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be的故事-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健动作一窒,答非所问:“吃螃蟹,吃螃蟹,简思嘉,你这么八卦,小心以后嫁不出去。”
简思嘉才不吃他这套,调转目标,向张栋探求真相。
张栋一点都不扭捏,侃侃而谈:“我跟你说,阿健这家伙根本就是有色心没色胆。我离开咖啡厅,他就一路尾随我,后来发现我们是校友,他就找人打听我。”
那年方健2o岁,不仅是个处男,而且还留有初吻。
他的桃花开得比别人晚,直到19岁,去学校礼堂看免费的电影《费城故事》,见到汤姆·汉克斯饰演的安德鲁从律师事务所走出来的那个眼神,方健像被电击了一般,他几乎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脏“扑通”、“扑通”跳动的声音,他感觉到好像有什么东西要破土而出,这时他才模模糊糊地认识自己的性取向。
最好的事情都是在你没抱任何期望的时候发生的。
方健无法想象,如果没有这部电影,他将走多少弯路,才能够意识到同志这个词,对他而言,存在着怎样的意义。
一年多以后,偶然遇见张栋,方健又一次产生那种陌生又奇妙的感觉,心浮在半空中,忽上忽下,刹那间脑子里涌出一堆东西,有些事情呼之欲出,眨眼却又沉没。
方健尾随张栋来到学校,才知道原来他们是校友。张栋念法律系,他学设计,两个人上课的教学楼隔了十万八千里,唯二能相遇的地方,是食堂和图书馆。
方健弄了一张法律系的课程表,每逢没课,他就抱着素描本去法学院守株待兔,待张栋下课,他就若无其事地跟着对方,张栋去哪,他就去哪。
他从没想过向张栋表白,他还没有尝到爱情的苦恼。
对于方健而言,跟随张栋,就像是一种本能。
在生物学上,这种先天性的、条件反射的行为,称为印随。
张栋可不一样。他是老手,不知道和多少男人女人有过亲密关系。
第一次见到方健,是听到班上几个女生叽叽喳喳地讨论近期常常徘徊在法学院附近的帅哥,下课时他就时不时留意一下对方。
偶尔四目相对,方健会飞快地把脸转过去,像一只受惊的兔子,耳垂都红了。
在那个瞬间,张栋决定逗逗这只兔子。
在一个飘着雷阵雨的日子,张栋终于等到了这样一个机会。他撑着伞,拦住在雨中小跑的方健,友善地说:“同学,要不要我送你一程?”
还没等方健回答,他已经主动揽过方健的肩膀。
霸道又体贴,完全是他的作风。
“我叫张栋。你叫什么名字?”
“方、方健。”方健感觉他的舌头就快打结了。
“你最近好像常常在法学院附近出现。”
“在、这边、写生。”
“可以给我看一看你的画吗?”虽然口头上这么问,手上却是快一步动作,方健还没反应过来,素描本已经到了张栋的手里。
一翻开,全是张栋的素描画像。
惨了。方健真想挖个洞钻进去。
张栋面无表情地翻阅着素描本,方健低着头,不敢面对他,一颗心悬在嗓子眼,紧张得要命。
“你喜欢我。”张栋的口气仿佛在讨论今天的天气。
“没有。”方健矢口否认。
张栋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一副稳操胜券的样子。
方健自尊心受到屈辱,夺回素描本,大声吼道:“你才是同性恋!”
面对同类,有些人选择主动出击,希望和对方结伴同行;有些人则选择逃避,祈求永远不要有人发现自己的秘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选择,不到最后一刻,又有谁能够说得出谁对谁错呢?
……
张栋用筷子敲了下碗,“叮——”一声转移话题,“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时间不早了,要不要我开车送你?”
搞什么!故事才刚刚讲到最精彩的地方,简思嘉看一眼时间,九点一刻,她愤怒地说:“你们太坏了,故意讲一半,存心让我晚上失眠。”
逗得两个坏蛋哈哈大笑。
张栋一边收拾碗筷,一边揶揄她:“原来你这种女人,喜欢听这个呀!”
算了,好女不跟男斗。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简思嘉轻哼一声,拿起手提袋,趾高气昂地离开。
这个漫长的故事,总有听完的那一天。
4第四章
又过足一个星期,简思嘉制作的点心正式上架,种类众多,且方便外带,皆由简思嘉亲手炮制,供不应求。
食客们个个都赞不绝口。
老板数钱数得不亦乐乎,招来一个兼职工,负责收银,端茶倒水,支出一块吧台专供简思嘉兜售点心。
简思嘉不胜唏嘘,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经历比之前一年多还要丰富。
经济上得到独立,简思嘉拾回老本行,抽出空闲时间写些东西。她建了个文件夹,里面建立了两个文本,一个用来记录方健的故事,一个用来记录季良的故事。
说曹操,曹操到。
趁着午休时间,季良来买泡芙。他堂堂一个大男人,偏爱这种甜食,令人费解。
“刚吃完饭就吃这个,肠胃受得住?”简思嘉问。
“肠胃没问题。就是体型ho1d不住。”季良苦恼地问,“你们女生,不是最流行讨论什么减肥、美白这些话题,可有捷径传授一二?”
简思嘉摇摇头。“病从口入,肥胖也一样。瘦身的最佳方式就是少吃、多运动,从无捷径可言。”
季良嗔怪,“都怪你做的点心太可口,使人欲罢不能。”
又有积分卡,买二送一之类招揽客人的手段,难怪客似云来。
“多亏有你这等识货的客人。”
再聊了几句,季良看一眼时间,怪叫一声,慌慌张张赶去公司打卡。
临走还不忘丢下一句,“麻烦帮我留两个蛋挞,我下班后过来取。”
什么减肥瘦身,担心体重,不过是一句空话。
类似的空话还有很多。
比如“我去洗个澡,一会聊”,之后人就消失了。比如“今天真是太麻烦你了,下次我请你吃饭”,总有说不完的下次。
人在江湖,总会习以为常。
“简思嘉!”有人叫她。
居然是张栋。
他发现简思嘉穿着制服,“你在这里上班?”
“是呀。你呢,你怎么在这?”
“我来面试。”
简思嘉想起来,隔壁写字楼1o层有一个律师事务所,张栋应该是去那里面试。“结果如何?”她问。
“听天由命。”张栋打哈哈道,“给我来杯饮料,大哥快累死了。”
简思嘉给他做了杯柠檬奶茶。
张栋一口气喝干。
“再来一杯?”
“不用了。”张栋摆摆手,“我口袋里只有5o块零用钱,再喝大哥就付不起账了。”
“零用钱?”
“正是,阿健是我的金主。”
“大哥还在读研究生,颗粒无收,只能靠阿健赡养。”
看他嬉皮笑脸,简思嘉分不清他说的是实话还是假话。这么伶牙俐齿,方健再练二十年也不是对手。
后来通过方健,她才知道真相。
张栋初中时父母于一场车祸中丧生,多年来倚靠赔偿金过活,有车有房。和方健在一起之后,他怕初入职场的方健经济有负担,就把存款交给方健保管,每天领取5o块零用钱。
他总是善于用这种方式帮助别人,既周到,又顾及对方自尊。
常常有人疑问,让一段爱情长久的秘诀是什么。爱?不不,浓烈的爱可以感动一个人,却不能留住一个人。相貌?怎么可能,时间总会过去,他今年英俊潇洒,还有明年,有的是时间,务必把他变成一个皱巴巴的老头为止。只有相互尊敬,爱情才能恒久。
所谓相敬如宾,不外如是。
到那时,简思嘉终于明白,方健不愿意离开张栋的原因。
烤箱“叮——”一声响了,热气腾腾的蛋挞新鲜出炉。简思嘉取了两个,递给张栋,“尝尝这个。”
张栋咬一口,竖起大拇指。
“想不到你还有这种手艺。”
“女孩子,管理厨房,天经地义。”
“乱说,你这种女人,不是喜欢以新时代女性自居吗?”
“新时代女性是什么样子?”
“不做饭,不洗衣,不结婚,不哺乳。”
看看他,还整理出四不原则。
简思嘉反驳他,“你形容的这种女人,自古有之。”
说得好像独立的女人都是变异生物,骇人听闻。
张栋磕完蛋挞,大发溢美之词:“这是我吃过最美味的蛋挞了。真希望每天都可以有这个口福。”
“看这里,”简思嘉指指菜单,“明码标价,每天供应。”
“唉,不知道什么原因,免费的东西总是更加美味。”
这种人……简思嘉想起张栋对自己的称呼,每每都会用到这个前缀,莫非贴标签是律师的职业病?
“我该走了。学校还有事情。”张栋起身告辞。
“等等。”简思嘉叫住他,递给他一袋曲奇,“帮我把这个交给阿健。”
“多谢,改天请你吃饭。”
又来这套。简思嘉不屑。
当天晚上,简思嘉收到方健的电话。除了致谢,他还拐弯抹角地问,可不可以教他做一个生日蛋糕。张栋的生日就在下个月。
“可以。你每个周末过来,来之前跟我说一声,我告诉你地址。”
方健再次道谢。
简思嘉展露资本家的真实面目,“如果你觉得不好意思,就拿东西来交换吧。”
“要不我给学费?”
简思嘉难得豪气一次,“提钱多伤感情。”
“那你想要什么?”
“我要听上次没有听完的故事。”
方健无可奈何。
“好啦,很晚了,周末见。”
简思嘉怕他反悔,趁机结束对话。
可是隔天方健却打来电话,说他周末可能来不了了,公司安排他出差,去邻市谈一个项目,归期未定。
搁下电话,简思嘉深深叹息。
“你最近好像经常叹气。”
原来是季良来了。
他啧啧两声,化身养颜专家,“这可不是好现象,叹气容易提前衰老。”
他是熟客,几乎每天都可以见到他,简思嘉稍稍摸清楚他的性格,警惕心强,不喜欢八卦,也从不刺探别人的隐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人有一种崇高的美德,他不会说三道四,非常适合做同事,却不适合做朋友。
简思嘉客套地和他寒暄:“你的脸色倒是不错。今天要点什么?蛋挞正在烤箱,要等十几分钟。”
“那我等一等,今天不赶时间。”
“说起来,你全名就是季良吗?”
“当然不是。我姓曾,曾季良。”季良无奈地摊摊手,“不过我朋友都喜欢叫我季良。”
原来如此。
简思嘉和他聊专业课,攀谈几句,季良发觉简思嘉不仅点心做得棒,对新闻也颇有见地。好奇心被挑起,他忍不住问:“你怎么会在这里上班?”
这是他第二次问这个问题。
“因为我是一名背包客,一毕业就四处旅行,前阵子来到这座城市,盘缠用尽,才留下来一边打工一边存钱。”
“那你岂不是很快就会离开?”口气里竟有不舍。
“三年五载,谁说得准。”
一切都是未知,似简思嘉这种人,常年漂泊在外,居无定所,一道风景就可以把她带走,却也有不少东西可以把她留下,一份工作、一个朋友、一间书屋、一道美食。
人很喜欢规划人生,什么时候工作,什么时候成家,什么时候买房,什么时候退休,按部就班。可生活常常发生意外,没人知道明天究竟会发生什么,所以,有时候有计划等于没计划。
“可有考虑转行?”
“依你的能力,足以胜任报社记者。”
季良这么高估她,简思嘉倒有些不好意思。
“哪有你说的那么容易,我没有经验,又错过找工作的最佳时间,只能沦落至此。”
季良十分欣赏她,“你没有怨天尤人,已属不易。”
“如果有合适的机会,我会推荐你。”
“真的?”简思嘉喜出望外,做传媒这行,很讲究论资排辈,如果有人引荐,找工作会容易许多。
季良提议,“闲暇时你可以写写文章,不仅可以赚稿费,将来也是一份不错的履历。”
“我一直都在写,至今已经发表数十篇游记。”
季良赞许般点点头。
他渐渐发觉,简思嘉和网络上的其他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