有认为这把琴可能是真的传说中的焦尾琴。
毕竟琴的主要材料是桐木,作为一种密度较松散的木材,就算外面裹着一层漆皮,但是徐迩依旧不认为一把琴可以保存两千多年,而且在徐迩看来,这把琴只要配上琴弦,还是可以使用的。
不过从断纹来看,龙鳞断确实是传说中的东西,据说只有千年以上的古琴,才能产生龙鳞断。
一把已经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外形酷似现如今的蕉叶式古琴,上面有着蔡邕的一句诗,最重要的是,这把琴的尾部,确实是有三分之一的部分,被烧焦了。
焦尾琴?
其他的东西可以仿制,不过应该没有人会真的无聊到将烧焦这一步也仿制吧?
徐迩不确定,但是越不确定心里就越不踏实。
在徐迩花了整整五天的时间自己研究,而得出了以上的答案后,徐迩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
这是不可能的,徐迩在心里努力地说服自己,应该再从头到尾的鉴定一遍。
可是谁会闲的无聊的把琴烧焦,就为了追星吗?
徐迩不确定,说不定自己遇到了一把曾经的仿品,不过就算是仿品,这么多年也成了古玩了。
徐迩的不安和迟疑表现得非常明显,自然就被已经忙完了事情,开始天天出现在家里的陈知北发现了。
陈知北找了一天,将徐迩堵在床上,和他好好的温存了一下,然后才问徐迩,最近有什么事情在困扰他。
于是徐迩把他的疑惑告诉了陈知北,其实昨天徐迩就抱着琴入梦了,绚烂宏伟,一曲曲高山流水,一段段名士风流,事实上徐迩现在就有一种错觉,自己现在就可以抱着一把古琴,来一首《阳关三叠》或者是《广陵散》。
基本上徐迩已经可以确定这是那把传说中的焦尾琴,虽然在心里徐迩依旧无法相信,确切来说,徐迩不知道如何让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