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练-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我和莺莺商量商量。”
梅笍开心极了,拍拍儿子的手背,关切道:“不着急不着急,今天你们去看看戒指吧,要是看到喜欢的就先买好。”
沈映还微笑着,应着声音:“嗯,不着急,不着急。”
那天沈映确实带余莺莺去看订婚戒指了,逛了三家珠宝店,没有一只钻戒完全合余莺莺的心意,到了第四家店,沈映做主,敲定了钻石的成色,切割等级,大小,戒指款式,尺寸大小,联网一查,澳洲的分店有货,一个星期后能寄到。余莺莺挽紧了沈映的胳膊,亲了他一下。那一吻,对沈映似乎颇受用,接下去的一整个星期,他脸上的笑就没淡下去过,他陪着余莺莺在玉松游山玩水,他当导游,去了琼岭,去了将军洗剑池,坐缆车上了云仙顶,去看了大度河,还去了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美术馆,玉松老街,两人拍了好多合照,当天拍的照片,沈映当天就能冲洗出来,梅笍会挑自己中意的裱起来挂在自己卧室的墙上。她还拉着余莺莺指着自己卧室里尚有空余的墙面说:“往后啊这里就挂你和沈映的结婚照,小孩儿的满月照,百日照,男孩儿像妈妈,女孩儿像爸爸,你们俩啊,像谁都好看,都聪明,不如生个一男一女,凑成个好字。”
余莺莺在玉松时住在沈映家的客房,沈映带着她把玉松逛了个遍后,他们平日里就在大屋消磨时光,梅笍把家里的花园打理得缤纷美观,余莺莺爱去那里拍照,坐在花丛边一边喝茶一边写网络日志,每天沈映带她吃了什么,亲自下厨给她包了馄饨,给她买了什么,带她去玩了什么,事无巨细她全都写成文字,放到网上,她还要配图,什么“蔷薇开得真好”,什么“又到了下午的游泳时间啦!和小沈比赛!赢了!耶”,“哎呀这不是从澳大利亚来的天外飞钻嘛”之类。她回上海的机票订在八月十号,订婚宴,梅笍安排在了八月八号,图个吉利,七号的时候,余莺莺突然去玉松市内的四季酒店开了间房,两手空空地住了进去,八号早上,沈映接到电话,电话那头是一个女警,问他认不认识一个叫余莺莺的女孩儿。
余莺莺被人发现溺死在了四季酒店三十六楼的泳池里,死亡时间在七号的深夜。她穿着泳衣,钻戒拴在脖子上,法医判断她是因为小腿抽筋呛水过世的。
据梅笍和曾阿姨回忆,接到余莺莺的死讯后,沈映的情绪一直不太好,谁都能看出来他的低落和消沉,临近开学,梅笍劝他请假休息一段时间,或者去哪儿散散心,沈映拒绝了,他收拾了行装,回了学校,不久,十一小长假,他回到玉松,和梅笍说他想搬出去住,他还说,他可能不会再交女朋友了。梅笍想,余莺莺的死给沈映的打击太大了,她又想,过一阵,沈映就会好的,就像他用了半年时间消化沈怀素的离世,过半年,沈映就会好起来,笑容又会爬上他的脸,爬进他的眼睛,驱赶走他眼里的阴霾和寒意。
但是一个半年过去,两个半年过去,沈映毕业了,回到了玉松,找到了工作,搬出了大屋,在市中心锦绣路租了套公寓,他重新开始充实自己的感情世界。梅笍发现他交上了男朋友,更换的频率还很频繁,他的情史越来越丰富,他的情史甚至已经不能称之为情史了,更像一段收集史,像购物瘾发作的购物癖患者,什么样的人都揽进自己的口袋里,都去结交:同一幢办公楼里的上班族,逛书店时认识的大学生,在餐馆打工的服务员,等等等等。他对出身不挑剔,对容貌的审美也不一,他交往过面貌清丽,气质阴柔,身材细长消瘦的男孩儿,也交往过身体健美,轮廓刚毅的人,这些男朋友对他印象都不赖,没有人不夸他,不表扬他的,他出手阔绰,待人亲切,床上功夫一流,又很温柔,没有任何奇怪的癖好、不良的嗜好,就算抽烟,好几天都抽不了一包,也不酗酒,对人的嗓门从没高过,除了和人交往从不超过一个月,从不带人回家之外,他在当一个爱人这方面可以说找不出任何缺点——他好像特别精于此道,特别擅长作一个完美爱人。
他年纪轻轻,就扮演起了沈怀素年过不惑才开始扮演的,任何人都不会讨厌的一个风度翩翩,充满亲和力,包容感,儒雅,温和的角色。
但沈映没和梅笍正式出过柜,直到梅笍拿着一叠私家侦探拍下的照片给他看,沈映才和她坦白。母子俩促膝长谈,掏心掏肺,他们无法不提起余莺莺,沈映说着说着就要掉眼泪,梅笍直接哭了出来,她没办法,儿子终归是自己的儿子,他喜欢什么就随他喜欢去吧,她又说:“妈妈还是希望你能有个稳定的对象。”她补充道:“最好条件好一点的,你知道的,这样你们自己也会少点辛苦,以后想要孩子了可以找代孕,孩子的事情不用着急。”
沈映抱了抱梅笍,拖着调子喊了声:“妈……”他接着说,“不着急,不着急。”
梅笍再没什么好说的了。
和梅笍聊过之后,沈映的购物癖似乎有所好转,加上律师工作实在太忙了,他也无暇去找什么稳定的恋爱对象,除了歇下来时去风华路78号的爵士酒吧阿姆斯特朗喝一杯,他几乎没什么别的娱乐了。
沈映就是在阿姆斯特朗认识的大卫,两人一拍即合,认识一个星期后,各自问家里要了笔启动款,登记注册,招兵买马,不到一个月,S&C律师事务所正式在锦绣路的飞天大厦开张营业,主攻国际贸易案。
那年高中同学聚会,沈映一到,立即有人起哄要他请客吃饭,说什么青年才俊沈大律师的名号已经传遍整个玉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沈映谦虚地说:“还要大家多关照,多关照。”
他给饭桌上的同学发名片,那次聚会,沈映见到了成万里,见到了小张,小李,阿良,阿明,他们那群人不是顶着海归的名号,就是继承了家里的企业,都混得风生水起,饭后去夜店,成万里搂着沈映的脖子和他道:“你知道鹿培达那小子在干吗嘛??”
沈映摇摇头,说:“毕业后我就没和鹿培达联系了。”
“大/麻,吗/啡,安非他命,摇头丸,冰毒,海洛因,白粉,鸦/片,你想得到的,那小子都他妈嗑!废啦!人彻底废啦!!”成万里哈哈大笑。
那之后不久,鹿培达主动联系了沈映,他约他出来见面,他在电话里说他的日子不太好过,他知道沈映回玉松了,想见见他,想请他这个老同学帮帮忙。他和沈映约在废弃的特殊儿童教育学校见面。
沈映去了,可是没见到鹿培达,他辗转联系上了鹿培达的父亲鹿鸣悠,这才知道鹿培达之前一直在荷兰,上个月被鹿鸣悠强行带回了国,关进了戒毒所,上个星期他从戒毒所跑了,一直处于失踪,失联的状态。沈映马上报了警,警察搜查了废弃的学校,除了找到一本翻烂了的《十万个为什么》,一些用过的针头,没能发现鹿培达的行踪。沈映动用了不少关系帮着鹿鸣悠找儿子,又是调监控又是联络黑/社会,想从毒/贩那里顺藤摸瓜,可鹿培达仿佛人间蒸发,再没出现过。鹿鸣悠因为鹿培达的失踪和结婚三十年的老婆离了婚,整日把自己关在玉松大学的办公室里腾抄古文,重编县志,他想出版沈怀素没能写完的一本关于天福宫壁画的书,里面有不少壁画的临摹稿。沈映要是有空会带上些下酒菜去和鹿鸣悠喝上一杯。
至于小艾,高中毕业后,他就活成了一个谜。
一些人说小艾高中毕业后去了成都,在青城山上做导游,兼挑夫,还说的有模有样,说亲眼在山上见过他,抬轿子上山,挑货上山;一些人断言小艾和外公外婆断绝了来往,带着母亲和弟弟去了腾冲讨生活,小艾的外公外婆不太愿意提这个大孙子,也不太愿意提自己的女儿,他们可能确实不怎么联系了,所以小艾那几年的动向他们也说不清;只有玉松风华社区居委会的田主任和玉松潭桥医院的师医生知道,小艾没有去成都,更不在腾冲,他带着母亲回了赤练寨,住回了小时候住的房子,那房子一直空关着,年久失修,破败不堪,于是他自己伐木劈竹,买砖头,和水泥,重修了屋顶,外墙,重装了玻璃窗,竖起了新的篱笆墙,他把原先父母睡的卧房翻新了,安了台电视机,王韵美一天大半时间都在屋里看电视。小艾不住屋里,他给自己在院子一角搭了个棚屋,又起了个猪圈,他去山上捆了两头野猪,养在家里,他喂它们吃他从山里采下来的中药,野菜,野猪生小猪,小猪长大,继续生,继续长,那两头野猪的血脉一直延续到了现在。小艾确实和外公外婆不来往了,他把弟弟艾杉杉交给了他们抚养。
养猪之外,他还进山采药,捡蛇皮,打蛇,挖蛇胆,卖给药店和饭店,又因为他水性好,熟悉琼岭山路,还懂机械,考上了琼岭旅游管理处的救援小队,遇到山难,或是游客被困,他们救援小队第一时间就要赶到现场,平时队里还会排班巡山,专抓逃票和偷猎国家保护野生动物的。
小艾不多话,但凡脏活累活他都抢着干,背重达五十公斤的器材从山脚一直爬上云仙顶,轻装深入入口狭窄的山谷裂缝,在毒蛇盘踞的洞穴寻找伤员,他不怕危险,也从不叫苦,他一直独来独往,好像没什么个人生活,更勿论感情生活了,寨里的人和旅游管理处的几个叔叔阿姨都想过给他介绍对象,有的还付诸了行动,可王韵美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但凡有年轻女孩儿上门,她冲出了房间就撒泼骂人,后来发展到小艾要出去她就怪叫,满屋子疯跑,一有人进屋,无论男女她拿着扫把扑上去就打。
小艾每次出门,不管远近,都要先给母亲喂不少安眠药。
小艾一个月会回玉松看一次弟弟,他没有车,搭不上同乡的便车,他就得去后山的码头坐船摆渡到前山,再乘车到桃源寨汽车站,那里有班车去玉松汽车站。到了玉松,他先去潭桥医院给母亲拿药,接着到艾杉杉的学校等他放学。
艾杉杉十六了,在玉松三中读高一,成绩中上,视力很好,他想当飞行员。小艾三十二了,因为常年在山里奔波,做农活,皮肤黝黑,手心粗糙。艾杉杉介绍他给我认识的时候,问我说:“关律师,你看我哥一头长发,是不是特别像搞艺术的?你猜猜他做什么的?”
我说:“搞艺术的吧?”
艾杉杉拍着小艾的后背哈哈大笑,小艾推了下他的脑袋,没出声,摸出了香烟和打火机。
艾杉杉竖起拇指一指小艾,不无自豪:“我哥是搜救队的!救过不少人,收到过不少锦旗!“他问我,“欸,关律师,您要在玉松待多久?现在雨季不让爬山了,倒是可以坐坐缆车,就是坐缆车没什么意思,琼岭还是得边爬山边玩,一路上都是风景,我哥懂,您要是能待到四月份,我带您去爬山啊,就不和我哥一起爬了,他穿个人字拖,肩上抗两袋大米都能在山上飞起来,我们肯定追不上他。”
艾杉杉滔滔不绝,我偷偷打量小艾,小艾在点烟,一手护着打火机的火苗,一手勾着个白色塑料袋,里面全是药。
艾杉杉嚷嚷起来:“好饿啊!”
那时是二月,春节刚过,是玉松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艾杉杉穿棉大衣,我穿大衣,一阵冷风过来,我们两人都缩起了肩膀,小艾只穿一件连帽外套,挺着腰杆站在风里,他的头发随意地扎成一把,他点上了烟,抽了一口,冲我抬抬下巴,我摇摇头。艾杉杉犯起了嘀咕:“哥!你这人怎么这么没礼貌啊?手都握过了,怎么也不和关律师打个招呼!”
小艾啧了声,眼角一斜,又拍了艾杉杉的脑袋一下。艾杉杉往我身边靠,瞪着眼睛道:“你别打了啊!再打我告你家庭暴力了啊,律师就在这儿呢!”
小艾没理他,他看看我,和我说:“叫我小艾就好了。”
艾杉杉揉着后脑勺呼喊:“哪有人这么介绍自己的,你是小艾,那我就是小小艾!”
小艾抬脚要踹他,艾杉杉一晃,躲开了,扮了个鬼脸,拽着我往马路上走,说:“饿死了,吃点东西吧,关律师你也一起吧!”
我们一起去了附近的小吃店吃面。
我是从上海来的玉松,我来处理一起未成年性/侵案,受害人是玉松三中的一个女学生,叫姚晓芙,因为被数学老师曾海多次性/侵,得了抑郁症,休学大半年了,家长碍于面子,一直没提告,好不容易姚晓芙的小姨做动了她父母的思想工作,他们愿意打官司了,要告曾海,还要告学校,于是就找到了我。
我从政法学校毕业,过了司考,成了律师之后就一直在做援助性/侵受害人,尤其针对十八岁以下受害人方面的工作,已经处理了不少类似的案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