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绿野人踪 >

第85章

绿野人踪-第85章

小说: 绿野人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哥你知道永生教啊?”老头抬起了头问道。
“没听说过,不知道。”除了十多年前震惊全国的‘xx教’,农子剑还真没接触过别的邪…教。
大学的时候他去公园游玩,有人直接上来和他传教,他听了一会之后赶紧跑了,不好意思,我不信教,我是根正苗红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这……我也是听说过。”那老头放下筷子跟农子剑聊了起来,“我有朋友加入这个教会了,不仅身体变好了,他家小孩今年还考上了京市最好的大学。”
“这么灵啊。”农子剑哈哈笑道,真的假的啊,肯定是巧合吧。
“听说是这样的。”老头点了点头,然后一脸神秘地和农子剑说,“小伙子长得挺俊,读书还是已经工作了?我家小女儿今年大二,就刚才坐这里收钱的,漂亮吧,要不要交个朋友啊?”
我去这大街上的都有人做媒,大爷,那是您亲生女儿吗,随随便便就介绍给大街上不认识的人,您就不怕我是坏人吗!
“哈哈哈,您别开玩笑了,我已经有对象了。”
“哎呀,没关系没关系,处不成对象,还是可以做朋友嘛。”老头还是不死心地极力推荐自己的女儿,“这是她的号码……”
这爹当的,农子剑赶紧起身走了,“我对象醋劲大得狠呢,大爷您可就放过我吧。”
“哎,行行行,下回还来我这里吃粉啊,我给你打折。”
农子剑嘀咕,女儿才大二这当爹的就急着帮找对象了,现在形势这么严峻了吗,幸亏我已经有男朋友了,没拖后腿,我们两个男的在一起,男同胞们就少了两个竞争对手,也算是为社会做贡献了。




作者有话要说:
暂时不更新,这几天大修一下,还有十章这样就完结了,周末应该能一起放上来~






第90章 第九十章
正月十五才过,全国又大面积蔓延了一场禽流感,新闻已经报导了十多例死亡病例,一时间人心惶惶,无人敢买鸡鸭,家禽业受到了严重打击。
去年到今年初蒙仁峰和蓝靖小两口一直在扩大养殖规模,他们跟县里的一家饭店有合作,用他们养的鸭子做招牌菜柠檬鸭和啤酒鸭,是外地来旅游的人都必点的一道菜。
眼看生意渐渐稳定,谁料禽流感又开始冒头。
而且这次影响比较大,南方几个省份都是疫情高发区,首当其冲的就是各个地方的养殖场,一时间倒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家禽养殖场,损失非常惨重。
除了正月十五后还剩的六百多只待出栏的鸭子,蒙仁峰他们年前刚买了一批鸭苗,也不知道是不是这批鸭苗出现了问题,新闻才出来没多久,虽然他们已经把鸭子分开装进笼子,都有给鸭子消毒了,但还是有几只小鸭子出现了精神不振的现象,三天之内便死了十多只鸭子。
寨子里的人议论纷纷,之前跟他们有过过节的,眼红他们养鸭子赚了钱的人就跳出来了,说他们的鸭子感染了禽流感,赶紧把鸭子给埋了,也不知道是谁给防疫站打了电话,第二天防疫站的人就开车来了。
检测结果说确实是感染了禽流感,必须把全部的鸭子扑杀了。
蓝靖焦急上火,这些鸭子他投了多少本钱,要是全埋了,他就是血本无归,弟妹的学费也没有了着落……
但是安全第一,人命关天,蒙仁峰虽然心痛但还是没有办法,大小三千多只鸭子都被扑杀了,鸭舍和池塘全部消毒了几遍,这其间的损失对他们来说不是小数目。
天气还没回暖,新闻又报导发现了几例感染病例,听在县里读书的黄敏浒说,他们学校每天早上每个人都要测体温,谁一感冒发烧就要被送去医院隔离治疗。
鸡蛋鸭蛋也没多少人敢买,这几个月他们是暂时不能养鸭子了。
蓝靖愁得一直吸烟,他第一次投资就遇到了这样的风险,打击确实不小。不养鸭子了可以种地,但是种地也同样需要成本,种子肥料农药哪样不花钱,做竹编他们又没有经验,阿弟阿妹读书的钱还是跟陆月歌借的,他想去外面打工,但是家里还有老人要照顾,根本脱不开身。莫芸家里也不同意他们在一起,嫌他家穷,上次莫芸回去差点被家人关起来不让他们见面……
陆月歌仔细想了想,和他们提了一个建议,“我高中有一个同学,姜县那边的,他家是做包子的,刚开始找的店面不好,竞争也多,包子一直卖得不怎么好,后来他阿爸就每天骑车把包子拿到远一些的村子里去游卖,结果还真卖得挺好的。”
“你是想让我们去卖包子?”蓝靖问道。
“可是,先不说我们会不会做包子,做的好不好吃,我们这里这么偏远,大家好像也不怎么喜欢吃包子吧,会愿意买吗……”蒙仁峰也提出问题。
蓝棠君推了推眼镜,“要不,你们来跟我们学编程?”
“我二十八个英文字母都背不全,只会说‘星球’和‘爱老虎油’,数学从来就没及格过……”蒙仁峰挠头说道。
“英文字母是二十六个。”蓝棠君说。
“啊?不是二十八个吗?”蒙仁峰窘了。
“是二十六个。”农子剑也点头。
“我一学这些东西就头疼……”蓝靖也挠头,他学习是挺刻苦了,但是奈何成绩一直都是垫底的。
陆月歌笑了笑继续说道,“大家早上都习惯了喝白粥,但是,如果有各种口味的包子可以选择,你们愿意喝白粥还是吃包子?而且包子也不贵,每家每户一周买个一两次,这个生意还是可以做的。”
“对啊,以前我们学校的人,起码有大部分都是喜欢吃包子的!”莫芸说道,包子一块钱到两块钱一个,便宜还能填饱肚子,大部分学生们早餐都会选择包子。
“我做的包子,你们觉得跟外面的比怎么样?”陆月歌问他们。
“比外面卖的要好吃多了!”莫芸跃跃欲试地看着陆月歌,她已经知道陆月歌想要做什么了。
蒙仁峰和蓝靖也点头,哪次做的包子不是他们两吃的最多。
“我教你们做,做包子的成本不算高,你们可以先试试,如果这几天卖得好的话,我出钱买蒸笼面粉这些东西。”陆月歌说道,同时也提醒他们,“但是做包子非常辛苦,半夜一两点就得起床开工了,天还没亮你们又得赶早骑车去游卖。”
莫芸站了起来,很坚定地,“我想试试!”
蓝靖和蒙仁峰也点头同意了,反正现在地里要干的活也不多,鸭子也不能养了,难道要干坐着吗,还不如试一试做点别的。
卖得好的话每天都能数到钱,不像养鸭子种地,要养大了成熟了卖掉才能看到钱,而且风险相对也小了很多。
说干就干,农子剑去县里买了蒸笼擀面杖夹子面粉这些东西回来,陆月歌在家里教他们发面,制作馅料,捏褶子……
西南多食稻米,平日里面粉都非常少买,所以蒸包子的技术对他们三人来说还真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学会的。
陆月歌当初做包子的目的很简单明了,就是为了让农子剑在吃的方面丰富一些,毕竟这里跟大城市差太多,他只能在吃的方面多花心思了。
制作馅料和捏褶子对他来说很简单,但是面团的发酵就要讲究了,之前他也失败过不少次,蒸出来的包子面皮总比不上外面卖的软乎,后来才慢慢摸出了门道,蒸出来的包子面皮非常蓬松绵软口感好。
蒙仁峰和蓝靖手都比较笨,褶子捏了两天都不完美,还好莫芸上手很快,褶子捏得漂亮还很迅速。
学得差不多后,这天晚上,蒙仁峰负责洗菜和面擀皮,陆月歌负责馅料,蓝靖和莫芸负责包,农子剑则拿着手机拍摄和讲解。
为了图个好兆头,他们一共包了三百六十六个馒头和包子,最普通的大白馒头,豆沙包,肉包,花卷,辣粉丝包,香菇青菜,酸菜包,还有少量的流沙包和烧麦。
第二天天没亮,蒙仁峰和蓝靖就开始把蒸笼绑到了三轮车上,这三轮车是陆月歌大舅家的,蒙仁峰暂时跟他们借用几天。
这个三轮车很实用,是充电的,黑山上的风光发电电力一直有富余,比烧柴油要环保省钱很多。
蓝靖骑电动车,他自己把尾箱改装成了像外卖一样的大号后箱,厚实的泡沫板箱子,盖上盖子后能保温三个多小时。
他们打算去隔壁的几个村寨游卖,这些地方或多或少都有几个他们认识的远亲或是同学,不然贸然去到陌生的村寨很容易被欺生,甚至是殴打和抢劫。
蒙仁峰和蓝靖兵分两路去了不同的村寨,蓝靖的小电驴电量不够就在近一些的寨子,蒙仁峰的三轮车电量比较足就去远一些的寨子。
天才蒙蒙亮,蒙仁峰到了离他们寨子估计有三十里左右的黄村,这个村庄挺大,有六百多户人家。离村庄还挺远的时候,已经有农人赶着牛出工了,蒙仁峰摇几下手里装了石头的铁皮罐子,哐啷哐啷的声音传得很远,他吆喝着:“卖包子咯,卖包子咯,又大又香的包子,馒头,肉包,菜包,豆沙包,粉丝包……”
“叔,要不要来个包子?”蒙仁峰冲赶牛车的大叔问道。
大叔坐在牛车上吧嗒抽着烟,冷漠地摇了摇头。
蒙仁峰继续开车走在土路上,前面走来一个挑着扁担带着孩子的村妇,蒙仁峰停下车问他们,“婶,吃过早餐了吗,要不要来两个包子,热乎乎的!”
一听到包子,小孩就停下脚步扯着村妇的衣服,眼巴巴看着蒙仁峰三轮车后箱的蒸笼,“奶奶,奶奶,我想吃包子!”
“哎呦,吃什么吃,身上一分钱都没带!”女人扯着自己的孙子要走。
蒙仁峰用塑料袋装了一个豆沙包和一个粉丝包递过去,“婶,没带钱没关系,这个豆沙包和粉丝包你们先拿去尝尝,免费的,好吃以后再跟我买!”
第一次卖包子,搞点优惠,先让顾客试一试尝一尝,觉得好吃不贵总会有回头客。
“我们都吃过早餐了。”女人有些不好意思和犹豫,“小伙子,这多不好意思,婶是真没带钱……”
蒙仁峰把包子塞到小孩手里,“没关系,我平时下地干活也不会带钱在身上,我们今天开张,这是优惠,您就当是试吃,觉得好吃以后再跟我买。”
“哎,那行!”村妇让自己的孙子接过包子,“阿弟,还不快跟叔叔说谢谢。”
“谢谢叔叔~~”小孩儿高兴地拉长了声音冲已经骑车走了的蒙仁峰喊道。
进到村口,有大人带着小孩在路边等校车,蒙仁峰同样给了他们优惠,买一个送一个。
现在偏远村庄已经不像几年前那么穷苦,除了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之外,大部分村寨已经通电通网络,几乎人人都用得起手机,一两块钱的包子还是买得起的。
天气还很冷,这个时候能吃到热乎乎的包子,孩子们特别兴奋,感情好的你吃我的一口,我吃你的一口一起分享。
“我吃的是豆沙馅的,真好吃!”
“我吃的是肉包,好多肉啊!”一个小男孩大口咬着包子,话还没说完,里面的大半团肉馅就掉到了地上,他嘴巴一瘪,眼眶里马上蓄满了泪水。
蒙仁峰大笑着又拿出了一个给他,“拿好了,再掉可就没有啦。”
小男孩擦掉了眼泪,从书包里掏出皱巴巴的五毛钱给蒙仁峰,“叔叔,是我自己弄掉的,我给钱给你。”
蒙仁峰撸撸他的脑袋收下了,“真乖!那叔叔收下了。”
有两个小孩对流沙包尤其喜欢,“哇,叔叔,这是什么包子啊?我从来没吃过这样的包子。” 
“这个叫流沙包,特别好吧?”
“超超超超……超级好吃!”
“叔叔叔叔,你明天还会来吗?我想天天都吃包子!”
孩子们吃得高兴了,付钱的抠门大人就有些抱怨了,“家里又不是没吃的,这包子有啥好吃的,小伙子就会赚这些小馋猫的钱……”
“也得做得好吃才能赚到你们的钱啊。”蒙仁峰笑得特别灿烂。
旁边有个胖大妈倒很捧场,“这包子确实不比街上的差,馅料也多,你们知道街上那几家包子店有多小气吧,皮厚料少!就是不知道以后你们会不会料越来越少,皮越来越厚。”
“这您放心,馅绝对给够,童叟无欺!”
除了孩子,还有下地干活的村民也趁着优惠一连买了几个解馋充饥。
因为优惠和新鲜,两百多个包子,光是这个村子只用了三个小时就卖完了,蒙仁峰算了一下,一共收到了一百三十六块五毛钱,如果每天都能卖出两百多个包子的话,除去成本,确实跟去厂里打工差不多了,自由度还大。
蓝靖回去得比他早,优惠之下包子也全部卖完了。
两人心里都很激动,这算是一个好的开头,果然天无绝人之路。蓝靖一早上吆喝得嗓子都哑了,农子剑一拍脑袋,“忘记买个喇叭了,录好音放块电池能喊一天,我明天就去买。”
“我们可以多搞一些品种,蓝靖说有不少人问有没有发糕呢。”莫芸也很高兴,她的想法比较多,“我们菜园里的韭菜不是都吃不过来了吗,可以烙一些韭菜饼,我家里还有好几个大南瓜,也可以做一些南瓜馒头……”
陆月歌点点头,“嗯,后续可以慢慢加入这些,我们一边做一边学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