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洋洋得意 >

第12章

洋洋得意-第12章

小说: 洋洋得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洋洋没话找话,凑到边上叨叨:“牛排是春节前我妈给我的,别人送她,她又不吃这玩意儿。听说是原切西冷,澳洲的牛肉……对了,既然切了黄油,干脆把鳕鱼也煎了吧。平时我也不大开伙,这要摆过期也挺浪费的,就那个鳕鱼中段,一块就一百多呢……”
  “OK。”Joey干脆利落的用锅铲将牛排翻了个面儿,煎的微微焦黄的牛排边儿漂亮无比:“去拿出来,连袋子放在冷水里泡着,煎好牛排我再处理鳕鱼。”
  “真贤惠。”孙洋洋嘿嘿笑着,转身去冰箱拿鳕鱼:“这以后你媳妇儿可幸福了。”
  不成想Joey居然反应奇快的神怼回来:“洋洋哥你这手艺,以后得找个会做饭的。你看我怎么样?”
  拿出鳕鱼关上冰箱门,孙洋洋倚在厨房门框上笑的直抖:“行啊,小得意就冲你这么贤惠,哥娶你当媳妇儿,Joey你好好练厨艺和中国话哈。”
  Joey关了火,侧过脸看着他,幽幽来一句:“没问题。”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涉及歌单:
The Warrior Song(Hard rps):硬汉版勇士之歌,美国海军陆战队战歌,那种硬核荷尔蒙的赶脚,帅到炸裂啊。没研究过歌词,只是听音乐的效果,值得品尝。
男儿当自强:很古早的一首歌。听过一个交响乐演奏、唢呐灌魂的效果,感觉特别正,极其燃。计划在后面有隆重出街。

  ☆、第十三章

  晚上睡觉,孙洋洋迷迷糊糊的总觉得好像漏了点什么。
  翻个身,调整个舒服的姿势,半睡半醒间,Joey傻兮兮的纯真笑脸闯进脑海。
  “洋洋哥,你看我会这么多,会唱歌会跳舞还会武术,会打篮球会做饭,出得厅堂入得厨房……除了长得高了点儿,不过这样可以保护你啊。我给你当媳妇儿怎么样?”
  下一秒,披着红盖头穿着旗袍的的孙得意凑过来,嘟着一张涂到红艳的大嘴索吻——
  “啊!操!”
  孙洋洋手脚并用敏捷无比的坐起来,彻底吓醒了。
  一身冷汗。
  房间里很安静,哪里有见鬼的旗袍美男孙得意?
  胡噜一把头发,孙洋洋长舒口气,平定砰砰急跳的心脏,重新仰面朝天躺下去。
  魔怔了吧?不过是个无伤大雅的玩笑而已。想当年,他还这样跟莴苣私定终身呢哈哈哈……
  心底有点异样的触动。
  孙洋洋想,自己从小到大,那点女人缘好像都变成歌迷粉丝了,现实生活中,怎么一个暧昧的动心的能成恋人的都没有呢?
  一焦虑,小青年惯性的啃拇指。
  夜深人静,很多早已经翻篇的过往清晰浮现。
  幼儿园时期,他曾被一个胖小子郑重其事表白,小胖子捏着幼儿园小花园里折下来的大丽花,还掉了一片花瓣,跟孙洋洋说:我知道你是女扮男装做卧底的,没关系。你能做我新娘子吗?
  上小学二年级时候,个子矮的孙洋洋是各家同学妈妈都喜欢的那种小王子。白净好看,特别讨喜。哪怕过了一个暑假后的班级大合照,一众晒成铁蛋的孩子们中间,只有他白皙到打眼,结果同桌女生傲娇的到处说,看着没?我班孙洋洋,班花!
  上初中,孙洋洋还不长个儿,依旧坐在班级前排,急的他一放学就到单杠上吊着,指望着能靠地心引力拉长一点。他爸他妈个子都不矮,没道理他一直是个小土豆。
  上高中总算长了个子也迎来了男孩子第二性征发育期。可是孙洋洋毛发不重,在一众小公鸡炫耀胡须甚至幼稚的拉起运动裤比腿毛的时候,只有他暗戳戳的心焦。不像女生了,可依旧是个与众不同的存在。
  潜意识里,孙洋洋一直想突显自己阳刚血性的一面,以此来掩盖自己那些生理上并不太值得炫耀的地方。
  摸过床头柜上的烟,孙洋洋在手上盘着,却没抽。他妈闻不得烟味,丁点都会不舒服。
  明天是初六,他跟Joey那小子说好了,吃完中饭汇合,他带他去堂会玩——
  孙洋洋一下子想起来了!他一直觉得漏了什么,到底是什么!
  上午,从他送Adonis离开,美人一直再无声息。以至于晚上他跟Joey吃饭,都忘了Adonis一个人异国他乡的,该怎么解决吃饭的问题。
  愧疚如潮涌,一浪接着一浪将孙洋洋淹没。
  理智上他清楚,Adonis不是那种不能自理的白痴,从他独自去包餐厅到网络约车,Adonis无疑会非常适应环境。何况冷血点讲,Adonis不是他的责任。
  可是情感上,孙洋洋觉得自己今天太不厚道了。
  冲动的拿过手机滑开微信界面,亮起来的屏幕上显示出深夜的现状,01:17。
  “Adonis对不起,我今天事情太多,忘记了……”孙洋洋踌躇着,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合适。索性删掉了后面三个字:“没尽到东道主之谊,对不住哈。明天你有空吗?下午连着晚上,我邀请你跟Joey去参加一个跟音乐有关的主题活动,很有意思,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特色。不知道你有兴趣吗?太晚了打扰你了,我估计你也看不到。不用回,明早醒了看到再回。”
  消息发出去,孙洋洋松口气,向后一倒,双手枕在脑后,盯着天花板出神。
  也就过了几分钟。手机叮的一声响,摸过来一看,竟然是Adonis回信息了。
  “好,没问题。我很高兴你邀请我,晚安,亲爱的洋洋。”
  孙洋洋抛开手机搓了搓手臂,被那句亲爱的麻出一身鸡皮疙瘩。
  心里大石头卸了下来,睡意很快卷土重来。孙洋洋固涌了几下,没心没肺的很快睡死过去。
  ……………………………………………………
  堂会起源早,正式被叫开还是在清朝。B市过去老一辈人年节生日时候,为增加喜庆气氛、招待亲友摆个场子,请些艺人演些戏曲节目,也称之为“玩艺儿。”堂会起源于民间,盛行于民间,是地地道道的民俗。
  从形式上来看,气派讲究些的富贵人家会“唱大戏”,也就是京剧昆曲类的,在那个时代称得上高大上的品种。一般殷实人家请不起大腕唱大戏,也有自得其乐的另一种,如评戏、河北梆子、京韵大鼓加上杂技等“小戏”,也是热热闹闹喜庆无双。
  若是实在落得穷苦困顿人家,从街头请两位盲人唱上半天小曲,花不了几个钱,渲染气氛讨个好彩头的目的是一样的。
  孙洋洋他们经常玩一块儿的小圈子里,有个叫郎一飞的,据说是皇族钮钴禄氏后裔。他家老爷子端的是正经老派作风,每年初六约定俗成的安排个春节堂会,从过了午未时开始,一直热热闹闹咿咿呀呀的唱到戌时,也就是早不过下午一点,晚不过夜里九点。老人家要休息了,这才将传统瑰宝移到边上,告一段落。
  比较妙的是,郎家办堂会的地方是他家自有的四合院。
  最早时候在院子里搭了戏台扯上棚子,温度低了点儿,可是手炉炭火盆的多准备些个,人多闹腾着也不觉得多冷。
  近几年全家老小是搬到楼房里住了,可是堂会还摆在四合院。彼时郎一飞刚刚开始玩爵士鼓玩摇滚,心思活络着有了点私心。后来跟老爷子一商量,反正也不差钱儿,干脆找了一家装修公司,把整个院子搭成了个密闭带隔音的大场子,遥控遮阳棚透气窗都在屋顶,天气好还能敞开一半以上透气通风,大气又实用。
  这下子郎一飞可是撒了欢的敞开来玩了。
  原本担心锣鼓重锤的扰民,眼下全无后顾之忧。
  不过两年的功夫,这个春节堂会的下半场就成了一众摇滚青年的天下,大伙儿交流、演出、玩闹、斗技,百花齐放,灵感迸发,颇有点民间另类春晚的意思。
  孙洋洋一点半开了车到洲际门口,等看到俩人出了旋转门朝自己走来,震惊的差点眼睛脱了框。
  那两个就连瞎子都能看出来的异邦人士,居然各自一身簇新飘逸的长袍马褂,除了手里没托鸟笼子而是拎了个大包,简直就是不折不扣的满清纨绔子弟标配造型。
  这俩大帅哥一出门,刷刷刷,回头率秒速破千。
  一巴掌拍到脸上,孙洋洋哀叹。看来自己就不该跟他俩说什么传统文化堂会。这身打扮,小岳岳啊?说相声啊?
  热情洋溢的某得意兄上了车,尤为不满足的扒在副驾的椅背上喋喋不休:“怎么样?酷不酷?洋洋哥,我跟Adonis去的西单,找了家传统艺术服装专卖店,老板说我们俩配这身行头去参加堂会,very good!”
  傻蛋!
  孙洋洋有气无力的问了句:“花了多少钱?”
  “杭州真丝面料,你一定识货。”Joey爱惜的摸了摸前襟:“瞧,多光滑!”
  “我问你花了多少银子?money?”孙洋洋发动汽车离开,心里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
  Joey耸耸肩,眼色示意银发美人说。
  Adonis身上是一袭酒红色的斜襟长袍,乍一眼看过去跟小岳岳搭档孙老师同款。
  美人小心翼翼的:“Total six – eight – eight – eight yuan ,and two pair of shoes are free。It‘s OK,Yangyang?”
  英语在脑子里打个滚,孙洋洋惊得差点踩刹车:“6888?!就送两双破鞋?啊不,呸呸!我的意思是,6888元买了两身衣服,老板就送了两双布鞋,是这意思吗?”
  忒特么黑了!这老板下刀子忒狠!
  “我们被宰了?”孙得意还挺有自知之明。
  “人傻钱多。”孙洋洋见缝插针过了一辆车:“您大爷的高兴就好。不是,我就想问一句,二位这么招摇也就罢了,老棉袄都不穿,不冷吗?”
  “衣服都带了。”孙得意拍拍随身携带的大包,真心挺得意:“毛衣,牛仔裤,大衣。没问题。”
  孙洋洋真心实意的建议:“要不,咱还是换回来普通老百姓装束行吗?我怕你们太闪耀,把大伙儿眼睛闪瞎。”
  结果最终没换成。而且在一行三人到了场子,由郎一飞引着去拜见老爷子时候,气度不凡的老头颇为欣赏两位外国友人的服装礼仪,拱了拱手一撩自己的长袍下摆,手指挨个点。批评中带着亲昵的熟络,自家孩子一般。
  “瞧着没?讲究!你看看你们俩,就是那捡煤核儿的胡同儿串子,整天介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孙洋洋笑嘻嘻的,作揖求饶:“老爷子我们错了,改天一水儿换上大褂子陪您看戏成吗?”
  老爷子笑呵呵摸摸下巴上一绺胡子:“去吧去吧,得意听的就坐这儿听着,嫌闷气就去堂屋上麻桌儿。今儿请的是尚派这一支,可不容易喽,眼瞅着就要失传。”
  郎一飞咦了声:“不是说尚派没传人了吗?”
  “没拜师,”老爷子啧啧两声:“学了十多年了。我听过,正经铁嗓钢喉,带劲儿!”
  大院里乌泱泱的坐了几十个人,台子上工作人员已经做好了最后的检查工作,锣鼓就位马上就要开场了。
  郎一飞还得到处招呼朋友,跟孙洋洋也不外道,直接领了去靠前排好位置,转身又接着电话跑了。
  日头从顶棚敞开帘子的顶窗映照进来,恰好落在舞台边上一株半人高摇钱树上,树上喜庆的挂了钱串子红灯笼等小玩意儿,被亮堂的光线映的金碧辉煌,满堂彩。
  开场锣鼓蹡蹡响起,周遭低语的嗡嗡声渐渐歇了下去,台子右侧一众伴奏的大多上了年纪,京胡、月琴、曲笛、单皮鼓一并着檀板,个个气定悠闲,自有其了不得的沉稳做派。
  是京剧传统剧目《红鬃烈马》中的一出折子戏,武家坡。
  薛平贵在场上亮了相:“……自从降了红鬃战,唐王爷驾前去讨官……”
  王宝钏的扮相并没有特别柔美的感觉,倒是这人一开腔,嗓音清亮中气充沛,即使孙洋洋这样不是太懂行的人都听的精神一振,周遭更是叫好连连,瞬间获得了满堂喝彩。
  Adonis和Joey两个美国年轻人听的津津有味,半点没有流露出嫌弃或是无聊的神情。尤其Adonis,听着听着还拿着巴掌大的小本子搁在膝头,飞快的记录下一些什么,十足好学生典范。
  京剧折子戏前后唱了四五回,在《湘江会》的起打中掀起了一波高潮。
  台上演员踩着锣音对枪大扫琉璃灯,那位老爷子极力称赞的尚派传人掏翎挫腰骑马式亮相,矫健非常,英武无双。孙洋洋他们旁边有个白胡子老头,偶尔两句低语赞叹点评极其到位,一听就是行家。
  “这旦角儿的武打身段,也是深得尚派精髓呐!旗不乱、靠不掀、翎子不倒,瞧那亮相!锦簇花墩,纹丝不动!绝了!”
  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也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代表作。
  “穿林海,跨雪原……”杨子荣经典唱段一起,甚至有年轻人跟着小声唱了起来。不管唱功怎么样,哪怕是味道不对。可是那种气氛之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