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清平乐 >

第44章

清平乐-第44章

小说: 清平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短时间内衣食无忧的杜是闲这天一觉睡到了日过中天,才被腹中的饥饿叫醒,表情呆滞地推门出来打水洗漱。
  藏在屋檐上的王锦官就见他洗完之后浊气尽褪 ,神采奕奕地出门直奔城中最好的酒楼,财大气粗地叫了一桌子个人根本吃不完的大鱼大肉,然后有滋有味地吃了足足有一个时辰。
  王锦官背对着与他隔桌而坐,偶尔能在喧闹里听见他自己跟自己碰着杯,用一种十分悠闲的语调在哼《九歌》。
  悲莫悲兮生离别,乐莫乐兮新相知。
  那一瞬间王锦官忽然感悟到了人跟人的不同,都是两只眼睛一张嘴,可她吃饭的时候就从来没有这种闲情逸致,只想着赶紧填饱了肚子去做事,可想想自己又好像什么也没做。
  只是嫁了个人,然后又匆匆失去了他,再独自回到出嫁之前那种茫然却停不下来的忙碌之中,仿佛这一生从头到尾都没有变过。
  可王锦官没有机会重来,即使有大概也是差不多的结果,每个人来到世上都好像带着一种摆脱不掉的使命,她就是她,永远没法像这个年轻人这样快活。
  这阵悲凉来的突然去得也快,被大堂里高声报菜的小二惊扰,转瞬就成了烈日下消失的水迹。
  王锦官动了下眼皮,悄无声息地回头看了一眼,见杜是闲一时半刻吃不完的样子,便放下筷子给自己叫了壶米酒,兑着茶水喝了片刻。
  等到杜是闲吃饱喝足,已经是末时三刻了。
  桌上的菜还剩下一大半,他这人吃相不好,每盘都被扒得乱七八糟,仗着自己眼下有钱,便也懒得打包回家热了再吃,杜是闲半醉半醒地干坐了一会儿,接着稀里糊涂地将剩菜和自己下午的去向给敲定了。
  这些菜呢,他打算包起来送给城头的乞丐。
  至于他自己,杜是闲决定还是去糖庄混个半天,打打酱油、唠唠嗑,省得这会儿回家了一头栽倒,白天睡了晚上的觉,晚上没事净瞎琢磨。
  打定主意后他就结了账,然后提着伙计帮他打好的油纸包,脚步轻快地上了路。
  王锦官混在人群里,不近不远地跟着他,见这人先溜着城墙根摸到了乞丐的聚集地,放下了手里的物什,然后深一脚、浅一脚地转回了昨天下午他呆过的那家糖庄。
  这间糖庄的底细,王锦官昨天晚上回到衙门之后已经摸了个底朝天,十好几年的老营生、老板没换、雇的伙计也一直是那几个,近两个月来唯一的变动就是杜是闲这个特别廉价的帮工。
  门口的挑幡上写着糖庄,其实不过是个偏远又宽敞些的独门院子,大白天里敞着门,看得见里头的人或搬或搅,顺风时还能闻到一股浓郁的甜香气。
  王锦官贴身藏在院墙外的墙垛子里,侧耳去听院中的一举一动。
  杜是闲如此消极怠工都没人指责,院子里的人都很和气地跟他打着招呼,他刚进门没多久,屋里就乐呵呵地冲出一个人来。
  那人不由分说将他扯到了一排木架子跟前,接着从旁边的铲起几颗半透不透的圆珠子给他看。
  “杜老弟,你怎么才来,我等你半天了。你快来看看这新做的霜糖,哈哈哈不是老哥哥我夸口,这个元宵时要是不能大卖特卖,我酥和饴的名号倒过来写!”
  杜是闲适才差点被他扯得飞起来,这会儿双脚踏上实地才暗自松了口气,笑着抬起眼来,伸手从面前的铲子上取了一颗珠子来看。
  然后这不看不要紧,一看竟然有点叹为观止。
  只见他手中捏的根本不是什么冰珠子,而是一种圆润剔透并且内有乾坤的霜糖。
  它的乾坤在于霜糖只有薄薄的一层,糖体的内部被掏空,塞了些用砂糖裹成粒的花瓣末,或红或黄,晃一晃叮当作响,可观可食,委实有些风趣。
  杜是闲将那颗糖捏在指尖上举起来,细长的眼睛眯着,目光却有些放空,似乎是被这精巧的工艺给迷住了。
  老板喜上眉梢正等着他夸,等来等去却见他没反应,有些不满地轻轻推了他一下,用双层的下巴努了努霜糖:“啧,好还是不好,给个说法啊。”
  杜是闲“嗨”了一气回过神,趁着答话的功夫将那颗霜糖扔进了嘴里,一半清晰一半含糊地说:“何止是好,简直是说巧都不为过,我有预感,老哥你很快就要春满乾坤了。”
  “那还不至于,”老板憨厚而谦虚地挠了挠头,面上有些不好意思,“对了老弟,我、我想托你给它取个名字,我自己来的话怕是离不开什么狮子糖、花花糖之类的,太俗了,上不了台面,你有学问,帮我想想吧。”
  说漂亮话本来就杜是闲的长项,这事对他来说可谓是小菜一碟,加上他也不是什么小气的人,说了句“我试试”,接着又将那颗糖摇了几下,不多时就有了主意,建议老板将它叫做“落玉盘”。
  杜是闲很有学者风范地解释道:“由来倒也简单,您这糖霜是大珠套小珠,摇来碰去间恰好也有翠玉相击的动静,正好切合《琵琶行》中那一句‘大珠小珠落玉盘’。”
  “此外玉有富贵气象,又与‘余’相通,而‘余’又有‘我’这层意思,因此糖叫落玉盘,财进主人怀,我觉得好听也够吉利,老哥你看怎么样?”
  老板的学识止步于简单的记账,压根招架不住他这一层叠一层的丰富内涵,听完简直心花怒放,恨不得所有的名字都让杜是闲重起一遍。
  不过他为人本分,开不了这得寸进尺的口,只好掐掉了莫须有的贪念,点头如蒜地说:“好好好,好得不得了。”
  杜是闲也挺高兴,又从箩筐里顺出一颗霜糖,带着一脸掩不住的欣赏应道:“那就好。”
  接下来的半天,糖庄里的帮工们不约而同地发现,这位敷衍了事的杜公子变得更加懒散了。
  甜味本来就遭蚂蚁,今晚夜间大概有雨,那些烦人的小东西便爬得满院子都是,用点燃的木材撩都撩不散,所有人都在小心提防蚂蚁爬进瓦器和糖缸,只有这位新来的爷,拿着勺子往地上倒糖汁玩儿。
  没过多久,黑压压的蚂蚁压住地上的糖汁,显出了一个隐隐狰狞的“妙”字来。
  ——
  申时末,饶临衙门。
  午前约定好晚上碰头之后,白见君留下了一个联络地址,饭都没吃就离开了衙门,他说他要先去春意阁附近熟悉一下地形。
  李意阑没什么意见,客气地将他送出了大门。
  饭后江秋萍下到牢里,去继续追问“女旦”那件事的后续,李意阑本来也想去,却正好赶上送知辛的那两名车夫回来禀报,他这边稍微被拦了片刻,那边江秋萍就迫不及待地跑了。
  车夫一共带回了三样东西,知辛买的木偶、他写给李意阑信,还有一样是养在栴檀寺的信鸽,有了它便可以快速的书信往来。
  李意阑看了看那只算不上矫健的灰鸽子,猪油蒙心地觉得它灵气逼人,接着他拆开那封信,立刻又被信中的消息弄得又惊又喜。
  他拿起随信一起送来的那个女童木偶,看了看它虚握的那只手,心里就忽然生出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念头,感觉知辛过不了多久就回来了。
  旁边的寄声觉得看个信而已,没必要笑成那样,可等他自己凑过去一看,却乐得比李意阑还欢腾。
  他的志向不在于男欢女爱,这是把知辛当成衙门的密探了,忍不住在心里咂舌,暗道知辛随便出个门就能捡到线索,简直是他六哥的头号福星。
  借着知辛送来的信线索,李意阑带着剩下的人去了趟证物房,比对之后觉得知辛猜的有道理,但也跟知辛受着一样的限制。
  酉时初江秋萍从牢里出来,脸色不算好看,显然是戏班那边没什么收获,他摇着头对众人说:“不知道是戏班的人没注意到,还是我问的问题没切到点子上,他们都说没看见生面孔,男的女的都没有。”
  李意阑安抚地拍了拍他的肩,将知辛的信纸递给他聊做慰藉。
  “没有就没有吧,这里有个好消息,你先看看。今天夜入的有些早,寄声和吴金先去吃饭,吃完了寄声带个人,去把你捕头姐换回来,吴金去请白前辈,戌时之前在这里会和,然后我们走一趟春意阁。”
  屋外的天空阴云密布,北风正在无形地蓄力。
  远在千里之外的江陵皇城,这天入夜也不例外地笼罩在乌云之下,只是风雨满楼的态势更浓,不到戌时天色就已经黑透了。
  大躁的狂风逼得宫人们不得不早早闭上了各路宫殿的大门,这样恶劣的天气和行情,按理来说除了巡逻的禁军,应该没人会在外头奔波,可重重庭院里的仙居殿里,耳房里的小太监却又一次听见了“砰砰”拍门的动静。
  一声接一声,急躁地让人心火顿生。
  小太监瞬间变了脸色,用棉被将自己裹了起来。
  这已经是这个月里的第四次了,不知道是谁在外头恶作剧,次次都在天色黑透的时候在外面疯狂地敲门,可每次拉门的时候拍打声还在,可拉开之后门口连个鬼影子都没有一个。
  是个人决计逃不了这样快,派禁卫查了也没有发现,于是宫里悄悄地传开了,太后这宫里面,在闹鬼——


第47章 扑空
  沉沉的乌云不是虚张声势,入夜后忽然开始暴雨如注,李意阑不敢淋雨,只好在衙门里等雨停。
  这样的天气里衣衫尽湿地跑去逛窑子也不合常理,众人索性喝茶陪君子,乌央乌央地在厅里坐着,鉴于有白见君在,话题滚动不开,屋里便根本没人说话,好在气氛不算尴尬,毕竟在座的人多少都有些定力。
  郡守这阵子被李意阑等人逼得勤勉了些,一肩担了城门的守备,这时还没回来,大概是落雨堵在了外面。
  李意阑时尽其用,趁这段时间跑去喂鸽子,寄声本来想跟他形影不离,可李意阑就想独自静一静,反手将人按回了椅子里。
  然而那鸽子在寺里也不知道吃的是什么,对他的投喂并不感兴趣,不仅对撒的谷子不闻不问,拿勺子喂它也爱答不理。
  李意阑喂不动,只好无奈地拿长勺轻轻戳了戳它的头,心说寺里的人不领情也就算了,连只鸟都这么高傲,这可真是让人双倍受挫。
  那挨戳的鸽子不懂他的心事,只灵活地闪着小脑袋,左左右右地拿乌溜溜地小眼睛瞪他。
  屋檐下的雨滴结成了雨帘,稀里哗啦的砸在地上,有种奇异的清心效果,李意阑的思绪浮浮沉沉,最后跟终将奔赴江河的雨滴一样,汇聚到了人之根本的情愫上面。
  知辛早上才走,这会儿一闲下来,李意阑就频繁往复地想起他。
  其实认识的时间很短,一起经历的事件也有限,但李意阑脑子里并不空旷,不多时就想起了许多个片段。
  他想起知辛坐在牢里第一次抬头望向自己的目光、从衙门头也不回离开时袈裟上披的那层霞光、在木匠的院子里因为忍痛蹙起的眉眼……一幅幅、一幕幕,从客气疏离到低眉浅笑,自然而然地相识到今天,然后交情猛地被今天早上骤然分别时那一个的转身给打断了。
  当时衙役叫他去前门,李意阑纵然不舍,但还是跟知辛道了别,可走出五步以后他没忍住,又回头看了一眼。
  那会儿知辛刚走到月门下面,也不知道是心有灵犀还是怎么,竟然刚好也转过了身来。
  作为一次两人都所料未及的四目相交,某些寻常时不会露于人前的情绪根本无暇藏好,李意阑不用想都知道自己脸上挂的是依依不舍,可知辛的神情他就看不懂了。
  那人的表情依然平和,可眼神是少见的幽深,像是在苦恼一些事,又像是犹豫不决地在想什么,以至于眼底的清光都不见了。
  忽而对上自己时,李意阑发现他意外地愣了一下,嘴角及其轻微地动了动。李意阑本来以为他会说点什么,可那点涟漪却只是扩大成了一抹笑意,知辛冲他点了下头,然后转回去不紧不慢地离开了。
  因为寄声在旁边催,李意阑当时走的匆忙,也没工夫仔细感悟当中的滋味,眼下夜雨催生愁绪,他才马后炮地想道,不管结果如何,要是那关口再留一留就好了。毕竟那才是自己的本心,不过眼下都成了空谈。
  风向无常,李意阑的手背上被溅了些细碎的雨点,他生平第一次感受到这种缱绻而缠绵的牵挂,一时满心眼里都是琢磨。
  一会儿想着十里不同天,不知道城北的山寺里,此刻有没有这么大的雨?一会儿又想那人回到了寺里,有没有重获安闲与自在?他现在在干什么,是打坐还是抄经,亦或是在跟老友秉烛夜谈?还有下次见面的时间,不知道距今远不远……
  “六哥?”
  饶临的阵雨向来持续不久,不到两炷香的时间屋檐下的雨滴就断了线,厅里的江秋萍才是一心扑在案子上,立刻就怂恿寄声出来叫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