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同心_脉脉 >

第62章

同心_脉脉-第62章

小说: 同心_脉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当然好,就是这几天顾不上了——假期里去打搅别人说不过去,我也得把今天和同事商量的一些思路整理出来,争取尽快把修改后的方案尽快交给上去……等九月挂职结束,还请展师兄一定引荐。”
  一顿饭的功夫,话题变了好几次,从瓷器、到市博物馆的变动、展晨的身体、宁桐青的工作、展遥的学习、甚至连常钰和瞿意养的花,可谓是无所不谈,七点开的饭,一直到九点了,也没人下桌。
  无人喝酒,茶水已经续了好几轮了,宁桐青见展晨难得谈兴好,一时半刻也不提告辞的事,只管陪他茶叙。聊着聊着,展晨忽然轻轻一拍桌子,饶有兴趣地对瞿意说:“差点忘了,正好桐青回来了,把过年时去宁老师家拜年时提到的、我爸爸留下来的东西让他看一看吧。”
  瞿意点点头,对也陪在边上却几乎不开口的展遥说:“小十去拿吧,就在书房里靠门的小书柜上,一个木头盒子,拿的时候手脚轻一点。”
  宁桐青这才想起来,之前回来帮着处理易阳的后事时,展遥提过一次这件事,但当时他不想见到别人,没有上楼,不知不觉中,又几个月过去了。
  目送着展遥进了书房后,宁桐青笑着对展晨说:“从来不知道展师兄家里也收藏瓷器,您父亲的字写得好,眼光一定也好。”
  闻言展晨与瞿意对望一眼,而后展晨又看了看客厅墙上的那幅字,轻声开口:“过年那阵子其实你只听到了我和宁老师、常老师聊天的后半段,你们没回来之前,我说的是,当初为了给我筹钱做手术,家里能卖的东西早就卖完了,不然也不至于落到兄弟姐妹之间多年不走动的地步了。”
  这时,展遥捧着一个不小的木盒子从书房回来了。瞿意又擦了一次桌面,然后才让展遥将盒子放在桌面上。
  展晨亲自打开木盒,从里头一件件地拿出东西——最先拿出来的是几件普通石料的印章,两三块看起来有些年份的墨,最后是一个长不过两寸大小的豇豆红香炉。
  那香炉乍看颜色很对,但等宁桐青拿到手里、翻过来一看,无铭也无款,他摩挲着冰凉的釉面,笑着说:“我没带放大镜,说不准,不过这香炉烧得真漂亮。”
  “是吧?”展晨也笑起来,“我记得我爸爸以前常拿出来摆在书桌上,写字的时候用。。”
  宁桐青又翻来覆去看了一阵子,越看越觉得有意思,虽然是民窑出来的物件,但也着实让他觉得有点爱不释手的意思。这时展晨又从盒子里找出几张照片,推到宁桐青面前:“这是那些卖掉的。你也知道,我年轻时候玩过一阵时间摄影,曾经给家里的东西和老爷子拍过几张照片,现在东西没了,也就只剩这些照片了。”
  宁桐青的注意力还在手里的豇豆红上,接过相片一开始也没太在意,一面漫不经心地看照片,一边同展晨开玩笑:“师兄,您和您父亲真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不过我可没有靠相片鉴宝的本事……”
  一阵樟木香气无端地飘到他的鼻端,宁桐青猛地卡壳了。
  他知道这香气肯定是一个错觉,可在看到其中一张照片的第一个瞬间,那阵樟木香气就来了。
  不记得多少次了,他从那个一尺见方的老樟木盒子里,亲手拿出的五寸高的玉壶春瓷瓶。樟木盒经年不朽,连香气仿佛都不朽。
  他太熟悉它了,尺寸、器型、釉色、连重量都仿佛如在双手之中。
  盒盖内侧还提了两行字,至今墨迹犹存,一笔一划都清清楚楚:“散尽黄金身世 平心堂主人藏龙泉梅子青甲”。
  宁桐青至今记得程柏当时的眼神,他的瞳孔变成了某种难以形容的绿色,在看见盒盖上字的那一刻,真是当得上“暗春光雪亮”。后来他才知道程柏那一刻狂喜的源头——那已经是半年后,他第一次去Blanc先生家做客,酒酣耳热之际,Blanc父子俩请他去小书房看瓷器,没想到书桌上摆着两个一模一样的盒子,盒子里的瓶子也是一模一样,连另一个盒盖上的字迹还是一样,写的是“照我满怀冰雪 平心堂主人藏龙泉梅子青乙”。
  Blanc先生言犹在耳,连那愉悦自得的语气他都能记得分毫不差:“桐青,你们中国人说‘好事成双’。这对瓶子,就是我家的好事成双。”
  宁桐青忽然觉得整个身体都是热一阵冷一阵,极大的荒谬感彻底而迅速地笼罩住了他,片刻后,难以置信又如江潮般涌来。他双手双脚发麻,舌头也是木的,简直不知道如何开口,然而心里在大声疾呼——天底下怎么能有这样的巧合!
  他强行定神,艰难开口,每说一个字,耳边似乎伴随着钟鼓声:“……展师兄,这个瓶子,是你家的?”
  展晨看了一眼他手里的照片,答道:“凡是照片里的,都是我爸爸的东西。至少曾经是了。桐青,你怎么了?”
  偏偏这时展遥也插了一句话:“我记得这个盒子,那个盒子上还写了字,我在那字的边上,拿小刀刻了个‘十’字。”
  要不是此时身在展家,宁桐青肯定要放声大笑——笑当年对盒盖上那个歪歪斜斜的“X”百思不得其解的自己。


第83章 
  再开口时,宁桐青全力克制着此刻内心真实的情感,即便如此,他的语调还是难免有了变化:“那你还记得写的是什么吗?”
  这是一个多余的问题。但如果不放缓对话的节奏,宁桐青觉得自己也许会控制不出自己,一股脑地将这瓶子的下落和盘托出。
  可展遥或许还是看出了宁桐青的异常,他困惑地望了宁桐青两眼,同时在桌子下面轻轻踢了一脚,轻轻摇头:“我不记得了,我连盒子里装什么都不记得了,只记得我爸骂了一顿。”
  瞿意这时笑起来,指着展遥接过话头:“展晨爸爸很喜欢那个瓶子,平时连盒子都爱护得很,展遥小时候太淘气了。没做什么好事,当时家里事情多,没人顾得上他,幸好只是刻了字,要是失手砸了……”
  她的笑容里隐藏着后怕和苦涩,又迅速抹开了:“我只记得是辛弃疾的一句诗还是词,具体的你要问展晨。”
  展晨看了看妻儿,又转向宁桐青:“落日古城角,把酒劝君留。长安路远,何事风雪敝貂裘。散尽黄金身世,不管秦楼人怨,归计狎沙鸥……散尽黄金身世,就是这个。”
  没想到会从展晨口中听到这六个字,宁桐青不由得眼热。他掩饰着喝了一大口已经凉下去的茶,让心口的那阵热气也凉一凉:“卖给谁了?师兄知道吗?”
  展晨摇头:“我出院之后才知道已经处理了。我爸走之前,都再没提过家里东西的事情。瞿意知道,但是她也从来不告诉我。”
  瞿意低头,轻声说:“爸爸不让说。我答应过他的。而且我也不知道具体下落,那天我从医院回来,他就是给了我一个存折……”
  展晨又笑起来,一边笑一边摇头:“‘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桐青,当时的我啊,就是这个痴儿。”
  宁桐青忙说:“这叫什么话?天底下的东西,如果能换回来命,那就值得。如果当时危难的是您父亲,展师兄肯定也会做一样的事。既然是这样,有什么难以释怀的。”
  “当然不一样。我只有一个父亲,可我爸爸却不止我一个孩子。”展晨垂眼,“他是看展遥太小,怕我手术失败活不了,还想给瞿意和展遥留一笔钱。所以他确实是个偏心的父亲。”
  宁桐青还是说:“那也值得。不信您问问瞿师姐,问小十。”
  “惟有经历生死之事,父母子女可能才会心意相通。有的时候生死也不能。我的命是父母给的,却不能把命给父母,这世上再没有更不公平的事情了,你说是不是?”展晨长叹一口气,终于还是又笑了,“不用你来安慰我了。多少人因为身外之物而死,多少身外之物又因为人粉身碎骨。我爸爸卖了心爱的东西,多活了这些年,本来以为省了她一点眼泪,没想到让她全用汗来还了。”
  听到这里,瞿意忽然起身,头也不回地望卧室去了。
  宁桐青喊了一声“瞿师姐”,瞿意没理,连门也合上了。见状宁桐青又对展晨说:“……瞿师姐生气了。”
  展晨撑着桌子站起来:“我去看看她。”
  因为宿疾,他走不快,从客厅到卧室这一段距离在宁桐青看来都走了很久,让人看了心里十分难受。等卧室的门再次合上,被留在客厅里的两个人仿佛终于想起对方的存在似的,大眼瞪小眼地看了好一阵子,展遥闷头闷脑地开了口:“……他们都不和我说这个。好多事我不知道。”
  宁桐青又看了一眼展晨卧室的门,才伸手摸摸展遥的头发:“不知道没关系。你爸爸说得对,东西和人的关系就这么回事,现在的结局已经是最好的了。”
  展遥忽然抬头:“你之前见过这个瓶子,对不对?”
  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住了宁桐青,而被这样一双年轻而清澈的眼睛牢牢盯着,宁桐青无法说谎,反问得有点狼狈:“你怎么会这么想?”
  “我不知道。直觉吧。你看到照片的时候,不大对。不是在看一个陌生的东西的表情。”展遥继续盯着他,不依不饶地问,“你知道它在哪里吗?”
  事已至此,宁桐青点了点头:“嗯。”
  展遥双眼一亮:“在哪里?”
  “我不能说。”
  展遥愣住了,难以置信地看着他:“为什么?”
  宁桐青拉住展遥的手。年轻人的手很暖和,手心有薄薄的趼子。
  “因为这是规矩。匿名买下的东西,只要主人不说,经手人就不能告诉别人。它很好。没有碎,新的主人非常爱惜它。”
  展遥沉默了:“你也认识新主人。”
  “是。”
  “那你不要告诉我爸和我妈。”
  “不会的。”宁桐青摇头,“我也不应该告诉你。但我不能骗你。”
  展遥飞快地亲了一下宁桐青,抱了一抱才松手:“我已经不记得它的样子了。我连爷爷的样子都不大记得了。可你见过它,真是太好了。”
  宁桐青在客厅里等了一刻钟,展晨和瞿意还是没出来,于是他干脆和展遥一起把所有的碗都洗了,然后悄悄地告辞。
  展遥送他下楼,但话出奇的少,也不缠人,送到车边挥挥手,不等车子启动就转身上楼了。他的沉默让宁桐青有些挂心,车子开出去没多远,又专门停下来,给他发了条短信,提醒他:展师兄身体不好,你注意他情绪。这几天我都在,随时能过来。
  到了酒店外展遥的回讯到了:没事的。我爸妈说不该让你洗碗。我挨骂了。
  你是不是缺心眼?告诉他们是你洗的啊。
  因为你洗得不干净,他们才发现的。
  宁桐青还是没有放弃最后一点无谓的反抗:你说怎么样送个洗碗机才能合情合理、不会显得太突兀?
  展遥懒得理他了。
  回到酒店房间后,宁桐青第一时间打开电脑,给程柏写邮件。可写了满满一页后,他又删了所有的字,和衣倒回床上,许久都还是觉得如在云端,不知道从何处落脚。
  那只五寸瓶他们是从瑞士的古董商手上买下的,它没有拍卖纪录,几经转手之后,早已无法考证展晨的父亲把它卖给谁了,又卖出了什么价格,唯一能知道的是,卖瓶子的钱确实救回了展晨的命。
  而另一只记着“照我满怀冰雪”的瓶子的轨迹则清晰得多——程柏的祖父在沦陷中的香港买到了它,二十年后在伦敦拍卖,又在十多年后的东京重新拍回来。
  宁桐青想起当初和程柏还试图考证过谁是那位题字的“平心堂主人”,他们翻遍了各种古籍、资料和拍卖纪录,到底还是一无所获,那个写着一笔好字的人,也是历史河流里又一个无关紧要的秘密。
  当时程柏说:“也许他有一个情人,这是他们定情的信物。”
  宁桐青反驳了他:“中国人不用瓶子做信物。”
  “谁又知道呢?反正它们都留存下来了,连盒子都在,这太奇妙了。我的爷爷买下来它来时,我相信他肯定不知道这会是一对。”
  那时的他们绝不可能想到,这“奇妙”根本不是开端,也不是结尾,不过是这一对有着超过千年寿命的瓷瓶所见证的世事中,极其短暂的几个阶段。
  宁桐青又想,他是应该找个机会联系程柏,告诉他这个瓷瓶经历过的一段故事,然后取得Blanc先生的同意,再把这一对瓶子的故事也告诉展晨。
  这样做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可宁桐青觉得他应该这么做。
  这个机会来得很快,也很突然。以至于事后宁桐青会想,宁可它永远不来。
  那是一个夏天的黄昏,办公室外头的蝉鸣吵得简直无法无天,宁桐青接到了程柏的电话。
  听到程柏声音的那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