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木成林-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饶是魏晓林做了再多的心理准备,仍然是被公司的这个决定给惊到了,他犹疑地提出自己的问题:“今天剧组已经在学校开设公开试镜,我并没有参与,再试镜传出去,影响不好吧?”
公司高管们呵呵乐了,起身拍拍他的肩膀,说:“这你不用担心,你只管准备好试镜就行。剩下的让赵其跟你说吧。”
高层一离开,会议室里只剩下了赵其和魏晓林,赵其叹了口气,说:“你不要有心理负担,公司做公司该做的,你就做你自己该做的。谌锐的眼光你放心,剧本绝对不差,你上了只能有益无害。”
赵其这样说,魏晓林就大概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公司八成已经打点好了上下,只等着试镜走个过场,然后就顺理成章把他塞进剧组,让他和谌锐源源不断地闹新闻。
这样一想,魏晓林一边觉得无奈,一边又觉得如释重负,赵其看他脸色,料到他大概已经想通,便把自己手边的剧本推给他,说:“你看一下剧本。”
电影《画框》讲述的是全球知名的在逃通缉犯黑光成功摆脱警察追捕,却最终选择自我了断的故事。谌锐饰演电影男主角黑光,他表面上是自由散漫的画家何如夜,实际上担任着一个跨国贩毒集团买卖双方中介的身份。黑光为人谨慎而毒辣,向来残忍而可靠,但几年前黑光在一次交易时露出尾巴被警方盯上,为求自保,黑光罢手歇业,暂时停止了一切交易。
警方不仅需要抓到黑光一个人,还需要带出他身后的大宗毒品制造商和购买方,只好按兵不动,一直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黑光在一次海外采风时遇到了年轻的画家海丰,海丰与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十分契合,他主动提出与海丰完成了一次采风,随后二人各奔东西。
黑光之后在艺术展上再次碰见海丰的画作,身为半个艺术家,黑光对海丰的作品十分欣赏,他匿名购买了海丰的画。
同时黑光也在探查海丰的底细,而海丰是个查不到背景的人,这让黑光暗生警惕,他整夜注视海丰的画,希望探出端倪。
随后黑光的助手终于探查出,海丰实则是当地军火走私商的二把手,黑光心道不妙,却被海丰带人上门绑走。海丰将人交给自己的一把手,一把手与海丰谈判,要求分得他一半的客源与货源。黑光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好将自己手中一半资源分了出去。
但在带领军火商面见交接时,黑光却突然逃了。临走前他同一把手发信息,告诉他以后警局派卧底,刑侦画像可以不要单位的业务顶梁柱,他掩饰再好,匠气永远不能被完美掩藏,总会露出马脚。
此次行动失败后,对黑光的追捕由暗转明,最终抓捕到黑光时,海丰请求当初扮演军火走私商一把手的缉毒大队队长,让自己与黑光见一面。
海丰问黑光是怎么看出自己的破绽的,黑光告诉他,海丰背景优越、出手阔绰,却在拍卖画上选用了档次最低的劣质画框,与自己磅礴浪漫的画作本身极为不搭,根本不符合一个有艺术追求的人的选择。
黑光告诉海丰,如果心底里还有那么一丝艺术追求,就要真的去追求它,不要枉费自己的天分。
海丰摇摇头告诉黑光,自己的天分是抓捕罪犯的。
离开前海丰轻轻叹了一口气,说:“你是我参与的第一个大案要案,你买走了我最满意的作品,虽然我也想让它完美无瑕,但是,那已经是队内最后的经费了。”
影片到这里戛然而止,魏晓林要试镜的角色是海丰,这个角色以魏晓林的视角来看,戏份很多,但实际上真正的角逐都集中在画家与缉毒队队长身上,电影的几次高潮都是二人的近身搏斗戏份。海丰作为刑侦画像的技术人员,只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配角,但整部作品在他这里结尾,又让魏晓林左右思索。
魏晓林抱着剧本看了两遍,内心已经认定这确实是一部好作品,自己去拍应该收获不少。抛开谌锐的因素,这部电影剧本不错、班底不错,毕竟是谌锐选的戏份,各方面条件都算上等,魏晓林如果顺利进入剧组,所收获的成果不会小。
但是问题就是这部电影有谌锐加入,跟谌锐一起合作,电影要怎么拍、在片场要怎么互动,魏晓林心里还是没底。他还没有修炼出能够完全无视谌锐的心态,更何况公司安排了这一出,其实也就是想利用他和谌锐的事情。
好在因为电影学院试镜学生众多,两天的试镜根本安排不完,又延期了一天,这才能有魏晓林夹队的机会。
剧组的助理从试镜教室出来,三人一组挨个叫名字,魏晓林跟两个高一级的学长一起进了教室。他用余光一扫,谌锐不在,这让他松了口气,接过了剧组助理递来的纸条。
纸条上写着他今天需要试镜的片段,魏晓林被分到的是海丰为拍卖会前期准备画作的剧情:
警局需要海丰创作出拥有他个人风格的成功的作品,但海丰初次接到如此重要的任务,又在与黑光的几次接触中感到此人的狡诈圆滑不露痕迹,越发觉得这项任务难以完成。心烦意乱之下海丰很难保持创作状态画出佳作。之后是扮演军火商老大的缉毒队队长开导了他,他才能恢复情绪潜心作画。
这段剧情很简单,只需要演员独自一人就能完成,但难就难在该如何表现烦躁紧张的状态,多一分,是对缉毒事业的不忠诚,便脱离了人物本身的立意,少一分又显得做作,不够反衬出任务的复杂和艰巨。
对魏晓林来说,更困难的则是如何在排到第三位的情况下,在前面已经有两轮演绎的时候,表现出属于自己的人物个性。
这种情绪看起来很难把握,但是要做起来倒也不复杂,普通作品里常见的几种表现手法,诸如扔画纸、摔画笔、拉开窗帘站在窗前透气,魏晓林的两位学长都已经演过了。魏晓林拿着纸条坐在等候区,咬着手指开始思索。
轮到魏晓林上场的时候,他把方才用做道具的拉开的窗帘又拉了起来,只留了一道缝,日光从这道缝里射进来,在地上投出狭长的影子。
魏晓林,或者应该说海丰,他的画板就支在这片阳光下,他手里夹着铅笔,一边茫然地看着窗外有限的风景,一边无意识地画着。窗户没有关,窗帘被风吹得上下翻飞,飞得猛了,海丰才终于回过神来,他低头一看画板,自己竟然无意识地画了黑光的草稿。惊惧之下他按断了手里的铅笔,索性又用断了的铅笔在画纸上乱画一通,才泄愤一般将画纸扔到一旁。
虽然仍然没有跳出扔画纸的俗套表现手法,但到底是推陈出新,在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方面更深刻了一些,魏晓林表演结束以后,觑见了剧组选角导演轻微的点头。
即便是内定,能得到剧组的肯定,魏晓林也算松了口气。他觉得自己有点白莲无趣,已经内定好的事情,也要争强好胜做个一二三出来,仿佛这样就能摆脱被内定的本质似的。
魏晓林不再是从前那种拒绝潜规则拒绝抄近道的傻子了,他知道自己那样并非一股清流,只是多添几眼同情,但是要让自己坦然接受不劳而获的回报,他又没法拿得那么心安理得。两相焦灼,倒显得他比海丰本人还心烦意乱。
从试镜教室出来,魏晓林又收到了信息,还是谌锐发过来的,他说:“刚才表现不错。”
魏晓林看了一眼就把手机揣回口袋,他没问谌锐分明不在教室里是怎么看到的,他也不想知道,他只知道一旦搭了谌锐的腔,两个人又要没完没了地纠葛起来。
既然内定好了,以后进了同一个剧组有的是机会商业互动商业互夸。魏晓林想,此时此刻,就让我做一会儿自由人吧。
谌锐是在窗外看到魏晓林的表演的,试镜安排在一个很空旷的教室里,谌锐原本也是要坐在教室里做个评判的,但他有电话打进来,又不方便在走廊里当着学生的面接起,便只好出了教学楼,站在窗户下接电话。
等他打完电话,抬头一看,被魏晓林拉起的窗帘飘飘忽忽在自己额前飞舞,从这个角度能看到魏晓林的侧脸,他勾着下巴皱着眉头对着眼前的画板。
谌锐打量过魏晓林许多次,他知道魏晓林生得好看,但是从这个角度看过去,更有一种忧郁的美感。
但让谌锐移不开眼睛的不是魏晓林的容貌,而是魏晓林对这个剧情人物状态的把握。谌锐从前把魏晓林当成欺瞒逗弄的小孩,此刻却恍然滋生出被魏晓林天赋震惊的心情,他终于有些后悔当初搅黄了魏晓林的电影。或许安圳河就是那个能挖掘出魏晓林潜力的人,但谌锐害怕失去自己的金丝雀。
也不是金丝雀,他从没像养金丝雀一样养过魏晓林,魏晓林对他而言是他捡到的一只雏鹰。谌锐欣赏这只雏鹰,又不得不承认,他也害怕。
终日玩鹰的人,怎么会不怕有朝一日被鹰啄眼呢。
第27章
官宣魏晓林出演海丰一角时,他丧气许久的粉丝群终于再度热情起来。他们自动忽略了主演是谌锐这一事实,大肆夸赞起魏晓林的演戏天分。
“电影学院公开试镜,试了三天的学生最后还是小林脱颖而出,优秀的人从来不需要任何多余的解释。”
“大二还没结束,还不到二十岁,就拿下这种班底这种配置的重要角色,我看谁还能说小林不优秀,我要吹爆小林。”
“队长门面主持演员,演技过关唱跳俱佳,魏晓林到底还要给我多少惊喜!”
“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我就知道小林的蛰伏不会让我失望!我们粉丝以后也不要着急啦!静静等待小林带给我们的惊喜礼物吧!”
“正经三番内计入实绩的重要角色,我魏晓林唯粉以后横着走了,跟还在唱歌跳舞的队友不再是一个档次了,既然两看相厌,大家就此别过吧。我们去走演员的康庄道了。”
……
魏晓林自己也有看到这样的言论,粉丝天真又赤诚,他想以后不能再欺骗这些年轻可爱的小女孩,不能再让他们失望了。
柯星也看到了这个消息,他给魏晓林发来消息,问:“小林哥,网上说你要和谌锐合作了,是真的吗?”
自从柯星拆穿魏晓林,魏晓林就不知该如何面对柯星,更何况和谌锐合作这件事定得匆忙,期间过程又有点复杂,最重要的是公司帮忙抢角色的事情不能大肆宣扬,魏晓林几番思索,最后只回了一个字:“嗯。”
回了这个消息以后魏晓林很长时间没有收到柯星的回复,但魏晓林并没有在意,他只当柯星是随便问问,问到答案就作罢。
没想到过了几天柯星又给他发消息,说:“小林哥,如果我做了什么旁人都不理解的决定,你会支持我吗?”
魏晓林看到这个问题,心里一紧,柯星在他心里已经不是那个之前傻白甜任自己蒙蔽的小孩了,因此魏晓林看到这个问题第一反应就是,柯星是不是觉得自己还跟谌锐合作是无药可救,所以才问出这个问题。
于是魏晓林忙里抽空,写了一通长篇大论给柯星解释自己为什么会跟谌锐合作,期间隐去了公司给他安插角色的事情,只说在他不在的时候公司给他们三人开了个会,表示以后发展路线会改变,会着重个人发展,所以他身为预备演员,才争取了这部戏。
柯星看完又是很久没回复,但魏晓林已经无暇顾及柯星,他的电影要开机了。
电影选择在H市附近的海岛上开机,开机仪式上魏晓林和谌锐之间隔了几个人,但是面前的摄像机纷纷对准了他们二人,一副恨不得把其他人都自动马赛克掉的样子。
魏晓林面对这样的场景有点紧张,他还是不太适应,但仍然深吸一口气让自己抬头挺胸站好任人拍,做出一副坦荡样子来了,心里居然也觉得坦荡荡了。
魏晓林第一次进入真正的剧组拍戏,一切对他而言都是陌生的,更何况这部电影对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戏份不多,但魏晓林承担的压力却并不小。
剧组的生活说到底还是枯燥无味的,陪伴魏晓林最久的并不是镜头,而是他的剧本,睁开眼睛就要温习剧本,睡觉前也要在脑内预先演练一遍自己的台词,不多的几十场戏被他用记号笔完完整整标注出来,甚至连对手演员的上下台词他都大致顺了一遍。
有一次谌锐拍完一场戏经过他,见他盖着剧本便睡着了,伸手把剧本拿起来,魏晓林猛然惊醒,手忙脚乱坐起来,但谌锐已经把剧本拿在手上研究了,他翻了几页,说:“你很认真。”
谌锐和魏晓林说话的时候总是懒懒散散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挑逗愚弄意味在其中,这让魏晓林一度十分反感,像这样真心实意地夸赞还是第一次,魏晓林有些意外也有些别扭,他向谌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