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上海人北漂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

第12章

上海人北漂是种什么样的体验-第12章

小说: 上海人北漂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杯子、碗、盘子、筷子、筷架……无不精雕细琢,我一眼就认出了其中那只内部藏着“双鱼戏珠”的酒碗!我本以为仿品的雕刻已足够精细,眼前的真品则更上一重天。
  “这套餐具是去年年底一位收藏家捐给故宫的,主鉴定由我负责,原本是崇祯嘉兴富商周永惟的家产,他死后家道没落,一度作为抵债充公了,后来的战乱中又流落世间。紫檀木多是用作大型家具,作为餐具的很少见,因此这套藏品能保留下来很难得。”傅平秋道。
  我问:“那岂不是少了你这个鉴定员,它们就没有来历了?”就像一个经历了无数战乱的英雄,到最后却留不下一纸丰功伟绩的证明。
  “也许吧。”傅平秋不置可否,“收藏家自己知道来历是最幸运的,但很多时候收藏家传了几代之后也弄不清藏品的来历,这就要靠我和我的同事们了。”
  傅平秋带我走到了不远处另一个玻璃柜前,我注意到他的眉头渐锁,脸上浮现出一种不快又惋惜的神情。柜子里也是一套餐具,这套是清朝光绪年间的陶瓷制品,放在中心的是一张染着山水画的大瓷盘,梅子青的色泽如君子般温润清丽。
  可惜靠近后就能注意到,大瓷盘边缘有几道裂纹,尽管修饰得很好,仔细看还是能看见。
  傅平秋告诉我这套瓷具是年初国家文物局从西安一个文物贩子手上截获下来的,那个文物贩子被抓时走投无路,举着瓷盘威胁警方,如果敢抓他他就打碎盘子。警方尽了最大的努力去保护,这件盘子还是被他损坏了一部分,靠后期修补也无法还原成原来的样子了,实在令人惋惜。而傅平秋是后来才被叫去鉴别的,他第一眼看见的就是碎成几片的瓷盘,气愤得不行。
  “妈的……这人简直是畜生!”我骂道。想不到在现代也能发生“完璧归赵”的“故事”。
  他叹了口气道:“后来把工作上的不愉快发泄在你身上,是我不对。”
  原来就是那一晚……我的脸红了一红,接着十分理解地拍拍他,“没事,谁遇到都不好受,这就跟有人把我辛辛苦苦编了一夜的代码一键清除的感觉一样……”
  “哎,”我突然想到一件事,“我想起你在‘遇到灵异事件’那篇x乎回答里好像提到过什么‘木工厌胜’,什么A小姐家闹鬼了,读着还有点毛骨悚然……一开始我还不信,后来才发现你写的回答都是真实的,不过那个闹鬼……那也是真的吗?”
  傅平秋顿了一顿,然后勾唇一笑:“你觉得是真的吗?”
  “……你?!”
  天哪!我究竟哪天才能彻底看透这个魔鬼的城府啊!
  作者有话说:明晚就是最后一章完结了,谢谢小可爱们的喜爱!!
  也请陪伴他们到最后吧!


第20章 
  (我曾那么坚定地认为,自己一定会和M公司签下正式的合同,但是后来……我却没有进M公司。)
  从M公司辞职一年后。
  夜色渐深,手边的那杯Espresso也已经见了底。斜靠在Starbux窗边的椅子上,手指轻点在桌子边缘,我知道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这家店很快就要关门了。
  最后望了一眼窗外夜幕中的天坛,我点下了发送键。
  谢邀。
  是的,我来北京了。对不起,其实我是个上海人。
  我原以为自己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因为我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在北漂。我只不过找到一份工作,而工作地点刚好在北京而已。我对平湖秋月提到时,他只问了我一句:你是外地人吗?是的话那就是北漂。
  我们可以有自己的选择,这大概就是上海人的特点吧,在北京生活不顺利,随时都可以离开,逃避回家,家里有同样薪酬的机会与工作等着我,可以过得很惬意,无忧无虑。所以外地人北漂的艰苦,上海人是很难体会到的吧。我写到这儿时,平湖秋月又对我摇了摇头。
  他说要体会北漂的辛酸,你得先有一个梦想。
  感触最深的是他带我看的一场京剧:“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想当年桃花马上威风凛凛,敌血飞溅石榴裙……”舞台上饰演穆桂英的演员性情直爽,唱起戏来音色透亮,步履迎着鼓点两袖生风,一双杏眼神采奕奕,惹得观众们连声叫好。都说京剧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只是个外行,但我知道京剧讲究“唱念坐打”四功,其中最重要也最难的是唱功。唱功需要唱戏人反复吊嗓才能磨炼得很优秀,没有耐力很难坚持下来,这位演员能唱得这么出色,想必是一位资历很深的老北京了。
  不,平湖秋月却否定了我,他认识那位京剧演员,他不仅不是老北京,还是个上海人。
  他和我一样,没有选择留在上海而是来到了北京,读了戏剧学院,最后留在梅兰芳大剧院唱戏。他的家人一点都不支持他,觉得京剧早就没落了,唱戏毫无用处,既找不到老婆又耽误人生,甚至在上海的一个企业里为他安排好了待遇优渥的工作。可他还是跑来了北京,义无反顾地唱戏,唱得潇洒痛快,精彩绝伦。
  这项荣誉不仅仅是上海人才有。后来我在为一个电影公司打工时,结识了那里的高级财务,他是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来到北京的,他上的大学不够好,家里又没有关系,是从一个底层小职员干起的,后来一步步走到现在的岗位上,北京同样岗位的工资是他家乡的几倍。可他并不满足于此,他告诉我他是为了拍电影才来北京的,他一直都想拍一部自己的电影,现在的打工都是在为以后拍电影攒钱。每次和我提到他想拍的电影内容,他都讲得眉飞色舞,即使只有我这一个观众,他也快乐得像个神仙。
  以前的我肯定会觉得那是天方夜谭,直到不久前我听说他第一次参与了一部电影的投资。他并不是我想象中的乡下人,他的工资比我都高了不少,而他依旧在努力。那时我才意识到,北漂并不单纯是屌丝的代名词,其中有太多卧虎藏龙的人了。我不该小瞧他们。
  我想到了小王。小王是我大学时的好友,他和他的女友是在上上个月结的婚,邀请我去吃了喜酒。我还记得小王当年想来北京发展的决心,最后却因为一段爱情留在了上海。我相信假如反过来也一样,小王是个勇敢的浪子,爱一个人就会追到天涯海角。
  我不了解北京,原先对这个城市没有太多深刻的印象,我也没有小王那么有勇气,但是我发现,喜欢上一个人也会跟着喜欢他的城市:王府井的汤包,琉璃厂的古玩,昆明湖上的孤雁,南锣鼓巷的晚灯,还有梅兰芳大剧院那一句京腔的“天涯游子,一梦黄粱!”*
  平湖秋月从楼顶指给我看,夜市中的回龙观一片灯火辉煌,他说你看,他们的内心都是不为世俗所缚的侠客。
  在北京没有人会关心你是made in Beijing还是made in Shanghai。出国或是出名,事业或是爱情,只要在北京,一些看起来遥不可及的事会在这里成为可能。
  尼采说过,人如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我在M公司试用期结束前的几天,平湖秋月给我看了一个页面,上面是Z公司的招聘信息。因为他感觉我在M公司的工作太辛苦了,但不知道我愿不愿意放弃,他只是为我点了一盏灯,决定权还是在我的手上。这家公司在国内还算小有名气,却并不是什么科技产业的龙头,世界500强更是压根排不上。
  我想,我重复了一遍,我当然想,不然我他妈还来什么北京!
  我投了简历后,Z公司给我的答复是适合我的岗位目前没空位,也许一年后才会招聘。同时我从M公司辞职,临时找了其他公司的小岗位。
  人们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走得太快时会忘了停下脚步,花点时间想一想自己的目标究竟是什么——钱吗?权吗?有了那些之后呢?也许吧,辛苦大半辈子,把积蓄留给下一代,然后老去,舒舒服服地过个十几年的余生后离世。有的人停下了,看见了远方的一片桃源,却只是叹一口气,继续沿原路而行。
  这地球转得太快,一生时间也不过是须臾。
  平湖秋月也曾为物理学院工作过,但当我问起他对在故宫当文物专家的感受,他的形容是好像失明的人在混沌中突然找到了一束光,看见了就没办法抵挡。
  我醒悟到,人有半生的时间来看清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再用半生来得到它。如果你已经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那你就已经是幸运儿了,因为更多的人穷尽一生都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所以为什么不试试,不去用后半生来实现?哪怕最终没有成功,这短暂的一生也不虚此行了。
  一年后,我终于入职Z公司,拿着正式的应聘书,我又想哭又想笑。也许我的工资没有M公司那么高,但是Z公司成就了我的名利与爱情,我乐意用自己的后半生为它创造财富。我在一个自己热爱的公司工作,有一个很爱我的爱人,我不愁居住,不愁吃穿,还可以养一条狗,我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那群人之一了。即便立刻死去,也不会再有遗憾了。
  到这为止,这就是我的故事了。一个上海人北漂的故事。希望你在睡梦中航行的时候,身边也能幸运地有那么一位点灯人。
  北京地铁011,2020,春,于北京。
  “天涯游子,一梦黄粱。”这句是摘自《说书人》中的歌词


后记:这是我第一篇写完的文,不论是论坛还是新站,谢谢你们一路的支持和喜爱555!!!
  之后大概还会有2~3篇*新站限定*的番外掉落!
  BGM推荐:抒情的:钢琴版的《不得不爱》和《爱情转移》(真的好好听!)轻松的:《春节自救指南》。如果可以,请请关注一下我wb,wb都没人好冷清qaq→@水笼吟
  另外好想交一些写手基友,可以互相督促写文互相打call的,一个人码字好寂寞呀(能口味相近最好,其实我比较偏爱强强)请直接来戳我wb就好~
  还有,有没有热心魔都小姐姐可以帮忙翻译几句番外里的上海话……
【更多精彩好书…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