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清平乐 >

第27章

清平乐-第27章

小说: 清平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郡守如厕归来,见李意阑回来了不由大喜过望,还以为自己下午不用窝在这风不畅、气不爽的牢房了,谁知道李意阑更加过分,连江先生都抽走了,说是有事出去,让他一个人盯着俩刑房。谢才不愿也不敢顶撞,苦着脸将这尊忙碌的瘟神目送走了。
  从重牢出来之后,李意阑将由门缝引发的猜想低声告诉了江秋萍,接着才给他和道士相互引荐。
  江秋萍聪明绝顶,立刻就从这些话中听出了李意阑的本意,因此对王敬元特别客气,明明不认识这假道士,却还睁眼说瞎话,抱着拳说:“久仰久仰。”
  王敬元喜欢被人吹捧的感觉,对这斯文有礼的先生可谓是大有好感。
  三人直奔卷宗堆集如山的正厅,江秋萍利索地翻出任阳风筝案的卷宗,摘出白骨从天而现的细节念给道士听,说完去看李意阑。
  李意阑接过话头,客气地询问王敬元:“道长,有没有什么法子,能让天际翱翔的风筝上出现一些特定的形状,等落地的时候却又消失呢?”
  王敬元靠骗术吃饭,脑筋要是转得不快,早就被人不打死也打残了,等李意阑提完问题他也已经回过了味儿,这两人说的赫然就是那大名鼎鼎的风筝白骨案,李姓的公子是个大官,雇他帮忙查案,那他岂不就是半个师爷了?
  平生还没听过骗……咳,术士也能当师爷的,王敬元心里又是激动又是自豪,帮忙的热情霎时极度高涨。
  他摸着下巴上那一缕稀疏到不成型的胡子,脑筋转成了走马灯,另外两人看他眼神虚放、神情专注,便在旁边默默地等。
  等了约莫有半刻钟,元神出窍的道士眼中才聚上神采,他也不敢托大,怕被人看笑话,稳妥起见地说:“公……啊不,大人能不能给小的一只风筝,让我先琢磨琢磨。”
  有得试就是有戏!
  李意阑心下一喜,立刻笑道:“自然可以,道长需要什么样的风筝,我现在就陪你去作坊里选。”
  江秋萍也是喜上眉梢,放好卷宗决定随行。
  一行人马不停蹄,离开衙门又风风火火地往街上的纸扎铺里而去。
  申时一刻,郊外乡村。
  在经历了近一个半时辰的马上颠簸后,张潮和寄声抵达了乐垦村。
  村落白墙灰瓦,单调之外透着股素净,两人策马来到村口,看见第二户人家的门口坐着一对下棋的老丈,张潮不够面善,便支使寄声上去问路。
  寄声笑成了眯眯眼,一派天真地上前问道:“老丈,问您打听个事儿,崔菊崔大姐是住在这里吗?”
  乡村的生活应当很安定,被问的俩老头儿慈祥和善,没有那种防人的戒备心,其中一个说:“哦崔家的大闺女啊,在这里在这里,你么往前直走,第二个岔道口左拐,一直走到门口种着两根腊梅树的那家就是了。”
  寄声一叠声地道了谢,碍于乡间的宁静不好跑马,只好和张潮一起牵着马往村子深处走,走了一里半地以后,两人来到了盛开的腊梅树下。
  这乡间的人家将院子围在屋前,用木荆条扎的篱笆隔开,寄声看见院子里跑着巴掌大的小鸡仔,但主屋的门窗都闭着,像是家中没人。
  寄声大老远来一趟,已经不想再往别处去找了,他不死心地在篱笆外面喊“崔大姐”,结果要找的人没喊出来,倒是把对门的邻居给惊动了。
  对门里出来了一个矮壮的汉子,见了寄声和张潮也很客气,毕竟普通人家根本骑不起马,他有些忸怩,但还是鼓起勇气问二位老爷是崔氏的什么人。
  寄声张嘴就扯了个俗套的谎话:“我是她的远房表弟,我叫李寄,这是我的随从大张。请问大哥,我那大表姐是上哪里去了?”
  英雄寨将他养的天不怕地不怕,虽然目前是在给李意阑当小厮,可寄声还是有些少爷样子的。他的假名字也简单粗暴,直接从他六哥和自己的大名里各抽了一字,他报的毫无停顿、一气呵成,话里唯一的破绽,大概也就是张潮不像随从了。
  这汉子看面相就是个憨厚人,见寄声眼神清笑容闪,先入为主地认为他不是坏人,自然也不会多加揣度,老实告诉了寄声两人,邻居的几个可能的去处。
  寄声谢过了汉子,转身臭着脸和张潮分开去找了。
  然而半个时辰之后两人在原地重新碰面,各自摇着各自的头,在那几处都没找到崔氏的人影。
  有了知辛和江秋萍的遇袭经历,两人都不敢大意,先后撑住篱笆跳进了崔氏的院子,等到木门一破开,两人的心都提了起来,只见舍内人是没有,但被翻得乱七八糟,连床上的褥子都被扫到了地上,这明显是有人造访过的迹象。
  张潮寒着脸仔细巡了一遍,没发现血迹,但这丝毫没有让他感觉到侥幸,他跟寄声并没有偷懒,可还是棋差一着,晚了一步。
  谁来过?什么时候来的?怎么来的?木匠的媳妇儿现在是死是活?还有屋里翻成这样,是在找什么?
  酉时初,饶临西十一巷。
  吴金翻起右掌,确认了一眼伙计给的纸条,大半个下午的走访过后,纸上只剩下唯二的两家了。
  他心里十分清楚,今天很有可能都在白跑,不过瞎忙也比闲着好,吴金打了个手势,带着随行的人直奔目的。
  这列在倒数第二的扇子作坊比之前要隐蔽,门脸上连个提示都没有,要不是本地人指明,吴金就是从门口过,也绝对发现不了这是一家扇子作坊。
  应扣击声来开门的是个妇人,年纪在四十左右,见了官差满脸惶然,声音跟蚊子嗡嗡似的:“大、大爷们有何贵干?”
  吴金就是模样粗犷,心地其实很软,并不想吓唬任何人,但查扇贩子这事需要威严,才有可能震出某些人心里的鬼来,他暗自苦笑了一下,愈发虎着脸喝道:“衙门办案,把门打开!”
  妇人唯唯诺诺的拉开门,满院子晾着的扇骨架登时显露出来。
  吴金带着一撮人进入院内,妇人有些怕官,小步子踩得飞快,跑到门口冲屋里喊了两声当家的,自己躲到墙角低头片竹篾去了。
  屋里很快走出一个男人来,脸上的病容比李意阑还要枯槁,看见吴金一行人也是惊疑不定,惴惴地问大人来意何为。
  吴金已经不知道是第几遍问这个问题了,他说:“这两个月以来,有眼生的扇贩子从你这里进货么?尤其是那种案头挂着百岁铃的,走起来不用吆喝,光拉铃就行的。”
  作坊老板立刻答道:“没有。”
  吴金觉得他张嘴就答难免敷衍,就说:“你不用想一想么?”
  老板苦笑道:“我这里一年到头的也没什么生意,要是有我也不用想,肯定记得牢牢的。”
  吴金也不傻,刨根问底道:“没有生意你们靠什么维生呢?还有这满院的好东西,不就都浪费了么?”
  老板哽了一下,抿住嘴唇脸上“腾”的红了。
  吴金一看就觉得有鬼,立刻气壮山河地吼了一声:“说!”
  老板被他吓出了哆嗦,双膝软塌地跪在了地上,难为情地交代道:“回、回大人的话,小人家的扇子都是低价供给……供给春意阁的。”
  吴金来饶临之后还没个闲的时候,街道他倒是跑得挺熟,可那些个吃喝玩乐的地方就不清楚了,此时这个本地小有名气的地名钻入耳中,他还在大张旗鼓地嚷着问:“哪个阁?你大点儿声。”
  站在他背后的新兄弟里有个善解人意的,连忙附到他耳边嘀咕道:“大人,春意阁,是城里一个相公馆。”
  吴金嘴角一抽,头大如斗地说:“走。”
  不过他动作是快,可运气不太好,春意阁入夜了才开张,这时天还大亮,吴金只好先转向那最后一家作坊。
  然而去的路上,他跟策马狂奔回来的寄声两人撞了个正着,吴金一问登时大吃一惊,将作坊交给那几个衙役去跑,自己爬上寄声的马屁股就跟着回衙门了。
  三人投胎似的冲入大院,一眼就见院里的三个人在放风筝,寄声不知道内情,看自己急得冒火别人却那么悠闲,气得上来就是一个大白眼:“夭寿啦,还玩儿!”
  李意阑扯着线回过头来,和颜悦色地跟他解释:“谁在玩了?我们在试探风筝案上的原理。你们怎么都回来了?”
  “嗨呀!”寄声嘴皮子一掀,那语气里就藏着一股滔滔不绝的架势。
  张潮为了抓紧时间,直接手臂一横捂住了他的嘴,言简意赅地说:“大人,出事了。木匠的妻子失踪了,家中被人翻了个遍,她手里肯定有什么东西,但是我们去晚了。”
  李意阑表情没什么变化,堪称平静地说:“我知道了,你们辛苦了,坐会儿吧,我们等等看。”
  寄声扒掉了张潮的臭手:“等啥子?”
  李意阑回头去顾他的风筝:“等你捕头姐的消息。”
  寄声的第一反应就是:“姐姐不是回崇平去了吗?”
  “没有,你看,你们不是被人盯上了吗?”李意阑头也不回地说,“所以我昨晚请她帮忙,悄悄地去找木匠的妻子了。”
  寄声霎时反应过来,今日这短短的一天之内,可能就至少有三拨人去了乐垦村的农妇家。
  因为以王锦官的作风,她如果要偷偷翻别人的家,就会翻得谁也看不出来,所以那种打劫过后的翻找样,肯定是第三班人马的杰作。
  六个人说是在等,可实际却又操劳上了。
  四方交流完见闻和所得,天色便隐隐昏暗了,六人去粮厅用完饭,出来时看见灯影里似乎有飞絮飘摇,定睛一看却是落起了雪。
  空气里洋溢着一抹清新的冷氛,这是今年入冬以后,李意阑见过的第一场雪,他站在回廊下,也挡不住北风卷来雪沫扑面,冰冰凉的一点触感,让人感觉头脑似乎都清醒了一些。
  所谓瑞雪兆丰年,他袖着手想道,这应该是一个好兆头吧。
  一炷香后,王锦官静悄悄地回来了。
  她带回了一个长约一寸半的异人形木雕,有着三只眼睛和四条胳膊,他们人多力量大,讨论出了这是一个湿婆神像木雕,但具体是干什么用的,却没人答的不上来。
  东西是王锦官弄来的,大家眼巴巴地去看她,却被无情地泼了盆冷水。
  “崔氏说,这东西是这个月初,木匠托行商带给她的,当时就用草纸裹着,让她放着,除此之外,她什么都不知道。”
  每次遇到这种陌生的东西,李意阑就会想起知辛,加上这次又是佛雕,他觉得知辛肯定知道,因此嘴上虽然没说,心里却特别希望立刻见到大师。
  然而天时不利,半时辰的酝酿使得雪势越下越猛,瓦上已然是白茫茫一片,大雪时行路不便,李意阑看向院子里,心想大师今晚,应该是不会回来了。
  谁知这念头刚落地,院子入口的影壁角上就飘出了一截白色的袈裟。
  有人言出必行,风雨如晦也能如约而至。


第29章 回报
  李意阑暗爽归暗爽,但还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迅速将知辛迎进了正厅。
  看到那尊纤巧的湿婆像后,知辛的反应跟其他人都不同,他谦卑地鞠了一躬之后才用双手将它捧起来。
  作为教门中人,因胸中相关的见闻丰富,知辛看出来的东西也确实要比在座的诸位要多一些。
  他轻柔地将手里的木雕转了一圈,细细打量完才说:“这是一尊林伽造像,湿婆作为梵派的三大主神之一,在民间流有好几种不同的形象,林伽是其中的一种。林伽在梵语里的意思是生殖器,因此林伽相的湿婆神,象征的是雄伟和再生。”
  寄声一看就不是个好学生,闻言就叹为观止地倒向李意阑,去跟他六哥窃窃私语:“当年将别人打到逃跑,现在又送个什么象征雄伟的玩意儿,你说这木匠该不会是孤独寂寞久了,想要跟他婆娘和好了生个娃吧?”
  李意阑:“……”
  他忙着听大师说话,没心思理寄声,于是用一个“就你话多”的眼神将跟班打发了。
  寄声跟他话不投机,但又觉得自己的猜想才是人间正道,木匠那小九九,跟李意阑一大把年纪了还不肯成婚,他老娘急得将供奉的佛祖都换成送子观音一样,借物咏志,这不就是!
  寄声不甘自己的正解就此埋没,墙头草似的倒向另一边,祸害王敬元去了。
  正好道士也没耐心听和尚念经,当即跟寄声一拍即合,话题歪到了十万八千里之外,说起了他云游的时候见过一尊露天佛,那叫一个大啊……
  不过除了这两个不那么靠谱的,其他人都听得还算专注。
  知辛在两人的耳语声里继续说:“不过这佛像雕得有点问题,它不完整。正统的湿婆像四只手满抓满取,分别拿着三叉戟、斧头、手鼓和棒棍,这尊虽小,可也没有小到不可雕的地步,但诸位请看,它的手上不仅什么也没拿,手势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