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胜人间无数-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你是动过这个念头的是吧。”
韩玉摇摇头,有些惋惜道:“可惜没成就是了。”
小谢又道:“那是怎么回事!”
韩玉眨了眨眼,十分得意的道:“所以我就将他家的所有成货都买下来了。”
☆、春归(十二)
马车停在一条青砖路旁,韩玉和小谢下了车,小谢环顾了遍四周,见此处郁郁葱葱,高高低低的山丘伏起,青砖道也到了尽头,右侧则是石阶,一阶一阶的朝山丘上方蜿蜒。
“这是哪儿,来做什么。”小谢来到陌生地方,总会有些好奇,先前担心的货经韩玉保证一定没有差错后,也就放了心,随遇而安的跟着韩玉了。
韩玉嘱咐好车夫后,走到小谢身边,指了指那条蜿蜒的石阶道:“要走上去,上面是东君庙,跟不跟我来。”
小谢轻瞪了韩玉一眼,韩玉笑了。
“也是,都将你拐来了,若是不管你,这荒山野岭的很容易被狼吃了。”
“嘁,这地方没狼。”
“是是是,你又知道了。”
说罢,韩玉拉过小谢的走,一同踏上了石阶。
东君是司日之神,农田广袤的区地总是会有座东君庙宇,每到一年之春时就会有无数百姓来祈求一年的风和日丽,都城之外的田地不多,于是这里的东君庙便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多为附近百姓寻求希望之地,小到为家中病患祈福,大到姻缘前尘,无所不应。
韩玉小时候经常被韩夫人一起带来祈愿,这里的庙主同夫人的关系很好,韩夫人在祈愿的时候,韩玉就在庙里乱跑,没有人不认识他。
石阶直直铺到庙口,两人缓缓步上,也略有些喘气。庙门开着,内院里扫地的小道见到两人施了一礼,便去寻主持去了。此时正值庙宇冷清之际,两人又是午后才到的地方,于是空空庭院中一颗长青大树,两人便停在树荫下休息。
韩玉靠在树干上,看看了这许久都没来过的地方几乎还是以前的模样,迷糊了一霎那,侧过脸对小谢道:“我娘小时候总带我来这,每个月要来好几次。”
小谢啊了一声,又听韩玉道:“每次爬上来我累的喘气,我娘就在一旁笑我,然后就去给我找水喝。”
小谢听罢顿了顿,朝四周张望了一便,回过头对韩玉道:“那个,你知道这儿哪儿有水么……”
韩玉刚要说话,又见主持现了身,便压低声音在小谢耳旁私语了一句,小谢听后笑了笑,见主持来了便正了脸色。
韩玉拱手作揖,朝主持温言道:“许久不见了,清源师傅可还好。”小谢在一旁学着韩玉也作了一揖,作完后觉得不大对,便不好意思的看了主持一眼,朝后退了一步。
清源道长已过耄耋,胡子一把,眉毛也发了白垂到了耳下,见到韩玉同小谢二人后,笑眯眯的将二人引入了庙堂中。
两人来到东君像前,小谢小声在韩玉耳旁问道:“到底来做什么的?”
“来还愿的。”
“还愿,你还许过愿啊。”
“别说话了,快闭上眼。”
“好吧,那我也许一许。”
“要认真些。”
“那是自然的,你还愿,我许愿,你能成我便也能成。”
等二人起身后,清源道长上前一步,韩玉和小谢说了几句后便清源道长一起离开了。
韩玉上一次来到这的时候还是寒冬,个头也只到清源道长的肩下,那时韩伯带着他和郡主连夜敲开了庙门,三人灰头土脸的让道长差点没认出来,对了,那时候道长的胡子还没有全白,不过似乎也只有这一点点的变化,其余的则还是从前的样子,明明已经十来年过去了。
清源道长将韩玉请进内室,小道士随即上了两碗清茶,道长笑眯眯的饮尽后才道:“善信可是来还愿的。”
韩玉点了点头,道:“这些年不曾来看望师傅,不免心中有愧。”
道长道:“善信可还记得夫人每年立春之时都要来一趟庙里。”
韩玉点头,在他记事时娘亲每年立春前一日都会过来,一次也不曾遗漏,石阶爬的艰难,可娘亲只让他自己走,后来他大一点后便也习以为常了。
“春归之时年岁便会轮新,所谓春立也不仅仅只是万物生发的信号,善信以为呢?”
“的确如此。”
韩玉端起清茶,朝小谢的方向望了望,也一饮尽了。
所谓春啊,是万物生发之讯之气,它能将冰化源水,让鸟羽南归,更简单些来说,亦如新生。
作者有话要说: 说一说,这里是第二更新点,第一在lc。
☆、香如故
章引:
松寒未化露,梅远色却疏。归时不知晚,流连作闲步。
温香入故土,余情痴是无。或是尘音阻,纵眼温柔处。
(一)
韩伯很忧愁,这忧愁主要来源于他家的韩公子。
韩伯这一生是看着韩家四代成长下来的,看韩玉就是亲孙子一样,韩玉和老太爷和韩大人都不一样,三个韩家人从个性喜好上全然不同,到了韩玉这一代的时候问题就有些严重了。以往几位只是时不时抽一抽,做一些难以理解之事,而这一位则是时不时正常一下,其余时候都是让人难以理解的。
其实倒也不是生来如此,追究起来的话,还得从韩玉小时候说起。
那一年岁月静好,韩玉刚学会走路,步伐还不怎么稳,一家人在都城中安安静静的生活着,直到隔壁的宅子在某一天忽然就热闹了起来。公主和驸马搬到他家隔壁了,没过多久,郡主就降临人世了,韩玉也有他的青梅……竹马了。
两家前后只隔了个巷道,青梅竹马关系好的时候也结下过一起钻狗洞的情谊,只是不干好事,聚在一起三五时的就捅出个篓子。
驸马是武将出身,对小孩没什么男女之分的概念,只要犯了错,几乎是提起来就打。
公主呢,则在一旁嗑瓜子看热闹,一点也瞧不出心疼的样子。加之家里有一堆跟着他征战归来的部下时不时的参与围观,导致了小郡主就越来越没个女孩的样子,和他爹你来我往的,行事风格逐渐的像个兵痞子一般……最可怕的是他爹对这个发展趋势还抱着认同的态度。
再后来,韩玉的爹收了一封他爹的来信,而驸马也在同一日接了京城里来的圣旨。明明没通过气,可却象是商量好的都是一点都没消停就赶去了京城。
韩玉看着他爹和他娘慌忙的去收拾东西,心思转了转好几番,想到终于没人束缚,逼他背书,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不过这小孩面子上能装,为了不让自个的心思太溢于言表,还是会低下个头,拉扯个手指,装作很是失落与不舍。
临走之前,韩夫人蹲下身来,替韩玉整了整衣襟,温言细语的和他说着话。
“你在家乖乖的带着,我和你爹要是过了十五还没回来,你就去公主府里头和郡主玩几天。”
“我不跟她玩了。”
韩玉一听就没同意,昨天郡主抓了几只知了,非得要折了翅膀扔到半空比那一只能飞的更高,他见着了死活不愿意,就同郡主争了起来,争来争去没达成共识当场就打了起来。
男孩子没有女孩子长的快,虽然韩玉大上郡主一岁多,可是长到□□岁,韩玉却比郡主矮了大半个头,而且他家和公主家不一样,不提倡以武服人,打架打到一半,韩玉又想起郡主是个女孩子,男子汉是不能和女孩子动粗的,最后纠结了一会,卷起那些知了就跑了。
郡主投入的太深,一时没反应过来,就让韩玉溜得没影了。
这事情还没完,所以小韩玉现在要是真的听娘的话,那不是送上门去找打么,他只要想一想公主府后院那一排兵器,就不由的打了个哆嗦。
谁敢相信,一个只有八岁的小姑娘能将那一排兵器挨个的轮一圈,做爹的还能再一边拍手叫好。
韩玉打死都不愿意去公主府上,那儿比画本上妖魔鬼怪的洞府还来的恐怖,他娘见劝不动他,只好不了了之了。临走的时候,韩玉跑的太快,被门槛绊住摔了一跤,加之和父母分别,嘴一张就嚎啕起来,韩夫人叹了口气,蹲下身从袖口掏出手帕轻轻的给韩玉擦泪。
“玉儿已经长成男子汉了,不能再这样哭了。”
“可是疼……”
“那就小心些,别莽撞了。”
“娘……我也想去……”韩玉此时有些后悔了,其实独自在家也挺无趣的,不如和爹娘一块去。
“不行,你乖乖在家,我和你爹很快就回来了,还记得我和你说过什么吗?”
“去找公主……”
“记得就好,我得上车了。”韩夫人将手帕塞到韩玉手中,站了起来,上了马车后,韩夫人打开车窗,看着自己的儿子,叫了他的名字。
“玉儿。”
“娘。”韩玉回了一声。韩夫人又转向打点好行李从马车后出来的韩伯,看着他点了点头。
车夫扬了扬马鞭,霹雳的一声响,马车悠悠荡荡的行远了,韩玉在门口看着马车越来越远,只觉得鼻子一酸,眼泪又溢了出来。
韩伯拍了拍韩玉的头,小孩子嘛,总是这样的。
“哭鼻子喽。”
“没,我去找阿浓。”韩玉背过身用袖子飞速的抹了抹眼角,跑了出去。
韩伯在他身后喊着:“从前门走远,你这不是绕远路嘛。”
☆、香如故(二)
韩伯讲故事总是断断续续的,有时候听的人迷糊,有时候他自己迷糊,即便如此,小谢好耐心的也将这故事听了个七七八八,实在连不上的,也只有像当事人求证了。
众所周知,韩家在都城是大户,主人只有一个,且年轻貌美,无奈行事作风常人不大能接受,本该是月婆争相抢夺的顾主却早早的就无人问津,青年固然是青年,才俊也能称得上,偌大的一块金子,只是常人消受不起。
小谢刚到都城大致了解了韩府后,才知道韩玉是韩府的当家老爷了,至于为何他身边的人都喊他少爷,也只是个习惯,没人在意了。
那么问题便来了,韩玉的爹娘为何那么早就没了呢?这种问题小谢想问,但是不好问,一是当时他同韩玉只有寥寥几次碰面,过程也实在不算融洽,再来,这本就是件伤心事,不问比问总归要好。可如今韩玉和他的关系都这样了,那么他想多了解一些韩玉的事也应该是无可厚非的。
所以小谢还是没有直面韩玉,而是继续听韩伯讲那过去的故事。其过程之迂回,发展之缓慢,让韩伯更加喜欢上了小谢这个美好青年,而小谢也在细条条的线头中融和汇聚,大约是理清了些思路。
韩老爷韩夫人约是在韩玉十岁左右走的,在那之前他们去了京都,回来时韩家夜里起了场大火,最后只有韩玉韩伯和几位家仆从中逃了出来,后来韩府便搬离了起火的地方重新的立了宅。韩玉那么小就经历了这种事,小谢光是想想都会觉得心疼。
倘若那个时候韩玉没有逃出来的话,自己如今又会如何呢,也许他还是会来到都城,也许他依旧能交识些朋友,只是没有韩玉了。没有韩玉,这世上不再有这样的一个人……小谢轻吐出一口气来,真该庆幸。我所欢喜的人经历过苦难后,依然完好无憾的与我相会了。
天底下可还有比这更好的事?
小谢听着韩伯话语一顿,似乎是又要转折回去,此时欢喜路过两人身旁,对这爷俩凑在一块如此和谐之状会心一笑,也凑上去听了一会。
韩伯讲了一阵后有些倦了,打了个哈欠便要去睡,他如今一日要睡上四五次,每次都会眯上一会,于是小谢和欢喜两人便搀着韩伯回屋里歇息。安顿后韩伯后,小谢伸了个懒腰。韩玉今日让他到府上来寻他,只是不巧他来了后知府大人也来了,韩玉虽是想也没想打算直接将大人拒之门外,小谢及时的将韩玉拦着,没有让他赶人。
自从上次从此交完两批货后,姐夫的腿脚也好的差不多,可以照常开铺子,于是自己这两日便得了清闲,和韩玉待在一起的时间也多了不少,这一时半会的也不用计较。
欢喜和小谢出了韩伯的屋子,往前厅走去,一路上也聊了几句。
“韩伯年岁大了喜欢絮叨,你这样听着不嫌烦吗?”
“烦倒不会,就是有时听着听着一回去就有些心急。”小谢笑了笑,他是真的不会觉得厌烦,马帮里有年纪大的长辈,他是从小一个一个听着长大的。
“韩伯说的都是许久以前的事情,近几年的几乎没提过,想来也只是记得以前了。”
“这……”
“所以你若是想知道后面的事不如亲自去问,我想公子会告诉你的。”欢喜扬了扬嘴角,将小谢的心思完全猜中,随后又道:“这会大人差不多回去了,公子应该要来找你了,你快过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